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長沙市桂花坪街道新園社區,在社區文化節舞臺上演奏二胡的小瞿丹技驚四座。 本組圖片均由記者 童迪 攝
■記者 何志華
由湖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三湘華聲全媒體承辦的第二屆(2011)長沙社區文化節9月2日來到天心區桂花坪街道新園社區。現場的文藝表演很精彩,最讓人難忘的是一個10歲就過了二胡十級的小姑娘。
一口氣拉了《喜洋洋》、《賽馬》兩首曲子,博得了臺下居民的熱烈掌聲,但是瞿丹卻不是很開心。在9月2日的社區文化節文藝表演舞臺上,10歲的瞿丹成了小明星。
學校報到後就趕來表演
「今天是開學報到的第一天,我們是剛從學校來的。」媽媽吳喜紅介紹,2日凌晨6點鐘,瞿丹就起床了,先練習了半小時二胡,再第一個趕到學校報了名,然後直接來到社區文化節的現場。
小姑娘上臺後有點拘謹,但是音樂一響起就很快進入了狀態,連續表演了《喜洋洋》、《賽馬》兩首曲子。「這個小姑娘不得了,這麼厲害」、「好好培養是個苗子」,臺下觀眾議論紛紛,可是媽媽卻不這麼看:「發揮得不是很好,有點怯場,表現力不夠。」
10歲已經過了二胡十級
吳喜紅說,瞿丹今年小學六年級,一年級開始學二胡,5歲多,開始是跟學校的老師學,後來自己在外面找專業老師學習,很多老師都覺得她有靈氣。「二胡是樂器之王,不管是民間音樂還是現代音樂都可以融入進去。」吳喜紅告訴記者,瞿丹二年級就考過了二胡三級,接下來五級、八級都是一遍就過,今年7月份順利通過了十級。
這麼小的年紀就過了十級,除了過人的天賦外,離不開平時刻苦的訓練。媽媽吳喜紅說,每年寒、暑假,瞿丹一練就是三四個小時,平時每天要堅持半個小時以上的練習時間,為了配合女兒,自己也放棄了工作,專心陪瞿丹學習二胡,有時候還要幫女兒把專業課上的樂理知識記下來,回家後慢慢重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個人背後都肯定付出很多的東西,作為家長,我覺得要順著小孩自己來,不要強迫小孩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吳喜紅說。
喜歡二胡演奏家宋飛
「她除了參加學校的活動外,就只在社區的舞臺上表演過一次。」吳喜紅說,瞿丹在學校的一次獨奏、獨跳、獨唱的「三獨」比賽中拿到過第一名。「她的悟性很好,有時在外面學習回來後就自己在家練習,如果發現有錯誤的地方,就自己看帖或者到電腦上去找樣本看了模仿,直到正確為止。」吳喜紅表示,現在瞿丹已經會表演《賽馬》、《良宵》、《一枝花》、《空山鳥語》等名曲,以後想讓瞿丹走專業的道路,希望能拜名師,得到名師的指點。
當記者問瞿丹最喜歡哪位二胡名家時,「宋飛!」小姑娘脫口而出,這是當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的名字。記者又問:「那你以後可以超過她嗎?」她想了想,害羞地跑開了。
現場花絮
中國人保財險送大禮
「8折之後再8.5折。」9月2日社區文化節的現場,中國人保財險的櫃檯吸引了社區私家車主們,大家都紛紛諮詢起了車輛保險方面的知識,而櫃檯裡面的工作人員則是耐心地一一解答,並給每人送上了遮陽擋、車用CD夾、保溫杯等精美小禮品。據中國人保財險長沙分公司電子商務中心副總經理曹志國介紹,人保車險費用是最低的。這次中國人保財險通過社區文化節的舞臺走進社區,就是和社區的私家車主們聯繫,讓更多的民眾了解保險方面的知識,同時更深入地了解民眾對保險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人民保險、服務人民」這60年來的唯一宗旨。
社區達人
75歲娭毑有三種身份
一頂紅色「天心區志願者」帽子、一個「文明監督員」紅袖標,在桂花坪街道新園社區金桂小區,75歲的劉家淑可是個大忙人。無論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還是雪花飄落的寒冬,她都會帶著紅袖章在小區義務巡邏,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劉娭毑」。
「大家高興,我就好了」
75歲的劉娭毑是個農家婦女,她有著多重身份:文明創建勸導員、市民教育宣傳員、未成年人監管員。「能為大家服務,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就高興了。」劉娭毑說,金桂小區是一個安置小區,大家剛剛搬進來的時候,許多生活習慣都改不掉,有人在花壇裡面種菜,在樓房地下養雞鴨,還有圈了地養豬的。劉娭毑都會主動去做工作:「希望大家保持社區衛生和美觀,養雞鴨豬帶來的臭味讓大家都不舒服。」在她的勸說下,不少人改掉了舊習慣,「現在都改種花了,你們看,多漂亮!」劉娭毑高興地說。
小區居民只要一看見劉娭毑,都會自覺地維護社區的環境衛生。有一次,一名50多歲的退休清掃員隨手亂扔甘蔗渣,被劉娭毑看見了,當面嚴厲地批評了對方,「作為一名退休清掃員,曾經對亂丟垃圾的人深惡痛絕,怎麼現在自己卻幹出了這樣的事!」對方羞愧得無地自容,立即返身將甘蔗渣撿起來。
「教育小孩要慢慢說」
小區環境髒亂差、車輛亂停亂放、門店佔道經營、亂搭濫建、流動商販亂擺攤設點等一系列不文明的現象都逃不過劉娭毑的眼睛。「如果犯錯的是孩子們,那就不能打、不能罵,要慢慢說。」劉娭毑說,以前在小區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在車流之中嬉笑打鬧,這段路又是交通事故的多發地段,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劉娭毑除了教育和制止他們,還會和父母取得聯繫,要求他們加強監護。
「我的老伴以前是抗美援朝的軍人,讓他給孩子們講講故事,孩子們也願意聽。」劉娭毑這個主意不錯,孩子們總是呼朋喚友地來聽故事。
「人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
「有人說我一把年紀了還管閒事,我聽了這話一點都不難過。」教育宣傳、義務巡邏、呵護青少年……劉娭毑每天的工作都不少,她甚至還抓過偷線纜的小偷,但總有一些人不能理解她。「這些說閒話的人說明他們自身覺悟不高,人活著就是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要做有意義的事」是劉娭毑最愛說的一句話,也是她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有些以前和我一起義務工作的老人已經過世了,所以小區南北兩邊我都去看。能夠發揮餘熱,做到八十歲、九十歲我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