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豆漿、毒蘑菇、黃花菜、馬鈴薯中毒原理

2020-12-07 小好說健康

在我們經常吃的蔬菜中,豆漿、蘑菇、黃花菜、馬鈴薯可以說最常見的幾種,如果不合理食用,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那麼它們的中毒原理是什麼?知道為什麼中毒,才能更好的預防,通過搜索、查閱整理了幾點小知識,跟大家分享:

生豆漿中的毒素可能是胰蛋白抑制素、皂甙,發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在飲用前,沒有將豆漿加熱透。豆漿加熱不透的原因主要是加熱時攪拌不勻,鍋底部分變稠甚至燒糊,從而影響加熱,豆漿在沸騰之前會起很多泡沫,有人往往認為豆漿已經煮開而停止加熱。豆漿中毒的潛伏期很短,一般為30分鐘至1小時,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可伴有腹痛、頭暈、乏力等症,一般不發熱。豆漿中毒症狀不嚴重,輕者不需治療可自愈,重者或兒童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毒菇菇致病原因複雜,致死率高。近年來,毒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們國家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它的致病原因也最複雜,有肝腎損害型、神經精神型、溶血毒型、胃腸毒型。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加工或曬乾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後,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也可引起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和幻覺等症狀,嚴重的可以引起人體臟器損害,威脅生命安全。

黃花菜又叫金針菜,一般為幹製品,用水浸泡發脹後食用可保證安全。但在黃花菜產地和採摘季節,有人吃未經處理的鮮黃花菜,食用後會造成中毒。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是進入人體組織被氧化,會迅速生成劇毒物質二秋水仙鹼,成年人一次食入0.10.2mg(相當於50100g鮮黃花菜),即可引起中毒。

馬鈴薯發芽馬鈴薯中龍葵鹼是其毒性成分馬鈴薯正常情況下含龍葵鹼較少,在貯藏過程中逐漸增加,但馬鈴薯發芽或部分變綠時,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鹼含量激增,烹調時又未能去除或破壞掉龍葵鹼,人食人後可引起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節多發。龍葵鹼對胃腸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呼吸中樞有麻痺作用,並能引起腦水腫,充血,此外,對紅細胞有溶血作用。

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拒絕變質腐爛,少生冷蔬菜,吃出健康!

