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農民致富領路人 ——記綏濱縣忠仁鎮榮邊村黨支部書記曲恆順

2020-12-19 澎湃新聞

【要聞】農民致富領路人 ——記綏濱縣忠仁鎮榮邊村黨支部書記曲恆順

2020-08-10 14: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天氣預報

11日白天:陣雨,西南風≤3級,最高氣溫25度;

11日夜間:多雲,西風≤3級,最低氣溫16度;

要 聞

農民致富領路人

——記綏濱縣忠仁鎮榮邊村黨支部書記曲恆順

脫貧攻堅需藉助外力,更需自身努力。在脫貧攻堅中,綏濱縣忠仁鎮榮邊村就是通過 「內外齊發力」的方式擺脫了貧困的羈絆。而把村民拽出貧困泥潭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榮邊村黨支部書記曲恆順起到了關鍵作用。近年來,曲恆順藉助政策外力,激發內生動力,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助力榮邊村走出了一條精準脫貧、穩定脫貧之路。

摸清實情 確保精準脫貧

今年40歲的曲恆順從2019年開始任榮邊村黨支部書記。在曲恆順上任時,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為此,他把關注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放在首位。村民曲興發60多歲的老伴兒於2018年因腦出血留下 「植物人」的後遺症,臥床一年多,上任後,曲恆順及時幫助她辦理了殘疾證。曲興發的老伴兒沒有行動能力,不能到縣裡做相關檢查,曲恆順就主動將縣殘聯及醫院的工作人員接到曲興發家辦理相關鑑定手續,很快就辦完了殘疾證。

雖然有政策兜底,可因病致貧的村民王延林始終難以致富。為了幫他發展生產,曲恆順於去年積極幫助協調4萬元小額貸款,種植紅小豆。生產中,從種到收,曲恆順一直無條件地為王延林提供幫助,秋後讓他實現增收4800元。

榮邊村全村有村民310戶724人,其中貧困戶37戶63人。為了讓所有群眾都擺脫貧困,曲恆順對全村貧困戶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在摸清基本情況後,結合不同實際為貧困戶制定了脫貧計劃,他幫助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肉鵝養殖、種植等項目。通過因戶制定產業項目,為貧困戶增收、村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

凝心聚力 為民排憂解難

打贏脫貧攻堅戰,抓好黨建最關鍵。工作中,曲恆順深諳此理。為此,他帶頭參與村黨支部的黨建工作,推動村級黨組織建設提檔升級,並與村「兩委」開展「三會一課」,開展一系列有主題有意義的黨建活動及慰問活動,在全村營造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氣氛。通過系列黨建活動的開展,提升了榮邊村黨員幹部的思想覺悟、提高了服務能力,並形成了大家同心協力,共建美好家園的共識。

近一年來,只要榮邊村有清掃路邊溝、打掃村環境衛生等勞動,都能看到曲恆順和村黨員帶頭勞動的身影。特別是村民有需求時,曲恆順都會跑前跑後幫助解決。別看曲恆順才40歲,可他卻有十七八年的種稻經驗。多年來,不少村民都想改種優質高效水稻,但一直因缺乏經驗而未果。曲恆順得知後,特意請縣裡的農業技術專家到村裡為村民解答種植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他自己也經常出現在農戶家的田間地頭,指導種植,帶領村民一起致富,用實際行動助力榮邊村加速脫貧致富的腳步。感動得村民直說:「曲書記是真心實意為咱著想,跟著這樣的書記幹,準沒錯!」

產業扶貧 激活發展動力

在脫貧攻堅中,榮邊村藉助外力取得了顯著成效。曲恆順深知,想要富,光靠外力可不行,必須改變村民的思想觀念,激發內生動力。為此,曲恆順上任後,把發展符合本村的特色產業當作群眾致富的有效載體進行引導和大力推進。

榮邊村緊鄰黑龍江沿岸,發展綠色水稻產業優勢明顯。今年春季,曲恆順依託中糧集團進駐綏濱縣的契機,動員村民發展黑龍江水灌溉綠色水稻,與中糧集團籤訂1200畝訂單,確保農戶穩定增收。

