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隨想

2021-01-12 紅山賞析

看到港大中樂團的海報,我的心中瞬間湧起一股溫柔的感情。中國傳統樂器,不管你關注或者不關注,她一直在那裡,在千千萬萬人的心中。

想起兒子小時候學二胡的情景。十年,雖然我僅僅是一個容易滿足的聽眾,這種聽,也足以使我平庸的人生更加幸福和豐富。感謝二胡,感謝國樂,感謝所有過往。

翻出以前的一篇心情筆記《二胡隨想》,聊表我與上面這張海報的密切聯繫。

現在已經很少再說起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樣的話了,我們還有什麼可炫耀的?只能讓我們自己感覺慚愧。倒是時常想起東亞病夫這樣的話,當年也曾看《霍元甲》,為了他抗議"東亞病夫"和別人戰鬥而熱血沸騰,可是今天想起這些也只有悲哀,路上看見上學的小學生,也只見他們面色黃黃的,全然沒有我們小時候的白裡透紅,也許是吃汙染食品吃的吧!又能怎麼樣呢?像韓劇裡說的"堅強地活著吧。"堅強地活著,同時發現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吧。

作為我,當年每天都有一件開心的事,那就是欣賞孩子的二胡練習,我們兩個人的功課,他拉,我聽,百聽不厭,而且每當他收起二胡的時候,我總是覺得他拉的時間太短了。

其實那時候因為同事的女兒想學吹笛子,我才想到也建議兒子學一樣樂器,那時孩子正要上三年級,於是和他商量學什麼好。西洋樂器最好的是鋼琴和小提琴,民族樂器最好的是古箏和二胡,不願意說出來古箏比不上鋼琴,二胡比不上小提琴。於是就這樣分析:鋼琴太笨重了,也太貴了;古箏呢,不方便攜帶,而且男孩子彈古箏似乎不太好看,也排除了;剩下的小提琴和二胡難以取捨,都說我們這裡有很好的小提琴老師,沒有理由不選擇樂器皇后啊!但是二胡是我們自己民族的東西,怎麼辦呢?

"二胡吧!"兒子說,"你看呢?"

"我也覺得應該選擇二胡。"好像也沒什麼理由。

報名時候我又動搖了,看著拉小提琴的女孩子穿著美麗的裙裝打著領結,手裡拿著一把小提琴,說不出的優雅。

"再想想吧,小提琴還是二胡?"

"二胡!"這一次他篤篤定定的。

從此想起小提琴就有點痛,好像是本來屬於我們的,現在把手鬆開了,它就離我們愈來愈遠。

學校二胡興趣班很快就上課了,一看就非常難過,這所有三千多名小學生的學校裡,那學年報名學二胡的僅僅四個人,而且其中一個是二胡老師的女兒——才上一年級不到六歲的小不點。轉而又想:學的人少,老師花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時間就多啊,好好好。先從音階開始,再學一首簡單的練習曲,為了興趣,又教了一首樂曲,記得是《我去上學校》。每天放學寫完作業就開始吱吱呀呀地練習,那聲音可能確實有損健康,何止是"吱啞啁喳難為聽"根本就是刺耳,就這樣每天二十分鐘,一周練下來,也改善了很多。

老師很帥,脾氣也好,孩子們都喜歡他,可是也有上課哭鼻子的,因為沒有好好練琴,上課過不了關慚愧得哭了,只有老師的女兒,有一次拉一個樂句,總是卡,總是卡,小女孩終於把書扔到地上了,老師呵呵笑著,似乎很慚愧。

那些短小的樂曲,也總是一首比一首好聽《西藏舞曲》、《諾恩吉亞》、《田園春色》、《敖包相會》、《信天遊》,每天孩子練琴,我總在旁邊指手畫腳:"好聽,我覺得這一首比《西藏舞曲》更好聽!"

"好聽,我最喜歡這一首!"每一首新的曲子拉出來,我都要說這句話,是真心的,即便如此,也表達不了我們對那些樂曲的喜愛,語言怎麼能把那些旋律講出來呢?

朱昌耀

我們也在網上下載,聽閔惠芬,聽朱昌耀,聽王曉蘭,聽陳軍,每聽一次就要感嘆再感嘆,他們拉的多麼好啊!

