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15秒識人術,建議每個人都看看,受益匪淺!

2020-12-17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書院,ID:YHSY-1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俗話說:不識貨半世苦,不識人一世苦。

人的一生,無論是交友也好,還是選擇伴侶也好,懂得「識人」,是重中之重,關乎著你這一生幸福與否。

職場中,不識貴人,我們可能會錯過良機。生活中,不辨小人,可能會被人欺騙利用;不避剋星,可能會陷入困窘。婚姻中,選錯一個伴侶,可能會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

交錯一個人,你的命運就會徹底發生改變,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很多人表面和善,但是內心陰險狠毒,背後插刀,人心難測,那麼我們該如何辨別呢?

識人是一門學問,晚清名臣曾國藩,以會識人而名揚於世,不僅能文能武,更擅長窺探人心。

曾國藩的「識人術」,能夠在短期內看出一個人的品性。據史書記載,曾國藩利用相人之術,為朝廷推舉了15個總督,14個巡撫。

有位名人說:「想要成大事的人要向曾國藩學習。」

這個世界不缺你想要的人,而是缺少識人的智慧。學會了識人的技巧,你就掌握了人生50%的悲喜和成敗。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實用的視頻號【國學生活】,為大家詳細講解:

曾國藩15秒識人術剖析

普通人都能學會的「識人術」

教你識人善用、改變人生!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識人術:「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三個特徵,儘量遠離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曾國藩識人術說: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可以了。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
  • 人生,悟透曾國藩的8字處世方針,定能受益匪淺
    那麼,曾國藩都有哪些做人的智慧和處世之道呢?其實,歸根結底就是8個字,2條行為準則。情商高的人,都懂得按照這2條行為準則來為人處世,因此福氣也多。我們悟透曾國藩的這8字處世方針,定能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曾國藩識人術:飯桌上有這一行為的人,往往人品不好,不可深交
    曾國藩曾經發生過一件事,讓他在給後人的告誡中又加了一句:飯桌上有這一行為的人,往往人品不好,不可深交。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經常有人找上門請他幫忙,曾國藩也是來者不拒,但他真正出手幫助的人卻很少。明明自己的生活條件並不好,卻還嫌棄粗糧,這只能說明他自己就不是個能吃苦的人,而且他之前說的話很有可能都是假的。看清楚這個老鄉的人品後,曾國藩默不作聲,只是在吃完飯後就讓人把他給趕了出去。後來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就問怎麼回事,曾國藩解釋說:「某家赤貧,且初作客,去秕而食,寧其素耶,吾恐其見異思遷,故遣之」。
  • 曾國藩:一生富貴的人,都有這4種富貴相,你是否也有一種?
    曾國藩仕途坎坷,但在朝中人緣確很好,與人交往遊刃有餘,曾國藩愛寫日記,凡是有遺憾的事,他總要在日記裡自省,正是依靠日記,完成了「戒色」。除了自我反省,曾國藩的日記也是他的一本「人生啟示錄」。人活一生福為大,鹹豐八年,47歲的曾國藩在日記裡說:「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凡吾所見之大富大貴者,無不屬此四相」,簡單來說,就是富貴的人,總有這4種福相,有一個就是大幸。一、端莊厚重是貴相《易經》曰: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德經》說,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端莊厚重就是:舉止有度,光明磊落,落落大方。
  • 曾國藩:凡是具有權謀思想的人,都善於建立自己的範疇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凡是具有權謀思想的人,都善於建立自己的範疇。在這個範疇裡,他是絕對的王者,所有的人,也都必須在他建立的範疇裡活動。曾國藩成為兩江總督後,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範疇,那就是集中湘軍力量,攻打安慶。安慶是長江上的一個軍事重鎮,是長江運輸的要塞,金陵之所以能安枕無憂,就是靠安慶保障了其糧餉供給。
  • 曾國藩識人智慧:有些人看似低調,實則是人中龍鳳,有這3個特徵
    關於曾國藩,有這麼一句俗語: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這話說得實在在理。曾國藩的一生就是典型的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薦保舉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總督巡撫者就多達40餘人,比如說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羅澤南、丁日昌、劉銘傳等等。
  • 曾國藩教你「吃飯識人」,飯桌上如果有這種行為,其人萬不可深交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曾國藩的識人之術實在是強大到可怕,他在與一個陌生人見一兩次面以後,觀察其外貌舉止,行為細節,就能知曉此人品性如何,是否可結交,適合擔當何職位。
  • 曾國藩:城府極深的人,身上往往帶有這3個特徵,別傻傻不知道
    老一輩人經常說: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就是告訴我們不能全然相信別人,什麼都往外說,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別人是真心還是虛情假意。晚清名臣曾國藩在識人方面很有一套,他說,城府深的人,往往具有這三個特徵。
  • 曾國藩識人面相術4-文人氣質
    曾國藩對讀書人極度推崇,特意將「文人」與其他人員如工、農、兵、商區別開來,明確提出「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文化人,這裡指儒士,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勤學習,愛思考,比他人智邃、細膩、敏銳,也更複雜、神秘、詭奇,這樣就有寒酸、邋遢、文弱等多種變化不定的複雜表象,思想行為上也深受儒、道、佛等多種文化的深刻影響。
