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如咖啡苦中有甜

2021-01-09 環球網

夏日的午後,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包河苑內的「八又二分之一」咖啡館店長費禮妮忙碌如常。此時,懷揣著創業夢想的年輕人,正在這家咖啡館內,三五成群,熱烈討論著創業項目。

「靠角落近一點,離熱鬧遠一點,三五成行,夢想起航」,這是「八又二分之一」向心懷夢想的年輕人發出的響亮口號,也是這位店長創業心境的真實寫照。

推門走進這個三層樓的咖啡館,綠色的原木書架、古典風的燈具、餐桌上擺放的綠色植物,還有縈繞耳畔的古典音樂……置身其中,仿佛能過濾掉所有的煩惱,只留下清靜的底色。

「八又二分之一」咖啡館於今年5月2日試營業,費禮妮向記者介紹,以後將不定期在咖啡館舉辦讀書沙龍、創業沙龍、圖書漂流等活動,希望咖啡館能成為懷有夢想的人聚居的地方,也為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交流平臺。

充滿故事的人有魅力。費禮妮每天會與前來參加創業沙龍的顧客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每次分享都有不一樣的感覺,當然,我們團隊的故事可不止一個哦,都是滿滿的正能量。」費禮妮說,平實的敘述,真實的情節,一度讓不少來喝咖啡的顧客很受啟發。「我們分享的故事在打動別人的同時,也會很自然地感染到自己。」現在,他們還與一些創業培訓機構接觸,計劃邀請一些創業大咖走進咖啡館,與心懷創業夢想的年輕人一起交流,傳授創業心得。

談及為何要開「八又二分之一」咖啡館,費禮妮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導演費裡尼的作品《八又二分之一》,它能讓觀眾警惕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從英國留學回國後,費禮妮曾在安徽電視臺工作,波瀾不驚的生活狀態讓她不時想起自己最初的夢想。「我想要的就是能開一家咖啡館。」費禮妮說。當夢想一次又一次在心頭浮現,她毅然辭掉穩定的工作,在父母的資助下,開始了創業之路。

為調製出適合大眾口味的咖啡,費禮妮在上海學習了兩個月,從咖啡豆的選擇到各種原理,都作了系統研究。咖啡店有一款產品「心雨咖啡」,口味非常獨特,也是店裡的招牌——會下雨的咖啡。如果你去點上一杯,咖啡師就會像魔術師一樣,讓咖啡在你眼前變戲法。招牌「心雨咖啡」選用高品質的低咖啡因雨林咖啡,配上棉花糖心雨,在咖啡熱氣作用下,棉花糖像融化的小雨滴,一滴滴落入咖啡裡,讓你安心享受咖啡香醇的同時,帶來感官的愉悅。

在咖啡店的管理上,費禮妮認為,「人情味」是她心目中咖啡館所必備的元素。為此,無論是咖啡館的裝潢設計,還是員工的服務,費禮妮都力圖做到富有「人情味」。對客人的服務細節更能夠體現出一家咖啡館的「貼心」。例如,她要求員工看到有女客人坐在榻榻米上時,要隨手給她們準備一件披肩蓋在腿上;每當有新品推出時,她就會特意送給客人一份,讓他們試吃並提出意見。