當年閔惠芬來開演奏會,我們也儼然追星族似的,花了幾百元買門票,然後跟前跟後排著隊等她給我們籤名。演奏會上,她穿著寶藍色天鵝絨的晚禮服,光彩奪目。《長城隨想》、《二泉映月》、《江河水》,真是盪氣迴腸啊!最後還加演了兩首節目單上沒有的樂曲《打豬草》和《寒鴉戲水》,這兩首都比較有閔惠芬的特色,《打豬草》是地方戲曲調,《寒鴉戲水》則因為閔大師與搭檔合作一唱一和,非常詼諧幽默,展現了二胡的另一種風格,即使我們這些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也感受到了藝術的氣氛。

下一次去上課——二胡課已改在老師家裡上小課——進門就看見老師和女兒身著華服與閔惠芬的合影,老師介紹說:"這次閔老師非常高興,我把我的網站上讚美她的文章列印出來拿給她看了,所以臨時決定加奏了兩首樂曲....."那開心溢於言表。

上課也已經不僅僅是學習,也兼有欣賞的心境。《大河漲水沙浪沙》是一首平凡的雲南民歌,它的調很奇怪,似乎很高亢,卻又很柔和,仿佛看見一個勞作中的女子,手裡不停地忙碌著,卻一邊唱著這樣不知所以的歌,歌詞是怎樣的呢?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唱什麼,是風的聲音,是水的聲音,是自然的聲音;也許像《邊城》裡翠翠唱的"白雞關出老虎咬人,團總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付金簪子,二姐戴雙銀釧子,只有三妹我沒得什麼戴,耳朵上常年掛條豆芽菜......"——好玩吧?這樣的語言才是本色。話說回來,對於《大河漲水沙浪沙》花費這樣多的現代語言,也顯得小題大作,老師沒有提醒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而且後來聽一位歌唱家唱這首民歌也大失所望,似乎那位歌唱家感情太豐富了,還是二胡聽起來順耳些。

其實閔惠芬老師也並不是我們最喜歡的風格——雖然她的演奏水平已經登峰造極。她是理智型的,就如她的打扮一樣,技巧也非常講究,有人說她"比較硬",其實是非常有氣勢,感情到位。

我最喜歡的是朱昌耀,他的《臺灣民謠》的那一種溫柔,每一首都是經典——《思想起》、《望春風》、《都馬調》,每一首都使人一顆心無處安放,二胡的柔情特色也許已被他發揮到極致,然而又是明亮的,不知道怎樣才能把這兩種感覺融合到一起。他本人長的像一棵竹子一樣,細而高,手指特長,有一雙憂鬱的眼睛,網上有人講他的壞話,然而怎樣也不能動搖我對他的評價:"他是好人!我喜歡他!"而《臺灣民謠》光碟和曲譜,當年是兒子施展"哭寶咒"功夫得來的,從小到大,從來也沒有為了吃的喝的哭過鼻子,那次在新華書店對《臺灣民謠》一見鍾情,向我提出購買申請被拒絕,竟至於哭著不肯走。後來朱昌耀先生又出《世界名曲》二胡光碟,其中有他演奏的舒伯特的《小夜曲》、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渴望春天》,還有民歌《重歸蘇蓮託》,原來二胡演奏輕音樂也毫不遜色。

當年我聽著二胡就給孩子編故事:"將來你到南大去上學,正好你同學的同學在南藝,你就經常和同學一起去南藝,久之就認識了朱昌耀,你就拜朱昌耀為師,那時候你十九歲不到十八周歲,學什麼都還來得及.....

"成為朱昌耀的弟子,一輩子的榮幸啊!"我陶醉了。

"騙吧,你就騙!"老公一聲斷喝。

真是讓人掃興:"什麼騙?我騙啦?"

兒子打圓場:"算了吧,爸爸,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好好,你們一夥的.....拉個二胡她就當你是演奏家,寫篇作文她就說你是詩人,幸虧你老爸我還比較清醒,可以時常給你提個醒....."他喋喋不休。

然而孩子最喜歡的是高紹青和陳軍,高紹青原來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生,然後是中央民族樂團二胡首席,後來去國外留學,然後成了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唯一的華人教授,有時候你可能會把高紹青演奏的二胡曲誤為小提琴曲,他擅長用二胡演奏快節奏的西洋樂曲,比如《卡門》,他自己創作的《隨想曲》曾和多倫多皇家樂團一起來上海演奏,真是很精彩,樂曲裡有一種頑強的精神,也好像是桀驁不馴。