相關焦點

  • 吃黃花菜 四季豆 蘑菇咋防中毒
    7月28日,一對因誤食毒蘑菇發生危險的丹江口夫婦,在丹江口市太和醫院經過兩日的搶救已經脫離危險。據該市衛生監督局統計,近一周來,該市已發生十餘起不慎食用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致多人中毒,並有一名中毒者因搶救無效死亡。
  • ...黃花菜|甘蔗中毒|黑龍江|雞西|馬鈴薯中毒|李晨琰|龍葵|酸湯子|...
    20世紀30年代被首次提取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學者首次從酵米麵中毒樣品中分離出米酵菌酸。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潮溼、陰雨的天氣,再加上儲存不好,椰毒假單胞菌會在食物中大量生長繁殖。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銀耳及其它變質澱粉類製品,如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等。
  • 生豆漿含皂素 八種沒煮熟蔬菜比砒霜還毒
    生豆漿致命毒素:皂素致使機理:由於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漿未煮熟時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是將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素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其實此時存在於豆漿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並沒有完全破壞,如果飲用這種豆漿即會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時後即可發病,主要出現胃腸炎症狀。
  • 菜豆、生豆漿含天然毒素?發芽馬鈴薯到底能不能吃?這篇文章來告訴你!
    從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由天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鮮見,常見有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生豆漿中毒、發芽馬鈴薯中毒、魚類組胺中毒等。正確認識天然毒素,遠離食物中毒,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提示如下。
  • 九種蔬菜沒煮熟毒勝砒霜
    有些蔬菜如果沒有煮熟,甚至會引起中毒事件。我們在家烹飪時,對以下的蔬菜可要打起精神,切記煮熟了再食用,安全至上。大豆致命毒素:皂素致使機理:由於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皂素,因此,如果大豆鮮磨的豆漿未煮熟時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
  • 菜豆中毒、馬鈴薯中毒、生黃豆及未煮熟黃豆製品中毒的緊急處理與...
    中毒預防:皂素在100℃,經30分鐘毒性消失。不要進食放置過久的菜豆,烹製前要洗淨,最好能夠在水中浸泡15分鐘;菜豆烹調至無原有的生綠色和生豆味即可。 (二)馬鈴薯中毒 又稱土豆、山藥蛋子,綠色未成熟的馬鈴薯、發芽的馬鈴薯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
  • 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警示信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崔洪亮當前,東營市天氣炎熱,雨量充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為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市市場監管局警示廣大市民群眾應高度警惕,不食、不買、不賣野生蘑菇,餐館、食堂、旅遊景區飯店等各類餐飲單位要加強自我管理
  • 誤食毒蘑菇中毒?來看看毒蘑菇中毒應當怎麼處理!
    誤食毒蘑菇中毒?來看看毒蘑菇中毒應當怎麼處理!近日,高安市又發生一起自採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為預防誤食野生毒蘑菇中毒,小編在這裡緊急提醒廣大群眾:為了生命安全,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謹防野生蘑菇中毒事故再次發生。▲ 毒蘑菇請勿食用為什麼容易誤食毒蘑菇?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
  • 不當食用蔬果會中毒
    比如像黃花菜、大豆、扁豆、蠶豆、芒果、西紅柿、馬鈴薯等食物,若食用不當,同樣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請認準下列常見蔬果類有毒植物   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果蔬究竟有哪些呢?根據徐曄春多年研究歸納,最常見蔬果類有毒植物包括黃花菜、萱草、木薯、守宮木、扁豆、菜豆、蠶豆、大豆、白背菜、紫背菜、杧果、西紅柿、馬鈴薯、魚腥草、木竹子、芋、蕨菜等,必須謹慎處理食用。
  • 蘑菇鮮美不要亂吃 毒蘑菇害死54人
    5年發生155起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死亡54人據介紹,夏秋季是食物中毒高發期,野生毒蘑菇中毒、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已經成為貴州食物中毒的主要類型。其中,野生毒蘑菇中毒155起,中毒681人,死亡54人;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48起,中毒530人,死亡8人;細菌性食物中毒28起,中毒770人,死亡1人。
  • 野蘑菇、暴醃菜、鮮黃花菜……哪些食物易中毒
    原標題:野蘑菇、暴醃菜、鮮黃花菜……哪些食物易中毒   據統計,我國每年收到重大食物中毒報告600~800起,發病2萬~3萬人,死亡200~300人,而這僅是實際發病人數的冰山一角。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發展中國家食物中毒漏報率高達95%以上。
  • 5種蔬菜烹調不當容易中毒
    梅豆角中毒表現:一般在吃了沒有炒熟、煮透的梅豆角半小時至3小時,最長可達十幾個小時內發生中毒。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或胃部燒灼感,腹脹、噁心嘔吐。正確烹調處理方法: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在加熱100℃,經30分鐘以上加熱可破壞毒性,所以烹調加工豆角必須煮熟、炒透。建議採取燉煮的方法,如果炒食必須先用開水充分加熱。
  • 如何診斷和治療毒蘑菇中毒
    如何診斷和治療毒蘑菇中毒?  詳細了解進食史,對診斷毒蘑菇中毒和急救治療十分重要。對毒蘑菇的鑑定,不能以顏色是否新鮮,菌蓋是否長疣子,長不長蟲子,是否有異味等作為依據,而應儘早將患者食用的野蘑菇送有關部門,根據蘑菇的形態特徵和內部結構加以鑑定才是科學的。
  • 我的世界毒馬鈴薯是什麼 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導 讀 很多我的世界的玩家都對毒馬鈴薯很感興趣,毒馬鈴薯在遊戲中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我的世界毒馬鈴薯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呢
  • 《我的世界》毒馬鈴薯怎麼種 毒馬鈴薯作用詳解
    導 讀 我的世界遊戲中有不少食物,下面九遊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的世界毒馬鈴薯,一起來看看吧。
  • 緊急:全國多地出現奪命毒蘑菇!多人中毒
    引起中毒的高發期 近日 全國已有多地出現 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案例 !!! 近期,全國多地毒蘑菇傷人甚至致死事件屢見不鮮,再次敲響了人們舌尖上的警鐘! 關於毒蘑菇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闢謠:毒蘑菇才會中毒
    「通知」是這麼說的:「醫大已經死17人,友情提醒:最近醫院急診的患者比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豐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消息來源則稱,是來自青島市立醫院原院長孫玉安。「通知」所說的內容靠譜嗎?
  • 預防毒蘑菇中毒安全知識!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許多品種外觀相似,肉眼鑑別有毒和可食用品種十分困難。毒蘑菇中毒可以產生急性肝損害、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胃腸炎、神經精神症狀、溶血和光敏性皮炎等後果,中毒者救治非常困難,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因此,特別提示公眾不要自採自食野生蘑菇,以免危及生命健康。
  • 避免「酸湯子」中毒發生,秋冬食品安全關注三點!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第一個劃重點的自然就是這次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了。日常有三類食品容易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汙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導致食用者中毒。 毒蘑菇中毒 第二個劃重點的是毒蘑菇中毒。雖然菇類清香味美、口感獨特,並蘊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古今中外皆視之為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