近年來,綏濱縣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強力推進。藉助這一東風,曲恆順結合榮邊村實際,把發展特色採摘作為村民增收的好項目,引導全村種植大櫻桃近千棵,開發家庭採摘,今年已經結果,明年即可見效。同時,爭取60萬元扶貧資金,擬在本村建設一棟6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種植草莓。目前已經完成選址,近期即將開工,年底建成投產後,可為貧困群眾提供5個就業崗位。同時還投資45萬元,於7月初建成了豆製品加工廠,不但為貧困戶提供了兩個就業崗位,還可帶動全村種植有機大豆。

更值得一提的是,曲恆順還把榮邊村的旅遊資源與產業扶貧緊密掛鈎,利用自身緊鄰黑龍江、瑪瑙大灘和德龍灌區的優勢,帶領群眾發展民宿,朝著「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目標,投資150萬元完成了集住宿、餐飲、觀光為一體的民宿一期工程,讓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看著群眾致富的產業逐漸增多,曲恆順信心滿滿地說:「對於榮邊村來說,發展民宿旅遊業是個非常好的項目。眼下,我們馬上還要追加150萬元,進行二期建設,繼續壯大集體經濟,預計上秋就能建完。我們將以脫貧路上一個都不少的工作目標為指引,真正讓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來源:鶴崗日報 記者 耿向文

