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廟會應對大風提前加固攤位 風車成為熱銷商品

2020-12-14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龍潭廟會應對大風提前加固攤位

  風車成為廟會熱賣品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本報訊(記者 王斌 雷若彤 李佳)昨天北京陣風達七八級,最高氣溫跌至冰點以下。大風對廟會帶來了不小影響,僅昨天一天,龍潭廟會至少有1000個紙燈籠被吹落,其中近一半完全被損壞。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發現,廠甸、地壇、龍潭等三大傳統廟會均在大風來臨前,對臨時搭建的商棚進行防風加固,噴繪背板等裝飾物要達到八級抗風要求。不過,大風帶火了風車生意,另有不少市民選擇室內遊園項目。

  廟會臨時商棚忙加固

  「遊客朋友,您好!今天大風,請您注意安全……」昨天,廠甸廟會現場每隔五分鐘就會播放園區廣播,提醒遊人遠離危險區域,做好防風保暖措施。據現場負責人介紹,北京春節期間容易出現大風天氣,因此廠甸廟會所有臨時攤位在搭建之初就考慮到了防風因素,在商棚的基底部增加了配重,確保不被大風吹翻或吹倒。

  昨天,龍潭廟會在開門前一小時,緊急對商戶攤位挨個進行加固。龍潭湖東岸、西岸、南岸的商棚、裝飾主體、架子是此次大風天氣中的監控重點。昨天一大早,7位工作人員對東、西岸風口區的商棚進行加固,並用釘槍對商棚篷布連接處再次進行加固。「早上的風已經很大了,天氣預報是七級風力,我們估計瞬間大風級別更高。」龍潭公園園容後勤部張博介紹說,今年已經是他值守廟會的第7個年頭,早已準備好風雪等突發天氣的預警預案。臨時商棚等建築物主體要用鋼絲繩固定,或採用斜向支撐固定等方式,噴繪背板等裝飾物也都考慮到風荷載問題,要達到八級抗風設計要求。

  此外,為防止散落樹枝被大風吹起誤傷遊人,地壇廟會出動專業綠化工作人員對全園樹木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清理幹支死叉;同時對全園綠地、養生園等裸露土地部分進行噴水溼化,防止大風吹起地面的乾燥沙土、造成揚塵。

  地壇、龍潭等廟會還對臨時垃圾桶進行規範,儘量靠樹、靠牆擺放,如果是擺在風口區域的垃圾桶有的用磚塊配重,或者在風大時暫時反扣過來,以免妨礙遊人。同時保潔人員提前上崗,重點撿拾白色垃圾、防止大風吹散垃圾,影響遊客和園區環境。

  大風天帶火風車生意

  雖然風大,但風車卻成為熱銷商品。北青報記者一走進地壇廟會,清脆活潑的風車聲便充盈著廟會的各個角落。這種用竹子和彩紙做成的手持玩具很受遊客歡迎,在人頭攢動的地壇廟會成為一道風景線。

  北青報記者觀察到,在購買手工風車的人群中,帶孩子來廟會遊玩的父母成為消費主力,「今天風大,風車更容易轉起來,聲音又好聽,孩子們特別喜歡。」一位賣老北京風車的攤主認為大風天提高了人們購買風車的熱情。北青報記者隨機詢問了廟會上幾家賣風車的攤位,大部分攤主都覺得自家生意變好了,「今天雖然風大,但是風車的銷量卻有所升高,從早上到現在基本沒停過,一直有人買。」

  北青報記者隨後對比了幾家攤位風車的價格,從20元至50元不等,規格和造型各式各樣,有三個小輪子並排的,還有四方形和菱形的。遊客普遍認為價格略微偏高,但可以接受。一位帶著孩子逛廟會的家長表示:「過年嘛,孩子喜歡,買個玩玩也很有氣氛。」在用彩色風車和紅色裝飾物點綴著的地壇廟會上,孩子們一邊拿著風車一邊跟著爸媽看景,父母們拿著小風車逗著年幼的寶寶,這讓冬日的北京廟會增添了一絲溫暖和情調。

  室內遊園項目受熱捧

  昨天,還有不少市民選擇了室內遊園項目。今年,中國園林博物館首次再現皇家買賣街場景,在室內搭建「雙橋」,兩側布置起各色商鋪,遊客仿佛置身於清代「年貨大街」。昨天上午,不少遊客專程趕往這裡,停車場一度出現在排隊等候的情況。

