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 | 創建全國民營經濟改革創新示範基地

2020-12-03 大洋網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數字經濟專場)近日在廣州開幕。本屆對接會得到全國工商聯的全力支持,由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工商聯、廣東省科技廳、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市工商聯、白雲區政府承辦,以「數字賦能·灣區共享」為主題,搭建政府、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產學研用融合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

記者從對接會上獲悉,白雲區將以本次對接會為起點,提高站位、精準定位,結合廣州民營科技園(下稱民科園)建設「國家民營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的總體定位,創建全國民營經濟改革創新示範基地。

白雲培育千億級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產業鏈

「腫瘤是目前人類健康的最大殺手之一,目前常規加速器治療設備造價高,普遍在3億元以上;設備體積大,需要專用場地來容納,普通三甲醫院在使用上存在場地局限。」北大物理學院副院長,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院長顏學慶稱,「我們研發的雷射質子刀,目標是將造價顯著降低,且設備體積能夠進入中小醫院。」



目前,中國的技術理論研究成果豐富,然而,產學研還存在不連貫的情況。作為全國最先進的製造業基地之一,廣州的產業需求非常旺盛。顏學慶稱,「白雲區的產業布局非常具有前瞻性,產業鏈齊全,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成立後,我們將打通產學研『最後一公裡』,在白雲打造出一個上千億級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產業鏈,讓專利研究回饋社會。」

在對接會上,白雲區與6家企業現場籤約,將建設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納金科技生產基地項目、東亞文化裝備智能化集成製造產業園項目、高速矽基光電子晶片項目、安恆信息安全產業基地項目(廣東總部)、蜂巢互聯華南研發總部和垂直業務全國總部項目等。此外,本次活動還有200餘項科技成果參加轉化對接。



民科園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

「白雲區在營商環境改善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公共服務、惠企政策、並聯審批、企業融資、打擊假冒偽劣、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人才獎勵、減稅降費、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精準施策,幫助白雲區民營企業融入白雲發展戰略,成效非常顯著。」 在對接會上,白雲電器董事長胡德良如是評價白雲。作為在白雲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龍頭,白雲電器目前年產值約20億元。



近年來,白雲區民營企業取得長足發展,通達電氣、九元航空、無限極、申通物流、九州通醫藥等大型民企紛紛在白雲設立總部。數據顯示,今年1-11月,白雲區新註冊民營企業3萬餘戶,全區民營企業累計註冊達24萬家,佔全區企業總數的66%。

民科園作為白雲區發展民營經濟的重大平臺,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根據《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行動方案》,民科園將以建設「國家民營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為總體定位,為符合產業方向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優質項目提供充足產業用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新高地,努力推動形成38平方公裡「一核三園」協調發展新格局。

