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又稱馬鈴薯,因長相酷似馬鈴鐺而得名,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康熙年間。現在,土豆已然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顯著。
澱粉是土豆的主要能量來源,有些國家和地區會將土豆直接作為主食食用,不僅飽腹,還能提供人體最基本的能量。其次,土豆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其蛋白質的品質相當於雞蛋的蛋白質,方便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土豆中維生素的含量也不容小覷,其含量相當於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最驚奇的是,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作為高鉀低鈉食品,更適合水腫型肥胖者食用,可以幫助帶走一些身體裡的油脂和垃圾。
土豆是我們家餐桌上的常菜,每周都要吃上兩三次,做法也多種多樣,蒸炒煎炸都可以,最常見的就是酸辣土豆絲,最喜歡酸辣土豆絲的根根爽脆,香辣可口,十分下飯。但有時候做出來卻不是這個味道,土豆絲綿軟,缺乏脆爽的口感。一開始以為是廚藝不精,做法不對,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買錯了土豆,看似又大又圓的土豆其實也分品種,有的口感爽脆,適合爆炒。有的口感綿軟,適合燉湯或者蒸食。今天瘦猴就跟大家介紹幾種我們平時常見的土豆品種,以及選購技巧,選對了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餚。
一、常見種類
隨著雜交技術的發展,土豆的種類已然有100多種,但一般在市場上常見的是3種,根據顏色區分,分別為「白色、黃色、紅色」。
1.白皮土豆
白皮土豆澱粉含量低,口感爽脆,更適合作為炒食或者涼拌,如果作為紅燒或者燉煮,很容易出現外軟裡硬的情況,甚至還會夾生。
2.黃皮土豆
黃皮土豆多產於北方,因為其澱粉含量很高,所以,多用來做土豆粉或者主食食用,口感綿軟,作為菜餚,更適合燉煮食用,且需要切大塊,這樣不易過於軟化,口感更好。
3.紅皮土豆
紅皮土豆其實見到也不多,源於南美洲,國內產地多在湖北省,顏色特別,但含有很高的澱粉和花青素,食療效果高。相較於黃皮土豆,口感更糯,最適合做土豆泥和薯條。
二、口感及吃法
白皮土豆:口感爽脆,適合涼拌和清炒。
黃皮土豆:口感軟綿,合適蒸、煮、燉。
紅皮土豆:口感黏糯,適合做薯片和土豆泥。
三、挑選技巧
土豆品種不同,但挑選方式都大同小異,挑選新鮮、口感佳的土豆,不僅容易保存,更能提升菜餚的味道。
1.看表皮
表皮是否光滑:表面光滑的土豆更新鮮。如果有破皮或者有蟲洞的痕跡,建議不要購買,口感差也難以保存。
表皮是否有綠色:如果發現土豆表面已經變綠或者有很淺的綠色,建議不要購買,這樣的土豆容易含有有毒生物鹼,容易發生食物中毒。
表皮是否出現嫩芽:如若發現土豆出芽,也是不建議食用的,多食會造成食物中毒,對身體有害。
2.聞氣味
剛出土的土豆會有一種清香味和泥土味,如果土豆放置過久,不僅表皮會幹澀,還容易有黴潮味道,這種土豆不新鮮也不易保存,口感也更差。
3.看外形
外形越圓潤的土豆越好,不僅容易削皮,切起來也不會費勁。
除去這幾種土豆之外,還有紫色的土豆,不過,這種土豆比較少見,屬於人工培育的新品種,但口感好,如果遇到這種土豆,可以毫不猶豫帶回家。製成烤土豆片,絕對可以滿足你的食慾!聽完瘦猴的介紹,下次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要烹飪的菜餚來購買合適的土豆,可以讓你的菜餚色味俱全!做土豆絲不脆口還粘鍋,不是你的做法不對,可能就是你的土豆買錯了,你們遇到過這種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