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馬來之虎」山下奉文一生徵戰不休,從中國戰場一直殺到東南亞,打過八路軍,搞過大掃蕩,雙手沾滿了累累血債。但在日軍內部,山下奉文是一尊「軍神」,是相當有能力也有擔當的優秀幹部。只是因為與東條英機不合,山下奉文被長期阻隔在權力範疇之外,鬱郁不得志。
山下奉文在太平洋戰爭中打的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英軍。馬來之戰中,山下奉文一招「電鑽戰」戰術速瓦解了英軍的防線,一路殺進新加坡對岸的新山(柔佛巴魯),隨後三面強攻新加坡,硬是迫得英軍指揮官帕西瓦爾城下投降。
當時山下奉文的25軍完全是靠著一口氣勢在作戰,帕西瓦爾有7萬多人,彈藥充足,而日軍卻只有1.7萬飢疲之師,再打下去彈藥都沒有了。連山下奉文自己都說:「步兵炮只有三發炮彈了」。
山下奉文
由此,山下奉文得到了「馬來之虎」的外號,但他隨後做了件極為無恥的事情——肅清華僑。
「肅清華僑」是山下奉文佔領新加坡時制定的種族滅絕計劃,被他認為是「治理馬來計劃」的關鍵,「到處都是有敵意的華僑,所以要先發制人、斬草除根,以解除我軍後顧之憂」。
在他的帶領下,日軍開始了對華僑的殘酷屠殺,通過所謂「檢證」,對華僑進行篩查,凡是不滿5年的居民,殺;凡是參加過中國抗日的,殺;凡是接受過小學以上中文教育或6年以上英文教育者,殺;凡是教師、記者、有社會地位者,殺;凡原籍中國海南者,殺;凡政府機關的華人,殺;凡抗日者,對日懷敵意者,殺。
究竟殺了多少華人,至今沒有完整的答案。實際上這種事情,山下奉文在滿洲任職時也曾做過,他假借部隊「訓練」之名,到處殺戮富戶,攫取錢財。在對馬來華人的大屠殺中,山下奉文搜颳了大量金銀珠寶,積累了被後世傳為「山下奉文寶藏」的秘密財富。
萊特島戰役
當1944年麥克阿瑟殺了回來,山下奉文被緊急調往太平洋戰區救火,隨後開始負責菲律賓全範圍的防禦。在萊特島之戰中,面對洶湧而來的美軍,山下奉文發動了「捷1號作戰」,幾場殘酷的血戰之後,美軍節節勝利,最終在菲律賓殲滅了45萬日軍,飛機7000餘架,給了山下奉文部隊以毀滅性打擊。
當天皇宣布終戰,山下奉文隨即與一眾高級官員投降盟軍,受降代表是當年被他俘虜的帕西瓦爾。美英軍故意搞出這個調調,為的就是羞辱山下奉文,找回當年戰敗的面子。
馬尼拉軍事法庭開庭後,其實主要審訊的就是本間雅晴和山下奉文兩大戰犯。本間雅晴主要就是巴丹死亡行軍,而對山下奉文的控訴可就精彩了。因為山下奉文製造的累累血案,控訴者直接排成了遊行的隊伍聲討山下奉文,有小姑娘當堂脫衣,拿自己被日軍刺刀捅傷的傷口作證,還有許多被日軍姦污的女性企圖衝上去咬死他。菲律賓總統基利諾也發表了血淚控訴,他的妻子和三個女兒都被日軍姦殺。可以說,當時的菲律賓和馬來人極為痛恨山下奉文,恨不得人人得而誅之。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美軍也對山下奉文的大屠殺發表了控訴,由海軍陸戰隊軍士道格拉斯·威廉·伯格作證,山下奉文軍隊1944年12月在菲律賓帕拉萬島活活燒死了150個美軍戰俘。
所以,對於這樣一個罪責難逃的戰犯,馬尼拉軍事法庭很堅決地判定了絞刑,連麥克阿瑟也做了發言,稱:「我研究了山下奉文的卷宗,想找找可以減輕他罪行的事實,結果我發現我是白忙活,找不到任何事實……其罪行乃文明之恥,其經歷乃軍人之恥。」
最終,山下奉文被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