或許,創業的滋味甜中有苦、苦中帶甜,像極了讓人慾罷不能的調製咖啡,創業者愛這份甜,也知道只有喝下了苦才能嘗到甜。

相關焦點

  • 冰淇淋掛耳咖啡,冰爽可口,苦中帶甜
    只是因為太熱了,我想喝不加牛奶的冰咖啡,所以我做了一杯蘇聯風格的大腦孔咖啡。這是一個悶熱的下午,苦咖啡,甜牛奶球,脆綠豆,涼爽的味道,和一杯滿足感。它類似於一個茶包,但它含有磨碎的咖啡粉。咖啡袋兩側有硬紙耳,可直接掛在咖啡杯邊緣。
  • 咖啡是苦的,水甜有何用?
    我給咱家換了個牌子,人家說這水更甜,你沒嘗出來嗎?」 老婆把杯子放到老邢面前,「我衝的咖啡,咖啡是苦的,水再甜又有什麼用呢!」所以跟聰聰在一起時,聽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她講自己家裡條件不好,自己有多苦。家裡有個弟弟,自己多不受寵。起初大家很是同情她,平時都盡力幫襯她。 誰買了好吃的,多給她帶一份,也不要她錢。她找大家借用文具或護膚品,大家也沒說什麼。可是這並沒有換來她的改變,她一直沉浸在傾訴痛苦的過程中,依舊在一遍一遍地講述那些大家聽了不只十次的小時候的故事。
  • 天眼查品牌大使張朔寧:咖啡的酸鹹苦甜,恰似我經歷的人生
    以下是張朔寧的自述: 等咖啡稍微降溫,以吸啜的方式將一小口咖啡飲入口中,別急著吞下,先將咖啡留在口腔前段,讓咖啡氣味瀰漫綻放在口鼻腔中,然後緩緩吞下,體會咖啡液流經喉嚨所散發的後勁,最後回味一下咖啡殘留在口中的甘甜與香氣,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 生活總是苦而甜的,就像咖啡一樣,先苦後甜
    學期結束後,分數、效果顯著、升級換代、眉尖快樂,長時間的努力沒有浪費,那時候感覺生活是苦的,然後是甜的。其實,人和人是一樣的,你可以自己要求有點鬆懈,但不要走得太遠,所以只有百害而無利。生活總是苦而甜的,就像一杯咖啡。生活是用鉛筆寫的。輕輕一碰,它就消失了。
  • 大叔家的飲品:冰淇淋掛耳咖啡,冰爽可口,苦中帶甜,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夏日飲品:冰淇淋掛耳咖啡,冰爽可口,苦中帶甜,家人愛吃!只因為天太熱,想喝冰咖啡又沒奶,就地取材成就了這樣一杯腦洞大開的創意蘇式咖啡,悶熱的午後,苦的咖啡,甜的奶球,酥的綠豆,冰爽的口感,一杯滿足。跟茶包類似,只是裡面包的是研磨好的咖啡粉,在咖啡包兩邊有硬質的紙質掛耳,可以直接掛在咖啡杯沿上。
  • 咖啡味中的「酸/甜/苦/鹹」 是怎麼回事?
    不知你有沒有喝過味道古怪的咖啡,比如一杯很酸的咖啡,一杯很甜的咖啡…… 咖啡的味道一般有「酸、甜、苦、鹹」 4種味道?酸、甜、苦是咖啡中普遍存在的三種味道,那麼咖啡中的「酸/甜/苦/鹹」 是怎麼回事?與什麼因素有關嗎?
  • 黑咖啡配黑巧克力,不苦反甜?
    咖啡和巧克力是經典的搭配,喝咖啡配塊巧克力味的蛋糕或餅乾,味道疊加之後變得更誘人。 由於這兩種食物本身都有些許苦味,多數人會選擇加奶加糖的版本。但也有人偏偏喜歡黑咖啡配黑巧克力,認為兩種最苦放在一起,不會更苦,反而能嘗出香甜的味道。
  • 有點苦有點甜的冷飲,是怎樣做出來這種苦咖啡雪糕
    苦咖啡雪糕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冷飲,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吃到嘴裡之後會有一種甜中帶著苦澀的感覺,雖然有著濃鬱的香味、又不會給人一種甜膩的感覺。目前很多人想吃苦咖啡雪糕只能到各種便利店中去買,但其實這種看起來有點複雜的冷飲,也是可以自己製作的,而且用到的工具也非常簡單,除了常用的、只需要準備製作雪糕的模具和冰箱就OK了。至於食材方面的配料需要準備的是純牛奶、淡奶油、黑巧克力、黑咖啡、澱粉。其中牛奶和黑咖啡比較關鍵,一定不能挑選錯誤了。
  • 咖啡和甜點的搭配,苦與甜的完美邂逅
    一杯香醇濃鬱的精品咖啡,優雅別致的就餐環境,桌前擺放著你最愛的經典小說……等等,是不是少了點兒什麼?沒錯,就差能和咖啡完美搭配的美食了!美食與咖啡的配搭極為重要,因為你口中的食物會極大影響到咖啡的口味.美食的味道可以與咖啡相輔相成,亦可以凸出或反襯出咖啡中某種獨特的香氣、口味,甚至可以提升咖啡的質地與口感.
  • 咖啡品嘗分析:為什麼同一壺咖啡,有人覺得苦有人覺得甜?
    導讀前街之前也科普了許多咖啡苦味由來的知識(奎寧酸、烘焙度),那本次我們轉換角度看待咖啡的苦,在同一壺咖啡分享給多個人喝,會有的覺得苦,有的覺得不苦,甚至有點甜。研究發現,苯硫脲所對應的苦味受體——T2R38的特定鹽基若在基因上出現相異時,感受度會下降,而T2R38與咖啡苦味的受體相關,而有另外的研究表明,當人體中存在一種名為T2R43,會與奎寧酸、咖啡因等反應的受體出現變異,會更加容易接受咖啡的苦味。
  • 《愛上手衝咖啡》:人生本就是苦的,但生活是甜的
