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漢媽媽的日誌:今年年夜飯有消毒水味道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首先,祝各位新年安康!

  我們的前方記者正在採訪報導新型肺炎疫情,但我們知道,也許你們在更前方。這裡,是一位武漢的年輕媽媽除夕發來的日誌。中國青年報社正在公開徵集原創文字、圖片、視頻。歡迎通過我們的全媒體平臺告訴更多人你的故事,特別是那些還沒有人聽到、沒有人記錄、沒有人注意的細節。

  醫生們追求,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我們相信,儘可能分享有關此次疫情的事實,對他人就是一種安慰劑,能夠幫助社會共克時艱。

  微博互動話題:#我的武漢日誌#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社徵集郵箱:wuhanstory@126.com(請註明署名及聯繫方式)

  唯一要求:真實、原創。

  文/曹瑾

  (本文完成於2020年1月24日23:10)

  現在是2020年1月24日晚上,春晚開始了,在慶祝所有華人所看重的除夕。對於武漢人來說,今天是「封城」的第二天。

  早上一睜開眼,看到疫情還在蔓延。鍾南山院士到武漢後,提醒大眾這種病毒會人傳人,呼籲在武漢的人儘量不出去,武漢外的人儘量不進來。許許多多像我一樣的人就留在了大武漢,我們想守護著這座美麗的城市。

  我們每天密切地關注著自己的體溫,對照著協和醫院發的疫情解決方案,關心著親朋好友,不斷相互鼓勵,交流哪裡還可以買到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資。我們不停地洗手,按照標準的「六步」,一絲不敢馬虎,生怕一點點的不留意就會導致感染。每天用酒精擦拭雙手、手機、電腦。碗筷也用沸水煮一煮。

  早上8點半,寶寶醒了,把我們鬧了起來,寶爸還沒睜開眼睛就摸到了電子體溫計,先給自己量了一下,36.3℃,正常;給寶寶量了一下,36.5℃,正常;給我量了一下,36.4℃,正常。他默默調侃一句:這就是我們家的地位,我最低。打開手機,看看疫情,聊了聊各自收到的消息,就起床做早飯去了。

  這幾天每天洗手的程序,一歲半的寶寶也熟悉了,小手放在洗手液瓶的噴嘴那裡,嘴巴裡「嗯嗯嗯」,等待給他噴上洗手液,一起搓搓搓。

  寶爸做好了早飯,很簡單。熱了包子,煮了稀飯,配了點榨菜。給寶寶蒸了雞蛋和魚糕。吃過飯後,帶著寶寶在在客廳裡玩,讀繪本,講故事,玩玩具。11點左右,寶寶困了,把他哄睡,我換了衣服去藥店,打算配點中藥吃,如果有口罩和酒精就再買點。戴好口罩,走在路上,蒙蒙的雨絲輕輕拂在臉上,而我提高警惕,生怕和別的行人有近距離的接觸。

  藥店很近,在離藥店還有50米左右的時候,我看到兩個撐著傘的六七十歲的婆婆,其中一個戴了口罩,另一個沒戴。我默默站在遠處,看她們在藥店門口問了一下就走了。等她們走遠,我才進了藥店。有幾個人在詢問價格,以前放酒精的櫃檯那裡空空如也。口罩也售罄了。我看店員在忙,就遠遠地說了一句:「我想抓點中藥。」店員頭也不抬:中藥不抓,沒有時間。他確實也在忙著。走出藥店,感覺自己渾身不自在,頭有點昏昏的,不知道是不是這幾天沒有出門的緣故。

  平常經常堵車的大馬路,空曠得仿佛能聽見遠處汽車行駛中的回聲。

  每天都跟消毒水打很多次交道。到家後,我先把衣服脫下來放洗衣機裡,用洗衣液和消毒水清洗,生怕衣服上沾有病毒。洗手洗臉洗頭,再用酒精把鑰匙、手機擦一會兒。最後用酒精好好地把手搓了又搓。

  寶寶醒了,把他抱起來,繼續放在客廳裡玩。哄著他喝了點水。寶爸午飯煮了豆絲,這個豆絲是同事前幾天送我們的。我原籍不是武漢,所以也不太喜歡吃豆絲。但是在封城後,還能吃上豆絲,覺得它無比好吃。未來的幾天,恐怕就是煮豆絲、煮麵條了。