陳軍

陳軍是總政二胡首席,大概四歲就和父親學二胡,然而你根本看不出他是苦練出來的,你就覺得他是天才,他樂曲裡的浪漫氣息無與倫比,說實話他拉的《梁祝》與朱昌耀不相上下,他拉的《狂野飛駿圖》與高紹青不相上下,還有《椰島風情》,好像是他自己作曲的,所有他演奏的樂曲裡都有一種神秘氣氛,使人慾探究竟,想繼續聽下去。

王曉南是香港二胡演奏家,演奏功底十分了得,在臺上走來走去拉二胡好像就是她的獨創,後來被推而廣之了。她的演奏很具有動感,也比較傲慢,甚至可以說狂野,代表作是《天欲》,還有鄧麗君金曲也全被她演繹了一遍。其實香港人繼承與發揚國粹比內地人做的好,因為他們喜歡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最早把二胡用於電視劇背景音樂的也許就是他們,像《射鵰英雄傳》裡的《鐵血丹心》樂曲,也許很多人根本沒感覺到二胡,但是已經被感染了。

賈鵬芳

說起創新,當年內地也很颳了兩場風,典型的要數"女子十二樂坊"。當時我們在新華書店發現女子十二樂坊的《奇蹟》光碟,簡直就是發現了寶,在家裡一看再看。我丈夫一向把我們聽音樂斥為無聊,也竟然被俘虜,在我們一疊聲的"快來看!"裡走來坐下了,沒有再走開,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美女,既可以拉二胡,又可以演奏獨弦琴,立刻就給她起名"狐狸",每當她出場,他就大呼小叫"狐狸!狐狸!""我喜歡狐狸!""狐狸最漂亮!"其實那裡的每位都很漂亮,而且都是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挑出來的,全部演奏民族樂器,尤其出彩的是,她們的著裝非常獨特,打破了民樂一貫墨守成規的舞台風格。既眩目又保守的衣服,還有每個演奏者頭上的發卡,都給人一種美感,演奏當然也非常好,原來民樂也需要包裝,民樂也可以這樣譁眾。我們得到這張光碟,簡直不知道要向誰炫耀為好,恰好那時我們廠裡來了一個老外亞努,於是我送一張光碟給他,自豪地想:"看看咱們的樂器吧!看看咱們的美女吧!"還有是因為那張光碟僅八元錢。大半年後,亞努又來了,進門和大家打完招呼,就手忙腳亂從包裡拿出兩盒巧克力,送到我手上。一張以二胡為主打的民樂光碟讓亞努這樣鄭重其事,確實讓我和孩子開心了好久。

我丈夫後來又回歸本性,不再聽音樂,所以我們又清醒了:《奇蹟》俘虜了他,歸根到底是美女俘虜了他,而非民樂。這讓我們有些忿忿然,難免冷嘲熱諷,他非常原諒自己:"漂亮誰不喜歡?"又誠懇地補充說:"黑風小老師也挺帥噢!"是他給二胡老師起的綽號。這個觀點被我們一致贊同,於是話題就被他轉移了。"這麼多年,我見到的最帥的兩個人,一個是二胡老師,一個是明達廣告公司老闆吳偉,"我告訴他們:"吳偉也很帥。"

有一次稅務來查帳,吳偉斜坐在辦公桌後面,戴一副大眼鏡,穿一雙油黑髮亮的皮拖鞋,蹺起二郎腿,腳趾的高度幾乎超過老闆桌,稅務進來,他不緊不慢,等人家欣賞完他的完美造型,才慢慢站起來:"我正在看《三生三世》,那個......"他把《三生三世》的演員評價一通,那個作派,簡直就是黑社會老大,不過除了許文強,還沒見過哪個老大這麼帥的。

"雖然他們倆都比的上韓劇男主角,可是還是老師更帥一點,好像老師的眼睛更亮,老師更莊重,更具有自然的風度,......也許是因為老師和音樂在一起,吳偉是和錢在一起。"我猜測說。

不知道音樂是不是真的有美容的功效。

其實聽二胡曲也並不全是開心,賈鵬芳的二胡曲讓我胃痛,也還是要聽。他到日本去發展,終於紅了,而且紅了好幾年還在繼續紅。我不能理解他,我常常想:他在演奏那些讓我胃痛的樂曲的時候是什麼樣一種心情呢?是幸福吧?好像不是;是絕望吧?有點像。然而他又是這樣成功,簡直令人難以想像。聽者有時候倒真是會絕望,那音樂裡有一個世界,無限完美的純淨的世界,即使我失去生命也無法到達,莫明其妙地想哭,又覺得很可笑。嗨,放棄靈魂吧,只用耳朵就足夠了。