猜你喜歡

原標題:《【要聞】農民致富領路人 ——記綏濱縣忠仁鎮榮邊村黨支部書記曲恆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在忠仁鎮黎明村舉行農民培訓基地揭牌儀式
    9月24日,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在忠仁鎮黎明村舉行農民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副縣長楊樹發為農民培訓基地揭牌。楊樹發在揭牌儀式上講話時說,我縣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工作。
  • 黑龍江鶴崗市綏濱縣:讓「黑龍江魚」唱響全國
    這是日前記者來到位於綏濱縣忠仁鎮聯合北口子的黑龍江寒地淡水魚養殖示範中心看到的場景。  「這是今年我們養殖示範中心新上的水產品深加工項目,計劃投入大約在600萬元,正在施工的是水產品加工車間土建工程。」網箱養魚養殖戶姜遠軍向記者介紹說。  姜遠軍在去年組建了綏濱縣紹文黑龍江寒地淡水魚專業合作社,是這裡最大的養殖戶,去年40萬斤魚產值近800萬元。
  • 省委副書記陳海波深入到鶴崗市綏濱縣、蘿北縣和佳木斯市樺南縣調研
    25日至26日,省委副書記陳海波深入到鶴崗市綏濱縣、蘿北縣和佳木斯市樺南縣就「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建設、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情況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抓好農畜產品深加工項目建設,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 黑龍江鶴崗綏濱縣打造中國寒地淡水魚養殖示範中心
    :鶴崗日報        瀏覽量: 2845 次 我要評論   拉運砂料的車輛往來穿梭,攪拌機正在攪拌著混凝土,帶著安全帽的施工人員正在忙碌著……這是日前記者在位於綏濱縣忠仁鎮聯合北口子的黑龍江寒地淡水魚養殖示範中心看到的一幕
  • 畲村致富領路人——記共產黨員藍念瑛
    回眸巨變,品味幸福,村民們都說,那可多虧了致富領路人——村委會主任、共產黨員藍念瑛。  敢擔風險開新路  1995年2月,新月畲族村正式掛牌成立,藍念瑛全票當選村委會主任。當時,新月村集體沒有收入,村民致富無門路,人均不足一畝的耕地有三分之一是冷漿田,窮帽子越戴越沉重。
  • 瀘西縣黨支部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黨支部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瀘西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黨支部」。雲南瀘西縣金馬鎮金爵紅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通過黨建引領合作社,合作社強基惠農,充分發揮黨建政治領導、政策引導、發動群眾的作用,不斷延伸、放大黨組織和黨員在產業鏈條上帶民致富的作用,8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黨員帶頭」的示範引領作用,示範帶動村民發展蔬菜和花卉等產業,讓群眾走上致富之路。
  • 記山西高平市北詩鎮平頭村黨支部書記蘇合兒
    原標題:為黨鞠躬盡瘁 為民甘當公僕——記高平市北詩鎮平頭村黨支部書記蘇合兒 高平市北詩鎮平頭村 蘇合兒,男,1951年9月生,中共黨員,高平市北詩鎮平頭村黨支部書記。2012年被評為「高平好人」。
  • 拉薩堆龍德慶縣東嘎村黨支部:治窮治愚的領路人
    拉薩堆龍德慶縣東嘎村黨支部:治窮治愚的領路人   「治窮先治愚」,92年起走馬上任的東嘎村新一屆黨支部班子,一上臺就把學文化和學科技作為了東嘎村脫貧致富的頭等大事。村黨支部書記格列告訴記者,西藏和平解放前,全村1100多人裡,識字的村民只有3個人,99%都是文盲。
  • 【要聞】市供銷社提升服務能力 助力鄉村振興
    【要聞】市供銷社提升服務能力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0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要聞】沿河南社區黨支部離崗不離黨 社區暖紅心
    【要聞】沿河南社區黨支部離崗不離黨 社區暖紅心 2020-12-02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心只為帶領村民致富——訪泗陽縣裡仁鄉朱家圩村黨支部書記張克林
    宿遷網訊(記者 吳慧林) 人們常說:「致富不致富,關鍵看支部。集體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泗陽縣裡仁鄉朱家圩村在黨支部書記張克林帶領下,依託現有資源,積極爭取扶持,探索利用「結對幫扶」「三個集中」和「結構調整」等創新「密碼」求解富民「方程式」。
  • ...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
    【五級書記抓扶貧】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 2020-11-0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穎到綏濱縣開展扶貧對接
    東北網鶴崗9月15日訊  (記者王勇凱)14日,市政協主席徐穎到綏濱縣新富鄉新村村開展扶貧對接工作,看望駐村工作隊,慰問包扶的貧困戶。市委常委、綏濱縣委書記韓秀琴參加對接。要提升內生動力,做到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信息充足的特點,做好農民科技培訓,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發展生產,提升農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技能。  隨後,徐穎又來到貧困戶王井坤家,送去慰問品,並詳細了解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鼓勵其增強信心,戰勝困難,脫貧致富。
  • 遼寧盤錦市盤山縣南鍋村黨支部:群眾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原標題:南鍋村黨支部:群眾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盤錦市盤山縣南鍋村的香瓜趕在今年端午節前上市了,17棟大棚每天能採摘5000多公斤香瓜。看著一棚棚香瓜賣上好價錢,村民們心裡樂開了花。村民佟玉敏告訴記者:「在棚菜基地打工,我一個月有2000元收入,村民們也都找到了新『營生』。村黨支部是我們的主心骨。」 3年前,南鍋村還是一個渙散村。
  • 從脫貧先行者到致富領路人:隨州「香菇大王」嚴賢濤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其中一位,正是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九口堰富民蘑菇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生物工程師嚴賢濤。九口堰村,受地緣條件限制,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貧困狀態。嚴賢濤年少時家貧,15歲便輟學謀生,挖過草藥、賣過果蔬、在工地打過工。上世紀90年代,他憑著敢想敢幹的勁頭苦心鑽研,成功試驗出香菇科學種植法,並依託合作社帶領鄉親共同脫貧致富。
  • ...的崗位,不平凡的貢獻 ——記蘭考縣堌陽鎮東二村黨支部書記閆憲保
    【一名黨員一面旗】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貢獻 ——記蘭考縣堌陽鎮東二村黨支部書記閆憲保 2020-07-27 1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做大香菇產業 帶動農民致富
    在松桃苗族自治縣孟溪鎮安山村,有一位農民,憑藉著自己的頭腦與夢想,返鄉創業種香菇,利用自己的能力,先後在當地組建了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計生協會。一門心思地帶動當地貧困戶和二女結紮戶、獨生子女戶、科技示範戶發展香菇產業,採取合作社+計生協+基地+貧困戶+計生「兩戶」的發展模式,將小香菇做成了大產業,讓當地100餘戶農民年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捧起了脫貧致富的「金飯碗」,他帶民致富的故事已成為松桃苗鄉大地的典型。
  • 兵支書韋俊,群眾幸福路上的「領路人」——記興義市洛萬鄉未班村黨...
    興義市洛萬鄉未班村黨支部書記韋俊,2016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在當選發言中說了這麼一句話:請大家在支持我的同時、監督好我的行動,我將用軍隊「軍令如山倒和鐵一般的紀律」來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