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酸湯子」中毒發生,秋冬食品安全關注三點!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2020-12-24 騰訊網

關注「江幹審管」,獲取辦事所需材料

來源/ 杭州發布

資料/ 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人民網、中國新聞社

編輯/ 江幹審管

近日發生的「酸湯子」中毒事件,給我們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秋冬季飲食,要注意哪些以避免中毒發生呢?

10月5日,國內某地發生食物中毒的悲劇事件。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製的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造成8人死亡。

經調查,該事件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通常,我們在夏季,對食物中毒的警惕性會高一些,但現在看來,秋冬季預防食物中毒也不容忽視。

不但要預防那些平時熟知的、未經適當處理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同樣要預防誤食毒蘑菇和大家較陌生的酵米麵食品汙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秋冬季食品安全要點

那麼,秋冬季在食品安全環節我們主要要注意哪些要點呢?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第一個劃重點的自然就是這次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了。日常有三類食品容易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汙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導致食用者中毒。

一是穀類發酵製品如發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發酵糯小米、醋涼粉等;

二是變質銀耳、木耳;

三是薯類製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

對此,預防米酵菌酸中毒的要點在於,在製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採食鮮銀耳;不提倡消費者購買木耳菌種後隨意自行栽培、食用(由於缺乏栽培知識,無法科學控制木耳的培養環境,存在椰酵假單胞菌汙染及產生毒素的風險)。

毒蘑菇中毒

第二個劃重點的是毒蘑菇中毒。雖然菇類清香味美、口感獨特,並蘊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古今中外皆視之為山珍。但有毒和無毒的菇類外形相似,非真菌學家不易鑑別,而且很多菇類毒素都是耐熱的,烹煮或裝罐都不能去除毒性

因此,每年誤食菇類而中毒的事例屢見不鮮。更狡猾的是類似毒傘肽類毒素引起的中毒食用後會在人體內潛伏6至48小時後才會出現中毒症狀,往往讓大家失去警惕或者延誤就診。有些菇類毒素則會引致與醉酒類似的症狀,出現錯覺和幻覺,甚至抽搐;有的則會引致腎臟或肌肉受損。

需重點強調的是,預防菇類中毒的唯一方法是不要隨便採食野菇。

部分蔬果含天然毒素

秋冬季第三個要小心的是,在新鮮蔬果收穫的季節,吸收營養的同時要防範部分蔬果含有的天然毒素

常見含有天然毒素的蔬果

豆類(例如四季豆):豆類多含有一種名為植物血球凝集素的天然毒素。吃了含有這種毒素的豆(一些未經烹煮或沒有煮熟的豆) ,可於短時間(一至三小時)內出現中毒現象,患者常有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應對的方法不難,只要記得把豆浸透,並以沸水高溫沉底烹煮即可

馬鈴薯:馬鈴薯含有甙生物鹼的天然毒素,雖然分量一般較低,但當出現綠色、發芽、損壞腐爛等情況時,毒素可能含量大大增加而導致食用後中毒。中毒症狀可包括口腔灼熱感、嚴重胃痛、噁心及嘔吐等。即便是煎炒煮炸也不能破壞毒素。因此對壞掉的馬鈴薯我們只能敬而遠之。

木薯:指木薯類植物的可食用根部。它含有天然毒素氰甙,其中又以苦木薯較甜木薯含量為高。當烹飪不當時,毒素可轉化為氰化氫而導致食物中毒。症狀出現較急,包括喉道收窄、噁心、嘔吐、頭痛等。

種子和果核:指蘋果、杏、梨、李子、梅、櫻桃、桃等的種子和果核。這些水果的果肉不含毒素,但果核和種子則含有氰甙。人們咀嚼這些水果的鮮果核和種子時,內含的氰甙會變成有毒的氰化氫。幼童最容易受影響,只要吞下數顆種子∕果核,便可能會中毒

