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爾水技術:二沉池常用計算方法詳解

2020-12-19 5G水處理技術

二沉池是以沉澱、去除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汙泥獲得澄清的處理水為其主要目的。二沉池有別於其它沉澱池,其作用一是泥水分離(沉澱)、二是汙泥濃縮,並因水量、水質的時常變化還要暫時貯存活性汙泥。

通常處理系統的建設費用是和系統處理構築物的容積大小成正比的,所以二沉池的設計計算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整個生物處理系統的運行處理效果和建設費用的大小。

一般二沉池有輻流式、平流式、豎流式三種形式,池型有圓形、方形。在過去多年中,對沉澱池的研究較為欠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設計單位(水處理公司)都有自己的標準或方法,這些技術並不總是有明確的理論論證,常常也會發生矛盾。

目前世界範圍內都要求在經濟負荷下,提高出水質量標準,由此對沉澱池的作用進行了重新研究,並對過去已經承認了的參數產生了疑問。

1影響二沉池運行設計的幾個主要因素

二沉池運行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有些因素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沉澱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有:(1)汙水:流量、水溫;(2)沉澱池:表面積和出流量、池高度、溢流堰長度地點和負荷、進水形式、池型、汙泥收集系統、水力條件、水波和自然風影響;(3)汙泥:負荷、區域沉澱速度、汙泥體積指數、硝化程度;(4)生物處理情況:活性汙泥模式、BOD負荷;

在濃縮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有:(1)汙水:混合液流量;(2)池體:池表面積、池高、汙泥收集系統;(3)汙泥:沉速(ZSV)、SVI、混合液濃度和負荷、回流比、汙泥槽高度。

欲獲得滿意的二沉池運行效果,就必須適當的滿足二沉池運行的諸多的條件,就目前研究的情況,設計中主要考慮因素有如下幾點:

1.1 活性汙泥的沉降性能

在生物處理系統中,活性汙泥的特性,特別是汙泥的沉降性能,直接影響著二沉池的工藝設計與運行。

衡量活性汙泥沉降性能的參數有二個:一是汙泥指數SVI(mL/g);二是汙泥沉降比:SV%。

SVI的物理意義是:曝氣池出口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每克幹汙泥所形成的沉澱汙泥所佔的容積(mL)。

SV%又稱30分鐘沉降比,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 分鐘後所形成的沉澱汙泥的容積佔原混合液容積的百分率。

SVI、SV%與混合液汙泥濃度MLSS(g/L)之間有下列關係:

SVI=SV / MLSS (mL/g) (1-1)

或 SV=SVI×MLSS (mL/L)

SVI值能反應出活性汙泥的凝聚、沉澱性能,過低說明泥粒細小,無機物含量高,汙泥缺乏活性;過高則說明汙泥沉降性能不好,並具有產生膨脹現象的可能。其沉降性能一般區別如下:

SVI< 100 沉降性能好;

100 < SVI< 200 沉降性能一般;

SVI > 200 沉降性能不好。

從式(1-1)可看出:要想獲得適當的SVI值,則需在設計時選用適當的汙泥濃度(MLSS)值,當進入生物反應器中的有機物量一定時,汙泥濃度愈高,則汙泥負荷(F/M)愈小,所以在設計時必須正確選擇汙泥負荷(F/M)。

汙泥濃度(MLSS)、汙泥負荷(F/M)與曝氣池體積(V)之間有下列關係:

F/M= QS0/VMLSS

式中:

Q — 汙水流量(m3/h);

S0— BOD5濃度(kg/m3);

V — 曝氣池體積m3。其它同前。

在設計中一般根據汙泥負荷(F/M)選擇確定汙泥指數(SVI),此數據一般採用運行值或試驗值,可根據表1選取,混合液汙泥濃度可根據處理工藝從表2中選取。

對大多數廢水, F/M在下述範圍內: 0.3<F/M<0.6。

1.2回流汙泥、回流比、回流汙泥濃度、濃縮時間

在生物處理系統中必須保持足夠且恆定的生物群體,因此在二沉池中所沉澱的生物固體(汙泥)一部分必須返回到曝氣池,另一部分從二沉池中排放掉。返回到曝氣池的生物量,是用來維持系統所要求的汙泥濃度,降解進入系統中的有機物質。有機物越多,需要的生物量越大,要想維持系統所要求的汙泥濃度,就必須保證回流汙泥的量。

