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王子復仇記:一心繼承成吉思汗的海都,一手毀了忽必烈的帝國

2020-12-19 齊文刀

01 詭異的埋雷之夜

這世上有些事,無需證明,只證偽即可。

比如成吉思汗確定傳位給窩闊臺的那個晚上——

關於接班人問題,老太爺本想讓長子朮赤先表態,二兒子察合臺卻像吃了槍藥一般暴起,罵大哥是「蔑兒乞人的雜種」,兩人廝打成一團,雙雙完成了「政治自殺」。

影視作品中的窩闊臺形象

隨後察合臺推舉三弟窩闊臺,蒙古小哥沒有漢人那般虛偽的三推三讓,窩闊臺回應道:

我能說什麼呢?難道要說我(能力)不行嗎?父汗的恩囑,我只有全力去做吧。

但他卻話鋒一轉,繼續對老爹說道:

如果今後我的子孫中,出了儘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孫;出了麋鹿敢在他面前穿越,老鼠敢在他後面走的無能子孫,那又怎麼辦?

很明顯,這不是自謙,而是在追問優先繼承權的問題。

成吉思汗黃金大帳

成吉思汗答道:

窩闊臺的子孫中,如果出了儘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孫,難道朕的子孫中,就連一個好的也不會有嗎?

其實就是說,這一代雖然交給窩闊臺做主,但在他之後,只要能證明窩闊臺系出了「不肖子孫」,那麼在黃金家族後裔中,盡可以「擇優錄取」,取而代之!

僅此一句,作為日後所有搶班奪權者的法理依據,成了蒙古帝國無盡內亂紛爭的總根源。

那就奇怪了——

「世界徵服者」成吉思汗

以成吉思汗之英明神武,窩闊臺之沉穩睿智,他們兩個會一唱一和,給自家帝國埋下這麼大一顆雷嗎?

情節很精彩,卻未必是歷史真相。

02 疑竇重生的孤證

很遺憾,這的確是一段孤證,僅僅見於《蒙古秘史》之中,發生時間為公元1218年。

大致同時代的史料中,《世界徵服者史》、《史集》、《瓦薩夫史》……對此都沒有相關記載。

反而是成吉思汗在臨死前一年(1226年),召集家族和部屬,下遺囑安排後事,確定窩闊臺接班並要求寫下文書記錄——這一情節在《世界徵服者史》和《史集》中可以相互印證,只是出場人物和細節略有出入。

兩部典籍可互相印證

奧妙之處在於,《蒙古秘史》是蒙古人自己編纂的,具體作者和成書年代都有爭議,成書後就存於蒙元宮廷,為後世皇族瞻仰參考;《史集》、《瓦撒夫史》等等則是異域波斯人的作品,和蒙古本土基本沒有利害關係,也沒有為尊者諱的顧慮,即使開了「美顏」,動作也不會太大。

美顏軟體效果對比

就在1251年,蒙古帝國改宗換代,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蒙哥在強大的武力威懾下,從窩闊臺系奪取了汗位,從此直到元朝滅亡,託雷系都是蒙元正朔。

那會不會是蒙哥或其後人,為了證明搶來的政權的合法性,篡改史書,偽造了當時的父子對話呢?

對不起,這同樣無法證明。

但是要證偽,卻並不困難,因為《蒙古秘史》的疑點太多了——

事關帝國傳承的百年大計,卻是在一家人吵吵鬧鬧中確定的,這也太倉促了吧?相對來說,《世界徵服者史》中的1226年遺囑大會,就要正式的多、也隆重的多。

再者說,1218年窩闊臺就被口頭指定為繼承人了,但從此直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9年的時長,《蒙古秘史》對此隻字未提,沒有任何複議和書面確認的記載。

這一家子人,心也忒大了吧?

