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心歸元:你真的理解什麼是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了嗎?

2020-12-13 怡心歸元

這周末工作坊課程開班了,朋友小莉過來工作坊喝茶,閒聊中小莉說為了更深入了解孩子教育和親子溝通問題正在讀某院校的《兒童心理發展》高級研修班。之所以讀這個課程也是為了自我成長,而說到自我成長,我們的話題似乎更加同頻了。

01/為什麼要自我成長和療愈?

喝茶時我注意到小莉的神氣很緊很滿,太理性和較真了,缺乏生命的柔軟和溫度。後來又在與小莉的溝通交流中,彼此了解的更多了,結合其具體的狀態,分享了自己的直覺感受。

小莉說,自己12年開始接觸身心靈,之前也在茶空間工作,習茶修心,但並沒有真正的降伏其心。內心想要抓取的太多了,不滿足的欲求感很強烈,但現實又很打臉很委屈和壓抑。

有時和家人溝通,同事溝通表現出來的語言又很直,情緒爆發出來語言很傷人。特別是和孩子在一起很容易發火,孩子與自己在一起很緊張,不能放鬆。

我看了下孩子的照片,孩子缺少活力,壓抑了外展的神氣,因此身體也比較瘦弱。

很多時候我們內在的精神和心理出現問題,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價值觀與新時代的現實問題出現斷層,因此心靈被束縛而不得解脫。如果能及時的進行疏導,提升認知高度,修復這個認知斷層很多心靈的問題也就自然明了了。

02/自我成長不是你想的那樣

想起另一位學員的狀態,她在老公面前很卑微,甚至為了這卑微的愛無限容忍老公的外遇也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她去了很多地方,拜訪了很多的人,認識到自己內在那個「小我」是一個沒長大的「小女孩」:膽小、害怕、懦弱、自卑、缺愛和安全感。而自己又清晰的意識到都是童年陰影造成的,是內在成長的創傷,這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父母缺愛的教育造成的傷害。自己內心裡暗示絕對不找像父親這樣的老公,恰恰自己的老公就是像父親那樣的人。

而對外呢,朋友眼中的她是一位女強人,事業、財富、影響力都擁有,做事風風火火,果斷利索,與內心那個卑微的小女孩相比判若兩人。

原生家庭造成的童年陰影和成長創傷影響我們親密關係的建立。長大了我們也在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中不自覺遺留了父母的影子。

「自我療愈與自我成長」不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就能解決內在心靈的問題,思維層面的想通永遠撫慰不了"心"的問題。唯有直接面對恐懼和能量漏洞,有針對性的在事情中歷練,才能填平「心」的缺憾。很多時候我們能發覺漏洞的存在,自己卻無能為力。

03/如何疏導緩解內心壓力?

臨走時,小莉問我如何解決?我說給自己的內在空間做做清理和釋放吧,把生命裡積壓的那些委屈、壓抑等負能量清理清理,釋放釋放。

在釋放的過程中與老師進行能量的交織和置換,通過老師的有效疏導和深挖,更清醒的看到自己的能量漏洞,提高認知高度和認知的層面,才能勇敢去面對當下的結果和對過去的恐懼,遇見真實的自己。

PS:如何清理?

1、傾聽和疏導,過程中老師進行內在能量的交織和置換;

2、場能效應,人能放鬆的狀態下進行狀態的調愈和清理;

3、借事煉心,具體問題具體方法指導,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內觀覺察和應對調愈。

關於「自我成長」你或許還想知道:

自我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功課是如何進行自我療愈?

如何能夠覺察到自己內在的童年陰影和成長創傷?

如何通過親密關係的折射看到自己的能量漏洞和自我局限?

如何在具體的事情、問題和障礙面前看到自己深深的緊張、煩躁和恐懼?

