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聚焦:家鄉鹹菜香

2020-10-09 梨鄉聚焦

萊陽聚焦:家鄉鹹菜味道香

文 / 張 鑫

近期讀了郭德綱寫的一本《郭論》,他說「我們家做飯,什麼菜都可以有,但是我吃飯有一毛病,飯桌上必須得有兩小碟鹹菜」。看到這裡他說的鹹菜,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饞癮,好像馬上聞到了鹹菜的味道。

家鄉鹹菜的味道伴隨了我的成長,母親醃鹹菜的身影好像又浮現在眼前。萊陽農村自家醃鹹菜的原料一般都是芥菜疙瘩,每年母親也不多種,菜園地頭種上兩壟就足夠吃了。

記得老家中收穫後的芥菜疙瘩摘葉去須,用清水洗淨淤泥後要控水晾曬幾天,等芥菜疙瘩表面的水分蒸發,全身有點褶皺就可以醃製了。醃菜的大缸在我家應該是最老的古董了,平日在角落裡全身黝黑還泛著鹽漬,母親每年醃菜前都會裡裡外外仔細清洗一遍,在太陽底下暴曬上幾天後晾乾備用。把芥菜疙瘩整齊碼放進缸裡,倒入開水和鹽等調料混合的滷水,壓上石頭,捂好缸蓋,大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食用了。滷水怎樣調應該各家都有自己的配方,但是母親說鹽的選擇卻很重要,醃菜不能用細鹽,要用羊郡南海曬得粗鹽,顆粒大,鹹頭足,這樣醃成的鹹菜時間短,又入味。

家鄉的鹹菜的吃法也多種多樣,最簡單也是母親最拿手的就是切絲涼拌。把醃好的鹹菜拿出,清洗後切成細細的鹹菜絲,再在清水裡浸泡一會除去醃漬,灑上一把蔥花,滴上兩滴小磨香油,拌好的鹹菜絲晶瑩剔透,清爽可口,父親就著清淡的鹹菜絲都能喝上兩盅。


母親還有一種吃法就是鹹菜辣椒炒肉,這也是我初中上學時的主要口糧菜。那時在大夼鎮的黃金安初級中學讀書,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周一返校時就帶著饅頭和炒好的鹹菜。母親用自家榨的花生油炒這道菜,鹹菜軟硬適中,肉絲勁道可口,辣椒味重下飯,聞著都油香菜美,讓人食慾大開。每次我都是裝滿滿的一玻璃罐頭瓶帶到學校,當時的同學們都是帶菜帶飯,去食堂交錢包夥的人也很少,有時候大家就湊到一起合餐,品嘗各家的美食。母親的這個菜總是很受歡迎,幾頓後罐頭瓶就見底了,我就找人捎話給母親,說菜不夠了,讓她再做趕快送來。那時生活的條件雖然艱苦,但現在回想起來卻也有滋有味,苦中不覺苦。

家鄉山村的許多食材都可以用來醃製鹹菜,三姨夫家就用獨特的配方醃製牛蒡和鬼子姜,讓我一想起來就垂涎欲滴。牛蒡是一種藥材,也是膠東地區一直有種植的經濟作物,大的根莖賣了以後,勤儉的姨夫就把剩下小的用來醃成鹹菜。鬼子姜是農村對「洋姜」的俗稱,姨夫家的小院牆根邊種著許多,它的花很漂亮,像小的向日葵,醃菜主要也是用它的根。

把牛蒡和鬼子姜洗淨後都切成細細的長條,浸入特製的滷水中,這種滷水配料比較豐富,按比例放入食用油、花椒、香葉、胡椒粉、耗油等,最重要的是放入了白砂糖,使這樣醃出來的鹹菜油而不膩,清脆爽口,色澤墨黑,鹹味中帶著甘甜,吃在嘴裡回味無窮。同時牛蒡有疏散風熱、解毒利咽,鬼子姜有調節血糖、排便通腸的功效,一般人都能食用,還具有保健養生的作用。滷水可以反覆使用,姨夫嘗試放入黃瓜、蘿蔔醃製後,味道也一樣鮮美。每年姨夫都會醃製滿滿一大缸,等醃好後給每家親戚都分上一盆,吃起來都是溫暖的親情的味道。