《蒙古秘史》內文

最不合理的,是父子倆關於「不肖子孫」的那一段對話。

當時大哥、二哥已經撕破了臉,全家氣氛緊張,預立繼承人都是一個敏感話題,這個節骨眼上,還要去討論千秋萬代的繼承法則,不但太早,而且太不合時宜了。說句不好聽的,窩闊臺這一開口,把本系子孫的優先繼承權都敗光了,他圖的啥?!

當然,從邏輯上,只能提出問題,要解決問題,還得看史料……

03 證明有困難,證偽很容易

關於窩闊臺系擁有優先繼承權的問題,波斯人拉施特的《史集》中至少有兩處記載。

最早是在窩闊臺死後,其長子貴由即位。在那一屆的忽裡臺大會上,全體宗王和那顏(蒙古千戶長),在新汗面前「重複」了誓言

只要你的家族(窩闊臺系)中還留下了儘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一塊肉,我們都不會把汗位交給別人。

「上帝之鞭」蒙哥

第二次是在蒙哥要改宗換代的關鍵時刻,雖然大多數人隨風倒,但忠於窩闊臺系的額勒只帶仍然公開反對,理由就是:

窩闊臺汗即位時,你們曾全體一致發過誓——只要是從窩闊臺合罕諸子出來的,哪怕是一塊臭肉,如果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會瞧他一眼,我們仍要尊奉他為合罕,任何其他人都不得登上寶位。如今為什麼要另搞一套?

當年窩闊臺之子貴由汗繼位時,眾人所「重複」的誓言,應該就是這一段。

伊爾汗國開國大汗旭烈兀

《史集》是西亞伊爾汗國的史書,伊爾汗國本身就是託雷系大汗蒙哥的弟弟旭烈兀所創,長期與拖雷系的元朝交好,如果要篡改歷史,也只會歌功頌德,絕不會刻意偽造對拖雷系不利的證據。

因此,這裡關於窩闊臺系優先繼承權的誓言,應該是真實的。而這個政策的來源,很可能是成吉思汗大扎撒(法令)。否則,額勒只帶也不會如此大義凜然理直氣壯。

那麼那晚《蒙古秘史》中的對話,即使真的發生過,意思也是被篡改了的,而且是180°的大反轉。

如果按照《瓦撒夫史》的記載,那天晚上成吉思汗的回答應當是:

只要窩闊臺還有一個吃奶的後代存在,他在繼承祖先的皇位、國家的旗幟和軍隊的統帥權方面,就要優先於其他(各支系)的兒子。

成吉思汗的王旗:九斿(音流)白纛(音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窩闊臺系的後人會奮起反抗不死不休,而且不遺餘力要拆拖雷系忽必烈的臺了。

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04 海都:勵志小哥復仇記

至少在蒙哥看來,窩闊臺系永世不得翻身了,因為他上臺後對政敵的打壓清洗,下手實在太狠辣:

貴由的皇后海迷失、窩闊臺之孫失烈門、失烈門之母合答合赤,全部被殺;

貴由的好友察合臺汗也速蒙哥、也速蒙哥之侄、窩闊臺的忠臣額勒只帶父子三人,全部被殺;

貴由的兩個兒子忽察和腦忽,遭到流放和嚴密監控……

蒙哥的前任:窩闊臺長子貴由汗

窩闊臺的封地被分割的七零八落:

窩闊臺次子闊端因與拖雷系交好,保留了河西走廊及甘青一帶的封地;

闊端之子蒙哥都在闊端的地盤以西,分走了一塊土地;

窩闊臺庶子合丹分得了別失八裡;

窩闊臺庶子滅裡分得了也兒的失河流域;

窩闊臺四子哈剌察兒的兒子脫脫,分得了葉密立一帶,原貴由的份地;

窩闊臺五子合失的兒子海都,得到了海押立地區——草原王子復仇記,說的就是此人;

中亞地區的部分土地被拔都的金帳汗國吞併;

