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貧先行者到致富領路人:隨州「香菇大王」嚴賢濤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2020-12-20 中國網湖北

中國網11月24日訊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11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湖北省101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接受表彰。其中一位,正是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九口堰富民蘑菇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生物工程師嚴賢濤。

九口堰村,受地緣條件限制,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貧困狀態。嚴賢濤年少時家貧,15歲便輟學謀生,挖過草藥、賣過果蔬、在工地打過工。上世紀90年代,他憑著敢想敢幹的勁頭苦心鑽研,成功試驗出香菇科學種植法,並依託合作社帶領鄉親共同脫貧致富。

多年來,身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嚴賢濤初心不改,從脫貧先行者到致富領路人,先後獲得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民建中央扶貧先進個人、湖北省勞動模範、區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10餘項榮譽稱號。

11月24日,嚴賢濤(右二)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後,與湖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爾肯江·吐拉洪(左二)和湖北省副省長趙海山(右一)合影留念。

探索科學種植,成為洛陽大山裡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因家境貧寒,嚴賢濤15歲便輟學打拼,離開家鄉走南闖北。遍嘗艱辛之後,嚴賢濤看中了香菇種植產業的前景,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

隨州是「中國香菇之鄉」,其香菇產量一直排在全國前列,遠銷海外。洛陽鎮林木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種出來的香菇形狀、味道俱佳,雖然當地一直有農戶種植香菇,但沒有形成規模。嚴賢濤下定決心,依靠當地優勢把家鄉香菇產業做起來。

華中農業大學邊銀丙教授(左二)到嚴賢濤(左三)的香菇基地指導種植。資料圖

經過刻苦鑽研,嚴賢濤的香菇種植終於初見規模,但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開始思考林木資源損耗問題。在傳統模式下,種植香菇的林木損耗嚴重,且周期長、產量低,還面臨病蟲害問題。

如何提高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經過反覆琢磨,嚴賢濤開始嘗試用農作物廢料栽培食用菌。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2006年,嚴賢濤曾投資26萬元,但最後血本無歸。

通過反覆實驗,嚴賢濤和團隊發現:香菇與玉米、花生、紅薯、黃豆等都可以進行輪作種植。通過這種模式,病蟲害感染率降低、菇苗存活率幾乎達到99%,既解決了香菇基地持續發展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提高蔬菜品質。

這一做法,後來被稱為「菇+菜」高效輪作模式,並獲評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目前,嚴賢濤創新研發用稻草、秸稈、棉殼等下腳料種植各類食用菌,已掌握了近20種食用菌栽培方法,其技術儲備在湖北省食用菌行業領先。

「一人富」到「一起富」,幫扶近千菇農走上致富之路

通過研究和創新食用菌栽培技術,嚴賢濤率先脫貧,也成為當地人眼裡的致富典範。作為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嚴賢濤沒有忘記還在貧困線上的鄉親們,他一邊摸索種植技術、發展食用菌盆景農旅結合產業,一邊想方設法帶動其他農戶共同致富。

嚴賢濤(右四)向山西貧困村捐贈菌棒5000袋助力脫貧攻堅。資料圖

2009年4月,嚴賢濤在九口堰村掛牌成立合作社,吸納幾十戶貧困社員發展香菇栽培。為了覆蓋更多貧困對象,嚴賢濤試了很多辦法,後來系統形成「五統一分」的幫扶模式,即合作社統一制棒、統一建棚、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產品保鮮貯藏和分級加工、統一包裝銷售,分戶管理出菇採收。對於特困農戶,合作社還無償向其提供菌種和材料。在合作社的幫扶下,包括九口堰村在內的十多個村子、數百名貧困戶成功脫貧。

此後,合作社的幫扶面逐漸延展到洛陽鎮全鎮乃至外地。僅2018年,嚴賢濤就協助政府在洛陽鎮10個村幫助困難群眾建鋼構大棚200餘座,帶動300餘困難戶成功栽培香菇,每戶每年平純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2019年春,嚴賢濤的合作社又帶動府河鎮55戶特困群眾發展香菇產業,建起菇棚10畝。同時,嚴賢濤還受聘為湖北鄂州、黃岡及湖南岳陽、新疆博樂等地菇農提供技術指導,數千家外地貧困農民也通過發展香菇產業走上致富路。

嚴賢濤說,只要能帶動更多貧困農戶脫貧致富,他願意發揚勞模精神、奉獻精神,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事顯擔當,遇到災情總是主動請纓衝在前

