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2020-12-22 騰訊網

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4.貴由

貴由汗(蒙古語: ,鮑培轉寫:Güyügqaγan,秘史記音:古餘克,又譯庫裕克,西裡爾字母:Г юг хаан;1206年-1248年4月),大蒙古國第三任大汗,孛兒只斤氏,窩闊臺長子,乃馬真後所生,1246年8月24日—1248年在位,計2年。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追尊廟號定宗,諡簡平皇帝,在宗廟中列祭於第七室,排在忽必烈之父託雷後、忽必烈之兄蒙哥前。

(1)生平

早年參加徵伐金朝,俘虜了其親王;又曾經參與西徵歐洲。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貴由、第四任大汗蒙哥,以及後來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堂兄弟三人都是蒙古第二次西徵時拔都的部下。

1241年12月11日,窩闊臺去世,汗位虛懸,貴由的母親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法紀混亂,很多宗王貴族濫發牌符徵斂財物,唯有拖雷家族沒有這樣做,贏得了聲譽。乃馬真後欲立長子貴由為大汗,拔都與貴由不和,一直不肯參加選汗大會,後來,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也領兵來爭位,帝國面臨汗位爭奪戰和混亂的危險。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決定率諸子參加忽裡勒臺大會,1246年8月24日,宗王大臣們擁立貴由登基,貴由成為大蒙古國大汗,「全體宗王們脫帽,解開寬腰帶,把貴由扶上金王位,以汗號稱呼他,到會者對新君九拜表示歸順,在帳外的藩王及外國使臣等也同時跪拜稱賀。」

貴由登基後,雖然本人很有權威,但是因沉湎酒色、手足痙攣,並沒有什麼作為,且不理政事,多委於下臣。

1248年春,貴由親率大軍西徵拔都,至橫相乙兒(今新疆青河縣東南)病死。一說被拔都系勢力毒殺。

1246年8月24日至1248年4月20日在位,在位僅一年零八個月。

(2)和羅馬教宗的交往

貴由在位期間和羅馬教宗有交往。歐洲諸國傳言蒙古大汗信仰基督教,因此教宗諾森四世派遣若望·柏郎嘉賓出使,希望勸說蒙古大汗不要傷害基督徒,同時要他深入了解蒙古人的風土民情、作戰方式等。1245年4月16日從法國裡昂出發,途經神聖羅馬帝國、波蘭王國和基輔羅斯等國(他於1246年2月3日離開基輔)。1246年4月4日,他在伏爾加河下遊的薩萊(今伏爾加河下遊阿斯特拉罕附近)受到欽察汗拔都的接見。拔都派他去蒙古草原見大汗,他經過訛答剌、伊犁河下遊、葉密立河—翻越阿爾泰山,向東抵達蒙古草原。

1246年7月22日,他抵達距離哈拉和林只有半天路程的地方,選舉大汗的忽裡勒臺大會正在此召開。他目睹了1246年8月24日貴由的當選,並留下了對貴由的生動描述:「在他當選時,約有四十,最多四十五歲。他是中等身材,非常聰明.極為精明,舉止極為嚴肅莊重。從來沒有看見他放聲大笑,或者是尋歡作樂。」最後他未能說服貴由皈依天主教,得到貴由的回信後,於1246年11月13日離開蒙古草原,向西踏上歸途,經伏爾加河下遊的拔都駐地返回西方,1247年9月5日他到達拔都駐地,又經基輔返回西方。

(3)涼州會盟與吐蕃歸附

1247年,吐蕃諸部宗教界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簡稱薩班)同大蒙古國皇子西涼王闊端(貴由之弟,窩闊臺之子,成吉思汗之孫)在涼州(今中國甘肅武威市)議定了吐蕃歸附的條件,其中包括呈獻圖冊,交納貢物,接受派官設治,吐蕃地區納入大蒙古國(蒙古帝國)治下,史稱「涼州會盟」。

(4)窩闊臺家族的衰落

根據《新元史》記載,1248年農曆三月(1248年4月),貴由以養病為名帶兵西巡,途中病逝於橫相乙兒(今新疆青河東南),距離別失八裡一天路程。

貴由死後,其遺孀斡兀立海迷失臨朝稱制,由於貴由與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絕奔喪。為了對抗窩闊臺家族,拔都以長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請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亞草原的駐地召開忽裡臺,商議推舉新大汗。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的宗王們多數拒絕前往,海迷失後只派大臣八剌為代表到會。唆魯禾帖尼則命長子蒙哥率諸弟及家臣應召前往。

1250年,庫力臺大會在中亞地區拔都的駐地召開,拔都在會上極力稱讚蒙哥能力出眾,又有西徵大功,應當即位,並指出貴由之立違背了窩闊臺遺命(窩闊臺遺命失烈門即位),窩闊臺後人無繼承汗位的資格。大會通過了拔都的提議,推舉蒙哥為大汗。窩闊臺、察合臺兩家拒不承認,唆魯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難河畔召開忽裡臺,拔都派其弟別兒哥率大軍隨同蒙哥前往斡難河畔,但窩闊臺、察合臺兩家很多宗王仍不肯應召,大會拖延了很長時間。