在生物系統物料平衡中有如下關係式存在:

X= XrR/(1+R)

式中:

R ---汙泥回流比%;

Xr---回流汙泥濃度kg/m3;

X ---混合液汙泥濃度MLSS kg/m3

由此式可看出:(1)想要得到預期的X(MLSS)值,就必須保證有一定的回流汙泥濃度和回流汙泥量;(2)X<Xr。回流汙泥量,一般用回流比控制。對於平流式和輻流式二沉池一般採用R≤1.5;豎流式沉澱池R≤2.0,因為較大的回流比會加大二沉池分離區紊動程度,而影響沉澱過程。

回流汙泥濃度在很大程度上與活性汙泥的性質和二沉池內汙泥濃縮條件有關,活性汙泥的濃縮性能不僅取決於SVI,還受到濃縮區高度、停留時間的影響。濃縮區的高度和停留時間與下列因素有關:固體負荷;二沉池進、配水方式;刮泥機種類與性能;汙泥回流量及二沉池的池型等。

在我國一般認為,混合液在量筒中沉澱30min後形成的汙泥濃度基本上可代表混合液在二沉池所形成的汙泥濃度,也即為回流汙泥濃度。回流汙泥濃度(Xr)與SVI之間有下列關係:

Xr=r106/SVI(mg/l)

式中的r是考慮汙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時間、池深、汙泥層厚度等因素有關的係數,一般取1.2左右。

德國在二沉池豎向設計中研究較多,並提出了二沉池底流汙泥濃度(XB)與濃縮時間(tE)之間的關係式:

XB=(103/SVI)(tE)1/3  (kg/m3)

式中:

SVI—汙泥指數(L/kg);

tE—汙泥濃縮時間(h)。

由此式看:汙泥濃縮時間越長,底流汙泥濃度則越高,回流汙泥濃度越高,回流比R則可越小;另一方面活性汙泥在二沉池濃縮區和刮泥區的停留時間應儘可能短,以免二沉池內汙泥中的磷再次釋放以及因脫氮而造成的汙泥上浮現象。但是要精確的確定最佳濃縮時間和影響係數,還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濃縮時間的確定對二沉池的計算特別重要,設計可根據表3經驗數據選取:

回流汙泥濃度因受刮泥系統的影響,其濃度一般低於底流濃度,其減少值與所採用的刮泥系統有關。

採用刮泥時:Xr≌0.7XB

採用吸泥時:Xr≌0.5-0.7XB

以上二式適用於機械刮吸泥式二沉池。

1.3 汙泥體積負荷和表面負荷

汙泥體積負荷(qv)和表面負荷q′是設計計算二沉池表面積的參數。二者有如下關係:

q′=qv/(MLSS×SVI)

在處理水量一定時,沉澱池表面面積與表面負荷成反比,A =Q/q′,為了保持較低的出水SS值和BOD值,我國《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J14-87(1997)中規定活性汙泥法二沉池表面水力負荷1.0-2.5m3/(m2.h) ,德國對水平流態的二沉池(平流、輻流二沉池)規定:q′≯1.6 m3/(m2.h);qv≦0.45m3/(m2h),對豎流式沉澱池,因存在著汙泥層的過濾作用和活性汙泥的絮凝作用,汙泥體積負荷較大q′≯2.0 m3/(m2.h)、qv≦0.6m3/(m2h)。

2目前國內二沉池常用計算方法

2.1 二沉池表面積計算方法

計算二沉池沉澱部分水面常用方法有表面負荷法和固體通量法,固體通量法在理論上與汙泥濃縮過程更為貼切,更是用於濃縮池的計算。

在許多沉澱池的設計計算中,依據試驗測得的汙泥沉降曲線給人以精確和複雜的印象,但對於大多數的設計來說,並沒有條件對處理工藝所生成的汙泥進行沉降試驗,因此二沉池的設計一般都採用經驗值。

一般設計中沉澱池的面積確定在我國簡化為A =Q/q′,《室外排水設計規範》中不僅規定了表面水力負荷值,而且規定了二沉池的徑深比。

英國WRC出版的TR11和TR144(STOM用戶手冊)對於面積計算都很簡單,且為工藝核查提供了圖表,使沉澱池面積計算大為簡化,同時,此表格還是一種比較沉澱池運行情況的方法,通過表格也可清楚的看到沉澱池微小變化影響著MLSS和SVI。