熟悉的人都說,嚴賢濤幫困扶貧有「癮」,是個「閒不住」的人。經粗略統計,十餘年來,嚴賢濤幫扶了數百名貧困戶,累計向貧困戶和社會捐贈物資達80萬餘元。

洛陽鎮金花衝村特困戶黃華平夫妻都患有重病,有一年夏天他們家的香菇棚被洪水捲走,合作社墊資3萬元為他們提供制菌棒1萬袋,並建起鋼構大棚1座,當年他們家獲純利4萬元。

這類熱心事,嚴賢濤和他的合作社還做了很多。

2016年7月,洛陽鎮發生300年一遇的洪災,積水深達3米多。當時嚴賢濤因病做手術出院才2天,得知200多村民被困,他毫不猶豫衝入洪水,轉移出20多名老人和孩子。當晚8點,一隻救援衝鋒舟發生故障,他又果斷跳入洪流,經過半小時搏擊終於將救援繩索連接上,成功救出5名武警戰士和鎮幹部。

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賢濤主動請纓做志願者、參與防控值守,志願服務40多天、出車500餘次,為洛陽鎮居民代購生活物資。對於村裡被隔離家庭,嚴賢濤頂著壓力堅持為他們採購生活所需;對於有困難的孤寡老人,嚴賢濤像對待自家父母一樣悉心照料。

今年疫情期間,嚴賢濤克服困難冒雪為周邊居民送菜。資料圖

此外,疫情期間嚴賢濤還克服困難,先後向隨州市中心醫院、洛陽鎮政府、洛陽衛生院捐贈口罩3000個、醫用手套500雙,並把自家價值3萬餘元的香菇、木耳等食材送到抗疫前線。

多年來,嚴賢濤在扶貧攻堅、創業創新的路上,從未止步。他說,自己是農民的孩子,長在山裡、情系山裡,那些在貧困和苦難中度日的鄉鄰總讓他牽腸掛肚。「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不僅是一項榮譽,還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我將以此鞭策自己,要更加對得起這份沉甸甸的寄望!」

