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趙彩霞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古人說:「不食嗟來之食」
這體現的不僅僅是他們高尚的節操,更體現了他們那種拒絕不勞而獲的美好品質。這種美好的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傳承,但是現在大多數孩子似乎並沒有學習這種精神,反而變得喜歡佔小便宜,喜歡坐享其成和不勞而獲。
經常可以聽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喜歡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獲得成果,喜歡依賴他人或者竊取他人的勞動成果,非常的懶散。跟他們講道理,他們也不聽,只會左耳進右耳出,一點都不長記性。
你家的寶寶有沒有喜歡佔他人便宜的習慣?如果有的話,父母就要警醒了,教你3個小妙招或許可以讓你的娃娃學會獨立自主,一起繼續看下去吧。
一、佔小便宜,不勞而獲可能會吃大虧
1.孩子夢想只是空中樓閣,難以付諸實踐
有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人如果想要獲得屬於自己成功以及實現自已的夢想,就需要付出努力和實際行動,倘若都在想著天上掉餡餅,那麼夢想永遠只會停留在口頭階段,只是空中樓閣。
2.失去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大家都聽過守株待兔的故事吧,因為一次偶然的收穫,就失去了繼續奮鬥的動力,抱著僥倖心理,想著可以不勞而獲,但是最後的結果是田地裡長滿雜草,一片荒蕪的景象,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由此可以看出來,如果一個人總是不主動努力還想著有收穫,那麼可能會失去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空留遺憾。
3.浪費時間和生命
屬於一個人的時間和生命都是短暫有限的,所以更應該加倍努力,在有限的時間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而倘若一個人總想著佔便宜、不勞而獲,他們可能就會用一些極端的手段,比如說:坑蒙拐騙、偷盜等等,這樣等著他們的只會是牢獄之災,這樣的行為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
大家身邊有沒有因為總想著不勞而獲,最後走上歧途的人?
鄰居家的孩子就是一個典範。因為鄰居家是獨生子女家庭,再加上老年得子,夫妻兩人對孩子是特別的寵愛,有求必應。夫妻兩人也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從來都是他們一手安排。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變得越來越無法無天,天天就知道在家裡好吃懶做,從來不幫忙幹家務,甚至作業都逼迫著爸爸媽媽幫他寫。慢慢地,他就染上了不好的習慣,家裡滿足不了的要求,他就通過偷別人的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最後鈴鐺入獄。不勞而獲,是最要不得的想法,只會讓人變得頹廢和懶散。
二、孩子習慣不勞而獲可能會導致
1.性格缺陷
如果孩子習慣了不勞而獲,那麼他們就失去了內在驅動力,總是幻想著取得成功。在這種狀態下,當他們的幻想和收穫達不成正比例,就會讓他們有很大的鬱悶感和挫敗感,慢慢地性格上和心理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比如說,性格上的懶散;心理上抑鬱成疾。
2.獨立能力不足
一個人總要獨立去闖蕩,不能夠永遠當著巨嬰和啃老族。但是,對於那些習慣了不勞而獲,他們就會有很大的依賴感,總是想要依靠他人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尤其是父母。慢慢地,他們的獨立能力就會消耗殆盡,最後淪為一個好吃懶做的巨嬰。
3.吃虧上當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夜暴富?這種想法應該都有過,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想要富起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那些習慣了不勞而獲的孩子,可能就會沉迷於一夜暴富的幻想不可自拔,總想著走捷徑,這樣的話,難免會吃虧上當。
比如說,孩子可能會通過一些兼職獲得錢財,但是這些兼職有可能就是騙人的,需要先交一些押金,然後錢交過去了,人就消失了,自己的錢也打水漂了。
三、家長要怎麼做
1.父母當領頭羊,教會孩子勤勞方能有收穫的道理
很多孩子並不是不想勞動,但是因為身邊的人就是想著不勞而獲的人,這樣的話,他們就會失去了內在動力。因此,父母要當孩子的領頭羊,用實際行動教會孩子不勞動沒有收穫的道理。
2.父母從小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喜歡佔便宜的孩子,是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所以才會想著拿別人的東西。因此,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讓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
3.父母要培養孩子主動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雖然世界上不只學習這一條道路可以走,但是多學習知識是沒有壞處的。學習了以後可以有更多的發展方向,有更好的工作資源。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獲得成功。
四、總結
老一輩的人常說,勤能致富。這個富,可能體現在物質上,也可能體現在精神上。不管怎麼說,勤勞的人比那些想著不勞而獲的人更具有魅力,因此,父母要教會孩子拒絕不勞而獲。
對於不勞而獲的孩子,你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