貴由幼子禾忽,繼承了窩闊臺的大斡耳朵(營帳),卻沒有得到斡耳朵所在葉密立地區的土地……

別有用心的分家

對窩闊臺系來說,這是一次不亞於賈府被抄家一般的浩劫,更恥辱的是,蒙哥故意翻弄手腕,讓庶出的合丹和滅裡兄弟做了窩闊臺系領導人,這就好比讓趙姨娘生的賈環來繼承榮國府,明擺著要斷其根基。

影視作品中的賈環形象

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而幼苗總有長成巨木的時候。

蒙哥當政時,窩闊臺之孫、合失之子海都一直在默默積攢力量。1259年蒙哥在重慶合川釣魚城暴斃,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展開了漫長的內戰,失去了監管的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為爭奪外高加索地區,也開啟了百年戰端,具體可參見拙作:旭烈兀怒懟別兒哥:黃金家族決戰高加索,蒙古世界徵服就此終結

大蒙古國亂成了一鍋粥。

早就胸懷大志的海都抓住機會,渾水摸魚,用了十年的時間攻城略地,重又恢復起祖父的窩闊臺汗國,而且地盤還有所擴大。海都又打又拉,又把察合臺汗國變作了自家的附庸,還狠狠地割下了一塊肉:富庶的伊犁河谷地區。

快速擴張中的窩闊臺汗國

當忽必烈終於搞定中原和蒙古本土事務,建元稱帝後,放眼一望——原本一地雞毛的窩闊臺系,其汗國疆域已經從阿爾泰山西北麓一直延伸到了中亞錫爾河流域,成為隔斷東西的龐然大物。

更可怕的是,因為成吉思汗大扎撒的法理依據,這大汗原本該是人家海都家族的,因此海都一路起事都名正言順,輕易就聚起了眾多宗王和大量的部隊。

1265年時,忽必烈也曾想招安海都,邀他來元上都開平會晤,海都藉口馬匹太瘦,堅決拒絕。敬酒你不吃,那你想要幹什麼呢?

05 大蒙古國:無可奈何花落去

1269年初,窩闊臺汗海都、察合臺汗八剌、欽察汗忙哥帖木兒的特使別兒哥徹兒,在海都的主場、錫爾河北岸的塔剌思,召開了忽裡臺大會,名義上的全蒙古大汗忽必烈,沒有得到邀請,當然,也沒有對大會授權。

四大汗國簡圖

蒙古四大汗國中,除了拖雷系的伊爾汗國未參會,其餘三個都在會上達成了共識——忽必烈已經背離了蒙古傳統,做了中原漢人的皇帝(當時已自稱「朕」、取年號「中統」,到1271年,又取「大元」為國號),三個汗國必須聯合起來共同反對忽必烈。

元史裡遷延三十多年的所謂「海都之亂」,自此肇始。

蒙古內戰

可以說,正是從這次忽裡臺大會開始,蒙古共同體徹底分裂,四大汗國擺脫了蒙古大汗的控制,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比如欽察汗國,此前發行的錢幣上,都鑄有全蒙古大汗的名字,此後一段時間再鑄幣,上面就只有欽察汗自己的名字了。

作為此次會議的召集人和主導者,海都成了大蒙古國的拆卸工,也一手毀了忽必烈的「世界帝國」之夢。

此後的元朝,勢力範圍主要在東北亞地區,更多地是作為中華帝國的一個朝代而存在,已不再是窩闊臺和蒙哥的那個歐亞帝國了。

海都挑起的蒙古「世界大戰」

為了渾水摸魚,海都和聯絡欽察汗忙哥帖木兒東西夾擊,從察合臺汗國割肉,還逼迫察合臺汗八剌出兵西亞,去攻打伊爾汗國阿八哈汗,削弱拖雷系的實力。後來八剌兵敗,還得了風癱,被海都囚禁致死。海都在隨後的幾十年間,成了察合臺汗國的司馬昭,執掌大權,肆意行廢立之事。

然而對忽必烈,海都卻是有勝有敗,雖然將元朝勢力逐出了中亞,但恢復祖業奪回大位,貌似也是遙遙無期。折騰到1287年,海都終於組織起一個超級「反忽聯盟」,他將東道諸王:乃顏、勢都兒、哈丹,也就是成吉思汗三個弟弟的後代,也拉了過來,對蒙古本土呈東西夾擊之勢。

以中原王朝的視角來看,這就是挑唆內部分裂勢力,粗暴幹涉我朝內政!

