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進城買房居住,農村老人何去何從,同事等到父親去世那一刻

2020-12-20 國子在內蒙古

社會發展的太快,跟不上時代節奏就會被淘汰,現在人壓力越來越大。這幾年進城做生意和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留在農村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了。很多農民會拼勁一切力量,在城市中買房子過生活。家裡年邁的老父老母沒人照顧,如今年輕一輩的大都外出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在農村居住的主要是老人。

對於農村留守老人而言,去城市跟孩子一起住吧,一方面自己不太適應,另一方面增加了子女們的負擔。 老人們沒地方可去,只能『倚牆頭曬太陽』,沒事就坐在家門口發發呆,農村小賣鋪坐坐等 。

如果農村的年輕人都到城市裡買房子了,那麼農村的老年人該何去何從?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方便工作,也為了能夠娶上媳婦,給孩子一個更良好教育,便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買了樓房,把自己變成城市人,逢年過節也很少回老家。

我認識一位四十多歲的四川大姐,她來內蒙古這邊十多年了,做的是餐飲行業,她是我的客戶。她親哥電話通知她,「父親病危,恐不久於人世」。她乘飛機急匆匆趕回四川老家,想送父親最後一程。看著老父親奄奄一息的模樣,她流淚了。可是,一天、兩天、十天都過去了,父親還是她當初看到奄奄一息的樣子。

她再也待不下去了,她懷著悲傷的心情返程了。當我看到她心事重重一副憔悴的模樣。「你怎麼了姐?這些天去哪兒了?」我想盡孝,可是我耽誤不起啊,孩子們的開支,房子房租,流著眼淚告訴我。她只能等到老父親去世那一刻再回老家了。聽完她的敘述,我沉思了好久!