2.2 二沉池的高度設計

我國目前《室外排水設計規範》規定,沉澱池的有效水深宜採用2-4米,設計手冊和教科書對二沉池高度設計,只作了二沉池有效水深和二沉池汙泥區容積計算二項描述。

有效水深按沉澱時間計算,一般沉澱時間取1-1.5h。而汙泥區容積按2h貯泥量計算。

事實上這一規定是無法進行二沉池高度的詳細計算的,例如:汙泥區與池邊高度的關係。

國內某些設計研究院對輻流式二沉池總高度計算採用:超高、有效水深、緩衝層高度、刮泥板高度、沉澱池底錐體部分高度之和。其中有效水深計算沉澱時間一般採用3小時,水力表面負荷採用我國設計規範所規定的1-1.5m3/m2.h。緩衝層高度取0.5米。(除去池底錐體部分高度,其它均為池邊深度)在生產運行中取得良好效果。

英國WRC設計最大的缺陷同樣是缺少沉澱池的高度數據,但在歐洲一般採用德國ATV(汙水處理協會)高度分區方法加以補充。

德國ATV制定的設計規範(A131)規定的二沉池深度計算,把二沉池深度方向按其作用分為4個區:清水區、分離區、儲存區、濃縮及刮泥區。

(1)清水區(h1)

為安全保證區,減輕風、密度差、溢流堰對汙泥絮體的抽吸作用和不均勻界面沉降等不可避免的影響因素。h1 = 0.5m

(2)分離區(h2)

混合液在分離區泥水分離,該區存在絮凝和沉澱二個過程,分離區的沉澱過程會受進水的紊流影響。

分離區計算停留時間0.5h。

計算公式:h2 = 0.5Qmax(1+R)/[1-(SVI×MLSS)](m)

式中:

SVI——汙泥指數(m3/kg);

MLSS—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kg/m3)

R———回流比(%);

Qmax——汙水設計流量(m3/h)

(3)儲存區(h3)

作用是在雨季儲存汙泥,以免曝氣池中汙泥濃度大幅度下降,造成處理效果下降,儲存區與分離區是連續一體的。儲泥區所儲存的汙泥可保證雨季曝氣池中汙泥濃度不低於旱季汙泥濃度的70%,其差值ΔMLSS=0.3MLSS。儲存區的大小,應滿足雨季時在1.5h內能接納從曝氣池內多流出的汙泥量,汙泥體積濃度按500L/m3計(經驗數據),在此期間,汙泥在儲存區進行濃縮,並分布於整個二沉池面積上,二沉池汙泥量的增加量為:

ΔN=ΔMLSSSVIQmax(1+R)1.5  (L)

ΔN的體積V3 = ΔN/500 (m3)

h3 = 0.45qv(1+R)/500(m)

式中:

500L/m3 — 汙泥體積濃度。

ΔMLSS—汙泥濃度變化值 = 0.3MLSS(kg/m3)

SVI——汙泥指數(L3/kg);

qv——汙泥體積負荷(L/m2h);

qv =q′MLSSSVI。

(4)濃縮及刮泥區(h4)

濃縮區是保證汙泥底流濃度的區域。

h4 = qv(1+R)tE/C(m)

式中:tE—濃縮時間h,一般0.5-2.0h;

C—濃縮區汙泥濃度值(L/m3);

C = 300tE+500

濃縮區內汙泥可視為由一層層的等濃度層疊加在一起的,該濃度為單層濃度的平均值,單層濃度為Cn =(103/SVI)(tE)1/3。

二沉池總深度 h = h1+ h2+h3+ h4 (m)對輻流式二沉池計算總池深為其水平流程2/3處的池深,如圖1所示。同時還應滿足池邊深度hmin≥2.5m,計算總池深h≥3.0m,中心鬥邊深度hmax≥4.0m。

3結論

1.二沉池是目前活性汙泥系統中使用最廣泛的構築物,但其設計計算在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理論和實際上的不完善,還需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2.輻流式二沉池豎向設計計算方法建議採用一下二種方法:

(1)德國分區計算法計算,我國規範數據校核;

