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在澳門舉行

2020-12-1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澳門12月12日電(記者毛磊)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12月12日在澳門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大網球協會合作,共同推廣網球運動在大灣區間的交流與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由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廣東省網球協會、華發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中山大學EMBA網球協會和梧州網球協會聯合主辦,旨在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網球運動發展。本次活動獲得澳門中聯辦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共由28名業餘網球運動員組成兩隊,分別是澳門中聯辦聯隊和澳門國際文體聯隊,以雙打的形式進行友誼賽。

開球典禮由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張榮順丶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劉偉明丶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老柏生丶廣東省網球協會副會長曾毓昌丶澳門網球總會會長崔世昌等人共同主持。

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會長張茜表示:「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十分重視體育和文化兩個產業,長期以來積極推廣和發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澳門的重要發展方針,我們也希望能夠積極融入和促進交流,並很高興得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網球協會參與。本次慈善賽所募得的部分資金,為澳門社會的網球發展出一分力,協助澳門青少年到粵港澳大灣區進行網球培訓,增加與區域內的網球專業球員切磋交流,進而增進球技。」

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活動募得的部分資金,將會進行「澳門重點青少年網球培養計劃」針對有志於發展網球專業的澳門青年球員,通過專業、高效的培訓,通過協會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平臺,聘請專業教練對運動員進行評估,設計訓練課程,並建議參與澳門及大灣區各類公開比賽,從而提高網球技術,並開拓視野,期望將表現優秀的運動員能利用自身優勢,配合訓練計劃的成果,為澳門體育運動界增光。

