母雞即使不和公雞交配也能產蛋,那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2020-12-11 科學黑洞

母雞即使不和公雞交配也能產蛋,那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在一億多年前,地球上活躍著恐龍大家族,它們佔據著地球上的主要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但是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呼嘯而來,撞擊到現今的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當時那個地區是淺海,小行星撞擊引起了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

最終因為火山灰以及天體碎片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導致地表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最終食物鏈基食坍塌,對於資源能量需求最大的恐龍大家族整體滅絕。但也有部分恐龍留存下來,發展到今天變成了鳥類。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吃的雞實際上就是在吃「恐龍」。

雞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家禽,遠古時期要想吃肉還必須要去野外打獵,並且能打到什麼獵物還無法確定。但是隨著發展,人類逐漸的馴養了很多動物和植物,這樣肉也有了、米飯也有了。家雞的馴養歷史超過4000年,不僅僅可以吃肉,同時飼養它們還可以吃到珍貴的「雞蛋」,在很久之前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雞屬於脊椎動物,是紅原雞的亞種,它們的繁殖方式是卵生最後體外孵化。當雞窩裡的雞蛋個數達到一定程度,母雞就進入了孵化模式,體溫升高並且連續數天不吃不喝的給雞蛋提供適宜的溫度,小雞大約在21天之後孵化出來。

在農村家裡養的雞,為了不讓它進入孵化模式,因此需要每天都把雞窩裡的雞蛋取走,讓母雞充當「下蛋機器」,給我們提供營養。

大家都很清楚,母雞隻要成熟後就可以進行產卵,即使沒有公雞的存在,最終也能下雞蛋。但是這類雞蛋是無法繼續孵化的,因為在產生的過程中可能少了一個步驟,並沒有受精。例如從養殖場買來的雞蛋都是這種類型的,因為在養殖場只有母雞沒有公雞的,它們的「一生」都只能待在容納一個身位的籠子裡,不停地下蛋,甚至無法回頭看一下。

但如果是農村家養的母雞,它們下的蛋一般都是被受精過的,因為有公雞的存在。公雞沒有像哺乳動物一樣的生殖器官,整套生殖系統都隱於洩殖腔中,公雞母雞的交配時間也很快。最終精細胞會儲存在母雞輸卵管上部喇叭部的精窩內,並且「保質期」最長可以持續24天。

當卵子形成後進入喇叭部,在這裡它要和精細胞進行結合,最後形成胚珠,在這一步驟完成之後,它會繼續向「下遊」移動,直到形成蛋白蛋膜,最後就是堅硬的外殼,整個雞蛋就算是被「加工」完畢。這樣的雞蛋,最後是可以孵化出小雞的。