由於蒙哥的母親唆魯禾帖尼的威望甚高,並且善於籠絡宗王貴族,多數宗王大臣最終應召前來,1251年農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難河畔舉行庫力臺大會,元憲宗元年農曆六月十一日(1251年7月1日),宗王大臣們共同擁戴蒙哥即大汗位。此後,為了鞏固汗位,唆魯禾帖尼在鎮壓反對者時毫不留情,並親自下令處死貴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

自此汗位繼承,便由窩闊臺家族轉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內部的分裂,為後來大蒙古國的徹底分裂,埋下伏筆。

相關焦點

  • 蒙古「四大汗國」——窩闊臺汗國的結局,同室操戈的悲劇
    窩闊臺汗國,是蒙古帝國的第二任大汗——窩闊臺及其子孫建立的國家。其領土範圍包括: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也迷裡(今新疆額敏縣),如圖:蒙古四大汗國在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徵」前,成吉思汗就確立了窩闊臺的繼承人地位,所以,在分封諸子的時候,成吉思汗把最接近蒙古本土的土地封給了窩闊臺
  • 窩闊臺汗國為何出現又消失,蒙古四大汗國是否包括元朝
    所謂蒙古四大汗國,分別是指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這四個在蒙古西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由蒙貴族統治的本土化政權,他們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國不同,他們實際上不是蒙古政權,雖然這些汗國的大汗都是蒙古人,但他的統治上層,高級官吏大多任用的是本地人,採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也是本地化的,跟元朝一樣,
  • 貴由汗:身為蒙古大汗窩闊臺的長子,卻無法得到父親的器重
    公元1227年的夏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遠徵西夏時候病逝,他的三子窩闊臺成為了蒙古帝國的新統治者。首先,由於長時間的酗酒,導致貴由患上了嚴重的痛風病,這也導致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差,在崇拜強者的蒙古貴族眼裡,體弱多病貴由是並不是理想的汗位繼承者。除此之外,貴由孤傲的性格也讓他很難能討得父親的歡心,他在為人處事方面有很大的問題,很容易得罪人。
  • 成吉思汗後人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現在哪個國家還存在?
    (蒙古國不能算成吉思汗後人建立起來的國家。)成吉思汗死後,並沒有將汗位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傳給自己的幼子託雷,而是選擇將汗位傳給三子窩闊臺,這直接導致了蒙古內部的矛盾和未來蒙古帝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雖說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手持有成吉思汗留下的遺詔,但是許多蒙古貴族依舊堅持汗位的傳承必須按照蒙古人傳統的原則,所以有無數的蒙古貴族支持成吉思汗第四子託雷繼位。這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汗位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處於空缺狀態。最終窩闊臺在自己二哥察合臺的支持下,才得以繼承汗位,成為蒙古帝國的第二位大汗。
  • 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你知道是現在的哪裡嗎?
    金帳汗國又被稱為「欽察汗國」、「克普恰克汗國」或者「朮赤兀魯思」,是一個由蒙古人在13世紀上半葉建立的一個封建國家。金帳汗國與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合稱為大蒙古國的四大汗國。
  • 古代史:史上並不出名的蒙古大汗,貴由汗和蒙哥也是一代英主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貴由汗和蒙哥。窩闊臺去世後,五年間一直都由其皇后乃馬真氏主政,直到窩闊臺長子由繼任為止。貴由汗在位三年(1246—1248年),史稱元定宗,享年43歲。貴由曾隨諸王伐金,在西徵中也立有戰功。窩闊臺生前最寵愛的是貴由的三弟闊出,並決定令其即位。
  • 為何成吉思汗死後沒多久,蒙古帝國就快速分裂了?
    編者按:蒙古帝國,在網絡上是一個上鏡率極高的歷史名詞。各種國內和國外的各種科普文章,更是將蒙古帝國冠以了歐亞大陸第一帝國的輝煌頭銜。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卻更多的提到元朝和四大汗國,那麼名聲可謂如雷貫耳的蒙古帝國,究竟是為何會變成元朝和四個汗國呢?
  • 蒙古四大汗國是什麼?它們與元朝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在世界史上,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是不得不說的奇蹟。當年成吉思汗的子孫幾乎打下了整個歐亞大陸,隨後又建立了四大汗國。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提到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這是什麼原因呢? 據有限的資料記載,在蒙古帝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去世後,龐大的蒙古帝國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
  • 窩闊臺已經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為何最後汗位又轉到了託雷系?