(2)用上述某設計院計算方法計算,按我國設計規範規定深度與德國深度規定相結的方法進行校核。

3.據國外報導,已有集漂浮和沉澱與一體的構築物也開始使用,漂浮物作為回流活性汙泥被回流,節省了常規回流汙泥泵的揚程,並有汙泥濃度比較高,池子直徑比較小的優點。

膜技術和微濾法也可作為常規沉澱池的替代,現在此技術正在發展中,他們的優點是佔地面積小。

相關焦點

  • 二沉池在汙水處理中的作用!
    (2)為保證汙泥能在二沉池得到足夠的濃縮,以便供給曝氣池所需濃度的回流汙泥,二沉池的固體表面負荷為150kg/(㎡· d),斜管(板)二沉池的固體表面負荷可擴大到192kg(㎡· d)。   (3)二沉池池邊水深宜採用2.5~4m,具體值與池體的大小有關,二沉池直徑越大,池邊水深也應當適當加大,否則二沉池的水力效率將降低、有效容積將減小。
  • 汙水處理二沉池運行管理手冊!
    (2)為保證汙泥能在二沉池得到足夠的濃縮,以便供給曝氣池所需濃度的回流汙泥,二沉池的固體表面負荷為150kg/(㎡˙d),斜管(板)二沉池的固體表面負荷可擴大到192kg(㎡˙d)。(3)二沉池池邊水深宜採用2.5~4m,具體值與池體的大小有關,二沉池直徑越大,池邊水深也應當適當加大,否則二沉池的水力效率將降低、有效容積將減小。
  • 上饒市射流潛水式曝氣機(二沉池汙泥回流泵設計)
    上饒市射流潛水式曝氣機(二沉池汙泥回流泵設計)   【中藍水處理】專業生產廠家是一家集科研、設計、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生產潛水推進器、潛水推流器等產品的南京環保企業。
  • 汙水處理中的二沉池的作用及其分類
    沉澱池是汙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為除去汙水中的懸浮物,實現泥水分離,按用途可分為初沉池、曝氣沉砂池、二沉池、高效沉澱池等,其中二沉池設於生化池之後,是活性汙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汙水廠生化系統是採用活性汙泥處理汙水,需要保持一定的汙泥濃度,從生化池進入二次沉澱池的混合液在池內沉澱後,上清液排出,汙泥回流至生化池前端,一部分剩餘汙泥排出。二沉池不僅起到了澄清作用,還對汙泥起到濃縮作用,其運行質量好壞可直接影響出水水質、生化池汙泥穩定及淨化效果。
  • 黃河沉沙池以「沙」破題 池區人告別「一天二兩土」
    許瑞圖 攝  中新網聊城9月18日電 (孫婷婷)「一天二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關上門、閉上窗,不誤晚上喝泥湯」「大風一刮不見家,年年莊稼被沙壓」……18日,在山東省聊城市位山黃河公園內,今年55歲的張鳳喜回憶著住在沉沙池區域,過去與「風沙」相伴的難熬生活。(資料圖)治理前的黃河位山灌區沉沙池池區。
  • 建築給水排水知識:沉砂池的作用是什麼
    沉砂池的作用是去除廢水中這些密度較大的無機、有機顆粒。一般設在泵站、倒虹管、沉澱池前,除砂可減少後續工藝流程中機械部件、汙泥泵的磨損,減少管道的堵塞,降低汙泥負荷,改善水處理條件,避免砂粒在曝氣池和汙泥消化池中的積累,防止淤塞曝氣頭,維持汙泥處理構築物的有效容積,提高汙泥有機組分的含量,提高汙泥作為肥料的價值。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等。
  • 東道爾水技術:出水COD升高,解決辦法分析
    二、兩級串聯生物濾池,先dn再cn;如果cn池進水氨氮在2-5之間,總氮大概在8-9;濾池出水總氮想控制在12、氨氮0.8以下;cn池do控制在多少範圍比較合理呢? 答:如果為了去除氨氮,溶解氧要高一些,至少在2~3mg/L以上,還要注意進水的COD不能過高,否則氨氮降不下來。
  • 東道爾水技術:COD化學需氧量解析
    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K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 東道爾水技術:膜的化學清洗方法大盤點
    化學清洗的方法很多,按化學清洗劑的種類可分為鹼清洗、酸清洗、表面活性劑清洗、絡合劑清洗、聚電解質清洗、消毒劑清洗、有機溶劑清洗、複合型藥劑清洗等。 一、鹼清洗鹼清洗的藥劑有氫氧化物、碳酸鹽、磷酸鹽、過硼酸鹽等。
  • 常用工業廢水處理方法(18種主流技術)