相關焦點

  • 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成功舉行...
    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成功舉行  以網球會友,促進大灣區交流  澳門, 2020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與大灣區各大網球協會及機構合作,共同進一步推廣網球運動在大灣區間的交流與發展,並在當晚於新濠天地君悅酒店舉行頒獎晚宴,將籌得的善款將會用作培養澳門網球界的菁英。
  • 數字城市時代,澳門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找到新定位
    2018年3月15日,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獲批准正式交付澳門特別行政區使用,「粵港澳大灣區」11座城市間的聯繫將更加密切。在這樣的背景下,3月底,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一年一度的傳播周舉行。今年傳播周的「傳播學高峰學術論壇」將關注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
  •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曲文化節澳門開鑼 《赤桑鎮》贏喝彩
    中國戲曲文化節 文化節 粵港澳大灣區 天青團首演收穫成功 中國戲曲作為中國國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
  • 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澳門、廣東城市群,2019年GDP表現
    來源:BOSS說財經粵港澳大灣區(英文名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縮寫GBA)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等9個城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8年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
  • 「粵港澳大灣區在歌聲裡,迎來了最美花季……」首屆粵港澳大灣區...
    6月24日20:00,一場熱烈而唯美的開幕式專題晚會拉開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帷幕。在廣州主會場,廣州大劇院主舞臺與花城廣場嘉年華活動、珠江遊船表演交相輝映;香港、澳門以及各分會場極具地方特色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與主會場緊密聯動。來自粵港澳三地演員同框同臺,共同唱響美好未來。
  • 絲路青年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 「絲路青年愛國愛港聯盟...
    此次絲路青年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南山區召開,送來了「雙區」建設創新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必將對深圳、南山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他說,「雙區」建設互為支持,相互驅動,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深圳市、南山區注入新的動力、活力和創新力,也必將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藍圖繪就
    外媒稱,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從宏偉藍圖一步步化為美好現實。規劃:高屋建瓴據彭博新聞社網站報導,中國打算用世界上最長的大橋和跨境高鐵將香港、澳門與中國南方聯繫起來——粵港澳大灣區旨在通過加深位於中國的香港、澳門與廣東省9個城市的聯繫,打造一個堪與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相媲美的經濟集群。
  • 港澳臺簡訊:粵港澳打造大灣區電影產業集聚園區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港澳臺簡訊(小標題)粵港澳打造大灣區電影產業集聚園區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港、暨南大學珠江電影學院16日於廣州揭牌。當天,珠影集團與香港英皇娛樂集團、美亞娛樂資訊集團籤約戰略合作。珠影集團宣布,將打造具有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的全產業鏈現代電影集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港核心區,集聚一批現代電影人才、資本、技術、創新資源等,打造廣州影視文化旅遊地標。
  • 粵港澳大灣區美食網——大灣網
    粵港澳大灣區美食網——大灣網大灣網是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開放的綜合性門戶網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網上交流信息平臺, 旨在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崛起,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們創造更優質、更便利、更親近的交流環境,從而促進粵港澳三地的人文、經濟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莊臣招牌菜》粵港澳大灣區美食系列節目第一站-澳門
    這些 只是粵港澳大灣區一部分的美食 粵港澳大灣區美食系列節目 粵港澳大灣區 坐擁超過40萬間食肆 誕生了不少飲食傳奇 SO!
  • 珠江委與香港澳門有關部門召開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戰略研究...
    中國水利網站12月15日訊 (通訊員 周敏) 12月10日,珠江委項目組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和高校專家,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戰略研究合作溝通會。  項目牽頭單位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戰略研究的立項背景和前期工作情況,以及大灣區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態環境保護、智慧水利與珠江河口治理等五個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研判新形勢、確立新目標、提出新標準和推出新對策等四個方面的研究任務,同時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就香港、澳門參與項目研究的重點與具體內容作了初步建議。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數字經濟科技成果對接會舉行
    (數字經濟專場)在廣州舉行。本次對接會作為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加強民營經濟統戰工作、促進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小切口、專業化,為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產融對接長效機制進行積極探索,希望廣東省創造出更多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鑑的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兩化融合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我國新發展格局下加快數位化轉型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
  • 2020首期「粵港澳科技合作論壇」在穗舉行
    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科技合作研究促進中心、廣東科學中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聯合主辦,圍繞「港澳青年在大灣區的創新發展與機遇」主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高校、科研機構、孵化器、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和投融資等機構的嘉賓代表以及創業青年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當下灣區青年創新創業的機遇與挑戰,為粵港澳青創事業的推進建言獻策。
  • 粵港澳大灣區「梨園花正開」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上周在廣州大劇院隆重開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建人文灣區」內容的具體舉措,將從2019年起,每年舉辦一屆,每屆一個主題,在香港、澳門和珠三角9市中選取一座城市承辦,以「一地為主、三地聯動」的方式開展系列活動。
  • 香港舉辦多項活動慶回歸 粵港澳大灣區元素成亮點
    今年香港舉辦的多場慶回歸活動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當日中午,在「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家園主題展覽、龍獅匯演嘉年華」等慶回歸系列活動啟動禮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單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的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策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更具有重大意義。相信市民參與一系列慶祝活動後,會對大灣區有更多了解。
  • 粵港澳大灣區最值得投資的價值窪地在哪裡?
    從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社會意義上來,粵港澳大灣區比一張白紙的雄安新區和海南自貿港更加重要,承擔了大國崛起的經濟重擔,只需成功,不許失敗!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香港經濟增長缺乏持續穩固支撐,澳門經濟結構相對單一、發展資源有限,珠三角9市市場經濟體制有待完善。
  • 粵港澳大灣區離紐約舊金山灣區還有多遠?差四個「循環」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鄧雅蔓)「國內的粵港澳大灣區放在雙循環格局下,主要指四大循環。」9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經所國際合作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在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下簡稱「論壇」)上說道,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大循環主要包括:人員的循環、商品的循環、資金的循環和信息的循環。這四大循環將影響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級灣區的差距,尤其是人員的循環。
  • 接棒「璀璨夜」,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2021年產品訂貨會舉行
    12月26日早上,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2021年產品訂貨會在廣州越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開幕,吸引了來自湖南、江西、山東、甘肅、雲南、河北、香港等地的認證基地、企業以及種苗企業踴躍參與。
  • 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酒店及餐飲業聯盟今天正式成立
    肇慶市旅遊局 訊,6月15日,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酒店及餐飲業聯盟在香港正式成立,來自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和香港、澳門(「9+2」城市)的上百位旅遊部門及行業代表出席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