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20-11-25 中國臺灣網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08:37來源:中國臺灣網

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在大陸,已經很少有人看報紙了。但在臺灣,卻還是有很多人在看報紙,當然,比起以前也是少很多了。

  那麼,關於臺灣的報紙,你知道多少呢?

  首先,臺灣人不「訂」報紙的,都是零售。但臺灣是沒有書報攤的,想零買報紙,就去便利商店。大街小巷滿滿的便利商店,要買報紙太方便了,而且你每天都可以選擇,不用一年都被一家報紙綁死,今天沒啥新聞你就不用買了。

  臺灣最大的報紙是什麼呢?答案是《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簡稱「蘋果」,是臺灣的第一大報,不管發行量和廣告量以及傳閱率上都是。其次就是《自由時報》(簡稱「自由」)、《中國時報》(簡稱「中時」)和《聯合報》(簡稱「聯合」),其他小報諸如青年日報、中華日報、臺灣日報、民眾日報……不是有官方色彩,便是地方報紙,在新聞競爭上實力只有小指頭。但大報的競爭就極其白熱化了。不管是讀者最愛看的八卦新聞還是政治新聞,各報在搶新聞的時候,你爭我奪,明爭暗鬥不在話下。

  至於你愛吃的旺旺仙貝,它背後的「旺旺集團」是2009年買下的「中時」,則敬陪臺灣大報中的末座。但這報是目前最「藍」的報。

  2003年《蘋果日報》從香港登陸臺灣時,其他大報可是心驚膽戰,先是把一份報紙的售價15元臺幣降到10元,再分別以新聞明寫「蘋果開報將對新聞界的(壞)影響」。但蘋果先是挖角,以高出本來薪水的兩倍,將各報精英分子一一挖牆角,並以20大張的報紙才5元的賤價來吸引讀者。

  在香港狗仔登臺之前,臺灣還算是民心純樸,但蘋果首日出刊的第一彈八卦新聞,就是臺灣職棒明星的老婆,和一健身教練「搞車震」的直擊照片。當然照片中未能呈現兩人在車裡到底幹了啥好事,但所謂「有圖有真相」、「按圖說故事」,新聞文字中將兩人如何進入車子,後來車子起了規律的晃動寫得活靈活現。這篇新聞一出,臺灣讀者立即感受到了八卦的快感。當然,這種腥煽色的第一炮嚇壞了那些在老報穩幹了一輩子的保守大叔大媽們。

  天地一下變色,各家原本風格四平八穩的老報十分惶然。當年聯合旗下子報民生報正行運當頭時,給的年終不只有四個月,報社每年舉辦有歌有舞的尾牙大會,當紅的藝人歌手為了搏平日版面,一定會抽空給面子來捧場。最牛的是,發行人還會每人發數千至一萬的尾牙治裝費給同仁。

  我也有朋友跳槽到蘋果集團,雖說墮入跑八卦的苦海,但每天一進公司就有免費蘋果可以享用,年終一個月,每年另有分紅。和其他停刊的報紙比,真是天堂。這些年來,很多大報都停刊了,例如民生報、中時晚報相繼停刊,臺灣的晚報也僅存聯合晚報。

