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從保稅區到自貿試驗區 開放引領 未來可期

2020-12-17 中國山東網

開放,是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與生俱來的氣質與內涵。

她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和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乘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東風,從設立至今也已近30年。

如今,將而立之年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已是高端產業加速集聚、外資外貿持續加碼,發展體量居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前列。

全球第二大橡膠交易市場、全國最大棉花交易市場、第二大原油交易平臺、全國最大的芝麻進口口岸和中國北方最大的小宗農產品交易市場、山東唯一整車進口口岸、全國首批二手車出口試點口岸、三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兩個區域性重點實驗室、一家國家級眾創空間……一個個閃亮名片在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匯聚起來。

時光回到1992年,記憶之門,從這裡打開。

探索開放 打造改革創新試驗田 (1992年—2008年)

1992年1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前身——青島保稅區正式成立,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起步區0.86平方公裡,由此,青島保稅區作為青島唯一一個、山東省及沿黃河流域九省區第一個保稅區,先行先試,邁出了與國際經濟接軌的歷史性步伐。

1993年3月,青島保稅區經海關總署對隔離設施驗收合格,正式封關運營,第一批建設者懷揣夢想,迅速掀起了建設熱潮。

1999年底,青島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定:保稅區實行新的管理體制,獨立運作。2001年,青島保稅區綜合實力進入全國保稅區第六位;2002年,經濟實力躋身全國保稅區的第五位。

此時,已躋身全國先進保稅區行列的青島保稅區,開始在更高定位、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確立了從保稅區到保稅港區再到自由貿易港區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2004年,國家批覆部分保稅區實施區港聯動試點,青島憑藉自身的跨越發展及理論優勢成為全國第二個試點區域。2005年3月,海關總署正式批准《青島「港區聯動」試點方案》,青島保稅區「區港聯動」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1月,面積1平方公裡的青島保稅物流園區正式通過海關總署等八部委聯合驗收,開始封關運營,青島口岸「區港聯動」由此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2008年9月7日,面積9.72平方公裡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經國務院批覆正式設立,整合了青島保稅區、青島保稅物流園區及臨近港口,擁有港口作業、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採購等功能,主要開展貨櫃拆拼、臨港增值加工、物流倉儲、貨櫃國際中轉等業務,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開放特質進一步增強。

厚積薄發 圓夢自貿試驗區 (2009年—2019年8月)

2019年8月26日,中國自貿試驗區再度擴容,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幸運入圍。

根據國務院批覆的《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實施範圍52.00平方公裡,佔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範圍的43.3%,其中含青島前灣保稅港區9.12平方公裡、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2.01平方公裡。作為自貿試驗區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肩負了多項創新類和借鑑類試點任務,其功能集成、政策疊加的開放特點更加突出。

10年的積累,成就了今日的鐵肩。

2009年9月1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期)順利通過國家十一個部委的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營。站在了新起點上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根據國家發展戰略部署,在山東省、青島市大力支持下,多措並舉推動區域深層次高質量創新發展,其空間結構和產業布局日益科學化,為後來申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奠定了堅實的功能政策和承載空間基礎。

2013年和2017年,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和青島出口加工區分別整建制劃轉至前灣保稅港區管理,實現了青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全面優化整合和多種區域政策的複合疊加,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形成了以保稅港區為「體」,以兩個出口加工區為「兩翼」的空間發展格局。2018年7月,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實現全域封關運營,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納入前灣保稅港區進行一體化運營,極大促進了港口效率提升、增量崛起。2018年11月19日,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獲國務院批覆整合優化為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填補了青島綜合保稅區零的空白。2019年8月,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通過青島海關、山東省商務廳等8部門聯合驗收;11月,獲海關總署批覆同意驗收合格,正式開關運作。

2019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覆青島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這是繼躋身自貿試驗區、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之後,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取得的又一項重大功能政策突破。至此,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所轄的兩家出口加工區均已實現區域功能政策的全面升級,其「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再次優化,進一步提升了青島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發展能級,為山東省、青島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增添了新動力。

同時,2019年1月初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促進綜合保稅區升級、打造高水平開放新平臺,並賦予了綜合保稅區便利企業內銷、促進研發創新、推進物流便利化、培育新業態、支持率先推廣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等五大方面新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增強了綜合保稅區的功能優勢,完善了綜合保稅區的營商環境,為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

對於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而言,空間布局的日益優化和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這些年來外在的直觀變化,而在其內裡,新功能、新政策的不斷落地和實施,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湧現和發展,則是推動區域創新謀變的新動能。進口商品、高新技術、文化貿易、大宗商品保稅期貨交易、小宗農產品交易、跨境電商、汽車、物流、航空、光電等產業平臺正在蓬勃發展。

