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國藩為後世留下很多寶貴的「財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挺經》、《家書》、《家訓》這三部,尤其是《挺經》,它教會我們如何辨別小人,在官場和職場中保護自己等等。而曾國藩自己之所以能從一個普通耕讀之家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朝廷重臣,這和他懂得識人有著很大的關係。看得懂人,才更加了解人性,才能在波雲詭異的官場知進退。
曾國藩曾經發生過一件事,讓他在給後人的告誡中又加了一句:飯桌上有這一行為的人,往往人品不好,不可深交。
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經常有人找上門請他幫忙,曾國藩也是來者不拒,但他真正出手幫助的人卻很少。
一天,一個老鄉來找曾國藩,想讓他幫忙謀個差事,還說自己是真的想為國家做貢獻。曾國藩見他如此真誠,就讓他先進來,可以詳細地聊聊。中午吃完飯後,曾國藩直接讓人把老鄉給請走了!
原來在吃飯的時候,老鄉的一個動作,讓曾國藩明白,這樣的人嘴裡說著自己願意付出,願意吃苦,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安於享樂,好吃懶做的人。
在吃飯時,曾國藩發現,那個老鄉會把米飯裡的粗糧一點一點挑出來,扔在桌子上。要知道,即便是粗糧那也是普通老百姓賴以生存的珍貴糧食,再加上,曾國藩自己經常在軍隊中生活,士兵有時候吃的還沒有現在好呢。如果讓他進了自己的軍隊,那就是養了個害蟲。
明明自己的生活條件並不好,卻還嫌棄粗糧,這只能說明他自己就不是個能吃苦的人,而且他之前說的話很有可能都是假的。
看清楚這個老鄉的人品後,曾國藩默不作聲,只是在吃完飯後就讓人把他給趕了出去。後來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就問怎麼回事,曾國藩解釋說:「某家赤貧,且初作客,去秕而食,寧其素耶,吾恐其見異思遷,故遣之」。
通過這樣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曾國藩的識人術如何了得。
為了讓自己的後人重視識人的作用,他還經常對自己的兒子說道:「人這一生,寧可不識字,絕不可不識人。」
一個成功的人,不得不看曾國藩,學習他的識人處世之道,任正非曾經說過:「曾國藩的書信是我經商的戰略指導」,「玻璃大王」曹德旺說:「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曾國藩」,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讀《曾國藩》,就是看最複雜的人性」。希望曾國藩也能成為你的戰略指導,為你的人生指引方向!
曾國藩為官30年,他留給世人的忠告,都是他一生成功經驗的總結,蘊藏著無人能及的管理、識人、求學、修身、治家、為官、處世、教子智慧。
閱讀《曾國藩全書》,品讀曾國藩人生!從字裡行間體會他的專注,感受他的耐心,學習他的智慧。進入書中,曾國藩似長輩,娓娓道來他的人生經驗;曾國藩又似朋友,耐心指出你的不足之處。
點擊上方商品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