目前,民科園集聚民營企業逾3000家,其中「四上」企業358家,億元以上企業92家,高新技術企業168家,湧現出了白雲化工、白雲電器、歐派家居、呈和科技等一大批知名優質企業,初步形成軌道交通、智能家居、美麗健康等重點產業。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民營科技園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洪芹華透露,「僅今年1—10月,民科園工業總產值就達356.6億元,佔白雲區比重約45%,近三年產值、稅收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湯南 通訊員雲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莊小龍 通訊員石建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群智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數字經濟科技成果對接會舉行
    加強與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以及省有關部門的工作銜接,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支持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發展。本次對接會以數字經濟為專題,按照「小切口大平臺、先線下再線上、先活動後平臺」的原則,著眼於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產融對接長效機制,也是全國工商聯、廣東省委統戰部和省工商聯支持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發展的實際舉措。
  • 「全省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通江揭牌
    揭牌儀式  孫寧在講話中說,通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大蘇區」,80多年前,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紅四方面軍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為紅軍長徵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孕育了「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這是巴中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精神財富。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今日開幕
    14個項目掛牌籤約 200餘項科技成果參加轉化對接對接會現場,廣東省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示範基地、廣州市白雲區政務中心民科園分中心、雲和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通達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廣州民營科技園商會、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廣州市軌道交通裝備創新園
  • 全國現代生態農業創新示範基地落戶安陽縣永和鄉
    9月7日,記者從安陽市農業部門獲悉,安陽縣永和鄉被確定為全國5個現代生態農業創新示範基地之一,並成為全國唯一一家整鄉推進的現代生態農業創新示範基地。  9月24日,國家農業部在北京召開了現代生態農業創新示範基地合作共建研討會,就現代生態農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進行合作研討。
  • 第四批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名單出爐
    本報訊 記者近日從市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旅遊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同意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八家單位創建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的通知》,公布第4批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建設單位名單。在該批次名單中,我市合浦東園家酒廠入選。
  • 頂呱呱集團董事長黃建明出席武侯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
    12月11日下午,成都市武侯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隆重召開,共計約450人參會。其中,彩虹集團、京東、頂呱呱、中鐵隆、梵木等300位企業代表受邀出席會議,共議民營經濟發展未來。   同時,頂呱呱集團董事長黃建明作為優秀民營企業家代表在會上發表講話。   黃建明認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正從發展初期向發展中期轉變,向著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向發展,但受總體經濟形勢的影響,民營企業現階段的轉型與發展處於艱難的時期。他說:「我以前是公務員,主要做街道辦的招商引資,深知民營企業痛點:融資難、辦事難。所以一直有一個夢想,搭建一個綜合性企業服務團隊,讓老闆經營企業更簡單。」
  • 深圳民營經濟領軍企業多創新能力強
    深圳市經貿信息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深圳民營經濟商事主體數量佔全市商事主體總數的97.65%,民營企業創業密度全國第一;全市73%的授權發明專利來自民營企業,創新成果轉化率全國領先;全市進入世界500強的7家企業中民營企業佔了6家,上市民營企業數量連續多年全國領先;民營企業創造就業和私營個體勞動者合計人數佔全市勞動者總人數的88.55%,成為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
  • 「民企28條」出臺,有力支持民營經濟改革發展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因文件內容共計28條,被稱作「民企28條」)出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必將對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形成強大的推動力量。在筆者看來,這份《意見》有三個方面的重要特點。一、體現了民營經濟從「重要」到「需要」的地位提升。
  • 白雲區雲城街道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工作
    組織學習民族業務知識、幫助少數民族群眾就業創業、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12月10日,記者從白雲區獲悉,自啟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以來,白雲區雲城街道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宗旨,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將民族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促進各民族和諧發展
  • 白雲美妝優品館落戶廣州設計之都,白雲區將打造全國電商直播示範...
    白雲美妝優品館落戶廣州設計之都,白雲區將打造全國電商直播示範基地金羊網  作者:符暢 雲宣  2020-06-08 區領導走進直播間,
  • 「民企28條」: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重磅利好
    作為在中國改革開放沃土上快速成長起來的大型民營企業,新華聯集團多年來一直秉承"厚植實業、報效國家"的創業宗旨,始終順應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通過多元經營、創新發展,積極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在化工、地產、陶瓷、酒業等實體產業領域實現了持續跨越,成功創建了一系列行業知名品牌,順利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行列。
  • 發揮統一戰線引領作用 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對於中國民營經濟來說非同尋常。這個月發生的關於民營經濟的重大事件,足以寫入中國經濟發展史並左右中國民營經濟的未來走向。全國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會議9月16日在京召開,會上傳達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指示。
  • 山東民營市場主體達1154.9萬戶,民營經濟發展「多」「強」「優」
    民營經濟在增強區域經濟實力、推動科技創新、穩就業、保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2月15日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全面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多」「強」「優」的良好態勢。
  • 白雲區雲城街道黨建示範教育基地投用
    本報訊 近日,白雲區雲城街道「心馳延安紅色e站」黨建示範教育基地建成投用。 「心馳延安紅色e站」黨建示範教育基地將以傳承延安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為切入點,讓轄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歷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並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維護平安和諧的文化環境。 該基地於2019年11月開始籌建,總面積320餘平方米,總投資40餘萬元,共有五個部分。
  • 溫州描繪國家級海洋經濟示範區「路線圖」
    細數溫州藍色經濟:「十二五」期間,溫州海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進步,海洋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回顧溫州藍色創新:2012年,溫州在全國首創海域「直通車」試點,2016年溫州作為全國首批「海洋減災綜合示範區」城市通過國家驗收,2017年溫州被確定為國內首個海域綜合管理創新試點城市。依海而生、因海而興。溫州的成長、發展一路與海相伴。
  • 山丹縣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有效釋放內在發展活力
    山丹縣進一步加快深化改革步伐,強力實施創新驅動,激發經濟發展動力活力。 該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重新編制完成《山丹縣部門權責清單目錄》,積極推行「一窗辦」改革和網上行權,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814戶。紮實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醫師多點執業等改革,統籌推進鄉鎮機構、事業單位、綜合行政執法等改革,深化國有企業融資平臺去行政化、經營實體化以及年薪制等改革。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創建國家示範高職院校紀實
    這一辦學運作方式的創建與運行,不僅拓展了辦學空間,還使學院有效地融入了柳州市「再造柳州,二次創業,經濟升級,城市轉型」的發展戰略。     各具特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設計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學有機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總體規劃,各專業依據自身的專業(行業)特點,創新了各自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 打開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青島出臺28條政策握緊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
    ,青島市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制定出臺《關於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也是全國首個同時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意見》進一步強化政策集成,從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組織保障等五部分提出了28項政策措施。
  • 永康深入推進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創新推行「網際網路+」餐飲安全監管模式,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市和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市。全市所有星級旅遊賓館飯店、大中型酒店、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實現公筷公勺配備率100%。建成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及新中醫院,養老保險、基本醫保參保率分別達94.4%、99.8%。大力改善市容市貌。
  • 雲城街道多舉措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工作
    本報訊 12月10日,記者從白雲區獲悉,雲城街道採取多項舉措,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工作。  工作中,雲城街道從完善民族工作領導機制和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機制著手,織密織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網絡,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為組長的民族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部門工作職責和專項工作經費,以確保街道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序開展。  該街道堅持加強宣傳教育,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為主題,以點帶面擴大宣傳範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