    #陶子桃花源讀書會#人生如一杯咖啡,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而是棕色。若說壞,總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讓我們想起來,嘴角就會掛著微笑。若說好,可生活艱辛,夢想遙遠,一天天的熬夜加班,一年又一年的寒窗苦讀,又怎是一個苦字了得。
  • 那杯讓我回味的苦咖啡
    誠然,咖啡的原味是苦的,苦中略微帶點酸。剛品嘗咖啡時,舌頭告訴你它很苦;當你細細地去品嘗時,心裡會告訴你它後味有點回甜。生活就好像是一杯苦咖啡,從痛苦酸澀中慢慢地嘗到甜。當你在歷盡艱辛痛楚時何嘗不是咖啡入口時的苦澀。
  • 人生如茶,茶中的鮮、甜、苦、澀,源自哪裡?
    我們的舌頭能嘗到百般滋味,比如我們喝茶時,會嘗到茶湯中的鮮、甜、苦、澀,那茶湯內究竟有哪些物質,會讓我們嘗到這麼多不同的味道呢?【鮮】——胺基酸茶湯內鮮爽的滋味,更或者說是一種口感。它主要與胺基酸有關,茶葉中的胺基酸種類有很多,其中含量最高的,就是茶氨酸,它是茶葉中特有的一種胺基酸。除了茶氨酸,還有一些胺基酸含量也相對較高,比如穀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醯胺、天冬醯胺等等。並非所有的胺基酸都是鮮的味道,大多數胺基酸是苦的或者甜的。根據相關資料報導,L型胺基酸大多數是苦的,少數是甜或者鮮的,D型胺基酸是甜味的。
  • 戀愛就像苦咖啡,目前已是第幾杯?
    咖啡館情人咖啡中有甜味,愛情中自有甜蜜。那一低頭,一抬首,一聲問候,一個淺吻,一次牽手相聚,一場淚眼離別,一趟跨越山海的旅行,一張照片一段記憶,一個故事一對人,一件物品寄相思……世間種種充盈著心靈,讓生活變得有所期待,有所意義。咖啡中有苦味,愛情中也不乏苦澀。
  • 從創業咖啡到咖啡創業
    按照原本的構想,在三裡屯一家西餐廳做廚師的他,未來的落腳理應是某個星級酒店的廚師長, 卻是被 「忽悠」到了一家眾籌型的創業咖啡館,任主廚。 「我是技術入股,也算是創業了。」「創業」這兩個字,在當年仿佛是有魔力的,好比兒時弄堂裡響起糖葫蘆的叫賣聲,穿過磚牆,撩撥人心。
  • 郝峰:勇往直前 苦中有甜
    退役後,他艱苦奮鬥,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業路。他,就是興安盟匯藝廣告裝潢有限公司董事長、退役軍人郝峰。當兵是一種榮譽1981年10月,正值高中畢業,19歲的郝峰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參軍入伍,服役於內蒙古武警總隊二支隊。「那時候在我心裡,當兵是一種榮譽。周圍同學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男孩子在一起聊天時都對軍隊和軍人有種莫名的嚮往。」
  • 您好,請問有不苦也不酸的咖啡嗎?
    有不苦也不酸的咖啡嗎? 其實咖啡中的苦與酸都是咖啡與生俱來的特質,也是它的標誌。當萃取出太多咖啡中的可溶解物質,就會增加咖啡中的苦味和澀感。 解決辦法 - 調粗研磨。 調粗研磨的前提是其他參數都不變,並且進行微調,調整幅度太大則有可能讓咖啡萃取不足,從而導致酸質過強。 但如果咖啡我們調整了研磨粗細,而咖啡還是嘗起來很苦呢?
  • 很多咖啡愛好者稱咖啡有回甘?不是很苦嗎?如何品鑑咖啡風味?
    速溶咖啡已經在國內發展很久了,而現磨咖啡以及意式咖啡大約也是在2000年左右開始全面發展的,所以我們對於咖啡的誤解以及了解都是非常多的。早期速溶咖啡帶來的理念:咖啡就是苦的我們對於「咖啡就是苦的」這個概念來源,我覺得應該是早期速溶咖啡影響的,早期的速溶咖啡使用的羅布斯塔咖啡豆(苦味偏重的一種咖啡),而且早期進入中國的時候是沒有加糖加牛奶的「三合一」咖啡的,所以我們喝起來咖啡就是苦的,因為其製作本身就是凸顯咖啡的苦味。
  • 20年苦咖啡 始終如一 承載國民記憶
    越吃越香,露出燦爛的笑容——甜!話外音:「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一句廣告語,賦予了「苦咖啡」無限的聯想,後來還成為公司的經營理念之一。在當時,伊利採取了國內從未有過的傳播策略:只要有廣告時段,就加入「苦咖啡」廣告,以達到「無孔不入,無人不知」的目的。1996年12月,首先試點的呼和浩特和包頭兩市,滿大街都是「苦咖啡」的畫面,每個「淡季」都變成了「旺季」。
  • 山東歐米奇咖啡知識百科:有個方法可以讓咖啡喝起來變甜
    比如,喝咖啡時如果背景音樂不同,或苦或甜的感知也會不同。Charles Spense把這樣的現象叫做」Sound Seasoning」,意思是有人吃東西時知覺的「聲音」能夠改變食物的味道和香味,這個概念是個有趣的科學想法。Spense說:「我們知覺的味道不僅是在口裡感覺到的,通過聽覺感到的部分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