由此,海都也從最初的「復仇者」,變成了中華帝國的「攪屎棍」。

1288年忽必烈平叛形勢

1288年,年過七旬的忽必烈不得不北上親徵,他令滅宋名將伯顏留守漠北舊都哈拉和林,嚴防海都,自己去平定東道諸王。挑頭的乃顏蹦跳了兩個月就戰敗,被元朝俘虜後處死,餘部在1292年徹底平息。

1289年,海都聯合察合臺汗都哇大舉東進,在杭愛山附近擊敗元軍,一度攻佔了哈拉和林。同年7月,忽必烈不得不再次親徵,他晚年肥胖無法騎馬,只能坐象車千裡顛簸而來,一路將海都趕到了阿爾泰山西麓。

阿爾泰山位置圖

一直鬧到1301年,此時的元朝皇帝,已經是忽必烈的孫子元成宗鐵穆耳了,海都在一次會戰中被忽必烈的重孫子海山擊敗,受傷死於歸途。天道輪迴,受盡了他的驅使和壓迫的察合臺汗都哇向他的帝國亮出了爪牙,在此後的幾年中,窩闊臺汗國被察合臺汗國和元朝瓜分

忽必烈的重孫子:元武宗海山

1309年,海都之子、末代窩闊臺汗察八兒降元,被元武宗海山封為汝寧王,波及四大汗國,禍害了忽必烈祖孫四代人,拆毀了大蒙古帝國的「海都之亂」,從此宣告終結。

此間詳情,也可參見拙作:三代恩怨情仇終成海都之亂,不靠譜的繼承制度如何消解了蒙古帝國

不過,這一切卻再也回不去了。

相關焦點

  • 短短一代人,成吉思汗的帝國便走向分崩離析
    早在成吉思汗在位時,他的諸子之間就因汗位繼承權發生了激烈的鬥爭:西徵之前也遂皇后向成吉思汗提議,在他的四個嫡子中選擇一名儲君。按照習慣,成吉思汗首先徵求長子朮赤的意見,次子察合臺認為鐵木真是想傳位於朮赤,便公開以朮赤的血統問題發難,大罵道:「他是篾兒乞惕種,我等豈能受他管治!」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大部分大學生居然都不清楚
    但是,成吉思汗所發動的徵戰,雖然最初皆以復仇開始,但進而討伐過之,甚至橫掃無辜,踐踏自安之邦。大規模的西徵,尤其徵戰南高加索和裏海草原,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孛兒只斤·忽必烈,就是元世祖。那麼他跟成吉思汗有什麼關係呢?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調查,居然有半數以上的大學生不知道。從輩分上來說,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是成吉思汗的四子託雷的第四個兒子。
  • 為何成吉思汗死後沒多久,蒙古帝國就快速分裂了?
    如果將1206年成吉思汗的斡難河大會,視為我們今天所說的蒙古帝國建立的標誌,那麼這個帝國最終的瓦解,實際上則是從窩闊臺汗到忽必烈(1260年稱汗),兩代四汗的歲月中,逐漸完成。當然,必須要說的很重要兩點是,首先「蒙古帝國」這一概念,本身就是西方史學的概念,用來指處於統一狀態的蒙古國。但正如前文所說,一個統一的蒙古帝國,實際上本身就很難說是特別嚴謹。
  • 成吉思汗後人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現在哪個國家還存在?
    (蒙古國不能算成吉思汗後人建立起來的國家。)成吉思汗死後,並沒有將汗位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傳給自己的幼子託雷,而是選擇將汗位傳給三子窩闊臺,這直接導致了蒙古內部的矛盾和未來蒙古帝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雖說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手持有成吉思汗留下的遺詔,但是許多蒙古貴族依舊堅持汗位的傳承必須按照蒙古人傳統的原則,所以有無數的蒙古貴族支持成吉思汗第四子託雷繼位。這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汗位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處於空缺狀態。最終窩闊臺在自己二哥察合臺的支持下,才得以繼承汗位,成為蒙古帝國的第二位大汗。
  • 成吉思汗打下的江山包含了如今哪些國家