相關焦點

  • 老人不願進城養老 命令女兒賣房回農村生活
    三個孩子沒有讓父親失望。二兒子和三女兒相繼考上大學,分別在成都和重慶安家。大女兒經商,也在成都安居。  但在上個月,在西充老家的黃陽春給大女兒下了死命令:把房子賣了,把生意停了,回西充老家的農村陪他生活。同時,老爺子也給另外兩個孩子「上課」:「以後一起回來生活。」  這道難題再次擺在幾個兒女面前:父親不願進城養老!
  • 當房子不具備「升值潛力」了之後,農村人,還有必要進城買房嗎?
    房地產到了該變化的時候了,當房子不具備升值潛力了之後,還有必要買房嗎?首先要清楚,買房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投資?並不是,普通人買房的目的很簡單,結婚、孩子上學,或者說得俗一點,就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大城市有工作崗位,有無限的發展機會,但是要留在大城市,就得買房。結婚要買房,為了下一代著想也要買房,買房的目的就是這麼單純樸實無華。
  • 菏澤農村老人去世,出殯場面壯觀,「生活用品」擺滿一條街
    在農村老人去世是要講究送終的,做為子女在這一刻,也是對老人最後一次體現送終的時候了,因此在農村對於去世的老人喪葬事也是特別的講究的,並且都要竭盡全力進行「風光大葬」,以免被村裡人說自己不孝敬老人,落下一個不好的名聲那就可不好了。
  • 城裡PK農村,哪裡居住更適合生活,對比生活條件你就能一目了然
    城裡生活是很多農村人嚮往的地方,能從農村搬進城裡生活是很多農村人的心願,為什麼農村人都想住進城裡生活呢!農村人想住進城裡的真實原因有這些因素:1:城裡居住環境好小區有專門清理衛生的人,整體規劃比較好小區環境看著乾淨,誰都想居住在環境好的地方,房子各項條件設施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 農村新「怪相」,「城裡人」扎堆回村興建別墅,城市不香了嗎?
    導讀:農村新「怪相」,「城裡人」扎堆回村興建別墅,城市不香了嗎?隨著進城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了進城買房。進城買房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為了工作的需要,進城買房也就成為了剛需,也有的是為了兒子結婚,不得已選擇了進城買房。現如今的農村結婚難現象頻發,結婚條件也越來越高的離譜,有的農村結婚,單單在村裡面蓋房,已經行不通,而是要去縣城買房,這樣的條件對於很多農村家庭來說,是很難接受的,還有的是為了孩子上學,教育的問題自然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進城買房就成為不二選擇。
  • 農村老人去世講究的規矩,可能會讓你的後代輝煌騰達!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生死,人的生老病死都是有規律的,但是我知道,農村對人的生老病死是十分講究的,對於去世的老人十分講究,年輕人不能亂了規矩,否則是會被老者責罵的,嚴重的還會對以後的家庭生活造成影響。所以有些規矩我們還是需要好好遵守的,那麼,農村老人去世到底有哪些禁忌呢,農村人是否都清楚?
  • 料理完父親後事第二天 她進城打工賺學費
    記者 周松 攝  高考第一天,身患絕症的父親離她而去。她強忍淚水料理完父親後事,第二天便進城打工賺大學學費。近日,記者跟隨「尹明助學·圓夢行動」志願者來到涪陵區,見到了這個名叫文潔的女孩。為了留住父親的生命,文潔一家僅僅化療費用就花去了10萬左右,並為此借遍了親戚朋友,背負了幾萬元的債務。  「臨近高考,家裡人本想暫時不告訴我。」文潔說是她自己察覺到的。前不久,家裡的親戚都去醫院看望父親,她才意識到父親的病情或許很嚴重。有一天她偷偷翻查了父親的病歷和使用的藥物,才知道父親罹患肝癌晚期。
  • 農村老人究竟該不該進城養老 港城人怎麼看?
    很多出身農村的孩子,長大後,都會在城市生活、工作、發展事業。隨著老人漸漸老去,很多人也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城市來養老。有人覺得城市裡配套設施好、生活條件好,鄉下的老人去了城裡就是享福;但也有人覺得,老人在農村待了大半輩子,突然來到城市很多東西和生活習慣都和農村不一樣,這樣的養老並不舒心,有時更是一種枷鎖。
  • 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貸款買房?
    剛進社會,沒經驗工資低的狀態不會持續太久,三四年後,多數年輕人都能承受當地的房租。  接下來,自己是貸款買房,還是繼續租房就成了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租房行不行  有人說,繼續在大城市租房行不行,反正老家也有舊房。  早前,小林坐滴滴車,與司機老何閒聊,得知其在2006年,手頭曾積攢了近40萬元。
  • 五年後,離開農村的,大概率是以下3類家庭,別不信,也許就有你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從九十年代開始,越發多的農村人為了擺脫貧困,開始逃離大山,外出打拼,從那一刻開始,農村地區就興起一股「進城」熱潮,而這種潮流也延續至今。據相關數據統計,近八年,每年湧入城市就業的農村人口就有一千多萬人,而現在在城市就業的農民工數量就有三億多人,再加上各行各業以及在城市讀書的學生那就更多了。
  • 馬雲的大蔥價房子是沒戲了,王石又來「規勸」年輕人別急著買房!
    網絡上很多意見領袖,他們總是能夠語出驚人,王石田樸珺夫婦就是一對特別熱衷給年輕人灌輸心靈雞湯的人。王石勸年輕人別急著買房4月26日,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的一次直播再次刺激了廣大群眾的神經,作為一個房地產商人,居然提醒年輕人「有錢也不要急著買房」。
  • 在重慶,年輕人要不要早點買房?
    前兩天,知名地產大佬馮侖的一段關於「年輕人要不要早點買房」的發言引起了萬千網民的激烈討論。(圖片源自騰訊新聞)第一,買房並非一個重要到決定命運的選擇。第二,不建議已經結婚、有房並有閒錢的年輕群體買房。因為他判斷「在今後5到8年,整個住房市場都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年輕人以投資理財為目的的買房並不合適。」儘管大佬的觀點有理有據十分中肯,卻依然無法減輕這代年輕人在買房問題上的焦慮與困惑。// 焦慮一:現在不買房,以後買得起嗎?
  • 老人去世以後,如何處理老人的遺像?懸掛起來,還是收藏起來?
    文/農夫也瘋狂這裡要說明一下,老人的遺像和老人平時所照的相片是有所區別的,其特指的是老人去世了之後,為了緬懷老人而專門衝洗出來的照片。在過去普遍都是以黑白色為主,當老人去世了以後會擺放在靈堂中。當喪事辦完之後,老人的遺照應該如何處理呢?是懸掛起來,還是收藏起來?
  • 現在農村流行一句新俗語「農村人住上樓,好日子要到頭」,啥意思
    其實這句話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首先我們要正確理解,比如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因為家庭人口眾多,幾代人一起居住,房間不夠用,只能建成樓房來居住,這樣可以多一些房間;還有對於一些比較潮溼的地區,一家人會居住在竹子或者木頭搭建的樓房裡。所以不能單純的理解為所有的樓房,這裡的樓房是指城市裡的高樓大廈。
  • 進城務工人員,城鄉不動產法務,農村主體
    10、進城務工人員 進城務工人員,這個複數名詞並無準確的法定內涵與外延。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中的「農民工」可以包括很大一部分(本條例所稱農民工,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在近十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和國務院相關部委的文件中,甚至政府的相關報告中,屢屢使用這個詞。
  • 她一句承諾 為農村留守老人開設14年「溫情食堂」
    此時,飯店外已陸續來了不少客人,坐在路邊閒聊,這些客人幾乎都是年逾耄耋之年的老人。「老人家些,進來吃飯了!」隨著老闆張成書幾聲吆喝,老人們熟門熟路走進飯店坐下,在最大的一張圓桌旁坐下。▲2020年11月4日,江津區李市鎮大橋村大橋飯店,張成書正在廚房忙碌。張成書堅守14年,為30餘位農村留守老人開設「溫情食堂」。
  • 妻子去世子女分遺產 八旬老人無人贍養村裡流浪
    老伴去世子女分遺產八旬老父無人贍養無鑰匙進家門終日在村裡流浪為回家老人爬梯翻牆庭審同為被告兄妹內部起爭執2013年4月25日,北京大興區。能容納兩百人的村委會禮堂,被大興法院的法官郭磊設為了臨時法庭。開庭前十五分鐘,旁聽席就被村民佔去了大半。
  • 農村老人去世之後,「新農保」和「補助金」該怎麼領取?
    農村老人去世之後,「新農保」和「補助金」到底該怎麼領取呢?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奇葩論生活」,小編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專注於研究農村,農民之類的事情,一直關心著農村中的大小事,天天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農村類話題!本文由百家號「奇葩論生活」原創,維權必究!
  • 在農村有的老人去世稱為「喜喪」,喪事為何還會「喜」呢?
    在農村有「喜喪」這種說法,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喪就是喪,怎麼還會「喜」呢,人都沒了還會高興嗎?還真有這麼回事,雖然說親人去世是件讓人很難過的事情,但是有一種去世是被稱為「喜喪」的,也是為了寬慰家裡人別太難過,尋求一種心理上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