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顆棗,活到百歲不顯老。核桃是個寶,強身健體又健腦。」
6月16日,呂梁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廣勇走進拼多多助農直播間。他向全國64萬網友介紹呂梁風光,同時為木棗、核桃等特產代言。隨後,呂梁副市長劉晉萍也在直播間,現場展示了煎牛排的手藝。
據了解,這場主題為「嗨購呂梁山貨,決勝脫貧攻堅」的直播活動,由中國科協定點扶貧辦、呂梁市委市政府主辦,呂梁市科學技術協會、呂梁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拼多多協辦。
截至16日晚十點,直播吸引了64萬拼多多網友圍觀,累計評論3.8萬條。直播店鋪一日漲粉3萬。副書記、副市長直播時,平均一秒產生兩個新訂單,帶動當地拼多多助農店鋪銷售額同比上漲150%。
書記市長直播吃大棗、煎牛排,美味又健康
晚上七點半,呂梁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廣勇準時來到直播間。
還沒來得及坐下,他就開始介紹呂梁的風土人情:呂梁位於山西中西部,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呂梁是革命老區,且旅遊資源豐富,開發了北武當山、龐泉溝等景點。武則天、劉胡蘭、賈樟柯等名人,生於此地。
▲呂梁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廣勇說,直播間的木棗價格比他買的便宜一半。(攝影 劉立偉)
「我們這裡屬於黃土高原,氣候高寒冷涼,孕育了大批特色農產品,尤其是優質雜糧系列。」張廣勇說,呂梁種植紅棗300萬畝、核桃200萬畝,被譽為「紅棗之都」「核桃之鄉」和「雜糧之倉」。這裡的汾酒也很出名,被稱作「白酒之魂」。
張廣勇稱,呂梁雜糧有三個特點:產量大、品質好、營養豐富。
他現場念起了當地人的俗語:小米粥就是人參湯,一天不喝心裡慌;一天三顆棗,活到百歲不顯老;核桃是個寶,強身健體又健腦。
接著,他重點介紹了木棗。呂梁有千年紅棗種植史,木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全部長在黃河岸邊的沙土地、丘陵之上,沒有霧霾,有豐富的礦物質」。
除了日常食用,木棗還具備藥用價值,「中醫認為木棗補氣養血、安神養顏,西醫認為木棗含有豐富胺基酸和維生素」。
▲呂梁副市長劉晉萍撕開一袋牛排,展示煎牛排手藝。(攝影 劉立偉)
隨後,呂梁副市長劉晉萍來到直播間推薦牛排。
據介紹,中國牛肉市場空間巨大。2018年中國牛肉人均消費量不足5kg,世界牛肉人均消費35kg,歐美發達國家人均消費60kg。目前,呂梁市存欄牛25萬頭,可出欄肉牛15萬頭。
「我們直播間的原切牛排,有菲力、西冷和眼肉牛排三種。」劉晉萍說著,拆了一袋眼肉牛排開始煎炸,「今天下單牛排,送鍋送餐具送醬料,家裡有電就能吃,特別適合工作忙、壓力大的年輕人」。
張廣勇說,本場直播的主題是脫貧,「今天不管你買不買,只要關注對我們就是支持,是對我們呂梁脫貧攻堅的貢獻」。
呂梁直播帶貨「常態化」,打造持續性助農新路徑
資料顯示,山西省境內80%的地形為山地、丘陵,深度貧困和生態脆弱相互交織,互為因果,70%以上的貧困人口生活在這些區域。呂梁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
不過,山西也是農產品大省。這裡氣候多樣,物種資源豐富,農業生產特色鮮明。張廣勇介紹,單是呂梁下屬的一個縣——臨縣,紅棗種植面積就高達82萬畝,正常年產量3億斤。因此,立足於呂梁地理環境,打造以雜糧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抓手。
今年以來,呂梁在打造特色農產品上下功夫,在5G應用、持續開展常態化直播帶貨上做文章,提升呂梁農特產品知名度、影響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4月17日,拼多多「愛心助農」活動落地山西靜樂,縣長王昕走進直播間,向平臺6億消費者推薦靜樂優質雜糧。該場直播共吸93萬人圍觀,9萬斤糯玉米、小米、藜麥等雜糧被「拼光」,通過直播直接帶動在拼多多銷售「靜樂雜糧」的店鋪銷售額近40萬元。
一個月後,運城市政府與拼多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好吃運城 e購河東」優品線上雲購活動。當地14位市縣長接力走進直播間,組成「助農天團」推薦運城特色商品。4個小時的大聯播,吸引了180多萬人圍觀,整個運城的農產品銷售相比去年日均水平上漲了350%
隨後,呂梁市委、政府組織了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節。5月中旬,當地13個市縣長走進直播間推介農產品,還上線了首批200萬助農電子消費券。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表示,「市縣長直播帶出了新業態、新模式,呂梁將創優營商環境,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趟出一條呂梁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呂梁7個貧困縣(區)已實現脫貧摘帽,58.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18%。這和農村電商的普及分不開,今年1~4月,呂梁市網上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8.6%,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同比提高了0.9個百分點。
「扶貧先扶志。多位市縣長高頻、持續地出現在助農直播間,可以提高當地貧困戶的信心,有助於黃土高原農產品銷售。」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未來拼多多還將派駐電商講師到山西,籌備舉辦更多直播活動,助推農產品上行。
來源:中國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