    公元1241年,成吉思汗第三子、蒙古帝國第二代掌舵人——窩闊臺,因酗酒死於行宮之中,終年56歲。窩闊臺離世前,並沒有留下傳位遺詔,只是在生前有傳位於幼子失烈門的口諭。以上種種外在或內在的原因,使得窩闊臺對這個兒子愈加厭惡,這也標誌著窩闊臺是不會將汗位傳給長子,從而埋下了動亂的種子。主母亂國窩闊臺厭惡長子貴由,然而對貴由的母親,也就是乃馬真皇后卻始終如一。
  • 曾經龐大無比的蒙古汗國,是怎樣崛起,又是怎樣滅亡的?
    但同樣隨著蒙哥汗的去世,由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大蒙古國隨之解體,之後忽必烈雖然成功奪取汗位,但原來隸屬於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已經基本取得了獨立,分別成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至此,大蒙古國時代結束,開始進入蒙古帝國時代。
  • 【原創】蒙古帝國
    中國元朝是蒙古帝國五個汗國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即大汗汗國的繼續發展。遠徵1、東歐成吉思汗(1162~1227)死後其次子窩闊臺繼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1162~1227)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
  • 蒙古帝國史:貴由可汗與歐洲
    1241年,蒙古西徵軍的鐵騎直入中歐波蘭、匈牙利等國,飲馬多瑙河與亞得裡亞海,震驚了整個歐羅巴大陸後蒙古軍因大汗窩闊臺去世而退兵,逃過一劫的西歐才鬆了一口氣。,加賓尼向拔都表明來意,拔都此時正在和窩闊臺家族發生激烈矛盾,為了避免火上加油,就拒絕接受信件,決定送他們前往蒙古本土,由大汗定奪。
  • 作為蒙古大汗的貴由,為什麼卻得不到整個蒙古的支持?
    自窩闊臺即位以來,蒙古帝國的派系鬥爭就已經開始了,蒙古的繼承制度是「幼子守灶」制,而非漢人的「嫡長繼承」制,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分別是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成吉思汗傳位給窩闊臺實際上是因為帝國的需要,在這四個兒子中,成吉思汗根據他們各自的能力分別予以重任,朮赤掌打獵,察合臺掌管法令,窩闊臺主持朝政,拖雷率領軍隊。
  • 聊聊蒙古帝國的分封制中的一個關鍵詞:兀魯思
    一、成吉思汗所封的西道諸王西道諸王,是指成吉思汗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按照蒙古習俗,幼子守灶,繼承了蒙古本部和大部分蒙古軍隊)。到忽必烈時期,西道宗王逐漸演變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旭烈兒四大兀魯思汗國。
  • 【蒙古帝國君王譜】哈薩克汗國(上):歷史
    俄國蠶食哈薩克汗國的措施是在哈薩克草原修築要塞。在接受哈薩克人假意臣屬的同時,俄國為了加強對哈薩克汗國的真正實際控制而繼續南侵,開始在哈薩克人牧地上建築一些軍事要塞。俄國參政院秘書處五等文官基洛夫於1724年將有關治理哈薩克人體制的兩個方案呈交給政府。這兩個方案的內容關係到俄國開闢通往中亞的商路、建立鹹海通航系統、發展與中亞各汗國的貿易和政治關係等問題。
  • 草原王子復仇記:一心繼承成吉思汗的海都,一手毀了忽必烈的帝國
    最早是在窩闊臺死後,其長子貴由即位。在那一屆的忽裡臺大會上,全體宗王和那顏(蒙古千戶長),在新汗面前「重複」了誓言:只要你的家族(窩闊臺系)中還留下了儘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一塊肉,我們都不會把汗位交給別人。
  • 同樣是蒙古帝國,為何四大汗國不算?
    忽必烈只是元朝的第一個皇帝,但並不是大蒙古帝國的第一個皇帝。開始的時候,眾所周知,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個蒙古統一政權。這個帝國開始了四面八方的擴張。先後經歷四個皇帝,或者說可汗,他們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太宗窩闊臺,元定宗貴由,元憲宗蒙哥,據說還有一個元睿宗拖雷,這裡有總共4到5個可汗時期,直到蒙哥死之前的這一段歷史,是大蒙古帝國的歷史,不屬於元朝的歷史,因為這中間有一個節點,這個節點把大蒙古帝國歷史和元朝帝國的歷史一刀兩斷,切分開來。
  • 蒙古帝國歷代可汗高清美圖及簡介(一)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窩闊臺汗孛兒只斤·窩闊臺(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臺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耳朵於也迷裡城(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忽裡臺大會被擁戴登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
  • 短短一代人,成吉思汗的帝國便走向分崩離析
    獨攬大權之後,她不遵從窩闊臺生前的旨意,堅持召開忽裡勒臺大會讓自己的兒子貴由繼位,而羽翼已豐的拔都則因與貴由結怨而反對他繼位,拒不參加忽裡勒臺大會,成吉思汗的幼弟斡赤斤也趁機起兵爭位。窩闊臺去世之後,蒙古帝國的政局陷入了動蕩不安之中,直到1245年,忽裡勒臺大會才在和林附近的夏宮召開。
  • 為什麼忽必烈一即位,蒙古汗國就四分五裂,他究竟幹了什麼?
    因為蒙古大汗的汗位傳承,自打成吉思汗那時候開始,就是推舉制的。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揮師西徵。他與皇后們話別,也遂皇后說:「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主上千秋萬歲後,應由何人承統?您頂柱般的御體一倒,象群雀般的國民由誰來管?」成吉思汗嘆道:「雖是婦女,也遂的話是對的。世上沒有長生不老之人,是到了確定後嗣的時候啦。」成吉思汗當下召見諸子及胞弟,議定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