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08:18 | 都市快報
這兩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很「火」。這位曾自稱是「故宮看門人」的63歲大叔因為幾段風趣幽默的演講小視頻再度走紅網絡,被網友稱作是「隱藏的段子手」。
我大致搜了一下,網上傳播比較熱的幾個段子。
比如,他勸大家,千萬不要買故宮的行李牌,買完第一次出差就會丟了(因為做得太好看了)。大家一邊感嘆「院長帶貨套路深」,一邊默默把一件又一件故宮文創產品加入了購物車。
再比如,他講外賓參觀故宮的事情。「2013年法國前總統奧朗德攜女友參觀故宮,兩人一路無交流,估計是昨晚吵架了,直到我代表故宮贈送她一塊披肩後才終於露出笑臉。不過好像也沒挽救這個婚姻。」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給她展示一套花鳥冊頁,她非常喜歡,結果她每一頁都讓我給她講,這是什麼花啊,那是什麼鳥啊,我哪兒知道啊!」
前面這幾個段子其實都來自於同一個出處——2015年10月,單霽翔在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的一段125分鐘演講視頻,主題是《故宮「看門人」帶您探訪紫禁城未開放區》。
為什麼這時候突然火了?誰也說不清,不過有人說,這麼有情懷的「段子手」早該火了!甚至在二次元年輕人聚集的彈幕視頻站Bilibili(簡稱「B站」),單霽翔講故宮的其他陳年視頻也都被逐一翻出來,每天以過萬的點擊量瘋狂增長中,一些90後、00後都被圈了粉,將他晉封為新一代「故宮男神」。
記者聯繫上故宮博物院辦公室,卻被告知單院長最近日程已經排得密密麻麻,全國各家媒體都擠破頭想要採訪「網紅院長」本人,有一家三個月前就預約了採訪到現在還沒輪上……
2014年,「網紅院長」單霽翔到杭州,在浙江圖書館做了一場演講,主題是《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他一上場的第一句話就說:「我不是故宮的掌門人,我是看門人。」在當時就曾給杭州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現在網上流行的段子,在那場演講中就提到過不少,不過當時他的「網紅」程度遠非今天可比。
我把那幾段搞笑演講片段所在的原視頻翻出來看了一遍,尋找他「走紅」的原因。
原本是帶著「找段子」的想法去看的,結果兩個多小時的視頻竟然一看完全停不下來,單霽翔全程脫稿演講,當院長第一天就知道故宮有1807558件套文物藏品,他熟悉每一個門類的文物藏品數量和故宮的各個角落,穿破20雙鞋,不遺餘力地傳播故宮文化。彈幕裡,網友紛紛表示,「能把故宮講成單口相聲的只有他!」也有人說,「單院長全程竟然沒有喝一口水,嗓子都說啞了。」 「笑著笑著就感動哭了。」
也許很多人看來,莊嚴巍峨的紫禁城是高冷而神秘的。但最近幾年,我們發現古老的紫禁城正在悄悄地「逆生長」,實施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改善措施,還引入了眾多時尚酷炫的元素。帶來這些驚喜的,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這段「全程無尿點」的精彩演講,建議大家有時間可以找來看看。
單霽翔視頻演講內容部分摘錄:
搬出世上最大的皇帝印
世界上最大的皇帝印,據說這是乾隆皇帝在自己85歲退位時給自己用和田玉刻的,但是因為太大搬運不方便所以很少示人,這方印印殼壞了。我在領導來參觀的時候把它搬出來,希望申請改善文物保管條件,領導問:需要多少錢?我說:4個億,領導不說話了,不過後來他又問了一句:「那你們地下庫房保管多少文物啊?」我說90萬件,22000平米的庫房,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庫房。領導說,花4個億改善保管90萬件文物不算多。領導很快做出了批示:上對祖先,下對子孫,我們這代人要負責,要把這件事在當代做了。
由此我們得出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越是主要領導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那些荒草萋萋的地方,那些黴味撲鼻的地方,這樣領導的責任心油然而生,就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屢屢得逞。