  下午,手機上刷出冰點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等的報導,也刷出來順豐送了很多物資到武漢的消息,還看到好多企業捐款捐物,看到了其他省市的「白衣天使」都在趕往武漢,眼角禁不住溼潤。大愛無言,感謝、感恩、感動!民間的力量讓人動容。

  下午5點多,寶寶餓了,給他蒸了魚肉丸子。他邊看小豬佩奇,我邊餵他。我知道這樣不好,我也擔心他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可是在屋裡悶著,不能出門,大人還可以刷刷手機,寶寶真的太無聊了。又給他餵了點維生素C和白開水。

  怎麼說今天也是除夕,寶爸在廚房做晚飯,我便趁著寶寶看小豬佩奇的空,把家裡的地板灑上消毒水,拿拖把好好地拖了三遍。

  年夜飯好了:水煮牛肉、青椒絲炒牛肉絲、涼拌四季豆。給過世的老爺爺的像前供上一份飯菜,我們才開始吃年夜飯。就這樣,我們就著消毒水的味道吃了一餐不團圓的年夜飯。

  飯罷,我收拾完廚房,寶爸說有點累,頭有點疼。體溫還正常,36.1℃。他抱著被子去了另外一間房睡。我帶著寶寶在客廳裡玩,跟老家的爸爸媽媽視頻聊天,又一次提醒他們注意防護。河南省在這次疫情前面做得很好,提早預告,多方宣傳,爸爸喝了點酒,他說,一聽說武漢封城,「恨不得立馬飛過去把你們接出來」。我說:「我們非常小心的,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你們也要注意防護。」

  晚上打算看會兒《新聞聯播》,看到海外華人到處喜氣洋洋慶春節,還有別的國家在祝福中國人鼠年快樂,最後提了一句世衛組織針對這次疫情的判斷。這個晚上,我無心看春晚,覺得那些離我很遠,我只想要平安。我只想能早日戰勝病毒,被治癒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能走出家門,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而不是戴著口罩還要心裡發毛。我只想早日武漢解除封鎖,一切都能正常運轉起來。能安安心心去上班,而不是坐在地鐵上提心弔膽。我只想能開開心心去購物,而不是人人自危。

  晚8點多,大概晚上吃飯被辣到了,我忍不住咳嗽了幾下,感覺自己一下子呼吸不過來。我趕緊拿紙巾去了衛生間咳,緩了過來,然後洗手洗臉,用酒精消毒。就那麼幾秒鐘,我腦子裡想的是,如果我們兩個都中招了,寶寶怎麼辦?寶寶肯定也會中招,他還這麼小……

  喝了點水,讓自己平靜下來。告訴自己都會過去的。「武漢小湯山」開始建了。醫護用品還是短缺,醫護人員在用自己的生命和病毒抗戰,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有親人,還有深入一線採訪的記者,說真話的記者,他們都是我們的希望和寄託。

  晚10點多,寶爸睡了一覺後感覺好多了。寶寶也睡了。我終於有時間把這個除夕記錄下來。今天是農曆豬年的最後一天,我有心想要記下來我們家的這一天是如何度過的。這註定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除夕。