  • 13期曾國藩識人術,會使用這招的都是大佬級人物!
    不管是委婉,狂妄,懶散,圓滑的情態,這些都是源於一個人內心真性情的流露,不會有作假成分,這就給我們觀人識人一個很好的判斷依據。【歷史小故事】關於曾國藩善識人,有個這樣一個故事:李鴻章領著三個人來拜見曾國藩,恰巧曾國藩出門散步去了(曾國藩有飯後三千步的習慣),於是李鴻章示意那三人先在廳外等候,自己進到裡面。
  • 曾國藩識人術:6個細節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一看一個準
    每個人都要在社會中生存,而識人就是其中必備的一個技能。晚清名臣曾國藩在進入官場後就是因為不懂識人為人技巧,最後才頻頻遇挫,所以他告誡後人「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肯低頭彎腰的人不一定比你弱,而是格局大。吞下多大委屈,成就多大事業,彎下的是腰,挺直的卻是人品和脊梁。喜歡抱怨的人通常都喜歡固執己見通常喜歡抱怨的人,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總是將過錯推給別人,卻從來不會從自身家督出發找原因。即便是身邊的人提出了意見,最後的結果卻是被他用「你不懂,不是這樣的」類似的話給堵回來。
  • 讀懂曾國藩的治學有術,治學讀書需發奮自立,增長學識需身體力行
    道光22年,曾國藩寫了一封家書《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闡述了自己的治學觀點,治學讀書需發奮自立,增長學識需身體力行!古人講究治學有術,《小戴禮記、小宋禮記》有這樣的論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周易》中為人處世的智慧,受益匪淺!(曾國藩、馬雲力薦)
    從古至今,研究《周易》而卓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邦濟世的大人物。他們中有——聖賢、帝王: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周易》。名相、名將:劉伯溫以易學術數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建立大明王朝;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時時研讀。名醫、高僧:「藥王」孫思邈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僧一行依據《周易》大衍之數創製了《大衍曆》,沿用千年。
  • 為什麼說諸葛亮是大聖人,曾國藩只是半個聖人?看看兩人的臨終書
    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人在彌留之際所說的話,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善字所能概括的。有人說,除了善,應該還有真;有人說,應該還有一生的感受和體會。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有這麼兩份臨終書,都為《誡子書》,一份出自諸葛亮之手,一份出自曾國藩之手。從這兩份《誡子書》入手,便可窺見兩位歷史人物的人生格局。不得不說,諸葛亮的人生格局,確實非曾國藩所能有。怪不得歷史上關於三個半聖人的說法,諸葛亮居於聖人地位,而曾國藩只能算半個聖人。不過,曾國藩這半個聖人,如今看來,也很了不起了。
  • 曾國藩的七步「面相術」,會識人才能成大事!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曾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在其成就一生功業的過程中,識人之術發揮了很大作用。曾國藩還曾根據觀人之法,作了一個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 身為領導,如果你不懂識人、知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醍醐灌頂!
    身為領導,如果你不懂識人、知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醍醐灌頂!在識人、知人、用人方面,曾國藩可以說是一位大師級人物,關於他的著作,是很多領導的案頭必備書,故此,也才有「經商要學胡雪巖,當官要學胡雪巖」的做法。
  •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淡泊名利,擁有超然物外的豁達心境
    本人原創書籍《曾國藩智慧全集之曾國藩的修身之術》之文章:淡泊名利,擁有超然物外的豁達心境本人發表的著作《曾國藩智慧全集》【曾氏名言】曾國藩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對於歷史上因為過於汲汲於名利而喪身敗家的先例十分熟悉,並且時時引以為戒。他認為,為人、做官都不能太貪心,都必須知足。在名利問題上,應該以「恬淡」之心處之,學會「盡興知命」。他在日記中寫道,近年來焦慮非常多,沒有一天是坦坦蕩蕩度過的,總是由於名利之心太切,世俗之間太重所導致的。
  • 曾國藩識人術:教你從這7個細節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人品!
    曾國藩識人術:教你從這7個細節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人品!識人是一個特別高深的學問。古人曾經說過,見到微小的東西就能推測它的整體。通過一個人說出的話和平常的舉動,就能推測處的他的人品和性格。曾國潘在官場混了很多年,與各種人都有打交道。
  • 曾國藩的"狗骨頭"理論
    湘軍克復安徽後,水師將領彭玉麟曾給曾國藩上書"東南半壁無主,我師豈有意乎",曾國藩連呼"不成話,不成話"回絕了。其後更有以精通帝王學的王闓運以縱橫之術說服曾國藩起兵,曾國藩只是用手沾水寫了"荒謬"二字回敬,那麼,曾國藩真的沒有對造反動過心思嗎?
  • 為什麼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都很謙卑?曾國藩:我鄙視群體智慧
    為什麼一般見過大世面的人都很謙卑呢?曾國藩的一生就是非常值得探討且典型的例子,這個問題的原因,也能從中獲得解答。杜月笙有包容三教九流的本事,一生也見過不少的大世面,他有3句名言非常的有名:「第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第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