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數字經濟科技成果對接會舉行

2020-12-15 中華工商網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重要指示和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及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11月27日上午,由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工商聯、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白雲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數字經濟專場)在廣州舉行。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黃榮,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李陽春,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雷彪,廣東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張華,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陳金德,廣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世彤,廣州市工商聯副主席李潔明,廣州市白雲區委書記趙軍明,廣州市白雲區委副書記、區長蘇小澎等參加有關活動。中央、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及港澳主要商會和生產力促進機構相關負責人,省市區直機關、院校、相關金融機構、有關科研團隊、上下遊產業鏈企業等代表100人參加了此次對接會。

黃榮在致辭中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民營企業向來是推動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工商聯肩負著推動民營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任。本次對接會作為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加強民營經濟統戰工作、促進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小切口、專業化,為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產融對接長效機制進行積極探索,希望廣東省創造出更多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鑑的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兩化融合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我國新發展格局下加快數位化轉型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

雷彪在致辭中表示,廣東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此次對接會提供了一個數字經濟產品展示、數字服務應用、數字成果轉化的對接平臺,為數字經濟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搭建溝通平臺,大力推動先進的數字經濟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必將進一步為廣州市、廣東省和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的加快發展注入強大力量。希望廣東民營企業在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順勢而為,提前布局,搶抓數字經濟發展蘊藏的巨大潛力和機會紅利。各級統戰部、工商聯、科技部門要發揮好職能作用,加強服務支持,廣泛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大力支持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和技術創新聯盟,支持組建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新興業態商會,推動數字經濟實現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幫助企業搭建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為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產融對接長效機制勇闖新路,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新的貢獻。

王世彤表示,廣州將抓住主辦這次對接會的契機,認真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把創新發展與支持民營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創新要素向民營企業集聚。抓住「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比翼雙飛」重大機遇,加快5G、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性城市。加強與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以及省有關部門的工作銜接,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支持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發展。

本次對接會以數字經濟為專題,按照「小切口大平臺、先線下再線上、先活動後平臺」的原則,著眼於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產融對接長效機制,也是全國工商聯、廣東省委統戰部和省工商聯支持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發展的實際舉措。會上,廣東省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示範基地、民科園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雲和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民科園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通達電氣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廣州市政務中心民科園分中心、廣州民營科技園商會、廣州市軌道交通裝備創新園、廣東省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耐為協作機器人研發中心等8個平臺和機構掛牌成立。同時,白雲區與北大科技園(廣州)有限公司、廣州納金雲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東亞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蜂巢互聯等6家企業現場籤約,將建設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納金科技生產基地項目、東亞文化裝備智能化集成製造產業園項目、高速矽基光電子晶片項目、安恆信息安全產業基地項目(廣東總部)、蜂巢互聯華南研發總部和垂直業務全國總部項目等。

在科技成果展示環節,涵蓋光電晶片、衛星大數據、人工智慧自然語言生成、區塊鏈金融科技、新型半導體發光材料等技術領域的5項科技產業化項目進行路演,這其中既有院士專家領銜轉化的科技成果、海歸博士創業的準獨角獸企業項目,也有香港來廣東落地的技術項目,展現出當前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及科技企業過硬的自主研發能力。

在主題分享環節,來自北京大學,數字經濟領域知名企業蜂巢互聯、白雲電氣、中國技術交易所等高校及企業代表,分別就「校地合作、協同創新」、「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數位化」、「 以技術轉移促灣區創新生態建設」做主題分享,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就數字經濟主題做了專題演講。

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香港中華總商會、澳門中華總商會、北大科技園等對大會給予大力支持,為對接會成功舉辦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日下午,與會代表到民科園核心區參加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奠基儀式,實地考察雲和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白雲電氣軌道交通自動化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室,並召開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座談會,就支持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舉措進行研究探討。