相關焦點

  • 今年春節大家怎麼吃團圓飯?這位武漢市民上傳了自家的年夜飯……
    這些天,主辦方收到不少網友的投稿,B站上也有很多UP主自發以「我家的年夜飯」為標籤,記錄自家的團圓飯。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記者們也紛紛在家鄉拍下自家的年夜飯、團圓飯。綜觀這些視頻可以看出,今年團圓飯雖有不同,但不變的是團圓飯裡濃濃的傳統和親情。 武漢無疑是今年春節最受關注的地區之一。武漢市民的團圓飯還好嗎?
  • 武漢,重症科裡的年夜飯
    在充滿著消毒液味道的城市裡,有焦慮,有堅強,也有希望——重症科裡的年夜飯16名近期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被安排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隔離病房。在這個重症科室隔離病房裡,生死都是常態。下午5點多,醫院食堂已準備好了「年夜盒飯」。
  • 年夜飯的生意和味道
    不一樣的年夜飯今年的年夜飯有點不太尋常。武漢俏江南國際廣場分店經理小徐告訴燃財經,武漢國際廣場購物中心從1月22日開始已經幾乎沒有什麼人,根據上級要求,由於疫情影響,購物中心所有餐館將於1月23日下午兩點閉店,已經交了年夜飯押金的用戶將全額退款。燃財經致電了武漢另外三家知名餐廳,對方均稱由於疫情影響需要閉店。
  • 武漢日記②|今年吃年夜飯的正確方式
    因為原本除夕午飯檔、下午串門子、晚飯檔安排得滿滿當當,今年的外出年夜飯都取消了,不趴窩更待何時?然後我就被爸媽提溜起來,輪番轟炸了半小時:起來!12點前要貼春聯!收衣服倒垃圾擦桌子收柜子!沒指望你去買菜燒羊排,收拾下屋子你都不管啊你說你回來有啥用?
  • 曬曬娘家的年夜飯,媽媽做了8菜1湯,簡單又家常,全是媽媽的味道!
    曬曬娘家的年夜飯,媽媽做了8菜1湯,簡單又家常,全是媽媽的味道! 今天年三十了,大家年夜飯怎麼吃呢?今天我在娘家吃的團年飯,全是媽媽做的好吃的,菜式不多,也很家常,看著清淡卻很美味,葷素搭配也很合宜,一家老小的口味都兼顧了。 來看看媽媽準備了什麼菜呢?
  • 房間消毒水 房間消毒水的味道怎麼去除
    現在很多人都會對於家居環境的衛生非常的重視,尤其是現在出現了武漢肺炎這樣一種特殊的傳染病,這種病毒的出現也讓我們深感家居消毒衛生的重要性,在給房間進行消毒的時候,很多人業主都喜歡在市面上購置一些消毒水,那麼,房間消毒水買什麼比較好?房間消毒水的味道怎麼去除?
  • 武漢年夜飯市場回歸市民味道 大酒樓爆滿都是家宴
    中央「八項規定」連續兩年讓武漢的年夜飯市場徹底回歸「市民味道」。記者連日走訪,雖然距離春節還有三個多月,但武漢的年夜飯預訂已經開鑼,大酒樓的包房年夜飯「一桌難求」,幾乎都被家庭聚餐包下。市民自家人團年也捨得吃好的,海鮮大量爬上餐桌,佔據菜品的三四成。
  • 年夜飯的10年嬗變 今年年夜飯大盆菜"吃香"
    年輕時當過廚師的王伯越說越興奮:你看看,這款「紅珊蚌撈起水東芥」,其實是新加坡南洋一帶的團年飯必備菜「撈起魚生」,象徵風生水起,「以前這些生冷嘢,極少出現在粵菜團年飯裡,都是最近才流行的。」還有這個「新春笑哈哈」,食材雖然還是沿用竹節蝦,但製法不一樣了,10年前是老廣常用的白灼,現在是用高湯灼,「這其實是將雲南過橋米線的『高湯』移植過來了。」
  • 武漢醫生年夜飯上熱搜,第一個就看哭了
    但今年,很多人的年夜飯都變得不同尋常起來…… 武漢同濟醫院 駐守湖北武漢同濟醫院裡的醫生們今年的年夜飯有些特殊:因為外賣停止配送,醫院給醫生們準備了快餐食品,包括方便麵蛋黃派餅乾。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後,不少網友直呼心疼。
  • 武漢醫生曬「年夜飯」惹人淚目:你的歲月靜好,是他們的負重前行
    年夜飯,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家庭宴會。當大家在朋友圈曬著豐盛團圓飯的時候,有些人,他們的年夜飯卻是:方便麵、蛋黃派、餅乾……他們是武漢醫生,奮戰在第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而這些,就是他們的「年夜飯」。武漢金銀潭醫院,年輕的護士朱庭萱,她說:「穿上白大褂的時候,我就不怕死了。「其實,她還只是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武漢兒童醫院,宗祈主任今年86歲了。
  • 「今年的年夜飯我來做」