  幾年前,位於臺北市東區忠孝東路黃金地段的聯合報大樓拆了,改建為七星級酒店,聯合報本部遷移到偏僻的新北市汐止。我雖然未曾親眼見它如何起高樓,但確實親眼見它樓塌了,真令人不勝唏噓啊!(到尾)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臺灣的溫泉有多優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的溫泉有多優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24日 16:12:06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現在愈來愈冷了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大陸喜歡橫著寫,在臺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臺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
  • 你知道臺灣有很多客家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有很多客家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26:5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 你知道哪些「國產電影」是臺灣導演導的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哪些「國產電影」是臺灣導演導的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但你知道大陸的國產片有哪些是臺灣導演的作品嗎?  首先要提的是最近一部比較火的電影《京城81號續集》,導演就是臺灣來的錢人豪。他是在2006年開拍第一部電影《地下秩序》,獲當年(也是唯一一屆)的「臺灣新電影獎」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入圍。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的這些「怪字」嗎?
    在大陸稱呼對方,只會用「你」這個字,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都是用這個字。但是在臺灣,除了用「你」,我們還會用「妳」以及「禰」。前者是針對女性,當然,女性我們也會用「你」。後者只針對「神明」(幾乎只針對基督教,其他道教佛教似乎也是不用的),例如,「上帝我愛禰」。這時對神明用「你」,就會覺得不敬。那用「您」呢?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因為在大陸,我們臺灣人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玩意兒。可是它在臺灣卻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度就像是大陸人的身份證一樣,做什麼事都需要它。當然也不是每個臺灣人都有,像小孩如果不滿14歲,那麼也可以戶口簿或戶籍謄本代替。但14歲之後就一定要申請身份證了。臺灣的身份證字號和大陸的不一樣,除了寫法不一樣:臺灣的「身分證」,是分手的「分」這個字。大陸的是有提手旁的「份」。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但是臺灣人不喜歡看這樣的雜誌。就算它是繁體字版。  2011年1月1日起,《讀者》開始在臺灣發行,成為第一本進入臺灣發行的大陸雜誌。據我所知,賣得不好。它的臉書粉絲團,也就只有712個贊。而我之前做過的雜誌,《FHM男人幫》卻有81萬個贊。  為什麼這樣?
  • 臺灣人到底是有禮貌還是小肚雞腸?(我從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很多大陸朋友從臺灣旅遊回來,都一致認為臺灣人很有禮貌。例如,他們會排隊,不爭先恐後,叫服務員時不會說服務員,而是叫「不好意思,可以給我一杯水嗎」?在地鐵別人擋道的時候說的是「借過」,而不是「讓一讓」或「下車嗎」?但是,身為臺灣人,我得說一下,臺灣人這種「禮貌」,其實另一面就是「小肚雞腸」。舉個例子,如果你直接說「下車嗎」?臺灣人會覺得你很沒教養。我印象很深刻,小時候長輩叫我吃飯端飯,如果你不端,頭低著,嘴就著碗吃。他們說,「狗沒有手,才會這樣吃東西。你是狗嗎?」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身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微信已經是超級app了,基本上它不只取代了電話,也取代了媒體的功能,甚至還取代了  那麼,臺灣人用微信嗎?  答案是:有,但不多。  臺灣人最早是用whatsapp,接著用LINE,而微信,在臺灣是不叫微信,是叫wechat,它是比較後期才找羅志祥和楊丞琳代言。現在在臺灣的使用率是:LINE第一,whatsapp第二,再來才是wechat。
  • 你知道為什麼臺灣的小吃中心是臺南嗎?(我從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大家都知道臺灣小吃很有名,但你知道臺灣小吃最有名的地方是臺南嗎?全臺灣到處吃得到的蚵仔煎,相傳公元1661年鄭成功圍攻荷蘭閉城堅守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卻久攻不下,適逢端午節卻無米做粽子祭祀屈原,只好用番薯粉打漿與蚵、蝦、豆芽菜等煎熟,替代粽子當祭品,後來成為安平地區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煎食追」;其實,它原是當地貧困安平人的替代糧食,如今廣傳到臺灣各地,蚵仔煎看似簡單,做得好吃卻不容易。