真要哭,也還是有更多現實的讓人哭的東西,那個天才陳軍,記得當年開了一場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演奏會,做一個環保宣傳員不知感覺如何,我懷疑如果不"以綠色環保為主題",他這個演奏會也不知能不能開起來,單是樂隊就要化很多錢吧——我們這些俗人也容易想到錢。中國的民樂也只有自生自滅,難怪高紹青到加拿大去了,賈鵬芳到日本去了,朱昌耀力排眾議當什麼團長了——連我都不以為然啊,你說你藝術家當什麼官?現在知道了,至少出光碟的時候,伴奏可以有免費樂隊,所以他出了《臺灣民謠》和《世界名曲》,否則也許我還不知道他呢!賈鵬芳也出了N張光碟,高紹青也有聲有色了。當然陳軍也開演奏會了,在演奏會上如果需要有人站起來大聲說:"綠色環保,從我做起!"也請一定為他喝彩吧!因為還有無數個優秀的二胡演奏家一輩子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呢,即使捶胸頓足歇斯底裡又有誰聽得到呢?

高韶青

網上有分析說,美國總有一天會向我們開戰,除了正北方向是俄羅斯,我們的其他三個方向全被包圍了,到時候我們將毫無還手之力。當年以大英帝國為首的歐洲列強登上美洲大陸的時候,他們也曾被印第安人稱為"野蠻人",因為他們"會用冒火的傢伙殺人",但是野蠻人最後變成了美國人,美國人後來拍了一部電演《風中奇緣》講那段故事,故事中酋長的女兒勇敢地踏上英國的土地請求英皇不要以暴力徵服自己的部落,——美國人很以自己的祖先自豪,電演裡,倫敦街頭熙熙攘攘人來人往,還出現了莎士比亞,曰:"To be or not to be !"——酋長女兒終於以自己的淳樸和勇敢打動了英皇,於是酋長女兒帶著那些文明的英國人(沒有帶大炮),浩浩蕩蕩向美洲大陸開去。今天,以美國的武器計,其野蠻程度絕對遠遠高過當年,再看他們那部電演就知道他們的文明程度也遠遠高過當年。當我們像南北美洲一樣淪為別人的殖民地的時候,我們甚至比印地安人還要不如,對於我們這樣一個自動墮落為金錢的奴隸且在拜金過程中失卻了本能的智慧的民族,還有什麼是值得花費他們一絲尊敬的東西呢?到時候是連這樣一部電演也不值得他們拍的。

那個時候即使我們錐心泣血,又有什麼用呢?

然而人類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會生存繁衍下去的,同著這繁衍一起,我們也一定會有一些東西流傳下去,不是我們的金錢,也許會有二胡。

