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樂溪
原作漫畫累計銷售5100萬部大熱漫畫,真人版電影日本上映狂攬30億(日元)票房的銀他媽,哦不《銀魂》,終於在國內上映了。
和多數漫改作品不同,《銀魂》上映竟然在二次元和三次元圈子都引發了不小的話題。「首頁一堆自發安利朋友,很多是平常不太會去看動漫的,感覺大家對《銀魂》真人版有種特殊的愛。」
為了映襯這部史上最沒內涵的電影,娛樂資本論也寫了一篇同樣垮掉的稿子,來解釋為什麼《銀魂》能夠收穫普通觀眾的心,在邊看邊尷尬的情況下笑出豬叫。嗯,這就是赤裸裸的安利,不服來打我呀我呀呀,反正豆瓣評分已經從8.2降到7.8了攤手~
從粉絲包場到督促排片,
《銀魂》演員粉成電影
最給力宣發團隊
如果說《銀魂》真人版比國內多數漫改電影在宣發上有優勢,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演員陣容豪華。小慄旬、菅田將暉、橋本環奈、柳樂優彌、長澤雅美、岡田將生、菜菜緒、堂本剛.......這是很多日劇迷耳熟能詳的名字,連全程並未露(人)臉的萌寵伊莉莎白,都由山田孝之來出演配音。
《銀魂》導演曾爆料,如果按照他過去拍過的《勇者義彥》成本對比,「估計只能付得起《銀魂》三個演員的片酬吧」。看著大銀幕上小慄旬和堂本剛拔刀相向,以及全CG製作的神樂寵物定春,小娛分分鐘感覺經費在燃燒,這真的是一部連狗都很貴的電影啊!
所以,此次《銀魂》真人版在中國上映,比二次元更早活躍起來的可能是諸多演員粉。在日本引進片領域,小娛還是頭一次看到這麼大規模的粉絲包場,比如小慄旬粉絲後援會「甘慄屋」,就發動了全國20座城市近萬名粉絲的包場觀影活動,並建立多個QQ群處理購票、周邊交換(以及集體面基)事宜。
飾演「眼鏡本體」新八的菅田將暉粉絲同樣發起了北上廣地區的應援包場。除電影票之外,粉絲後援會還會準備各式可愛的愛豆+電影周邊,方便大家在影院面基打Call。
粉絲後援會的作用有多大?小娛認為這次《銀魂》真人版演員粉在電影宣傳上的貢獻功不可沒。
舉個簡單慄子,《銀魂》真人版這次有福利大放送,90萬張限量真人版《銀魂》紀念卡在9月1日到9月3日期間發放到全國3000家影院,購買電影票的觀眾先到先得。
路人會覺得,不就是一張卡片麼?我自己也能印好伐~一開始小娛也這麼認為,然而混進甘慄屋北京地區粉絲群後,才發現集卡對於粉絲來說就是積攢生命力一般的存在。
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詢問,到哪裡才能換卡,是不是能自己挑,群內提前拿到卡的同學在交流互換,還有的抱怨卡太少:「仔細一算 90萬的紀念卡,3000家影院,平均下來也就300張一家?發到3號? 不可能吧… 」
電影票換卡也萌生了各種段子,比如有慄子(小慄旬)的粉絲說,「影院大爺太搞笑了,之前不告訴我還有誰(的卡),讓我先取票,我取完了,大爺亮出四個蘇打(菅田將暉的暱稱),我輸了T T.....」
而後援會做了哪些工作呢?組織觀影「自來水」,督促影院排片,甚至是抓黃牛,他們全都幹了。
一是幫助梳理所有能換卡的影院,並且號召粉絲們多給電影院打電話,「說你們排片我們才能買,好多人等著你們家的排片呢,」群主囑咐大家。
二是組織觀影宣傳,《銀魂》真人版的中國協助推廣方鳳儀傳媒安排了公映前的粉絲超前觀影,甘慄屋等粉絲後援會負責線上抽獎和線下領票事宜,還要連續幾天熬夜準備派送給粉絲的周邊。不僅如此,後援會負責人還呼籲大家「能出cos的就出cos,穿相關的穿相關」,這樣更容易被媒體抓住採訪,多多宣傳電影和偶像。
由於是觀影福利,難免有一些不法行為出現,比如有的人拿了免費的電影票和紀念卡,轉手就在閒魚上高價倒賣,引起粉絲公憤。後援會也囑咐大家,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艾特官博,堅決查處。
