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區柑橘輕簡化和精細化栽培技術
歐軍,李小豔
四川柑橘從2014一2017年擴種13.33萬hm2 ,平均每年擴種面積達3.33hm2以上。目前,四川柑橘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川東地區,以眉山市、資陽市、成都市、南充市、內江市等相對較為集中。由於自然條件和市場發展的要求,省力化栽培和高品質栽培已成為了柑橘種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省力化栽培需要栽培技術輕簡化,而高品質栽培需要栽培技術精細化,即在種植模式上營造可省力化的栽培模式,在關鍵節點上應細緻做到位。
1.建園與栽培
1.1.密度與高度
柑橘的種植密度應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品種長勢不一樣,種植密度不一樣,但都要保證足夠的行間距,機械能進果園,即使沒有機械進果園,也能成倍提高作業效率,大幅度減少勞動力成本。
柑橘的種植高度應考慮勞動力這一因素,我國目前農村勞動力的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老齡化、婦女化的問題凸顯,因此應降低樹冠高度,方便採摘。
1.2.栽植
柑橘栽植時採用寬行寬株的原則,將植株栽種位置表層的泥土刨開,填充有機肥做底肥,然後覆土;四川地區雨水充沛,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份,佔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因此柑橘園排灌的總體要求是春溼、夏排、秋灌、冬控;排水好的果園,如果不是全程水肥一體化,起壟時不能太高,方便以後施肥。
1.3.砧木的選擇
柑橘種植一般選用抗病蟲、適應種植園地土壤的豐產砧木實生苗,通常要求選幹徑(離地面2cm處)0.8一1. 5cm,根系良好的健壯苗。可根據柑橘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用不同的砧木靠接:裂皮病、碎葉病、腳腐病、流膠病為害的,選用紅橘砧、香橙砧靠接;石灰性土壤積砧出現缺鐵、葉片黃化,選用香橙砧、紅橘砧靠接。每種砧木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身的缺陷。如以積殼砧木,其優點是樹體矮化、早果豐產,提高果實品質,抗衰退病、裙腐病等許多病害,可省去1次環割的工序等。缺點是冬季根系活力差,不耐鹽鹼土壤、裂皮病,出現嚴重的「白皮層藍變」。
2.樹形與結果
優良樹形有利於豐產優質和省力化栽培川。在柑橘栽培時,幼樹以擴大樹冠,培養主次分明,通風透光的樹型,每次稍修剪的長度控制在10一20cm之間,4-8張葉子之間。對關鍵方向的枝條,短剪時剪口應該下在葉子左右方向或者向外的地方,中庸枝、弱枝有空間的可以適當保留,不用短剪或者疏枝。空間高度在1m左右,進入培養掛果枝,可以適當培養更多的輔養枝(掛果枝),只對關鍵粗度、高度的枝條短剪,只要不是很密的,就不需要疏枝。放完秋稍就停止修剪,保留掛果。如果不是留掛果的在2月中旬短剪,繼續培養樹冠,當樹冠長到一定的高度時,進行修剪,讓其樹冠高度不增加,主幹高度增加,樹冠呈披垂式。處理過的柑橘樹5年內都不需再做任何處理,大大節省了修剪的勞動力,節約了勞動成本。簡化修剪其實就是用結果量來調節。結果數多了,枝梢抽生就自然少了;短小枝多,結果的部位就多,而且不容易形成粗皮大果;去除向上的直立徒長枝或彎枝,可產生眾多的短小枝。
3.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果實品質提升的基礎,柑橘根系周圍的土壤應是活土層,疏鬆透氣,這樣才能保證柑橘植株生長所需的水肥的有效吸收。果園施肥的輕簡化,依賴於果園輕型挖溝施肥機械的進步;秋冬施基肥,施肥深度應達到40cm以上,至少2年I次;生長季的追肥淺施,最好與土層混一下,可顯著提高施肥效率。果園施肥的精細化是指要提升果實品質土壤的培肥管理基礎,肥料的配比要精細化,促長用高氮平衡、促老熟用高鉀、補素用中微量、生根養根以多施生物有機肥、改善果品質重施鉀肥,中微量元素、有機肥的補充。做到不偏食、養分要全面;氣不暴飲暴食,以產定肥。柑橘生產管理的輕簡化與精細化,看似矛盾的命題,其實並不衝突。省力化栽培需要栽培技術的輕簡化,這主要從改變栽培模式上人手,建園、栽植、樹形、施肥打藥等精細化,也可帶來柑橘生產的省力化;高品質栽培需要栽培技術精細化,這主要是在樹體管理和土壤管理的主要環節上把握好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