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放學後最大的樂趣就是「溜瓜園」,啥叫溜瓜園呢?就是以前的人們家家戶戶都有一片自留地,農戶大多都種一些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紅柿西瓜啥的,孩子們放學後就去溜達,目的是偷摘兩個吃。
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
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道理在何處?
一、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以前的灶房多是土灶,上面一口大鍋,下面填柴禾。這個大鍋是坐死在灶上的,一直不拆卸,所以這個鍋底上會結出厚厚的一層鍋底灰,黑色的。
人要是去摸這個東西,手自然會粘上黑鍋底灰。
油瓶這個詞現在人並不陌生,由於長期裝油,油瓶就會變得很油膩,人手摸上去,難免會沾上一些油,於是手就變得油膩膩的,非常難受。
這是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但這句話絕不只是簡單地說這兩樣東西,而是有別的意思。
啥別的意思呢?就是教人趨利避害,還教人遠離某些事。
比如說小時候我偷人家西紅柿被咬事件,如果我沒有主觀想要偷人家西紅柿的想法,就不會去地裡,去了後如果不進人家地,也不會被咬。但是我去了,並且下手了,於是被咬了。等於是你想摸鍋,於是染了一手黑,你想要摸油瓶,結果染了一手膩。
這能怪別人嗎?不能!
所以,如果不想被染黑和染膩,只有自己主動遠離這些事。
這才是這句話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黑嫂認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有很多事,我們都會當局者迷,而旁觀者則清。可是,我們身在局中而不以為自己迷失,反而會覺得自己最為清醒,不管別人怎麼勸都勸不住,還覺得對方是不想自己好。
這種時候,如果想想這句話,也許就會變得清醒一些,跳出問題看問題,跳出事件看事件,有時候比我們一廂情願地去憧憬這件事會帶來什麼美好未來要理智得多。
同時,如果不理會別人勸,硬要去摸一下鍋底,那結果就是一手黑,雖然不致命,但至少需要去清洗,這個清洗的時間,也許別人已經做好了某些事,而自己落後於別人,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那有人會說,照這麼說,什麼事也不能去嘗試了。
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非常武斷的,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去嘗試,而是那些明顯會沾上灰的事不去嘗試。
怎麼去辨別那些會粘上灰的事呢?非常簡單,看著或者聽著非常容易使自己得利,比如小時候我偷人家西紅柿,不用出什麼力去種,不用考慮病蟲害,只需要放學路過去偷摘一下就行。
比如成年以後,某些人說你幹什麼事呢,只要你投資幾千,後面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錢進來,這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容易的事呢?事出反常必有妖,你不摸鍋底就不會黑,你不摸油瓶,手就不會膩。
老話如此,萬事如此!
最後:農村老話一直都是個特殊的存在,這是前人智慧的結晶,不可否認的是,有些老話帶有時代的局限性,我們去理解時也要結合時代發展。老話以前有,現在有,未來也不會消失,全看看到的人去如何理解,也看怎麼在其中得到一些啟發,好的就學習,不好的就拋棄,這是黑嫂對老話的態度,也是對所有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