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坊作為西安眾多美食小吃街區之一,它曾因「摔碗酒」而火爆全國,現如今更以諸多非遺文化和民俗成為西安不可多得集美食和文化的歷史街區。永興坊,原地為唐朝魏徵府邸舊址,是西安市為了繼續完善順城巷歷史風貌,充分彰顯古城歷史底蘊而建。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來永興坊,一定是要找各種特色小吃。
餃子,作為中國的古老傳統麵食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符號之一。它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在北方,吃餃子是一種常態,是每年春節必吃的年節食品。位於永興坊的德髮長餃子十分有名,它創建於1936年,被譽為「中華老字號」。
不知道有沒有聽過德髮長餃子宴,其餃子宴分8種宴席,6大香型多種口味,餃子造型上綜合雕塑、捏塑、組合、點綴等技藝,花、鳥、魚、蟲等各種動植物,被國家認定為「中華名小吃」,至今已發展了318個餃子品種,創造了世界金氏世界紀錄。
在永興坊的一家德髮長餃子店,我們可以見到許多造型不一,色彩各異的餃子,每一籠餃子的形態都是那麼可愛、精緻,令人不忍咬一口。據悉,德髮長是當今中國供應品種最多,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特色餃子宴和風味水餃、精品菜餚的專營店,當地人稱它是中國最牛的餃子王。
德髮長不僅以318個花樣餃子品種成功挑戰了世界吉尼斯紀錄,還以製作技藝以品種最多、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具文化最深厚被首批列入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令遊客在品嘗德長發餃子的同時,還深深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中國文化,不僅體現在建築,民俗之上,在吃的方面也十分深厚。餃子,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瀋陽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
今天的餃子,是南北方都常見的一種食物之一。但最開始出現時,餃子並不是拿來吃的,而是作為藥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但餃子卻是由餛飩演變而來,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代曾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餃子」一詞於清朝出現。
永興坊的德髮長餃子在眾多美食小吃中非常脫穎而出,尤其是吉尼斯紀錄這一榮譽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大家去永興坊旅遊時,不妨去德髮長吃一碗餃子哦。
餃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它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這麼一句俗語就是形容它的美味。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佳餚。 那麼,過年時,你家吃餃子嗎?對餃子餡兒有什麼講究沒?歡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