黃花菜:黃花菜的根部和花含有秋水仙鹼。食用未經清水浸透和徹底煮熟的鮮黃花菜可能會中毒。中毒的症狀包括腸胃不適,例如腹痛、嘔吐和腹瀉。不過,黃花菜內的秋水仙鹼在烹煮和處理過程中會受到破壞,因此,經食品廠加工處理過的黃花菜及幹的黃花菜是無毒的。

銀杏(白果):銀杏含有白果二酚及白果酸等有機毒素,主要影響神經系統。銀杏中毒的人通常在進食1至12小時後便會出現嘔吐、煩躁、持續或陣攣性抽搐等典型症狀。未成熟及未經煮熟的銀杏毒性更強,煮熟後毒性減低。

為預防因進食含有天然毒素的蔬果而中毒,請注意以下幾點:

一、從有資質、有信譽的食品商店或攤位購買食物。

二、切勿購買綠色或正在發芽的馬鈴薯。

三、一般須煮熟後才食用的蔬果,切勿未經烹煮或沒有煮熟便進食。

發生食物中毒,有幾種急救措施,了解一下:

江幹審管

江幹區審管辦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國家食品安全評估中心談「酸湯子」中毒:學校勿自製酵米麵類食品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我們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
  • 為什麼「酸湯子」會引起食物中毒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一家12人聚餐,其中9位長輩吃了自製的「酸湯子」後中毒,全部不幸身亡。事件發生之初,大家關注的重點是酸湯子食材「在冰箱中冷凍一年而導致黃麴黴毒素超標」,後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發現,酸湯子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了有毒的米酵菌酸,才是食物中毒致人死亡的真正原因。
  • 酸湯子中毒到底是什麼?還有多種食品會引起類似中毒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們亙古不變的話題。近期,酸湯子中毒頻頻衝上熱搜,今天國家衛健委也提示了慎吃酵米麵類的食品。 前情回顧 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了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內,發生此類中毒14起,導致84人中毒,37人死亡。
  • 黑龍江8人食用「酸湯子」中毒死亡 致命毒素是什麼、怎麼預防?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發生一起食源性中毒事件,一次家庭聚餐中,9人食用了名為「酸湯子」的當地發酵麵食,而後發病,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根據官方初步定性,引起中毒的物質為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的米酵菌酸,屬於食物中毒事件。米酵菌酸是一種什麼毒素?為何死亡率如此高?哪些食物中可能含有?
  • 酸湯子中毒唯一倖存者去世,家庭聚餐引發9人中毒,9人無一倖免
    導語: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無論我們外出就餐還是自己在家做飯,一些基本常識要了解到,否則吃壞了身體是小事,要是吃出人命來就真的得不償失了。最近黑龍江一戶人家家庭聚餐吃酸湯子引發食物中毒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這個酸湯子到底有多致命,導致九口人全部喪生呢?
  • 一碗酸湯子導致8人中毒身亡,自製發酵食物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近日,在黑龍江雞西市,12口人的家庭聚餐導致多人食物中毒,該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截至目前,已有8人死亡。這起事件中,這家人及其親屬因為共同食用了自製的酸湯子而引發食物中毒,家中3位年輕人因為不喜歡該食物口味而沒有食用,幸而躲過一劫,而食用的9人中,8人已經死亡,1人還在搶救中。
  • 雞西酸湯子中毒唯一倖存者去世 酸湯子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中毒
    近段時間的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一直讓大家對這個雞西酸湯子很是關注,據最新消息報導雞西酸湯子中毒唯一倖存者去世,在不久前雞西酸湯子中毒致8人死亡原因確定下來了,並且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這次的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也是讓大家對於食物安全更加重視起來了,接下來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 ...創傷|扁豆|酸湯子|食物中毒|諾如病毒|特效藥|肝病|陽江|米酵菌酸
    近日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據了解其家裡共12人參加聚餐,食用酸湯子9人,8人搶救無效身亡。什麼是酸湯子?怎麼有毒?央視也對其引發嚴重食物中毒的米酵菌酸進行了報導我國近幾年發生的中毒很多與地方某些特色食品有關
  • 9人食用8人中毒死亡,「酸湯子」究竟藏著什麼毒?
    而事件中的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醫院化驗檢測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很有可能是製作酸湯子的玉米或者玉米面本身儲存不當,在產生黃麴黴素後被做成了酸湯子,之後又被冷凍起來。 除此之外,黃麴黴毒素急性中毒劑量較大,要達到黃麴黴毒素急性中毒的程度,需要食用黴變程度非常嚴重的食物才可能發生,而且食物中黃麴黴毒素含量較高時會有明顯的苦味,一般很難達到急性中毒的程度。