從2012年11月獲批為汽車整車進口口岸、2015年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到2018年正式開通「1210」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業務、被賦予海關特殊監管區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獲批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正式啟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再到2019年名列國家第一批二手車出口試點口岸,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直走在創新發展的最前沿。勇於創新、敢於先行已經成為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區域精神的一部分。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創新也為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並助其不斷增創有利於自由貿易健康發展的新優勢。

未來可期 新起點上再揚帆

(2019年9月—)

如今,進入了自貿時代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又一次勇立於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潮頭之上,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正按照國家對全國自貿試驗區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總體要求,積極進行流程再造,大膽開放創新,勇做改革的先鋒。

據統計,2019年1至10月份,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842.15億元,總量居青島市第二,同比增長23%,增幅居青島市第一。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14903萬噸,同比增長12.53%;貨櫃吞吐量127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54%。

同時,在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累計新增企業500餘戶,同比增長34.75%;新增資本總額237.41億元,同比增長74.76%,自貿試驗區的「虹吸效應」正在顯現。

作為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前沿陣地,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積極做好五大產業重點項目儲備。2019年下半年,先後引進了世界500強中遠海運集團、浙江物產中大集團,中國500強中儲發展集團、大連中升集團、新華錦集團,中國服務業500強項目青島城投集團,橡膠產業龍頭企業海南橡膠集團等重點企業,落地了一批現代服務業、「網際網路+」倉儲物流、現代金融類項目。目前,在談重點項目30餘個,涵蓋以中石油、中遠、京東、中國汽車新零售、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傑華生物、青島中瑞泰豐無機環保新材料等有關項目為代表的倉儲物流、國際貿易、總部經濟、商業地產、醫療健康、現代金融、加工製造、現代海洋等多個領域的大項目、好項目。同時,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活動,通過設立招商專班、開展行業定向招商、制定精準招商政策、構建並運作多層次協作的社會化招商體系,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社會化招商的覆蓋面和實效性,拓寬了招商渠道。

作為自貿「新成員」的重要承載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厚積薄發,依託自身區位和資源稟賦,加快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路徑,多項試點政策已陸續在區域內落地實施。

在橡膠期貨保稅交割業務試點方面,保稅港區發揮天然橡膠第一大進口口岸優勢,率先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合作開展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業務。2019年8月,上期所首次批覆了10家20號膠指定交割倉庫,其中6家位於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核定庫容26萬噸,佔全國倉庫總庫容的70%;11月,全國首票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貨物,在保稅狀態下存入位於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保稅交割庫。

在實施貨物分類監管業務試點方面,2019年9月份,青島中港倉儲有限公司和青島萬嘉集運物流有限公司的兩票非保稅食品、日化品成功通過非申報通道進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標誌著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政策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正式落地實施,提升了貨主企業的可協調性,節省了物流成本,企業運作更加靈活,訂單量與日俱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得到了大大增強,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所輻射企業的業務類型呈現多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也大大增強。

國際中轉集拼業務也開始測試運行。自2018年12月7日保稅港區國際中轉集拼業務上線以來,截至2019年10月底共開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50餘單,主要中轉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家的貨物,貨物通關效率較釜山港快1.5天,初步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拆、拼箱運作環境。

