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武漢1月24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武漢前方報導組
全中國人在享用年夜飯的時候,武漢版「小湯山醫院」的工地上,「場平」工作已接近完成。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上百臺挖掘機同時在開動,負責運輸砂石的土方車排起長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以來,武漢市政府為加強對患者的救治,參照北京市2003年抗擊非典型肺炎期間「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一所專門醫院。從1月23日施工開始,這座醫院計劃在7天內建成,2月3日投入使用。
除夕仍在加緊施工的工人們站在路邊,端著盒飯當年夜飯。他們對記者說:「飯很香。」「保證完成任務。」
承建單位之一中建三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不計報酬,不計成本,按時交工」。
新建的這所醫院原址是武漢蔡甸知音湖武漢職工療養院,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採用活動板房形式。
2003年,北京市為有效控制「非典」疫情,7天建成了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小湯山醫院,收治了全國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1383名醫護人員沒有發生一例感染。
今天,武漢下著小雨,工人們大都一聲不響地埋頭苦幹,只能聽到「隆隆」的挖掘機和推土機的聲音。工地遍地泥濘,部分區域剛剛鋪上碎石。
按照慣例,施工遇上陰雨天氣將停工。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陰雨天氣對施工有影響,但工期還在預期之內。在疫情緊急的情況下,只能「當不下雨」,把影響降到最低。
記者在現場粗略統計,今天同時施工的挖土機有上百臺。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參與第一階段施工的工人約有300人,未來將增加到1500人-2000人。
這些工人中,很多人是前一晚接到通知,連夜趕往現場,有的今日清晨趕到後立即開工。其中一位工人說:「非常累,非常苦,但來了就要做好。」
中建三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調集大型作業機器比招人難度更大。昨天晚上,該公司加班到很晚,才調齊施工第一階段所需機器。
據現場管理人員介紹,施工主要分為幾個階段,首先是場平,預計今夜完工。之後要埋管以解決排水排汙問題,同時打地梁,預計一天完工。然後對地面進行硬化,就可以搭建活動板房了。
為了確保項目順利完成,武漢市城建局成立了建設指揮部。項目由中信建築設計院設計,中建三局、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4家單位承建。
專家介紹,該項目是為了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進一步加大患者救治力度的需要,「非建不可」。因為是活動板房,不僅建設速度快,而且花錢也不多,很實用。臨時醫院建成後,可使用3至5年。
中建三局工作人員表示,作為承建方之一,將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為先,在保安全、保質量的基礎上,確保項目進度,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
為了滿足遠程指揮的需求,這家臨時醫院還將開通5G移動通信網絡。中國移動湖北公司武漢分公司工作人員接到武漢市要求緊急開通5G網絡的通知後,連夜完成了建設方案和設計,並調集了全部通信工程物資。在5G建設的同時,還將原有4G網絡的容量提升3倍以上,滿足抗擊新型肺炎、集中收治的需求,預計3天內完成5G信號架設及基礎通信設施建設工作。
春節假期,部分工人返鄉,為調集施工人員帶來困難。武漢建工副總經理李芊此前對媒體表示,正在盡最大努力調動更多人員參與施工。
中建三局基礎設施公司相關負責人則介紹,該公司在武漢的部分項目春節期間照常施工,500多名工人可隨時抽調到這裡。
一則緊急招募安裝活動板房工人的信息今天在社交網站流傳。中建三局工作人員表示,現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機器作業,不需要太多人力,暫時不缺人力,感謝大家的關心。不同工作階段由不同的公司承包,後面即使有缺口,也會通過官方渠道發布。
今天,施工現場收到一份「春節禮物」:一名熱心人士送來自費購買的1萬個口罩。
多名施工人員表示,他們不是本地人,但由於武漢「封城」,回不了家,覺得在家休息不如來幹點活兒。對於疫情,他們覺得「有點怕」,但「大家都戴口罩,應該問題不大」。
一名工人說,從上午8點到達施工現場,已經連續作業了10小時,中間只是吃午飯休息了一會兒。
至於什麼時候換班,要工作到什麼時候,他表示「還沒有通知」。
記者了解到,由於工人相對緊缺,目前還沒有輪班制度,有的人從清晨6點就投入了工作。
一名推土機司機來自江西九江,如果不是這次肺炎疫情,他將回到老家,在2月1日(正月初八)舉辦婚禮,親朋好友的時間都約好了。1月23日清晨,他正準備通過武漢回家時,收到了武漢「封城」的消息。
「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想回家。」他說,「我不想改變婚禮的時間,打算今天明天的活兒做完了就想辦法回家。」
1月23日晚,他接到了招工電話。他想的是閒著「不如來掙點錢」。當他告訴家人後,未婚妻打來很多電話,關心他有沒有防護措施。
「現在只覺得很累。」在轟隆隆的工地上,他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說,「希望武漢早日恢復平靜,我能早點回去結婚。」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