更可愛的還有感謝「金主爸爸」的環節。由於票是鳳儀傳媒給的,但送票活動由粉絲後援會發起,所以群主時不時地會提醒關注金主爸爸的官博,「關注太少,他們不高興(送票)數量就要減
二次元狂歡、
伊莉莎白空降媒體、
跨界營銷打破次元壁
當然,除了演員粉絲給力,《銀魂》作為日本漫改真人電影在國內的首個上映作品,也引發了二次元圈的集體應援。
比如B站也在8月30日安排了《銀魂》超前應援專場,網易漫畫組織了包場應援,邀請眾多coser觀影。
中國宣傳方則在突破次元壁這件事上做了不少努力。儘管電影主創無法來華宣傳,但宣傳方特地從日本帶回了等比例的伊莉莎白,不僅在電影院現身,還空降新浪、騰訊總部賣萌。這導致《銀魂》的預售票房突破千萬,這是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的最好成績,如果算上動畫,與之相比的也只有《你的名字。》、《火影忍者·博人傳》和《海賊王》能達到這樣的體量。
此外還有跨界營銷。早在7月份《銀魂》在日本上映時,餓了麼便聯合片方在上海、杭州做了「阿銀的甜品店」線下活動,售賣電影中主角們的最愛甜食:阿銀「不會得糖尿病」的草莓牛奶,「不喜歡蛋黃醬的人統統切腹」版土方定製蛋糕,新八的「眼鏡是本體」拿鐵,還可以現場調戲coser們。
私以為,此次《銀魂》真人版營銷最厲害的一點是,它很好地激發了觀眾的收集癖心理。要知道紀念卡真的來之不易,得到卡的早早在微博微信上炫耀,就更是讓沒拿到手的人心急火燎。
多數影院都沒有料到一張小小的卡片竟會被粉絲瘋搶,畢竟電影周邊從來不是稀罕玩意。當小娛打電話過去詢問時,已經有不少影院聲稱必須現場購票才能換,還有的告知要先辦理影院會員,種種限制條件就是為了防止卡被迅速發售一空。
這種必須要「搶」的心態,令原本並非《銀魂》粉絲的小娛也蠢蠢欲動。詢問多家影院碰壁後,終於在萬達CBD成功找到紀念卡。
「你想要哪個,這倆要的人最多,」前臺掏出兩摞坂田銀時(小慄旬)和和高杉晉助(堂本剛),小娛故作冷靜地指了指慄子,內心的os其實是:銀他媽高杉桂伊莉莎白猩猩新八統統給我來一打!
於是,《銀魂》真人版上映後的第12個小時,手裡拿著銀他媽的紀念卡,小娛終於感覺到來自這個世界的一絲安詳(咦)。
為什麼《銀魂》能打破次元壁?
因為我們都是銀他媽
目前,上映次日的《銀魂》票房已經突破4500萬,註定要成為截至目前為止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的票房冠軍。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宣發給力外,其實離不開這部漫改作品本身在中國的號召力。
《銀魂》導演福田雄一曾在採訪中透露,他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才知道這部作品在中國有多受歡迎。兒子在美國一所國際學校上學,忽然有一天一位素未謀面的中國留學生闖進他寢室,第一句話就是問,你爸爸是《銀魂》導演?「對於從來沒說過話的人,這需要多大的熱情呀!」福田感嘆。
《銀魂》究竟有怎樣的魔力?小娛詢問了身邊多位喜愛這部漫畫的粉絲和不看動漫卻喜愛《銀魂》的三次元觀眾,「這是一部沒節操但是有節氣的動漫,有搞笑有熱血,有政治諷刺也有無腦傻白甜,」小汪認為。
《銀魂》故事的背景架構是天馬行空的,江戶時代末期,被稱為「天人」的外星人來襲,與幕府勾結頒布「廢刀令」,天人橫行霸道,地球人水深火熱,攘夷志士們蠢蠢欲動。
要按照傳統少年熱血漫畫的設定,男主人公一定是胸懷天下、見義勇為,然而《銀魂》主角坂田銀時卻是垮掉的,保家衛國什麼的就算了,你也不會記得他是曾經馳騁沙場的「白修羅」,他和普通人一樣為交不起的房租發愁,天天講著黃段子,和同伴拌嘴時挖著鼻屎,一臉喪氣的樣子。