    室韋人乘機成批遷入原本突厥語遊牧部落聚居的漠北草原,從而使這一地區逐漸蒙古化,此後人們就管這片草原叫蒙古草原。不過這時的蒙古和之前生活在這片草原的匈奴、突厥一樣是指的操同一語系的部族聯盟,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只不過後來草原上這些操同一語系的部族是由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統一的,於是就用蒙古之名指代這片草原上所有遊牧部落。
  • 成吉思汗的萬裡江山:當年差點佔領日本,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
    有詩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作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打下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現在世界哪些國家曾是蒙古帝國的領土?今天蛋總就來聊一聊。1206年,出生蒙古乞顏部落的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成為成吉思汗。當他統一蒙古各部落後,便率領草原騎士開始對外徵服之旅,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就開始興起。蒙古帝國總共經歷四次大規模擴張,前三次擴張都大獲成功,唯獨第四次擴張失敗,最終導致了大元王朝的衰落和滅亡。
  • 聊聊蒙古帝國的分封制中的一個關鍵詞:兀魯思
    一、成吉思汗所封的西道諸王西道諸王,是指成吉思汗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按照蒙古習俗,幼子守灶,繼承了蒙古本部和大部分蒙古軍隊)。到忽必烈時期,西道宗王逐漸演變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旭烈兒四大兀魯思汗國。
  • 因為其他汗國比大元還爛
    成吉思汗時代,黃金家族是最團結的。即便如此,成吉思汗還擔心長子朮赤造反,甚至已經準備西徵長子朮赤。父子猜疑尚且如此,更別說以後的叔侄兄弟了。窩闊臺繼位後,就開始搞你死我活的宮廷鬥爭。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是怎麼死的?只能問窩闊臺這個三哥。蒙哥能上位,必須得感謝他有一個好母親。這個女人不尋常,硬是幫助拖雷一支繼承了汗位。大蒙古帝國也因為蒙哥繼位而走上巔峰。
  • 成吉思汗死後葬在哪?蒙古國歷史學家:在我們這裡!
    成吉思汗和中國的歷史有關,但成吉思汗並不是中國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成吉思汗的後人忽必烈入主中原並建立了元朝,但這和成吉思汗沒有什麼關係;同樣的道理,鐵木真孫子拔都建立的金帳汗國徵服了羅斯地區,但同樣不會有人認為成吉思汗是現在的俄羅斯人或者烏克蘭人。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
    尤其是擁有歷史上最廣闊疆域的元朝,它的創建者,在中國史留名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否是中國人呢?首先,我們要明確"中國人"這一概念的界定,如果說是只要在中國現今這片領土生活的就是中國人,那將元朝首都定都在中國現在領土範圍的成吉思汗,無疑是一個中國人。然而若是以自古傳承下去,"漢人"這一概念的,作為蒙古族的成吉思汗肯定說不上是中國人。
  • 蒙古「四大汗國」——窩闊臺汗國的結局,同室操戈的悲劇
    蒙古四大汗國在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徵」前,成吉思汗就確立了窩闊臺的繼承人地位,所以,在分封諸子的時候,成吉思汗把最接近蒙古本土的土地封給了窩闊臺其實成吉思汗既然把汗位交給了窩闊臺,是想讓窩闊臺徵服更多的土地,這才是蒙古人的習性。所以,窩闊臺的封地並不大,比他的兩個哥哥朮赤和察合臺小得多,甚至根本稱不上是一個「汗國」,但是,成吉思汗卻把蒙古最為精銳的軍隊交給了窩闊臺,這才是他爭雄天下的最大資本。
  • 曾經龐大無比的蒙古汗國,是怎樣崛起,又是怎樣滅亡的?