過去排隊兩個小時
過去人們進入故宮前,排隊買票,我形容就像拓展訓練一樣,要一個多小時才能擠到窗口,然後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往前,還要排第二個隊,一個驗票,一個安檢,一個存包,進去的時候已經兩個小時過去了,無論心情、體力都沒有了。
我們關懷觀眾要從購票開始。過去的端門廣場是一個商業化的廣場,遍布小商品,還有排房子是出租的。租房子的人就辦了一些格調不高的展覽,像什麼刑具展、太監展、宮女展,跟故宮文化沒有關係。我們進行清理修繕後全部改成售票窗口,這樣故宮一下子開了32個窗口。同時,我們加大網上購票的力度,今天50%以上的人在網上購票,另外30%的人到現場掃碼,只有20%左右的人還在窗口購票。我們實現了全民3分鐘買票。
有尊嚴地休息
「尊嚴」一詞被單霽翔頻頻提及。他認為,故宮椅子少,觀眾想休息只能席地而坐;過去缺少飲食場所,餓得觀眾肚子咕咕叫;環境髒亂差,讓觀眾不能賞心悅目;女廁所少,排隊很焦慮。這種種的弊端,都讓觀眾感受不到尊嚴。
端門廣場上一共有56棵樹,每棵樹旁邊圍了一個樹凳,剛好能坐12個人。讓參觀累了的遊客可以在這裡有尊嚴地休息,不用像以前一樣蹲坐在地上或者席地而坐。有工作人員建議,56棵樹正好56個民族,一棵樹起一個名字多好,我說千萬別,這死一棵咋整啊?
邊抽菸邊罵院長
故宮禁菸,但是很多員工都是菸民,多年都無法禁止。我發現管制禁菸的領導自己也是菸民,於是找了個不抽菸的領導。然後安排了三個抽菸區,在東華門外、西華門外和神武門外的馬路上,反正不能在紫禁城裡抽。結果滿大街都是故宮人的菸頭,我們只好又安排了一種專門的滅菸頭垃圾箱。於是很多人只好騎著車跑去西華門外圍著垃圾箱抽菸,一邊抽菸一邊罵院長。
給你打火機還收我錢?
遊客也得禁菸,安檢的時候就讓大家把打火機上繳。結果一年繳獲了幾百萬個打火機,夏天高溫危險,我打電話找一個危險品回收機構來回收,詢價後對方建議我們先買一個防爆車,再送到指定地點,收費每天400元。我覺得特別不合理,我們給他們那麼多打火機,他們還收我們這麼多錢?後來想了個辦法,在出口處立了個打火機領取處,每人都可以去免費抓幾個帶走,節約地球資源,每天收支平衡。
啟功暗暗寫:買得太貴了
十多年前,啟功先生擔任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時極力推薦故宮把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傳世大作《研山銘》買回來,但又囑咐我們不要花太多的錢。
我心想,這有點難辦,人家底價就是3500萬,這還要舉牌兒呢。
最後我把原價3500萬砍價到了2999萬。我告訴啟功先生:「北京建一公裡地鐵要8個億,能買20多個《研山銘》」。啟功先生沒說話,我以為這就算說服他了,沒想到啟功先生去世後,他的日記曝光,買回《研山銘》的那晚,他在日記裡寫:《研山銘》回歸祖國大快人心,就是有關部門買得太貴了。
再牛的人也得午門外下車
以前外賓、國賓來參觀故宮,就是警車開道,車隊直接開進午門的,這種慣例被認為是一種「禮遇」,我就說沒有什麼禮遇,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凡爾賽宮、日本的皇宮今天都是開放單位,但都不允許車輛穿行,這是一個文化尊嚴的問題!
以後無論職位高低,都得在午門外面下車步行。當年八國聯軍進紫禁城是騎馬進來的,還在太和殿前面搞了一個列隊。我認為,現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要從文化復興開始。
漲價的門票會阻擋誰
我們冬天40塊,夏天60塊,加上對老人、學生免票,故宮絕對不漲價,因為要靠票價阻擋觀眾進入,一定擋的是學生和低收入群體,他們是最需要文化的。
交給下一個六百年
2020年,建於1420年的故宮將迎來600歲生日。我只是故宮看門人,我們要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
(原標題《他的一段演講舊視頻近日忽然走紅 網友:能把故宮講成單口相聲的只有他了 自稱「故宮看門人」 人稱「故宮男神」》。編輯陸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