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照片,火遍網絡。經過我女兒辨認,這個場景,應該發生在她的母校,廣州市第七中學門口,因為七中的裝修風格很特別,頗具嶺南特色。
當年,我女兒高考期間,我也曾在這裡徘徊了幾日,不過,沒有舉甘蔗。當然,如果我認錯了地點,也請大家原諒。
家長們是在期盼好意頭。先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媽媽們著紅色旗袍的寓意,就在於此。接著,有朝(蕉)一日,掂過碌蔗(好似吃甘蔗這麼容易)。另外,甘蔗,還寓意著甜甜蜜蜜節節高。
好意頭,是粵語區的人們很重視的。比如,大吉利是,就比簡單稱之為「紅包」要來得更加吉利,至於裡面的銀紙(鈔票)的多寡,反而在其次了。這是廣東人民風、民俗的具體反映,講求實際,不好攀比。
說回廣州七中,是一間百年歷史的名校,在越秀區的東山口這個繁華區域,門對門就是另一間名校培正。由於在老市區,校園狹小,但卻一直是老廣州們熱烈追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的嶺南特色了。
廣州七中,在歷年高考中都屢創佳績,一本率常年保持在80-90%以上。在全世界,遍布七中的校友。不計那些高精尖行業,在演藝行業,就早有大美人胡蝶,今有小鮮肉吳亦凡等人。
曾經就讀七中的學子,包括我女兒在內,往往很懷念七中的校園生活,這種強烈的歸屬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這也許就是由於其中隱含的文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