    即使成吉思汗在徵程中病逝,蒙古仍然沒有停下向外擴張的步伐,繼承大位的窩闊臺又於1231年徵服高麗,1233年滅董振國,1234年滅金國,隨後再度發動西徵,並於1237年攻佔莫斯科,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兵鋒直指維也納。就在蒙古西徵之際,窩闊臺逝世,遠徵軍於是東歸。
  • 成吉思汗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蒙古人?
    因為歷史淵源的問題,大家可能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人,但其實,成吉思汗是個標準的外蒙古人。成吉思汗像成吉思汗,即孛兒只斤·鐵木真,又名鐵木真,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遊地區,建立起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
  • 為什麼忽必烈一即位,蒙古汗國就四分五裂,他究竟幹了什麼?
    關鍵,忽必烈就是四個字:地位不正!為什麼這麼講?因為蒙古大汗的汗位傳承,自打成吉思汗那時候開始,就是推舉制的。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揮師西徵。他與皇后們話別,也遂皇后說:「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主上千秋萬歲後,應由何人承統?
  • 窩闊臺汗國為何出現又消失,蒙古四大汗國是否包括元朝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建立起來的「蒙古汗國」在蒙古軍事擴張的過程中迅速地瓦解,蒙古的核心力量進入西域、西亞和中原,蒙古本土反倒衰敗得很快,不再成為蒙古人的政治重心。忽必烈進入中原,依靠漢地的經濟實力和中原的政治文化傳統,違背蒙古草原傳統,成為元朝的第一個皇帝。
  • 成吉思汗的開國將領中,官至萬戶,是巴林草原的有哪幾位?
    在內蒙古大草原上,有一片草原叫巴林草原。這裡人傑地靈,因出產巴林石而天下聞名,有「世界雞血在中國,中國雞血在巴林」之說。相傳,成吉思汗曾用巴林石碗喝過酒,並讚美巴林石是「天賜之石」。傳說巴林草原是哈撒兒的封地。
  • 世界上最忠誠的部落,至今已為成吉思汗守靈近800年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鎮的遼闊草原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世代為帝王成吉思汗駐守陵寢,他們被稱作「達爾扈特人」,翻譯成漢語意為「擔負神聖使命者」。現今的成吉思汗陵也是經過多次遷移才遷回故地,不過達爾扈特人始終不離不棄,至今已忠誠守靈近800年。
  •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倒是成為部落聯盟領袖的成吉思汗,在早期並為將其作為都城。當地也一度成為了著名的克烈部都城,以及聶斯託利派基督教在蒙古利亞地區的核心。西方早期傳說的約翰長老,便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在克烈部首領王汗鬧翻後,成吉思汗通過軍事勝利佔據了哈拉和林。
  • 成吉思汗分封的四大汗國,在元朝滅亡之後都到哪兒去了?
    在統一了蒙古各部之後,成吉思汗首先進攻金國,並且通過武力迫使金國對其稱臣獻地。1218年,成吉思汗滅西遼。隨後攻破花刺子模和基輔軍隊,但隨即被保加利亞人擊敗,成吉思汗西徵結束,返回蒙古。然而在1225年,成吉思汗再次西徵,兩年後滅亡西夏,然後繼續攻擊金國。
  • 【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貴由、第四任大汗蒙哥,以及後來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堂兄弟三人都是蒙古第二次西徵時拔都的部下。 1241年12月11日,窩闊臺去世,汗位虛懸,貴由的母親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法紀混亂,很多宗王貴族濫發牌符徵斂財物,唯有拖雷家族沒有這樣做,贏得了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