  買賣街是清代皇家園林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可以讓久居深宮的皇帝后妃也能體驗市井購物之樂。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在園博館二層看到,以歷史原型復建而成的「雙橋」格外顯眼,兩側是各色商鋪,清宮糕點、糖葫蘆及各色蔬菜水果琳琅滿目,進一步還原了買賣街內的節日喜慶氛圍。走廊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據中國園博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增強互動性,活動現場特別增加了為買賣街量身打造的非遺體驗活動。遊客在穿行於清代「年貨大街」的同時,還能體驗到極具特色的「五代皇帝」寫福字活動,將滿滿「福氣」帶回家。另外,遊客可以跟隨非遺傳人一起製作毛猴、曹氏風箏、紙藝鬃人、荷花燈等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民俗活動,感受濃濃的皇家迎春氣息。

  此外,中國園博館臨展廳目前正在展出8位山西剪紙非遺傳承人的200多件剪紙作品。既增添了節日喜慶氛圍,也能讓市民遊客感受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據悉,大年初一至初六,在剪紙展廳前公共區域內,將有剪紙非遺大師在現場帶領遊客學習剪紙藝術,親自剪制吉祥窗花,共同祈福新春。

  相關新聞

  大風吹出藍天 景區遊客大增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昨天,京城迎來了雞年首個藍天,市民出遊熱情被好天氣引爆,全市重點監測的160家旅遊景區,接待旅遊者125.8萬人次,佔假期前三天遊客量總數的近一半。

  昨天是農曆正月初二,儘管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但藍天重現引發了市民出遊的極高熱情。全市旅遊市場總體運行平穩,現代娛樂、自然山水、冰雪項目類景區備受遊客和市民青睞。

  昨天,全市重點監測的160家旅遊景區共接待旅遊者125.8萬人次。其中,現代娛樂型景區接待17.8萬人;自然山水型景區接待5.3萬人,同比增長15.3%;博物館型景區接待2.4萬人,同比增長7.1%;滑雪場型景區接待1萬人。

  各大廟會依然是最熱門的去處。昨天,龍潭廟會接待遊客12.5萬人;地壇廟會接待遊客11萬人;故宮博物院接待8.2萬人,同比增長2.4%;朝陽公園接待6.7萬人;雍和宮接待2萬人。

  1月27日至29日假期前三天,全市各重點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60萬人次。其中,現代娛樂型景區累計接待35.7萬人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自然山水型景區接待人數累計共10.2萬人次,同比增長24 %;農業觀光型景區累計接待3.5萬人次,同比增長19%;滑雪場型景區累計接待1.9萬人次。

  1月28日14點至1月29日14點, 本市共接到國家旅遊局12301、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轉來旅遊投訴2件,同比下降50%。2件投訴均涉及非法一日遊。假期前三天,全市共接到旅遊投訴8件,其中涉及旅行社4件,非法一日遊3件,景區1件,已分別轉交相關部門處理。全市無旅遊重大類案件及旅遊群體性事件發生。

(責編:高星、鮑聰穎)