那個年代生活艱苦的時候,鹹菜是餐桌上的主菜,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鹹菜成為了美味佳餚的點綴。生活在城市,醃鹹菜的機會少了,但每次路過超市的鹹菜攤位,我都會過去聞聞鹹菜的味道,這種味道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深處,難以忘懷。鹹菜的味道,是生活的味道,是親情的味道,是苦盡甘來的味道。我們感慨現在生活的幸福,更應該珍惜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作者簡介:張鑫,山東省萊陽市大夼鎮宋村人,現居新疆烏魯木齊,愛好寫作,筆耕不輟,多篇散文發表在「萊陽聚焦」、「煙臺散文」、「第四屆膠東散文年選」等公眾號、微刊。】

【萊陽聚焦,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登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萊陽聚焦:家鄉小磨香油香
    萊陽聚焦: 家鄉小磨香油香 文/劉世俊 萊陽北鄉老家的美食,是鄉愁的解藥。無論遊子的腳步走多遠,故鄉的味道總是盤旋在腦海中,久久難忘--鄉下美食小吃系列之: 家鄉小磨香油香!家鄉的父老鄉親在地邊地角,地頭地尾,地堰地水溝,開荒的山地小田種芝麻。不影響大田其他農作物種植,又能利用好土地,種植點芝麻,冬季磨幾瓶芝麻香油。
  • 萊陽聚焦:老家的麵條
    萊陽聚焦:老家的麵條 文/劉世俊 北鄉老家的美食,是鄉愁的解藥。無論遊子的腳步走多遠,故鄉的味道總是盤旋在腦海中,久久難忘。鄉下美食小吃之系列:老家的麵條。麵條好喝,鹹菜可口,老老少少一家七口家人,圍著小飯桌團團坐,喝的津津有味。為了生活,年頭到年尾,一日三餐媽媽變著花樣下各種麵食的糊塗面,儘管不抗飢,儘管大人要下地,小孩要上學,家人也會喝的一身暖,滿嘴香。
  • 萊陽聚焦:老家的玉米餅子
    萊陽聚焦:老家的玉米餅子 文/劉世俊 萊陽北鄉老家的美食,是鄉愁的解藥。無論遊子的腳步走多遠,故鄉的味道總是盤旋在腦海中,久久難忘。鄉下美食小吃之系列之:老家玉米餅! 北鄉老家有一種農作物糧食,它叫玉米。
  • 萊陽聚焦:萬弟火燒
    萊陽聚焦:萬弟火燒文/劉雪飛萬第火燒,一種流傳了數百年的地方傳統小吃,產自萊陽市萬第鎮前萬第村。萬第火燒因麥香濃鬱、外脆裡韌,成為深受大眾喜歡的美食。好吃的萬第火燒製作工藝繁瑣講究,浸染了時光的味道。前萬第人做火燒從來不用酵母,而是先用大黃米做米曲。
  • 萊陽聚焦:北鄉老家毛芋頭
    萊陽聚焦:北鄉老家毛芋頭 文/劉世俊 北鄉老家的美食,是鄉愁的解藥。無論遊子的腳步走多遠,故鄉的味道總是盤旋在腦海中,久久難忘。鄉下美食小吃之系列之: 北鄉老家毛芋頭。剛挖出來的芋頭,是深褐色的,渾身長滿毛毛,有一條條紋路,還有泥土的香。因此,常把芋頭喚作毛芋頭。
  • 家鄉的鹹菜,淡淡的鄉愁
    小時候,家裡餐桌上,經常會有鹹菜,那時從來沒有覺得怎樣。如今家鄉與我,相隔千裡,那些有關鹹菜的一切,竟都成了叩問味蕾的縷縷鄉愁。兒時的餐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在我的家鄉東北,鹹菜有很多種。冬日的街頭, 每次看到鹹菜的小販,蒙著厚重棉被的推車,總有種夏日的蔬菜都在寒冷的天氣凝結成了鹹菜的錯覺。