王曉南

相關焦點

  • 秋冬之夜「弦風」起——四海弦風二胡名家名曲音樂會在台州舉行
    11月23日晚,「四海弦風二胡名家名曲音樂會」在台州上演。悠揚的樂曲在初冬的夜空蕩漾。由台州市二胡學會青年教師團隊演奏的二胡齊奏《光明行》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這場音樂晚會,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台州市文化廣播旅遊體育局、台州市文聯主辦,由台州市文化館、台州市音樂家協會、台州市音協二胡學會、台州市民樂教學研究會、台州市張覺平名家工作室承辦的一場音樂會。
  • 邊演邊講,展現二胡魅力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8日訊(記者 龍文泱)11月27日,長沙藝術名家講堂——「張音悅二胡名曲賞析」在長沙音樂廳舉行。本次講座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在講座中,二胡演奏家張音悅從二胡的起源出發,介紹了二胡的前世今生。結合具有代表性的樂曲,通過現場演奏的形式,使聽眾深入了解二胡在樂曲演奏中的樂感和審美。「二胡的前身是嵇琴、軋箏、奚琴等,明清時期胡琴傳遍大江南北。近代,胡琴更名為二胡。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逐漸從民間伴奏中脫穎而出,成為主要的獨奏樂器。」
  • 你的二胡演奏水平可以達到幾級要求了?
    二胡業餘愛好者,因為沒有老師在旁邊提點,拉了幾年時間,也不知道自己目前為止能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所以詩韻二胡廠家給出一份二胡各等級表曲目要求詳解,希望廣大胡友參照加以練習。一級一把位音階D、G、F三調音準控制好,持琴、持弓、按弦、運弓基本正確,節奏實值正確,音質鬆弛。代表曲目:《田園春色》、《西藏舞曲》、《山村初曉》。
  •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做客「民樂大講堂」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受深圳市民族管弦樂學會的邀請,著名二胡演奏家鄧建棟將做客2020深圳市「民樂大講堂」中國民族樂器鑑賞活動,將於12月19日15:00在寶安區新安街道嶺南胡琴藝術館,以「二胡演奏中常見的問題及公開課」為題舉行講座,同時給現場的部分愛好者以面對面的輔導。
  • 典輯之名名不虛矣——評嶽峰新編《中國二胡名曲典輯》
    [i]嶽峰編《中國二胡名曲典輯》(一下簡稱「典輯」)則是目前筆者所見二胡領域極具特色之輯本,值得二胡音樂界研讀與推廣。特色之一:作者視野開闊,立意高遠,百年來二胡經典名作,無論傳統樂曲、現代創作樂曲,凡具有代表性者,多收入「典輯」,共60首,高度濃縮,小中見大。非有智慧與統籌全局之二胡學者,難以達到此種境界:一書在手,精選曲目,百花爭豔,琳琅滿目。
  • 一個年近花甲,一個年近古稀,兩瑞安老伯在全國二胡大賽上獲獎
    近日,第四屆「敦煌杯」中國二胡演奏比賽在江陰舉行,來自瑞安的黃成富、黃笑華分別獲非職業組成年組銅獎、優秀獎。據悉,「敦煌杯」二胡演奏比賽,是我國目前專業結構體現最完整,評委專業高度和規模最大的中國民族器樂高級別專業大賽。比賽共有近2000人報名初賽,1300多名選手入圍決賽。
  • 如何快速的學好二胡?喜歡的人必須收藏!
    二胡定音的準確與否同演奏效果有很大關係,二胡採用五度定音,一般用泛音進行調弦,「D、A定音」是二胡的標準定音。二胡的音定得是否準確或高度是否適宜將直接關係著拉奏效果的順利進行。所謂定音,就是利用琴軸裝置把內外兩根弦的音高分別固定下來。二胡一般都是採用五度定音。
  • 二胡簡介
    二胡(拼音:Erhu) 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聽松》、《賽馬》等。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二胡名家:談「中老年人學習二胡」的難與易!
    1、二胡這種樂器看似構造簡單,但操作起來奧妙無窮,尤其是掌握好音準很難。二胡不同其他樂器,它沒有明顯的音級標識和品位,也沒有指板,全憑耳聽手摸,對與耳音和手音的要求較高,音準掌握到位確有相當難度。2、真正能拉奏出二胡特有的純正圓實、柔潤清美、悅耳動聽的音質音色來也需相當功力。初學者往往容易拉出尖銳、刺耳、沙啞的噪音來。
  • 抖音二胡大師演奏民樂野狼disco,還讓二胡說人話, 獲贊千萬
    世有古語,「千年琵琶萬年古箏,一把二胡拉一生」。在二餅胡拉(抖音號:myf430)眼裡,多種多樣的二胡玩法,拉一生都不夠。正如他在抖音展示的,當小丑遇見二餅配樂、當火影忍者遇見二餅配樂、當二胡碰上野狼disco、當琅琊榜遇見二餅配樂、當玩地下城時遇見二餅配樂......耳聽盛宴一場接一場。
  • 競報專訪二胡演奏家陳軍:守住二胡守住夢(圖)