    「爸爸媽媽都加班去了,今年的年夜飯我來做。」除夕夜,15歲的李宗軒在日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他的父母李同光、祝海嘯都在峰峰礦區農業農村局工作,從臘月二十八至今,一直堅守工作崗位,忙碌奔波著。李同光是峰峰礦區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水產科副科長,負責全區1100餘戶養殖場的消毒滅源、疫病防控工作,妻子祝海嘯則負責全區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及實驗室檢驗檢測。「我們做著同樣的工作,共同面對同樣的危險,有時能碰上一面,彼此就感覺安心多了,只是可憐了孩子。」大年三十,李同光和妻子一直忙到初一凌晨才到家。
  • 武漢伢!王凱、朱一龍炫武漢的年夜飯,把全國網友饞哭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菜有全雞全鴨全魚還有三糕魚糕肉糕和年糕三丸魚丸肉丸和藕丸另外餐桌上是一定有魚的寓意年年有餘年夜飯你喜歡的菜有哪些?聽說武漢人年夜飯被這5道菜徵服了據2019年大眾點評「年味地圖」數據顯示武漢人年夜飯
  • 武漢的年夜飯:從來沒有這麼簡單,從來沒有這麼重要
    今年的除夕夜,對武漢人民,甚至全國人民來說都很特別。/《飲食男女》昨天,我發了一條朋友圈,問武漢朋友怎麼吃年夜飯,所有的回覆都是:取消了全部的年夜飯和聚會。在周一,我告訴媽媽,今年不能回家了,會退掉回武漢的機票。媽媽有些不解,她問我:準備了很多你愛吃的東西,新年怎麼能不回家呢?那天之前,在漢口的百步亭小區,舉辦了4萬多人的萬家宴。我也在家族群裡,樂觀地向大家表示:「出於安全考慮,我這次不回家過年。主要是機場、高鐵站,封閉性空間有感染風險。市區裡應該沒什麼事情。」
  • 在人間 | 封城第二天,除夕夜,23個武漢人的年夜飯
    1月24日,武漢封城第二天,年三十,有23個武漢人給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年夜飯。ML和母親各自做了三道菜,年夜飯算不上豐盛.,但很有武漢特色:菜苔、藕夾、藕湯……吃飯的過程中大家都有一些沉重。我問父母:「春晚還看嗎?」
  • 武漢,帶口罩的年夜飯
    作為「守城者」的武漢市民,大家在以各自的方式維護著這座城市,抗擊疫情的秩序,迎接新年的到來。歡喜新年,擁有了新的家庭成員。這位幸福的麻麻在月子中心度過新年,有婆婆送來的飯菜,還有月子中心的照顧,這個年,平靜,歡喜!
  • 疫情下武漢醫護人員的「年夜飯」:七道防護保障食品安全
    1月24日,農曆除夕,在全國人民闔家團圓共度佳節時,武漢所有醫護人員都堅守崗位,與病魔抗爭。   當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食堂為所有醫護人員準備了年夜飯。記者看到,雖然當晚的「年夜飯」是盒飯,但是種類非常豐富。
  • 一個人的年夜飯
    2019年4月,我把年逾八旬的雙親從武漢接回新餘頤養天年。今年是他們在新餘的第一個春節,弟弟也回新餘陪父母過年。按照傳統習俗,春節闔家團圓,吃年夜飯是必然選項。未料到,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發生並迅疾蔓延湖北、全國,其樂融融的年夜飯變成了一個人的年夜飯。
  • 武漢隔離區人員的年夜飯
    春節最具年味的無疑是那頓讓人牽腸掛肚的「年夜飯」它是「中國人最溫暖的儀式」這個春節當有朋友闔家團圓吃年夜飯時還有一群人的年夜飯是這樣的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1月24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挖掘機駕駛員在吃盒飯。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另一群人的年夜飯是這樣的:1月24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在辦公室吃年夜飯。
  • 武漢年夜飯預訂火爆 家庭餐「一桌難求」
    距離馬年春節還有兩個多月,武漢的年夜飯預訂已提前火爆。記者走訪部分酒店了解到,不少家庭年夜飯預訂已經一桌難求,而單位團餐受八項規定影響繼續減少。  記者致電武漢湖錦、小藍鯨、楚灶王等酒店諮詢,截至12月14日,這幾個酒店除夕當天的年夜飯基本訂完。「除夕當晚的包房已經訂滿,只剩中午的少量散席。」
  • 武漢日誌|自古忠孝難兩全 只因他在戰「疫」一線
    離合悲歡,   或許,是生命中平常的旋律   但,此刻   或許,會有更多別樣的意味   2月15日,正在武漢方艙醫院工作的溧陽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湯建偉接到家裡來電,奶奶過世了。得知噩耗,湯建偉站在窗邊,心情久久不能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