相關焦點

  • 地壇龍潭兩大廟會取消攤位拍賣 肉串攤位由老字號經營
    「增加的攤位都要滿足準入條件,經過初選後,經由廟會商展評審委員會專家覆審後才能進入廟會。」王迪生說。  今年廟會將以體現京城傳統文化為主體,匯集南北各地的精品年貨、風味小吃、非遺手工藝品、名特優新飲食及廟會主題需要的地域風情特色商品300餘種。
  • 北京龍潭地壇廟會新增70個攤位 肉串攤位均不超10處
    從大年初一直到大年初五,最具年味的龍潭和地壇兩大傳統廟會開門迎客。兩大廟會均歷時五天,每天8時30分到17時對外開放。今年,龍潭廟會新增30個攤位、地壇廟會新增40個攤位。同時嚴控「羊肉串」攤位,兩大廟會均不超過10處。
  • 龍潭廟會標王每天能賣出八九千串肉串 日進15萬
    昨日上午,在龍潭公園西北門的售票窗口裡,54歲的售票員呂秀珍從窗口內向遊客遞出門票。   龍潭廟會自1984年至今已舉辦三十二屆,呂秀珍從未缺席,「當年在廟會上看舞獅和麵茶的小朋友,現在已帶著孩子玩套圈,我也算是見證了龍潭廟會的變遷。」她笑著說。   作為龍潭公園1985年第一任票務班的班長,她一直負責售票工作。
  • 逛龍潭,吃廟會!細數龍潭廟會上那些好吃的!
    今天早晨遛了一下龍潭湖公園,這間以廟會聞名京城的公園,正在為了新一期的廟會張燈結彩,能看到今年廟會的雛形還往年大體相同,也許區別就在於一些店家換成了新的吧。龍潭廟會我第一次來的時候還是小學,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手拿的竹編的風車,轉起來還有噠噠的響聲,這個小玩意在小朋友們面前著實炫耀了好久。在廟會上記得吃了一碗雞湯餛飩、一串好大的糖葫蘆,還喝了一碗不怎麼好喝的杏仁茶,那個龍嘴大銅壺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 北京地壇龍潭兩大廟會「爆棚」什麼年貨最受青睞?
    2018年2月17日訊,早上8點剛過,廟會門口的停車場外就已經排起了長龍;想買串兒羊肉串,大小夥子愣是在大冬天擠出一腦袋汗。地壇龍潭兩大廟會開幕首日便呈現出「爆棚」的態勢,截至昨天閉園時,龍潭廟會的遊人量達到了17.5萬人次,地壇廟會更是高達20.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 北京地壇龍潭廟會閉幕:小吃攤位狂甩 薑絲可樂大賣
    北京地壇龍潭廟會閉幕:小吃攤位狂甩 薑絲可樂大賣 2019-02-共接待中外遊客141.2萬人次  小吃攤位狂甩 薑絲可樂大賣  龍潭廟會最後一天,很多小吃攤位打出了甩貨的招牌 攝影/本報記者
  • 「逛吃」龍潭廟會,大烤串受追捧,特產反響不一
    廟會上,大烤串、大魷魚登臺當主角,薯塔成為孩子們的心頭好,臭豆腐、煎灌腸口感欠佳,芝麻糖、大麻花、花生酥、龍鬚酥等可以帶走的特產,吸客能力存在差異。新京報記者2月6日探訪龍潭廟會了解到,平時售價5.5元的瓶裝飲料「雅哈冰咖啡」如今已經漲到了8元。該店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廟會期間,價格肯定高,裡面的水價格更高。」如果遊客需要購買飲品,可以提前備好。
  • 「逛吃」龍潭廟會:大烤串受追捧 特產反響不一
    新京報訊(記者 羅帆)龍潭廟會於大年初一到初五開門迎客,作為保留大烤串的京城廟會,吸引了一眾遊客慕名而來。廟會上,大烤串、大魷魚登臺當主角,薯塔成為孩子們的心頭好,臭豆腐、煎灌腸口感欠佳,芝麻糖、大麻花、花生酥、龍鬚酥等可以帶走的特產,吸客能力存在差異。
  • 龍潭將閉園2天 為廟會「裝修」
    龍潭廟會北門掛起一串串的紅燈籠龍潭、地壇公園已開始進行廟會布置,並將於臘月廿九、三十閉園兩天,進行最後的「裝修」。另外,東城區東直門街道香河園北裡社區開展小年活動,與外國友人一起包餃子。2公園進行廟會布置今天上午,記者從地壇公園和龍潭公園獲悉,地壇、龍潭公園將於2月14日(臘月廿九)至2月15日(臘月三十)閉園兩天,進行廟會布置。第三十三屆地壇、第三十五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將於2月16日(正月初一)開門迎客,2月20日(正月初五)閉幕,共歷時5天。
  • 逛龍潭廟會 品臺灣風味
    人民網北京2月9日電(池夢蕊)昨天是龍潭廟會的第四天,來自臺灣的美食攤位前依舊與前幾天一樣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具有臺灣風味的小吃和特色食品讓人垂涎欲滴,現場人氣火爆。
  • 北京龍潭廟會成「肉串大集」 一天流水10多萬
    傳統廟會咋成了「肉串大集」  近半數商家是飲食攤位 羊肉串一天賣出10萬元 專家點評:小吃品種太單調 缺少老北京味道  龍年廟會紛紛於今天落下帷幕。地壇廟會7天客流量逾100萬人次,龍潭廟會也達到了85萬人次。  可是當人們回味時發現,這廟會咋讓小吃唱了主角呢!
  • 地壇、龍潭廟會抽檢肉串全合格