  • 自製酸湯子致9人死事件引關注 專家建議不製售、不食用發酵面米食品
    據央視新聞□記者 楊璐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某家庭9人聚餐引發中毒事件。10月19日,該事件最後一名倖存者李女士去世。至此,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據調查,該事件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米酵菌酸毒性如何?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小心家中這些食品安全隱患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最新消息,此前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的李女士於11日晚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根據黑龍江省衛健委發布的信息,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警惕!這些食物有毒!
    在剛過去的小長假期間, 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黑龍江的一家9口人在假期聚餐時 吃了一種傳統食物「酸湯子」,
  • 酸湯子到底是啥?怎麼才能避免食物中毒?為了家人健康,不妨一看
    黑龍江一家庭聚餐疑似食物中毒,9人食用,先後全部死亡,還登上了各大熱搜榜單,看到這個中毒消失時,無疑是心痛的,我特意查詢一下關於「酸湯子」的來歷,它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成的一種粗麵條,流行於遼寧、黑龍江、吉林一帶,當地人稱之為酸湯子,一種自製的特色小吃,就是這麼不起眼的東西,奪走了9條鮮活的生命
  • 為什麼「酸湯子」會引發米酵菌酸中毒?
    「椰毒假單胞」最早是荷蘭科學家在印尼爪哇島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發現的,那種食物叫「tempe bongkrek」,是以大豆和椰子粉發酵製作的,這就是「椰毒」的來源。  這種細菌本身並不致命,但它能產生兩種致命毒素,分別叫「米酵菌酸」和「毒黃素」,這兩種毒素才比較致命,一旦發生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最長可以達3天。
  • 東北「酸湯子」中毒的事兒裡,我們應該學到的日常食品安全知識|黃...
    最近,東北「酸湯子」食物中毒事件沸沸揚揚,事情的梗概是這樣的———東北一家九口人聚餐時吃了冰箱中凍了1年的「酸湯子」,一種玉米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結果9人中毒7人死亡,另外2人送醫院搶救。
  • ...黃花菜|甘蔗中毒|黑龍江|雞西|馬鈴薯中毒|李晨琰|龍葵|酸湯子|...
    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日前,黑龍江雞西居民王某某及親屬九人在家中聚餐,食用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事件引起關注。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信息,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升至8人!
    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致死事件原因 並非黃麴黴毒素!實則米酵菌酸引發! 死亡人數升至8人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某家庭聚餐引發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記者獲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的李女士於11日晚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
  • 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告誡我們自製發酵及醃製的食品慎吃
    這幾天新聞和網上熱議的黑龍江雞西某家庭親戚12人聚餐,其中9人食用了酸湯子全部中毒,在10月19日中午不幸的消息又傳來,最後一名搶救的中毒患者也沒有挽回生命,9名食用過酸湯子的患者,全部不幸死亡。這一則新聞在這幾天是讓人多麼痛心,就因為這一種常見的食物就斷送了9人的生命。
  • 「毒」從口入 一旦食物中毒如何自救?
    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一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食物中毒事件,又有壞消息傳來。國家衛健委通報,該事件唯一的倖存者昨天(19日)也已去世,至此,該中毒事件已致9人死亡。現已查明致命食物就是被病菌汙染的酸湯子。
  • 酸湯子中毒已致9人死亡,這種致命菌,最愛躲藏哪些食物?
    >導致本次食物中毒的酸湯子中,先後檢測出超標的黃麴黴毒素、以及高濃度米酵菌酸。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初步定性為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因此不論製成何種食品、採用何種日常烹調方法都不能破壞其毒性。中毒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