    多效蒸發流程只在使用了蒸汽,故節約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熱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2、生物法   生物處理是目前廢水處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應用範圍廣、適應性強、經濟無害等特點。
  • 東道爾水技術:工業上常用的膜組件五種形式及應用領域
    工業上常用的膜組件五種形式:板框式、螺旋卷式、圓管式、中空纖維式和毛細管式。前兩種使用平板膜,後三者使用管式膜。圓管式膜直徑>10mm;毛細管式0.5——10.0mm;中空纖維式<0.5mm。
  • 家裝常用的尺寸及用量計算方法
    建築內的器物為人所用,因而人體各部的尺寸及其各類行為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寸,常用的室內空間基本的尺寸數據,一般應熟記,因為由此導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種通道、房間的大小尺寸的確定。後邊還有室內裝修材料用量的計算方法,今天一併跟大家說一下。
  • 詳解坐標計算的方式!值得收藏!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常常需要進行複雜的計算,應對於這樣的問題,市面上出現了許多的專用測量軟體,但因為其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對於坐標的實際檢查比較困難,容易讓人走許多沒必要的彎路,所以小編特意為各位帶來了一些工程測量坐標具體的計算方法。
  • 酒廠水處理設備太原生產廠家設備使用周期詳解
    酒廠水處理設備太原生產廠家設備使用周期詳解 ,「vpkh0」 酒廠水處理設備太原生產廠家設備使用周期詳解本公司主營產品系列:水處理配件,電滲析,超濾器,除鐵錳設備,軟化水罐等設備。
  • 電線電纜常用材料及用量計算方法(標準版)
    一.用量計算簡介二.常用導體介紹三.常用電纜塑料材料介紹四.電纜塑料材料設計環保考量用量計算簡介的基本概念:(1,必要時請與供應商或單位主管再確認,以保證用量計算的準確性.1.02(d)用量計算時以SPEC中心值去計算.
  • 快來學一下水泥池增氧推水養魚技術!
    水泥池養魚已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技術了,從魚苗孵化到養出商品魚都可在水泥池內完成,隨著養魚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搞水泥池養魚。那麼其具體有哪些操作技術呢? 第一,水泥池的建造。池底低於地表1米以下,這樣可保持池底泥層中的溫度基本穩定,以利於魚的正常生長和安全越冬。 之後四周砌牆,牆高1.5米,池子砌好後要將內牆用水泥抹平滑以防滲水。注意要留好進水孔和排水孔。 第二,安裝「增氧推水」裝置,這是養魚成敗極其關鍵的一步。新建好的水泥池在相連處各安裝一臺「增氧推水」裝置,通過風機鼓風推動水流、增氧。
  • 生物方法治理景觀水效果顯著
    景觀水處理常見方法有傳統物化處理法和生態處理法。  (一)物理法  ①引水換水&nbsp&nbsp  當水體中的懸浮物(如泥、沙、有機物)&nbsp增多,水體的透明度下降,水質發渾時,可通過引水、換水的方法降低雜質濃度。  缺點:須有足夠乾淨水源作保證,換水成本高,且造成環境汙染。僅用於在小水量的情況下。
  • 電熱匯分享電熱管電阻、功率等參數計算及接法詳解
    有人諮詢電熱匯問:電熱管電阻、功率等參數計算及接法詳解是什麼?今天來介紹一下電熱管,首先介紹一下電熱管電阻、功率計算。800w=60.5Ω1000w=48.4Ω1200w=40.33Ω1500w=32.27Ω1800w=26.89Ω2000w=24.2Ω常用的通過電壓和加熱管的設計功率來計算出加熱管的電阻
  • 常用改善方法詳解
    常用改善方法詳解 時間: 2019-11-01 12:40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偲
  • 東道爾水技術:換熱器作用與特點全解,果斷收藏!
    二、換熱器系統中的型式 1、風冷/冷風系統 水與R22逆向流動。傳熱係數較高(與風冷比較),冷卻水耗量少(與立式比較),應用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