(責任編輯 遲明霞)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今日開幕
    11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數字經濟專場)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8個機構掛牌成立,白雲區與6家企業現場籤約,將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本次活動共有200餘項科技成果參加轉化對接。
  • 【促進「兩個健康」 強健民營經濟】青年企業家走進「大灣區」趕海
    【促進「兩個健康」 強健民營經濟】青年企業家走進「大灣區」趕海 ——青秀區率先在大灣區成立南寧市首個青年企業家創新創業聯合會「粵港澳大灣區聯絡處」 時間:2020-12-02 17:55:24
  • 白雲區 | 創建全國民營經濟改革創新示範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數字經濟專場)近日在廣州開幕。本屆對接會得到全國工商聯的全力支持,由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工商聯、廣東省科技廳、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市工商聯、白雲區政府承辦,以「數字賦能·灣區共享」為主題,搭建政府、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產學研用融合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
  • 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成功奠基
    11月27日,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奠基儀式在廣州民營科技園核心區西片新區舉行。在眾人見證下,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成功奠基,拉開粵港澳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新篇章。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位於廣州民營科技園核心區西片新區。
  •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規劃(2018-2035年)
    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大灣區在拓展港澳發展新空間與培育珠三角發展新動能的同時,必然會向內陸縱深發展,並加強與東協國家的經濟合作。廣西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是大灣區向西連接我國西南地區以及東協國家的關鍵通道,國家給予大灣區的優惠政策也會最先惠及到廣西,以東融先行示範區為先導,全面對接大灣區建設將助力廣西加快形成「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 新發展格局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四是應進一步發揮以數字經濟為基礎的新基建對整個經濟的帶動作用。疫情期間,企業藉助數位技術,催生一批新業態和新模式,充分體現了數字經濟為中國經濟貢獻的活力與韌性,讓中國經濟在巨大的挑戰面前走出了新氣象。
  • 2020首期「粵港澳科技合作論壇」在穗舉行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張孟月)9月24日,首期「粵港澳科技合作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會上透露,截至2019年,全省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共134家,孵化了1046個港澳創業團隊和企業。
  • 永州之野特色農產品亮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供需對接大會
    紅網時刻永州8月28日訊(通訊員 陳志標 唐祖海)8月27-28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工作交流會暨產品供需對接大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謝景林帶隊參會並就永州之野市級農業公用品牌作主題推介。永州之野農產品展區。
  • 絲路青年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 「絲路青年愛國愛港聯盟...
    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凝心聚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將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也必將極大地激發包括港澳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磅礴之力,共同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希望各位領導、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正式出臺!中山又會有什麼大動作呢?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粵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計劃和粵港聯合創新資助計劃,支持設立粵港澳產學研創新聯盟。
  • 騰訊首個雲啟創新中心在珠海香洲開園,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產業新...
    在新基建提速的背景下,以產業網際網路為重要支撐的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體系正在加速形成,珠三角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產業發展效能逐步顯現。12月9日,全國首個騰訊雲啟創新中心在珠海香洲正式開園,多家生態合作夥伴現場籤約達成進駐意向,騰訊雲啟創新中心(珠海)展廳正式亮相。
  • 大米和小米入選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
    12月23日,由中創產業研究院、畢馬威中國主辦,廣東醫谷承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發展峰會在廣州舉行。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服務平臺大米和小米入選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榮獲「先鋒企業獎」。
  • 粵港澳大灣區實現跨越式發展路徑研究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極,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中國經濟對外開放和推動科技創新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粵港澳大灣區當前面臨著一些困境,如何走出這些困境,對其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
  • 北大教授張平:粵港澳大灣區頭部企業如何布局智慧財產權戰略
    放眼全球,粵港澳大灣區都是市場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市場經濟催生智慧財產權,解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智慧財產權需求,為企業量身定製智慧財產權發展戰略,不僅僅是企業本身需要考慮的問題,更是研究機構的職責所在。張平:「全產業鏈」是優勢,協調機制複雜是難題「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全產業鏈』的區域,既有創新能力強的企業,也有製造能力強的企業,同時,也匯聚了一批金融機構企業,所以,粵港澳大灣區是集加州灣區的科技創新、東京灣區的金融產業和工業製造,三大特點於一身的灣區,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所在。」
  • 接棒「璀璨夜」,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2021年產品訂貨會舉行
    12月26日早上,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2021年產品訂貨會在廣州越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開幕,吸引了來自湖南、江西、山東、甘肅、雲南、河北、香港等地的認證基地、企業以及種苗企業踴躍參與。
  • 廣州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撬動千億科技金融資本 廣州國資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第八屆金交會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發展論壇暨大灣區科技金融路演活動上,廣州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科金集團)正式揭牌運營。
  • 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在澳門舉行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澳門12月12日電(記者毛磊)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12月12日在澳門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大網球協會合作,共同推廣網球運動在大灣區間的交流與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由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廣東省網球協會、華發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中山大學EMBA網球協會和梧州網球協會聯合主辦,旨在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網球運動發展。本次活動獲得澳門中聯辦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共由28名業餘網球運動員組成兩隊,分別是澳門中聯辦聯隊和澳門國際文體聯隊,以雙打的形式進行友誼賽。
  • 粵港澳大灣區的航運新機遇 - 物流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定位於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建設將給航運業的發展帶來全新的契機。   粵港澳大灣區就經濟體量而言,與俄羅斯、澳大利亞持平,已超過舊金山灣區,未來將比肩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成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中轉港和物流中心、現代服務業中心,是灣區對接世界的窗口,擁有金融、港口物流的國際化功能。
  • 興國:整合優勢資源 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客家新聞網訊 李章福 特約記者張聲報導:日前,筆者走進位於興國縣經濟開發區的江西滿星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自動化生產線一字排開,玻璃蓋板、觸控螢幕、全貼合液晶顯示模組等產品源源不斷從生產線上出來,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從香港引進的滿星科技,正是興國縣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全產業鏈招商的一個縮影。
  • 推動數字經濟融「灣」打造投資興業熱土
    來源:南方日報11月19日「CCF YOCSEF——河源首屆數字經濟創新論壇」在河源高新區舉辦,論壇以「創新河源·數說未來」為主題,來自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領域知名學者和長江、傑青人才以及廣東省各大高校IT領域知名專家教授50餘人,深入對話和交流,在新形勢下,探討數字經濟技術相關科技前沿的發展,展望智能數字經濟產業的未來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