  • 懷念家鄉的鹹菜——大頭菜
    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令我魂牽夢繞,還有家鄉的親人和朋友,皆讓我牽腸掛肚……對於家鄉味道,有許多深刻的記憶,其中對於奶奶用大頭菜做的鹹菜,更是忘不了。脆脆的,鹹淡適宜,超級下飯。在那個經濟不發達的年代,鹹菜更是伴隨了我三年的中學歲月。周日返校時,隨便帶兩罐用油炒好的鹹菜,住校期間選擇幾頓飯用鹹菜下飯。這也是那時候許多農村娃的生活寫照。
  • 萊陽的味道 之 毛芋頭
    我的老家萊陽,地處山東省膠東半島的中央,是交通要道,無論是高速路還是高鐵都要經過,無論去青島還是煙臺,走萊陽都是捷徑。家鄉的一草一木,歷歷在目,家鄉的一粥一飯,思之輾轉反側。我生下來就營養不良,據奶奶說皺皺巴巴,把媽媽也嚇了一跳,不太像個人。全家人都發愁我怎麼能長大。那麼餵沒牙的小孩吃什麼呢?
  • 懷念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野辣菜醃製的鹹菜
    鹹菜這種野菜在筆者家鄉叫野辣菜,河邊,房前屋後,路邊,樹林等都有生長。它像極了雪菜,可能是雪菜的野生一種。樣子好看,紅綠顏色都有,而且生命力旺盛,長期野外生長並經受大自然的洗禮。路邊的野辣菜野辣菜是農村醃製鹹菜的首先,深受農家喜愛,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長期在農村人的餐桌,主要菜品之一。
  • 家鄉美食系列之大頭菜乾鹹菜
    上一篇我發布的家鄉小吃川北涼粉一文裡,提到了一個小小的配料-大頭鹹菜。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大頭鹹菜的做法。葉子部分和部分菜皮也沒有浪費,一樣的可以做成鹹菜。晾曬到水份適合了再裝入四川特有的倒撲罈子裡封存,1年左右開壇,越存越香。存放期間注意保持壇蓋內不缺水哦,保持壇內處於隔離空氣利於厭氧菌的存活。
  • 非常懷念家鄉的老鹹菜
    說起河北老家,我很懷念家鄉的老鹹菜。燜熟的芥菜疙瘩老鹹菜這種老鹹菜是用芥菜做成的,這種鹹菜從開始醃製到燜熟要經過大約半年時。在這裡我就介紹一下這種鹹菜的做法及製作過程。接下來就是開始燜制老鹹菜,這個燜制過程最為講究,首先把晾曬好的芥菜疙瘩和晾乾的芥菜葉莖放入大鐵鍋內,用原來醃製芥菜疙瘩的鹹菜湯進行燜制,切記過程中不要加水,用木材取火,小火慢燉,基本要燉上七八個小時,加鹹菜湯時一定要一次加足,避免過程中出現乾鍋,這樣鹹菜就燜不熟而影響質量。
  • 終於找到了,超好吃的梨原來在這裡,萊陽梨堪稱梨中之王!
    《本草》記載:常用萊陽梨有「治風熱、潤肺涼心、清痰降火、解毒之功效」,《本草通玄》記載萊陽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在又熱又燥的初秋,正是適合。姓名:萊陽梨 別名:梨中王萊陽梨,因產於萊陽市而得名,在整個中國也是不多見的。
  • 鄉土散文:曾經吃厭的鹹菜蘿蔔乾,如今成了最想吃的家鄉美食
    曾經發誓再也不要吃鹹菜蘿蔔乾了,想不到如今卻感覺到那是家鄉最好的美食,因為有家和母親的味道。人就是這麼怪,整天吃時討厭,離開家鄉多年沒吃時又想念。前些日子,二妞的同事送她一點常州黃國民蘿蔔乾,讓我激動了老半天。我迫不急待地打開罐子,用手抓一條嘗嘗,吃起來&34;,一下子激活了我的味蕾,儘管常州與我家鄉還有一段距離,但蘿蔔乾的味道卻是一樣一樣的。這就是家鄉的味道。