  • 你知道臺灣人用「機車」來罵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大陸朋友去臺灣玩,都會驚呼於臺灣馬路上的機車大軍。特別是等紅綠燈時,每次綠燈一亮,一大群機車便如猛虎出閘,那情景真像是一陣大浪襲來,聲勢驚人。事實上,我自己在臺灣,也有多年自己騎機車。在大陸,不叫機車,叫摩託車。現在街頭上也挺多了,但比例上還是沒有臺灣多。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是周杰倫的好搭檔,大家都知道的臺灣著名作詞人。但是,臺灣流行歌那麼多,其實背後的作詞人也挺多,只是你可能都不知道。你知道的我就不說了,像李宗盛你肯定也知道,不過他還自己唱歌。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只默默地專心寫詞的幕後高手吧。  首先要講到的是許常德,《一天到晚遊泳的魚》、《揮著翅膀的女孩》、《如果雲知道》、《健康歌》等大賣歌曲均出自他之手。
  •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最近北京下起了初雪。臺灣現在也是冬天,不過大約是17度到20度。不像在北京,-7度。即使是冬天,臺灣的最低氣溫會發生在半夜或凌晨,那也就是八九度,從來不會到零下。當然,臺灣潮溼,溼氣會讓人感覺冷入骨髓。
  •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1:33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人覺得臺灣很小,但到底有多小?
  • 你知道臺灣夏天大家最愛吃啥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夏天的時候,大陸人都愛在露天喝啤酒擼串,那麼你知道在臺灣大家最愛吃啥嗎快炒店的前身約在臺灣30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大街小巷──只要幾張桌椅,跟一個快速爐就可以開門做生意,於是乎,騎樓下、人行道上、路邊空地,都很容易瞥見這種快炒店的蹤影。我曾經跟家人到快炒店用餐,店的位置就是在十字路口天橋下的一個小空地,前臨大馬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地非常熱鬧,用餐時還會有流浪的阿貓阿狗過來打招呼討食物。
  • 你知道牛肉麵在臺灣被發揚光大成什麼樣了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說到臺灣的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牛肉麵。雖不至於臺灣滿街都是牛肉麵,但每條街至少都有一家,甚至還有條「牛肉麵街」。  大陸上不是有什麼「加州李先生牛肉麵大王」嗎?可是我一直有個疑問,哪來這麼多牛肉啊?  我高中時,饞蟲發作時便常去「牛肉麵街」──塔城街吃牛肉麵。其實那也不是街,就是一個巷子,但滿滿一條巷子都是牛肉麵攤。一家比一家便宜又大碗,我還記得那時叫一碗「中碗」的,只要十五元臺幣,那份量就挺大的,更重要的是那牛肉覆在面上,牛肉多到根本看不到面!  回到臺灣,我必須吃一碗牛肉麵,才有回到老家的感覺。
  • 你知道臺灣人在高檔書店裡賣大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之前和大家介紹過,臺灣人喜歡慢活。
  • 臺灣人吵架真的都「啊不就好棒棒」?(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最近有一個視頻很火,是在講臺灣人(主要是男女朋友)在吵架。其中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啊不就好棒棒」?其實大家看這個字義也能猜出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不爽別人,所以你就說「對啦對啦就是你對啦!」這個意思。為什麼臺灣人不能直接說:「我就是看你不順眼」、「滾一邊去」,或者乾脆問候對方父母呢?要不然,掄著拳頭幹起來也可以啊。
  • 你知道太陽餅其實就是麥芽糖餅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最常見的選擇莫過於太陽餅了,機場一定有賣,方便你現買現帶回去給親友。那麼,太陽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叫太陽餅呢?  太陽餅是一種甜餡薄餅,一般內餡是麥芽糖,源起於臺中市的麥芽餅,是中臺灣的名產之一。根據2013年的統計,太陽餅的年流水可達11億臺幣。每年十月底還有太陽餅文化節,可見太陽餅在臺灣有多火了。
  • 你知道臺灣的「長安街」是哪條路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忠孝東路是全臺灣最熱鬧的道路,一共七段,全長約十多公裡長,走一遍就要花上半天的時間,可謂「臺灣的長安街」。「動力火車」有一首熱唱歌曲《忠孝東路走九遍》,讓很多大陸朋友對這條路產生好奇──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它是全臺灣最熱鬧的路嗎?真的有人走九遍嗎?它到底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