《銀魂》裡面的汙段子都是內涵型的,很羞恥。小娛時常懷疑,《銀魂》的別名也許就叫做「拿前列腺、內褲、洞洞開玩笑的一千種方式」。在這方面,真人版電影還蠻還原的,裡面有些汙汙的鏡頭,真的讓小娛驚訝「醬也能過審!」
不過,可能也就是這種看似混日子的「屁民心態」,引起了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共鳴。有網友表示:「越長大就越發現自己不是jump裡面的熱血少年。不是每個人都天生開著金手指,技能隨手就學會,隨隨便便接受了考驗就一定會成功。」
相比之下,《銀魂》裡的人物多面而鮮活,武士是懶散的,穿和服的女人一點都不溫柔,新選組局長和猩猩一樣會對著心愛的對象發花痴。沒有人是完美的,生活就是自黑與吐槽,《銀魂》作者空知英秋對人性的懦弱和缺點,給予了最大限度的理解與寬容。
作者空知猩猩本尊
看慣了「正義的夥伴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突然出現一個挖著鼻屎的糖尿病大叔,平日吊裡郎當,偶爾正經起來就要和人拼命,這種普通人為保護身邊人而戰鬥的感覺,真是溫暖啊。
的確《銀魂》中的很多話,摘出來都是金句,比如心靈雞湯型的:
眼淚這東西啊,是流出來就能把辛酸和悲傷都衝走的好東西。可等你們長大成人了就會明白,人生還有眼淚也衝刷不乾淨的巨大悲傷,還有難忘的痛苦讓你們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淚,所以真正堅強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聲,懷揣著痛苦和悲傷,即使如此也要帶上它們笑著前行。
真理型的:
有時候,我們明明原諒了那個人,卻無法真正快樂起來。那是因為,你忘了原諒自己。
很多時候,累與不累,並不取決於事件本身,而最終取決於我們對事件的心態。
當然搞笑型的居多:
你算什麼黑道上混的,我可是在「人生」這條黑道上混了好多年!
這種乍看很喪,但笑過哭完又會重新振作起來的美好與感動,不可丈量。此外,也有粉絲認為,《銀魂》的魅力在於「打破第四面牆」,很好地處理了虛擬與現實的邊界,拉近了觀眾與作品的距離。
包括此次真人版大電影中,也有很多站在觀眾視角的梗,比如銀時直接吐槽伊莉莎白「動漫看著還好,電影版真像是假玩偶啊」;還有惡搞《風之谷》劇情,角色忽然和觀眾一樣開始擔心電影會不會面臨版權糾紛。
再就是《銀魂》真人版選角很成功,達到了「原作毀真人」的效果,多數演員貢獻了整容式演技,導演曾坦言,讓美少女橋本環奈(飾演神樂)真的花了不少功夫,最後一邊挖鼻孔一邊翻白眼的鏡頭完成,全場工作人員都為演員的敬業鼓起掌來。
最關鍵的還是需要拍好一個故事。儘管開頭捉獨角仙的戲份過於誇張,可能會令三次元觀眾感到尷尬,但隨著劇情的深入,「會覺得代入感很強,之後就看得超級燃,」觀眾小成認為,「演員演技在線,撇開原作之後依舊能讓人覺得故事精彩,這樣的漫改作品就是成功的。」
當然,《銀魂》真人版也是面面俱到的好。雖然導演為了讓觀眾看懂已經交代了很多背景,但仍有沒看過漫畫的觀眾反映,其中的笑點有些難get到。這是因為導演安插了太多捏他(惡搞其他動漫或影視作品的梗),對於熟悉的觀眾而言會覺得很妙,但不熟悉的觀眾就覺得並不好笑,「其他漫畫各種串門,看得我真是很累。」
「感覺不太像電影,更像舞臺劇,船上打鬥時,背景的雲彩仿佛是P上去的。」有一位觀眾表示,《銀魂》和他預期的不太一樣,「本以為這部電影應該會像《進擊的巨人》或者《殺戮都市》那樣,打打殺殺特效優質」。
嗯.....銀他媽其實是個和平主義者啊,所以真正的《銀魂》一定是一半搞笑日常+部分戰鬥場面的,打鬥戲並非其長項,汙段子和一言不合就灌的雞湯才是本體。喜歡《馬男波傑克》,喝喪茶多於喜茶,比起「明天一定會更好」更相信「今天得過且過吧再吃一碗飯不會長胖」的觀眾,請不要大意地進影院來欣賞這部年度最沒內涵的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