下一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用好用活現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政策和國家部委已賦予的汽車平行進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二手車出口等單項政策試點;疊加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專門針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重點試點任務,積極開展制度創新,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在綜保區內適用《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的21項試點政策等等,推動總體方案中有關制度創新舉措儘快落地,努力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自貿時代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自貿時間」
    自2019年8月31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正式掛牌以來,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緊緊圍繞《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任務要求和區域實際,加快推進試點任務落地實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重點項目落地,片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經貿指標高速增長。
  • 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 青島片區位置確定
    根據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來看咱們山東如何布局↓ ↓ ↓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8平方公裡,涵蓋3個片區:濟南片區37.99平方公裡,青島片區52.00平方公裡(含青島前灣保稅港區9.12平方公裡、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2.01平方公裡
  • 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
    海關總署網站消息,近日,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通過由青島海關會同山東省直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驗收組驗收。聯合驗收組聽取了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驗收準備工作情況匯報,對圍牆等隔離設施,卡口、監控系統、查檢場地、巡邏通道、信息化管理系統、檢疫處理設施等監管設施,海關辦公及配套用房、監管用房等辦公設施進行了現場驗收。聯合驗收組一致認為,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隔離監管及相關配套設施符合綜合保稅區隔離監管設施建設的相關規定,驗收合格,同意通過驗收。
  • 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驗收
    12月10日,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由青島海關會同省直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驗收組驗收,為山東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再添一張靚麗名片。聯合驗收組聽取了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驗收準備工作情況匯報,對圍牆等隔離設施,卡口、監控系統、查檢場地、巡邏通道、信息化管理系統、檢疫處理設施等監管設施,海關辦公及配套用房、監管用房等辦公設施進行了現場驗收。聯合驗收組一致認為,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隔離監管及相關配套設施符合綜合保稅區隔離監管設施建設的相關規定,驗收合格,同意通過驗收。
  • 構建更高能級開放大平臺 浙江自貿試驗區站上新起點
    然而,舟山地區的保稅船用燃料油卻逆勢大幅增長——今年前9個月,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加注總量達到325.94萬噸,同比增長17.71%。 前不久,浙江自貿試驗區獲批擴區,新增寧波片區、杭州片區、金義片區。以此為契機,浙江自貿試驗區「乘勝追擊」,正以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為目標,大膽試、勇敢闖、自主改,構建一個更高能級的開放大平臺。
  • 10個問題帶你讀懂湖南自貿試驗區
    設立湖南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雙勝利的關鍵時刻做出的重大決策,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階段提出的重要戰略部署。設立湖南自貿試驗區有利於形成中部地區協同發展新格局;有利於培育中部地區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優勢;有利於完善與中部地區特點相適應的開放新體制;有利於形成地方對非經貿合作新模式。
  • 打造戰略支點、戰略樞紐的一線報告⑩丨浙江自貿試驗區站上新起點
    然而,舟山地區的保稅船用燃料油卻逆勢大幅增長——今年前9個月,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加注總量達到325.94萬噸,同比增長17.71%。前不久,浙江自貿試驗區獲批擴區,新增寧波片區、杭州片區、金義片區。以此為契機,浙江自貿試驗區「乘勝追擊」,正以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為目標,大膽試、勇敢闖、自主改,構建一個更高能級的開放大平臺。
  • 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獲批 涵外高橋等4個區域
    主要任務  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
  • 連雲區跨境電商體驗中心——天馬保稅自貿1號店開業
    中心的啟動運營,標誌著連雲自貿片區以「1210」保稅備貨平臺為後場,以陽光國際A、B座為前店的「前店後倉」格局已初步形成。這種模式是江蘇自貿區獲批後,唯一可市內推廣的跨境電商模式,將為全市跨境電商提供可複製經驗。「我們要推進位度創新,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打造「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新業態、新高地,為江蘇自貿試驗區建設貢獻連雲力量」,連雲區委書記滿懷信心地說。
  • 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年 企業民眾樂享「紅利」
    白桂斌攝(視覺四川資料圖片)  右圖: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進口免稅商店內,一年輕人正在選購進口商品。楊尚威攝(視覺四川資料圖片)(製圖/龔武)  4月1日,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365天,這片近12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企業、民眾收穫了哪些「紅利」?大家對未來有哪些新期待?
  • 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體現大陸對臺胞厚愛
    (來源: 新華網)改革開放新高地 兩岸合作「排頭兵」    臺海網11月25日訊 據中新社報導 今年「雙11」的餘熱尚未褪去,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跨境電商傳來好消息:今年「雙11」期間,保稅進口票數35.5萬票,同比增長九倍多;保稅進口銷售額3872.57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九倍。
  • 北京自貿試驗區在哪裡?官方詳解空間布局規劃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杜燕)24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標誌著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設立。北京自貿試驗區在哪裡?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在2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北京自貿試驗區的空間布局規劃。
  • 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局牽頭召開供應鏈金融創新對接座談會
    7月15日,由天津自貿試驗區政策與產業創新發展局(以下簡稱「創新發展局」)牽頭,聯合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落地執行方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與中信梧桐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改革開放試驗田新動向備受期待,要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增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去年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樹立了改革開放新標杆;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優化了試點布局;壓減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至37條,提高了開放水平;向全國複製推廣49項制度創新成果,釋放了改革紅利。
  • 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微電園板塊打造「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
    4月3日,西永微電園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一年以來,西永片區微電園板塊(下稱微電園板塊)在建設自貿試驗區方面的成果。藉助自貿試驗區平臺,去年,西永微電園實現工業總產值1601億元,增長26%,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1542億元、增長26.9%,實現電腦產量5486萬臺,增長35%;外貿進出口值1714億元、增長14.6%,佔全市的38%。
  • 自貿區政策紅利助推青島綠辰騰飛
    葡萄酒、橄欖油、乳製品、日用品、洗護用品、母嬰用品……12月13日,「開放的山東」走進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媒體行採訪團來到位於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的青島綠辰進口商品展示推廣有限公司。  青島綠辰致力於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建設和發展,借力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建設,依託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業務從最初的大宗商品進口調整為葡萄酒進口,又從葡萄酒拓展到日化用品、吉他等不同領域。現階段實現了年進口量達2000個貨櫃,進口量已連續四年山東省排名第一。
  • 青島海關促進綜合保稅區發展21條措施全部落地
    9月10日,從青島海關獲悉,為使21條措施儘快在關區範圍內落地實施,切實釋放政策紅利,青島海關第一時間做好解讀宣講,先後開展宣講會20餘次,培訓人員近1800人次,覆蓋企業1000餘家。截至目前,21條創新監管措施已在關區綜合保稅區內全部落地,386家企業已享受到改革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