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9月12日,貴州省赤水市與拼多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農產品上行、農村產業轉型、新農商培育、電商產業體系建設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9月12日,貴州赤水市與拼多多籤署戰略合作,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朱煜(後排左三)、赤水市副市長鄭玉蘭(前排左一)出席此次籤約儀式。(攝影 張浪)
此次籤約後,雙方將率先實施「丹青赤水出山計劃」,共同推動赤水竹(筍)產業、紙產業、赤水曬醋、金釵石斛、臘製品、生鮮農產品、旅遊產業等重點產業、產品上行新電商。在此期間,拼多多將投入平臺流量、電商培訓、技術、人力、營銷等資源,全方位推動赤水好貨出山進城,助力赤水決勝脫貧攻堅收官戰,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赤水市與拼多多的此次合作既是深化貴州黨政代表團考察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成果的具體體現,又是貫徹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精神的務實舉措。」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朱煜表示,雙方將立足赤水產業資源和發展基礎,重點扶持赤水農特產品拓寬市場、提升公共品牌影響力,構建赤水電商產業體系,助推當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籤約當天,「丹青赤水特產館」也正式登陸拼多多平臺。同時,雙方還啟動了首場「助農扶貧」直播活動,市長朱煜、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以及當地十數家重點企業代表先後走進直播間,為91萬網友推薦赤水好貨。
拼多多助力滬遵東西協作,扶貧助農首站落地赤水
近一個月來,貴州省與拼多多互動頻繁。8月21日,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率領貴州省黨政代表團在上海考察期間,專程到訪拼多多公司,調研貴州農產品上行情況。
在此次籤約的前一天,滬遵扶貧協作第十一次聯席會議在遵義市召開。會上,貴州省政府與拼多多籤訂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遵義市政府與拼多多籤訂了《扶貧助農合作協議》。此次與赤水市的戰略合作即是扶貧助農落地的首站,也是貴州省、遵義市與拼多多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此次籤約後,赤水市與拼多多將攜手推動赤水農特產品出山進城,構建赤水電商產業體系,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攝影 張浪)
作為貴州省和遵義市率先脫貧出列的赤水市,當前正在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高位推進消費扶貧行動。朱煜表示,赤水與拼多多的合作恰逢其時,赤水將按拼多多所需,盡赤水所能,以最優質的服務、最優越的環境、最優惠的政策,全力搞好協調保障,推動合作事項落地落實,讓拼多多這棵大樹在赤水結出豐碩果實,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繼續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邁出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堅實一步。
據了解,作為一家根植於上海的網際網路企業,拼多多一直積極參與滬黔扶貧協作,與貴州省各地先後展開了密切合作。2019年4月,拼多多在遵義率先落地籌建了茶葉扶貧車間,助力當地脫貧增收。此外,「多多大學」講師也多次深入貴州各地舉辦系列「水果電商培訓」,線上線下培訓逾千人。同年8月,拼多多緊鑼密鼓推出「多多農貨節」貴州專場,積極助力包括小刺梨、獼猴桃等在內的一批貴州特色農產品「黔貨出山」。
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貴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總訂單數近5300萬筆,累計銷售收入26.46億元。其中農副產品訂單數1064萬筆。今年以來,貴州省農副產品已累計銷售434萬單,同比增長106%,上行速度超預期。
拼多多扶貧助農戰略委員會副總裁周賢表示,拼多多將持續發揮電商平臺優勢,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重點扶持赤水相關產業項目,推動至少50家企業及商家入駐拼多多平臺,全方位助力赤水優質農產品直連平臺6.83億消費者。
市長與全國人大代表直播帶貨,91萬網友拼購赤水好貨
赤水市不僅是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也是中國最大的竹鄉、中國長壽之鄉。好山好水孕育優質好產品,當地特色金釵石斛、竹鄉烏骨雞、赤水曬醋均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赤水曬醋被譽為醋中茅臺,釀造技藝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喝赤水曬醋,皮膚好不顯老。」活動當天,市長朱煜率先走進拼多多助農扶貧直播間,為網友推薦當地的好山好水好產品。
據朱煜介紹,赤水曬醋採用純天然糧食和中草藥精製秘方釀造,經過幾十道獨特的工序和兩至三年的日曬夜露,吸收天地之精華靈氣精心釀製而成,具有色、香、酸、醇、濃的特點。直播間網友表示:「赤水曬醋真的好,都不想再吃其他的醋了。」
「赤水的竹漿紙巾產自當地的天然竹漿,不漂白不掉屑,乾濕兩用。拼多多的網友們多拼多購,絕對買得放心。」除了帶貨之外,朱煜還在直播間盛情邀約網友們來赤水一覽當地的好山好水,並發放了一波超額福利,累計贈送2萬張旅遊門票。
▲在當天的直播中,赤水市90後全國人大代表、竹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昌芹(左一)也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為網友介紹竹編工藝和各種非遺產品。
隨後,赤水市90後全國人大代表、竹編非遺傳承人楊昌芹也走進直播間,為網友介紹竹編工藝,展示竹編水杯、竹編茶具、竹編手提包、竹編首飾等。直播間的網友們直呼,不愧是非遺產品,手藝精絕,正好中秋節買一套竹編茶具送爸媽。
楊昌芹介紹,赤水市擁有竹林132.8萬畝,近20萬人從事與竹相關的產業活動,逐漸形成了以生態竹產業為支撐的種植、加工、旅遊等全產業鏈。隨著赤水竹編的市場大門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竹編手藝人重拾技藝,帶動了很多農村留守婦女脫貧致富,把「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
「竹編工藝不僅是非遺,也是脫貧攻堅的特色支柱產業。」楊昌芹說,赤水竹編經過與現代設計理念的融合,已經把傳統平面竹編成功轉化為立體竹編,創新出了各類精美的工藝產品,希望通過拼多多平臺,打響赤水竹編的非遺品牌,推薦給全國的消費者。
在朱煜、楊昌芹和各企業代表的傾情推薦下,一共吸引91萬網友駐足圍觀,「赤水特產館」當日漲粉3.7萬,當地的竹漿紙巾、赤水曬醋、金釵石斛、非遺竹編、煙燻臘肉、紅苕粉等特色產品單日銷售增長360%,並帶動平臺赤水農副產品關鍵詞搜索量增長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