但是如果公雞和母雞沒有交配,正常情況下母雞成熟後的卵子依然最後會形成雞蛋,只不過是在經過喇叭部的時候沒有受精這一過程。

因此說公雞的存在,和大部分雄性動物同等重要,都是為了種群的繁衍。只有母雞,雖然可以一直下蛋,但是全部不能孵化,最終面臨的只能是滅絕。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卵生VS胎生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科莫多龍雖然是兩性繁殖的動物,但是它們一些個體甚至可以孤雌繁殖,還有一些兩性繁殖的動物只需要交配一次就擁有終生生育的能力,比如螳螂、蟑螂、蟻后、蜂王等等。因此,不管用什麼辦法繁殖,它們都能產下後代。
  • 既然母雞不需要交配也可以產蛋,為何還需要公雞?
    這就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公雞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雞蛋是如何形成的?雞蛋其實就是母雞的卵,當母雞發育成熟之後,它體內的卵母細胞就會開始生長發育,同時卵黃物質也會逐漸累積,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卵黃結構,最終變成一顆雞蛋。
  • 母雞為何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公雞的作用是什麼呢?
    文/行走天涯母雞為何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公雞的作用是什麼呢?雞的生命普遍非常的短暫,幾乎都活不到一周歲就被宰殺了,也就只有一些能生蛋的母雞可能活到兩歲到三歲。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雞,但是相信大家也發現農村人是非常喜歡養殖母雞的,而非公雞。若不是因為雞在幼時辨別不出公母。農村人可能只會養殖母雞,不會養殖公雞。
  • 母雞為什麼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產蛋?那公雞存在的作用是什麼?
    不過雞的繁殖方式讓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惑,之前家裡養過雞,但沒有養公雞啊,為何母雞每隔幾天都會下蛋?難道母雞都不用交配的麼?既然母雞自己能下蛋,那要公雞幹啥? 能產生這樣的疑問,只要是因為我們是哺乳動物和卵生動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不同,所以會產生很多的誤解。因為我們哺乳動物如果在沒有交配的情況下,是不會繁育出後代的。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雞蛋是母雞的什麼?
  • 母雞沒有公雞也能下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母雞下蛋不需要公雞,但是母雞下的蛋並不都能孵化出小雞,只有受精的雞蛋才能孵化,而受精無疑需要公雞的存在,母雞自己無法完成這件事。繁衍就是公雞存在的最大的意義。家養的雞群時常會配少數幾隻公雞,公雞因為體格更加健壯,且羽毛的顏色更加鮮亮,遇到危險的時候公雞能一定程度上保護母雞,它需要挺身而出展示自己的雄性魅力。另一方面因為羽毛更為限量,也常稱為天敵攻擊的對象。鳥類中尤其是雞形目的物種,因為性選擇,雄性通常比雌性長得更加鮮亮,體型也更大,公雞、公孔雀等等都是這樣。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而一些家裡散養的雞,沒事的時候出去閒逛尋找食物,因此即使家裡沒有養公雞,但也有可能在外尋覓到如意郎君,共同度過快樂時光,此後母雞產的蛋就都能孵化出小雞了。很多鳥類都是為了使收益最大化,它們需要產一定數量的蛋之後才進行孵化,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如果蛋太多了,後期孵化後難以全部養活,如果太少了孵化一個周期太不值了。
  • 母雞不用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看完這個過程,你就知道了
    在農村待過的孩子,一定都被公雞支配過恐懼,這個看起來好像瘦弱矮小,模樣也是呆頭呆腦,走起路來還有節奏感,結果你要是撩撥它,或者僅僅是跟它簡單對視,那都有可能被它「看上」,成為它的追擊對象。按照「亞當和夏娃造人」,還有世間萬物中,關於哺乳動物基本上都是要有了交配過程,才能夠繁育後代,這個母雞卻能自己下蛋著實讓人奇怪,這就讓我們從卵生動物繁殖方式裡面探究了。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我國現在已經成為了禽蛋消費量第一大國,每年至少要吃掉4000億枚雞蛋,相當於兩千多萬噸,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也意味著每時每刻養殖場的母雞都閒不下來,都需要加緊製造雞蛋。你可能會想,那就算是母雞可以忙過來,那公雞能忙過來嗎?
  • 農村養雞,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產蛋?公雞存在有何用處?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思是什麼?這個問題是農村許多養雞戶非常糾結的問題,其實並不難,是一種關於雞的繁殖知識,了解一下就足夠了,就知道自己家養的雞,是不是需要留公雞或留多少。因為,家裡養的公雞過多,多消耗飼料,又不下蛋,數量多了不賺錢,公雞肉質又沒有母雞的好。所以,農民養雞除了保留種雞外,是不大喜歡養公雞的。~~因為,沒有公雞的母雞,所產生的雞蛋是一個完整的成熟卵,並沒有得到公雞的精子,不是完整的授精卵。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而市場上面的雞蛋,基本上都是這樣來的,很多的養殖場當中,往往只有母雞,而沒有公雞,對此很多人覺得,既然母雞下蛋,和公雞沒有任何的關係,那麼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吧!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其次,在人工飼養下,公雞的生長周期也比母雞快很多,由於母雞攝入的大部分的營養都要優先為產卵服務,所以,一隻淨重4斤左右的母雞,需要2年以上才能長成,而一隻淨重4斤的公雞,僅需要半年,最多一年就能長成。因此,從肉食的角度看,公雞的存在也非常有必要。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母雞能獨自產生蛋,那要公雞有什麼用?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母雞單獨就能產生蛋?如果是這樣,公雞存在有什麼用?相信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同樣疑惑,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都需要父親和母親共同的努力,除了一些雌雄同體的生物之外。雞卻成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但很多的養殖戶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母雞,公雞卻很少看到,這些母雞也輕而易舉得道雞蛋。既然如此那麼公雞,在這個過程當中所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 在農村如果母雞發出公雞的聲音,要被殺掉,這有什麼依據?
    當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相信大家應該都算是農村人吧,就算不是農村人,相信老家也應該是農村的,大家應該也明白,在農村總會出現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動物有點反常,我們知道在農村有一些動物反常叫聲都是有一些說法,比如貓頭鷹笑聲,還有狗哭聲,還有公雞半夜打鳴。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母雞其實靠著自己也能生蛋。於是就有人產生了問題,他們迷惑,既然母雞自己能生蛋,那還要公雞幹啥?公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看到這類問題,黑嫂愣了好一陣,然後被逗笑了。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還能天天下蛋?其他鳥類可以做到嗎?
    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才能繁衍後代,也就是產下受精卵。然而我們知道,在養雞場,尤其是蛋雞養殖場,很少能夠見到公雞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雞。但是這些母雞仍舊能夠正常下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沒有公雞的情況下,母雞為什麼也可以生出雞蛋?科學家給出了原因
    營養豐富的雞蛋如果母雞不用與公雞合作,就能夠產蛋,那麼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可以確定母雞在沒有公雞情況下就可以產蛋了,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公雞其實是沒有丁丁的,而且把母雞單獨圈養它也可以產蛋,因此母雞不需要公雞的配合也可以生下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需要了解雞蛋在母雞體內是如何形成的,雞蛋形成於母雞的卵子,當母雞在排卵的時候,卵子在母雞的卵巢內開始發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形成了蛋黃和蛋清,雖然我們叫做"蛋黃"和"蛋清",但是其實這兩種物質學名叫做"白卵黃"和"黃卵黃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下蛋?農村老漢道出實情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下蛋?農村老漢道出實情很多人都喜歡剛出生的小雞,因為它長得特別可愛,還有一些人突發奇想,想用在超市裡買的雞蛋去孵小雞,結果當然是不成功。什麼叫做沒有受過精的雞蛋?那就是不用公雞配合,母雞自己生出來的雞蛋。那麼於是有人就有疑問了,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下蛋?農村老漢道出實情。母雞下蛋的情況和我們平常的認知有一些不一樣。在我們常人的觀念裡,動物只有交配過,受過精之後才能夠產卵,但是母雞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它的情況有一些特殊。在不和公雞交配的情況下,母雞也能夠產卵。
  • 如果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為什麼農民就會把母雞殺掉呢?
    對於這個問題,在農村是經常發現母雞學公雞叫,也就是母雞學公雞打鳴。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母雞已經改變了自己的作為下蛋雞的專職工作,而且替代了公雞打鳴的現象,這的確是母雞變成了公雞了,是農民所不理解的,認為是一種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