    羊肉串是春節廟會小吃裡的明星,從大年初一到初三,食藥監部門對地壇、龍潭兩大知名廟會的所有羊肉串攤位進行抽檢,三天共抽檢羊肉串176根,未檢出不達標肉串兒。為了保證廟會期間食品安全,東城食藥監局從廟會商戶招商開始全程介入,要求進駐企業必須是老字號或國營大型企業,並對其經營項目從嚴核定,從源頭杜絕不良企業和劣質食品流入廟會。廟會舉辦期間,食藥監部門每天每個廟會選派至少8名執法工作人員進駐,全面檢查商戶經營行為。
  • 2019北京地壇龍潭廟會活動介紹 兩大廟會有什麼活動亮點
    臨近春節,地壇、龍潭兩大京城老牌傳統廟會又要來了。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地壇龍潭兩大廟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兩大廟會均將於2月5日正月初一開門迎客,2月9日正月初五閉幕,一共歷時5天,每天8時30分到17時向遊客開放。其中,地壇廟會首次和故宮文創攜手合作,將故宮文創品引入廟會;而龍潭廟會則主打冰雪項目,首次引入冰上運動場。
  • 烤鱷魚肉驚現北京龍潭廟會 10元一串現烤現賣
    烤鱷魚肉驚現北京龍潭廟會 10元一串現烤現賣昨日,龍潭廟會北門附近,烤鱷魚肉攤位吸引了廟會遊客圍觀。  逛廟會幹什麼?吃,可能是多數人的最大樂趣之一。羊肉串、爆肚、炸灌腸、杏仁茶湯……這些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在廟會的地位仍舊不可撼動。而一些新潮食品則喜歡在廟會上揚揚名,前些年颳了幾年港颱風,這幾年則出現了更多異域風情。今年就有人把鱷魚肉再次帶上廟會,吸引愛挑戰的「吃主兒」。  20年來,儘管從沒離開過食品攤位,但廟會「資深」攤主孫樂義也嘗試過多種經營。「羊肉串等等,全都賣過,後來賣的人多了,就不賺錢了,還是幹自己拿手的。」
  • 京城春節廟會即將拉開大幕 地壇龍潭規劃千餘停車位
    農曆雞年春節期間,北京各大公園和景區將推出新春廟會、傳統文化展演、遊園賞景、冰雪運動體驗等文化活動。作為北京春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2017年的地壇、龍潭、廠甸、大觀園等廟會即將拉開大幕。
  • 朝陽公園洋廟會爆款商品成主角 小豬佩奇廟會配齊
    小豬佩奇玩偶成為攤位上賣得最火的商品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佩奇」要素滿溢廟會   遊戲攤位火爆非常   「中大獎,佩奇抱回家!」正如朝陽公園一攤位喇叭聲中反覆播出的這句宣傳語,人手一隻佩奇,似乎成了今年過年的一種「標配」。昨天在朝陽公園國際風情節上,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五花八門的小豬佩奇衍生商品,無疑成了各個攤位上最大的賣點。
  • 北京地壇、龍潭廟會正月初一迎客,網上可以訂票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記者從東城區了解到,第三十五屆地壇、第三十七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將於1月25日(
  • 2019年北京龍潭廟會時間幾號開始結束 活動亮點介紹
    第三十六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將於2019年2月5日(農曆正月初一)至2月9日(農曆正月初五)在龍潭公園盛裝舉行,現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據了解,園容裝飾以公園「四門、一街、多節點」為主體構架。
  • 北京龍潭廟會攤主現場烤鱷魚 15元一串(圖)
    烤串攤位上鱷魚被「五花大綁」石景山洋廟會,烤鱷魚攤位前圍觀人多吃者少 攝/法制晚報記者 王賀健本報訊(記者 李佳)昨天是大年初三,各家廟會人氣達到高潮,其中美食街無一不是人氣最爆的地段。而龍潭廟會上有家美食攤點讓過往遊客見後心頭不禁一顫——但見一條有兩米多長的活鱷魚被「五花大綁」在食攤的鐵架上,旁邊就是攤主現場燒烤鱷魚肉!北京青年報記者見到,這家攤點的招牌上寫著「鱷魚烤串」,上方並排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鱷魚經營許可證」,落款是永恆雙興水產商行。
  • 朝陽公園廟會:表演不斷 過山車頭上轉
    今年是朝陽公園風情節舉辦的第十五年,洋廟會除了有來自9國的舞者進行幾乎全天候的表演外,集中在南區的廟會攤位和齊全遊樂設施也吸引了不少遊客,攤位旁摩肩接踵時,有過山車從頭頂呼嘯而過也讓有人驚呼刺激。此外記者走訪發現,廟會頭飾普遍獲得遊人青睞,除了買給孩子,也有市民買給父母,耄耋老人秒變「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