如何觸摸到意識及潛意識所形成的感知系統和認知系統左右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

相關焦點

  • 新聞熱點:視力自然療愈是真的假的?視力歸元是真的嗎
    答疑解惑篇-視力自然療愈是真的假的?視力歸元可信嗎1、視力歸元自然療愈?(你們是怎麼恢復視力的?)視力歸元視力自然療愈是一種不打針、不吃藥、不手術、不中藥輔助治療、不藉助任何醫療器械視力自然療愈方法。課程採用信念的植入、能量的增強、意念療愈、想像力的提升,21天好習慣養成,安全、高效、快捷的療愈近視、遠視、散光、弱視等眼部視力問題,還孩子一雙明亮、清晰的眼睛,去觀察、去探索、去欣賞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2、視力歸元自然療愈的原理是什麼?近視的主要成因是由於長期視物過近,睫狀肌收縮緊繃,晶狀體長期突出固化了,只能折射近處物體的光,而遠處物體的光無法清晰折射。
  • 生命自我療愈的力量
    生命過程中要有自我療愈的能力,才會繼續向前。人生的道路上自然要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事情看似是挫折、困難、失敗,其是那些不過是偽裝了的人生課題,是幫助自我完善的最好途徑。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些上天賜予的厚禮,總是對過去的經歷耿耿於懷,這樣的理解就會讓自己總是不斷的經歷同樣的境地,而無法前行,那麼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自我療愈。自我療愈是一種十分必要和實用的一種能力。無論什麼樣的創傷和痛苦的經歷在自我療愈的幫助下,變得免疫,這些經歷將獲得更強悍的人生動力,通過自身的完善而為自己和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精彩。
  • 如何正確的自我療愈
    是不是你覺得很驚訝?或者覺得也不多呀!那都沒關係啦,今天講的是如果你是我,在第五個拜拜之後會怎麼做?我在這個時候開始反思,是什麼原因讓我不斷的分手呢?如果只有一個或者倆個這種情況,我可以安慰自己,沒關係是別人不好。但是現在不是這樣,一定是我自己身上哪裡有問題。想清楚這一點之後,我開始進行調整與突破。
  • 還好我會自我療愈
    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今早直屬領導邀請他的幾位上級進群後,同事們晚上的工作日誌變得格外出彩,都或多或少的有動銷。沒錯,銷售是以數字和結果為導向的,當沒有定目標,沒有費心思考如何實現銷售業績時,那工作過程就變得毫無意義。在整個片區業績為零的產出情況下,大家的危機意識和工作壓力可見一斑。
  • 分手之後,我們要學會自我療愈,做好心靈重建
    所有的分手都能帶來療愈。所以當分手後,你的關注點應該放在成長和療愈上。你要知道戀愛關係結束的根本原因:自己不能接受自己擁有這份愛情,當你覺得自己不值得獲得這份愛情的時候,就會走向分手這個方向。你所不被對方喜歡的一切都會在分手後處理的態度裡突顯出來。無論由於什麼原因分手,都要允許自己傷痛。找出消極自我否定,建立積極自我肯定,重新塑造我們的未來。把這幾句話貼在牆上,記心裡。我為自己而存在。
  • 一個人的旅程:在浙江義烏小鎮裡的自我療愈與成長
    儘管當時應對筆試和面試我都竭盡全力,但是事後我卻對博士入學這種深造方式產生懷疑——一個非名校文學博士能具有美好前景嗎?事實是,當年一起考試的好幾位考友博士入學三年後都未順利畢業。 就這樣結束博士入學考試,2016年4月底我離開家鄉來到浙江義烏的一個小鎮,開始從事中小學生課外輔導工作。這份工作主要在晚間7點到9點進行。
  • 自我療愈五步法,竟然這麼簡單又神奇?
    我們需要尊重身體的規律,學會與身體對話,開啟和充分發揮疾病自我療愈的潛能。   對於想要提升生命狀態、想要自我療愈的人來講,靜心就更為重要了。   只有讓自己保持清淨的狀態,才能精準感知到內在的狀態與相關問題,從而去覺察、療愈、改變。
  • 《聽見她說》楊紫:想回到過去殺自己|如何自我療愈童年的創傷
    為了逃避母親,小雨努力學習,考到離家很遠的學校,但是母親還是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她……這一段獨白故事,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共鳴」和議論。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能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長大,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運氣。我們也不可能真的回到過去,去扭轉什麼。
  • 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療愈,當你放下所有的傷,所有的痛,你才會健康
    癌症賜我苦難,也厚愛與我,更賦予了我新的生活,與寫作相遇,用寫作來療愈自己,與真實的自己重逢,並握手言和。 我的療愈故事從寫作開始,從頭條開始,從問答開始,從我寫下我的抑鬱,我的痛苦,我的迷茫,我的無助,我的自我救贖開始。
  • 《分手心理學》:療愈受傷的心靈,帶你走出情感沼澤,重建自我