(馬凱)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哥試種9000袋香菇,每袋產量可達2斤,一畝純利潤4萬元,咋種的?
    隨州是「中國香菇之鄉」,其香菇產量一直排在全國前列。目前,正值當地香菇採收上市,今年隨州香菇的行情效益如何?香菇種植收益高 一畝能賺4萬元一大早,在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張畈村,金師傅正在大棚裡採收香菇準備售賣。「 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張畈村金家知 :今年香菇長勢挺好,上市的時候是五塊錢。」
  • 我省優秀民進會員劉習明、黃小玲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我省優秀民進會員劉習明、黃小玲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來源:湖南民進公眾號] 2020-11-25 09:59:22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 五糧液屈萬聰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以大國工匠精神釀造世界名酒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五糧液集團公司501車間釀酒車間組長屈萬聰獲評「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作為全國勞動模範,屈萬聰以「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個性品質書寫著「勞模精神」的精神內涵。
  • 無中生有、有中生優,拓荒海外大市場—— 隨州「香菇大王」的茶葉...
    在一個產茶小市創辦的自主品牌,「大洪山」能夠被海外市場廣泛接受,這一現象,在我省茶葉界絕無僅有,在全國茶葉界也不多見。「香菇大王」向浙商學做茶中興食品公司創辦人舒大忠,今年57歲,隨縣三裡崗人,1979年高中畢業後開始種香菇、賣香菇。上世紀80年代初,他用麻袋裝著幹菇下廣州、跑深圳,到處推銷。當時,買火車臥鋪票十分困難,他經常買站票上車,在座位下睡覺。
  • 做大香菇產業 帶動農民致富
    貧困戶毛全勇很感動地說: 「當初辦理入股協議的時候,我還猶豫過呢,沒想到入股不到一年就拿到了6500元紅金,有了這些錢我家就可以脫貧有希望咯!李春學默默無聞地奉獻也得到了回報,他組建的松桃桃源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於2010年12月被中國科協和財政部聯合評為 「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2013年5月被銅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 「守合同重信用單位」; 2015年6月再次被中國科協和財政部聯合評為 「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 。
  • 縉雲「女茭白大王」李春萌獲評2020年度浙江鄉村振興帶頭...
    被評為「縉雲精英茭白師傅」的李春萌,是茭白種植的拓荒人、領頭雁,從農家婦變身「茭白大王」,李春萌用智慧和堅持帶領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她的事跡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的肯定點讚。從承包15畝荒地開始種植茭白
  • 肇慶5人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
    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廣東省共有122人光榮入選獲表彰。其中,肇慶市有5人獲表彰,包括3名全國勞動模範及2名全國先進工作者。他們是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奮鬥成公司的拔尖技術能手、中層管理骨幹的車間主任;是紮根基層二十六載,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村委會主任;是不斷攻克行業技術難題,把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專家教授;是以服務「三農」為榮,下鄉當「美差」的供銷合作聯社流通服務科科長;是從警二十四載,紮根山鄉,默默服務百姓的基層老民警。
  • 張德山:「香菇大王」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本報記者 張晨陽 舞陽縣文峰鄉李斌莊村的張德山是一名退伍軍人,他始終堅守軍人本色,吃苦耐勞、熱心助人,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領路人,被群眾稱為「香菇大王」。
  • 海南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先進事跡
    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國家的棟梁、社會的中堅和人民的楷模。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海南共有38人受表彰。其中,全國勞動模範26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2人。他們是來自海南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
  • 隨州香菇: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州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香菇之鄉」「中國花菇之鄉」,所產香菇品質上乘、口感醇香、營養豐富,備受海內外市場和消費者青睞追捧,現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香菇主產區、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交易中心和全國領先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
  • 湖北省隨州香菇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湖北省隨州市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香菇之鄉」、「中國花菇之鄉」,所產香菇品質上乘、口感醇香、營養豐富,備受海內外市場和消費者青睞追捧,現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香菇主產區、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交易中心和全國領先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
  • 福州市11人獲評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 圖片由市總工會提供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4日在北京舉行。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是我國勞動者的最高榮譽,每五年評選表彰一次。此次我市有11人獲評,來自各行各業,是我市勞動者的傑出代表。本報現刊登他們的事跡,以饗讀者。
  • 承德市4人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承德市龐博、嶽麗華、張春3人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付鈺椋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原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德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龐博,主持制定了省、市兩級「十二五」「十三五」電網規劃設計,完成了河北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電力保障項目,並建成冀北地區首個配電網標準化建設示範區,協調解決了光伏扶貧項目按時間節點併網發電,高效推進調控雲建設,大力開展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應用推廣,先後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1項,發表核心期刊等論文10篇,獲得省級以上科技創新成果獎17項。
  • 湖北:推動隨州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果蔬-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近日,「湖北·隨州國際香菇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隨州根據發展實際,力爭3年內為香菇產業建成「一心三地」,產業鏈產值再增加200億元。
  • 「全國勞動模範專訪」程招星:逐夢綠色田園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 廬山市臺 胡偉傑)廬山市招星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程招星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他不僅自己帶頭種糧,還組建合作社,大力發展託管種植,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 「香菇大王」,以合作社帶動貧困戶「抱團致富」
    (圖源《湖南日報》)培育香菇種子、監管香菇棒製作、跑市場,最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香菇大王」、吉首市雙塘街道大興村村民陳平很忙。35棚香菇,200畝木耳,年收入600萬元。這是陳平去年帶領村民種植食用菌的業績。
  • 讓香菇成為老區人們致富「金疙瘩」
    中國發展網訊 郭進定,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朱莊鎮農民,縣政協委員,50歲,從事香菇產業化發展28載,他所創辦的進定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386人,種植香菇1500餘萬袋,產值4600餘萬元,帶動貧困農戶250餘戶,被譽為桐柏山區「香菇大王」,先後榮獲「河南省勞動模範」、「 南陽市『十佳』新型農民」等稱號,連續3年被評為桐柏縣優秀政協委員稱號
  • 【要聞】農民致富領路人 ——記綏濱縣忠仁鎮榮邊村黨支部書記曲恆順
    【要聞】農民致富領路人 ——記綏濱縣忠仁鎮榮邊村黨支部書記曲恆順 2020-08-10 14: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家港市黃鱔養殖大王王忠華獲評首屆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
    張家港市黃鱔養殖大王王忠華獲評首屆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2018-02-09 11: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瀏覽量: 13980張家港市華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忠華獲評首屆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nbsp&nbsp&nbsp&nbsp1995年,王忠華在自家房前屋後挖了幾個水泥池子進行黃鱔養殖試驗,開創了國內水泥池養殖黃鱔的先河。
  • 一朵香菇 百億產業——隨州香菇產業的壯大與裂變
    香菇外匯穩坐頭把交椅  隨州香菇「每生產兩個,就出口一個」。  外貿出口的「隨州現象」,聞名全國。隨州香菇出口,十餘年位於全國同類地級市首位,連續多年穩坐全省頭把交椅。  隨縣三裡崗、殷店、草店、萬和和廣水吳店五大香菇市場常年交易量達6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