  • 家鄉的味道:鹹菜炒海鰻
    鹹菜,是潮汕人很喜歡的小吃,也是常用的配菜。清炒或者煮湯,都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好配菜。炒海鮮或者煮海鮮,加上鹹菜,可以提鮮。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道鹹菜炒海鰻。食材:海鰻、鹹菜、生薑、鹽、生粉、蔥步驟:把海鰻洗淨,取出魚骨,剁成塊。把海鰻肉切成片。把鹹菜切成薄片,浸泡在清水中10分鐘左右。因為鹹菜是很鹹的,如果直接炒的話,不單達不到提鮮的效果,還破壞了口感。
  • 一枝筆萊陽梨汁山東《綜藝大篷車》11月28日走進萊陽
    山東衛視《綜藝大篷車》11月28日走進一枝筆萊陽梨工廠;強大的明星陣容,爆笑的遊戲環節,豐厚的獎品派送,人氣火爆的綜藝節目,明星零距離、歡樂無極限、更有大獎派送哦11月28日山東綜藝頻道明星節目《綜藝大篷車》攜手一枝筆萊陽梨汁走進咱們萊陽啦綜藝頻道主持人點點、丁喆帶領當紅藝人王建淼、陳甫名、喬躍江、徐知會、劉珍珍、王臻靜、程亞麗與您一起樂嗨全場!
  • 客家鹹菜燜豬肉,家鄉的味道!
    如果說,梅州人對哪一種食物的喜愛程度堪與魚生相比較的話,那大概只有鹹菜了。鹹菜,由芥菜(梅州人叫「大菜」)醃製而成,是梅州人最為喜愛的食物之一。鹹菜當然不是僅僅梅州才有,在大多數客家地區,大埔,興寧,梅縣等地區,都有醃製鹹菜的習俗。
  • 「3菜1湯」懷舊家鄉味,葫瓜鹹菜變身精美荷包,黑炭吐司入菜驚豔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懷舊家鄉味,葫瓜鹹菜變身精美荷包,黑炭吐司入菜驚豔!有一種味道,能夠輕易跨越時空,超越味蕾,重擊在心頭,迴蕩在腦海。那是懷舊。家鄉的記憶。一如小時候阿嬤手做的西魯肉,辦桌時全家人共有的記憶。西魯肉並不是魯肉,西魯是日語「湯」的意思。
  • 「三菜一湯」懷舊家鄉味,葫瓜鹹菜變身精美荷包,黑炭吐司入菜驚豔!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懷舊家鄉味,葫瓜鹹菜變身精美荷包,黑炭吐司入菜驚豔! 有一種味道,能夠輕易跨越時空,超越味蕾,衝擊在心頭,迴蕩在腦海。那是懷舊。家鄉的記憶。
  • 萊陽名吃:萬第火燒
    萊陽名吃:萬第火燒 文/李克寧火燒,咱萊陽人叫火壽。過去,趕集趕山會都買幾個火壽回家,大人孩子吃著美美的,就著豆腐腦吃那味道就更好了。山會上、市集上、大街小巷都有賣火壽的。萊陽做火壽的很多,大多呈區域性一家一戶私家做的。萊陽的火壽出名的好。但哪村的火壽最好吃?
  • 好喝的萊陽慈梨膏開團啦
    吃過萊陽梨,喝過萊陽慈梨膏嗎?慈梨膏來自中國梨鄉萊陽,不僅潤肺止咳,而且含有天然原兒茶酸,含糖量比一般梨高3%,您還猶豫什麼,趕快團購吧!  萊陽慈梨明清時為皇家貢品。肉細汁豐,脆甜可口。還含有天然原兒茶酸,含糖量也比一般梨高3%,並含有各種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木林森萊陽慈梨膏選用蘆兒港上等慈梨去皮、核後,以古方熬製,去皮、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