    1、 坦白直接告訴你的父母親人、朋友同事發生了什麼事,這會減少大家對你的猜測,避免你人際交往上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告訴他們事情已經結束,避免大家關心則亂。首先,自我覺知(開始流心自我是怎樣的);再者,無條件接納自我(不是自我的行為,而是自我的感受)就如作者所說:「感受其實是一個探照燈,既照亮那些快樂和幸福,也會提醒你關注自己內在警覺和受傷的那部分,提醒你做出行動來改變。」做到自我關注和自我關懷,才能做出有效改變。
  • 張栢芝:走出原生家庭,自我療愈、重啟人生
    正如《重啟人生》作者金尚所說:我們不能選擇原生家庭,卻可以選擇自我療愈。《重啟人生》是國內第一本研究代際創傷的專著,它對於原生家庭創傷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具體影響、相關療法等都有詳細論述,尤其注重實用性、可操作性,有很多「乾貨」,拿到手就可以直接操作運用,很適合個人成長療愈之用。一個人和原生家庭之間的剪不斷理還亂,張栢芝就是很好的註解。
  • 魏思孝:一個青年作家的自我成長和自我規訓
    這部小說和魏思孝此前作品的最大區別,就是作者收起了原先投射在小鎮青年主人公身上的膨脹的、泛濫的、甚至過剩的自我,在這篇長篇小說中,你很難找到作者自己的身影,人物出場、說話、行動,卻少有旁白和評價。這是魏思孝有意為之。他大刀闊斧刪去了所有(在他看來)不必要的情緒抒發和場景描述,將自己代入到人物之中,卻不借人物自我表達。
  • 冥想:意念調動身心的能量,療愈自我
    這裡的兩個部分是你的身體和你的心神每天都在能量的消耗和恢復循環(我更喜歡用輪迴二字來描述。),而每天的食物補充和睡眠補充就是能量補充的過程。我們都知道一些簡單到極致的常識:我們的每天的精神都在做各種事情消耗,當我們休息時可以得到補充。我們身體的體能也是在做各種事情中消耗,當我們攝入食物消化之後可以得到補充。
  • 原生家庭原因造成的情緒敏感,如何療愈自我?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麼去看待過去,而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是對過去的傷痛念念不忘,還是與自己和解放下執念?假如你能坐著時空飛船穿梭回過去,你會對自己說些什麼?重要的是療愈自我,成長自我,更好地面向未來。二、重新審視過往經歷,正確認知「愛」前面提到的「討好型人格」,是為了獲得愛陷入取悅、奉獻的誤區。短劇裡的母親則是以愛的名義,瘋狂控制,時刻想操控幹涉,付出很多卻讓人想要逃離。
  • 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自我療愈
    在這裡,我就講講如何做到有效的自我療愈,幫助你快速走出陰霾,擁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 (一)儘快的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不要逃避。  不開心了,有煩惱了,那就自然的呈現出來。不要想著把情緒都放在心裡,這可能一時起到些作用,但時間長了,後患更大。
  • 《掌控自我》生活前先了解並掌控自己,簡單輕鬆的自我療愈方法
    自我療愈或者自我創造 ,都從那一刻開始 。讀完一本書了解我自己有時候讀一本書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如果還沒有找到那本書就請繼續 讀。但是我覺得當你發現一本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的時候,之前讀過的那麼多書,都在發揮作用,就像我們前幾年吃的東西不一定記得都有什麼,但是她們變成的營養一直在滋養著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讀完這本 《掌控自我》我最大的體驗是之前總說要了解自己,但是怎麼樣算了解自己呢?抓不到重點。
  • 《靜觀自我關懷》:理解自身的羞愧感,與自我來次大和解
    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比如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隔壁老王家孩子考進前十,於是家長開始嘮叨說:「看看老王家兒子的成績,再看看你......」無論表現得多好,在家長眼裡別人家孩子總是優秀的,而自家孩子真是哪哪都不如人家。這樣場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並不少見,而這種「比較式」的教育方式可謂是代代相傳。
  • 災難之後自我療愈的兩點建議
    你是不是也有下面的錯誤解決方案呢? 好了,如果你確實有以上這些現象的話,那麼小編在這裡給你兩個再簡單不過的小建議了,一個是對著鏡子,咬著筆或牙刷,然後傻笑(你沒有看錯,要傻笑);另一個是放著輕音樂並觸摸自己的身體
  • 自我療愈的關鍵--放鬆
    因此,放鬆是進行自我療愈的關鍵所在。當我們身體可以完全放鬆下來之後,許多疾病往往會不治而愈。
  • 自我療愈,對話「內在小孩」,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好像冥冥之中,總是有什麼東西在「限制」和「影響」你,莫名其妙的害怕成功?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功虧一簣」,繼而陷入深深的後悔中......但仔細想想,你是真的懶惰嗎?其實,在沒有競爭壓力的狀態下,你總是比別人都要「勤奮」,也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你的懶惰,其實只是一種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