    二胡演奏家陳軍 6月25日,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陳軍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名為「綠色家園」的二胡獨奏音樂會,這是國家大劇院首次為民族樂器演奏家舉辦音樂會。近日,陳軍接受了本報專訪,和記者聊起了剛剛結束的音樂會,還有自己的「二胡生涯」和「音樂夢想」。該得的獎都得了今年陳軍剛好40歲了,不惑之年,作為首位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獨奏音樂會的音樂家,陳軍沒有把音樂會的主題定為「陳軍回顧音樂會」,而把定在了「綠色環保」的概念上。
  • 鄉愁隨想……散文……老九
    老九,也念過幾天書,喜歡樂器,拉得一手好二胡。每當夏季,只要天空晴朗的傍晚,他家院子裡,總有幾個樂器愛好者,圍在他身旁,纏著他要學拉二胡。老九,二胡拉得真好,尤其是那幾個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賽馬等。二泉映月,他拉的如同高山流水一般,那旋律讓人聽了會沉醉其中……當他拉起二胡獨奏曲,賽馬,旋律響起,如同萬馬奔騰在草原上……每當閒暇之餘,我也會加入其中,欣賞那美妙悅耳的旋律。但我不喜歡拉二胡,我喜歡吹短笛或長簫,尤其是簫。我喜歡那悠揚低沉的簫音,這可能於我的性格有關係吧!我的六表哥,他把簫吹的十分動聽,我很仰慕他,總想跟他學。
  • 二胡比鋼琴難學嗎
    「拉」二胡、「彈」鋼琴,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樂器,但要說哪件樂器容易學,如果是業餘愛好,那肯定是鋼琴容易學;如果是走專業路線,我認為鋼琴更難。這對於鋼琴來講,相對比二胡要簡單一點,只要把音認準彈出來這個音肯定是準的;而二胡不僅要把音認準還要把音拉準,這就對耳音的要求更高,也是拉二胡最難掌握的一點,需要反覆練習,才能解決音準問題。所以對於初學二胡的朋友來說,學二胡比學鋼琴更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出成績,當把二胡的音準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學鋼琴的朋友可能已經能彈奏很多樂曲了。
  • 二胡好學嗎?多久能入門
    二胡沒有固定音,自然和其它樂器比起來,就不好學了,掌握起來也比較困難。不過,民間自學拉二胡的也有,那樣僅能做為愛好,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還是不錯的。學習二胡如果沒有老師教,左手按弦和右手運弓方面很容易出錯,養成了壞習慣糾正起來就難了。
  • 二胡從一級到十級需要多少年
    二胡從一級到十級需要多少年?這個問題應該是因人而異,正常情況下,我認為6年比較合適。二胡這件樂器,從入門開始一定要把基本功練紮實,包括坐姿、右手運弓、左手按弦、樂理知識、視唱練耳、音樂欣賞等幾方面。二胡演奏者隨著學習的深入,演奏曲目的增多,水平的提高,會有各類的演出等著你,包括學校的聯歡會,區級,市級,甚至全國的比賽,上臺表演對學習二胡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不要擔心拉不好,不得獎,經歷最重要,參與就是成功。
  • 二胡的把位與音位圖文解析
    二胡有2根弦,較粗的一根叫做母弦或者內弦,另一根則叫做子弦或者外弦.C調的意思即空弦的時候(不摁指的時候),內弦空弦音名為2,外弦為6.以此可以得知b調內弦空弦音名為3,外弦為7,E調內弦空弦音名為7,外弦為4.
  • 「二胡天才」閃耀臺灣竹塹國樂節
    8月13日,記者採訪了被譽為金華「二胡天才」的章海玥。  章海玥剛從臺灣回來不久。「這一次跟臺灣的新竹青年國樂團一起表演,學到了不少,也提高了不少。」章海玥說,新竹青年國樂團網羅臺灣各著名音樂學院的大學生精英組成,不僅有高水準的演奏技巧,還有豐富的演出經驗,被譽為臺灣最具活力、實力的國樂團。
  • 向日葵開在二胡上
    ,林小小笑著不去理會,依然很專心的拉二胡。    時間久了,林小小的二胡拉的有模有樣,每年學校文藝匯演的時候,少不了林小小的二胡獨奏,丫丫總是不解的問林小小:「拉二胡,這麼枯燥的東西,你怎麼堅持了這麼多年啊?」,林小小告訴丫丫,從小看爺爺拉二胡的時候就特別的著迷,她特別喜歡從琴弦上飄出的聲音,悽婉低迷,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丫丫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 關於王源的隨想,在《我是唱作人》中訴說的青春正能量
    音樂敲黑板:王源《隨想》還想潛入你夢裡,不渝的陪著你。響馬書生原創,持續推薦好音樂。在第一期的《我是唱作人》中,王源演唱了一曲《隨想》,這首歌清新自然、曲調委婉、極富深情,作為一個歌手,能夠將自己的隨想娓娓道來,不做作,不誇張,聽起來是那麼的平靜美麗。有人說這首《隨想》是王源唱給粉絲的歌曲,但是在我看來,這亦是唱出了他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