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的流行程度相信大家都有目共賭,起源於20世紀末美國的它,用象徵自由真我的特性一下子受到全世界的歡迎,甚至在很久之前的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成為了一股難以抵擋的熱潮。它的流行多虧了「搖滾之父」Bill Haley,在1955年時,他錄製了一首Rock Around the Clock攻陷了美國,這種從未聽過的音樂風格震撼了大家的內心並讓大家不約而同地用Rock來為這種曲風命名。搖滾樂成名後在各國都掀起了熱潮,其中英國也是搖滾樂的主要流行國之一,而今天小編決定跟大家介紹一個搖滾樂中的另類存在「The 1975」。
90後的年紀,80年代的內心,The 1975由四個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年輕人組成,在起名時,這個樂隊就顯出了他們與眾不同的特性,四個性格各異的90後因為音樂聚在了一起,為樂隊起了一個80年代的名字。
樂隊的組成其實還是吉他手Adam的主意,在一場青少年組織演出時,Adam邀請了鼓手George、主唱Matthew、以及貝斯手Ross一起組建理想中的另類搖滾樂隊,為英國搖滾增添了粉色的色彩。
就像是他們的樂隊名一樣,The 1975所發行的作品總是充滿著迷幻的色彩,既像是80年代大家的縱情狂歡,又像是那個年代特有的頹廢風。在音樂製作上,他們一直都在追求者「復古」,力圖將大家帶回到那個瘋狂又美麗的八十年代,《Chocolate》這首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復古搖滾的風格讓樂隊一下子火了起來,甚至入選成為了《真愛繞圈圈》的預告片曲目。
最酷的主唱,「騷」到沒朋友,現任主唱Matthew其實一開始並不是作為主唱加入樂隊中,而是作為一名鼓手。但原來Adam邀請的主唱成員因為某種原因退出了樂隊而讓Matthew擔任這個要職,這樣的決定不僅沒讓樂隊產生太大的變化反而更貼近理想中的風格,為樂隊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性、毒品與搖滾一直讓我難以自拔。」Matthew的「癮君子」形象不但沒有遭到人們的反感,反而讓大家沉迷其中。比起The 1975的歌曲,他們的現場才是真正讓人著迷的地方,粉色的浪漫燈光以及帶有靜謐感的藍燈光融合充滿了整個現場舞臺,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屬於一個搖滾樂隊的舞臺布置。Matthew的表演風格一直是粉絲的最愛,當樂隊的各位敲響起節奏時,Matthew就能迅速進入狀態,每次總是西裝上場卻又喜歡敞開襯衫或是乾脆將上衣丟開,《A change of heart》的現場中還搖晃著紅酒杯表演,這首歌的現場真的如毒品一樣讓人上癮。
被噴口水歌?拿獎給你看!無論是外網還是在國內,人們對the 1975的評價都很極端化,有的痴迷於他們如夢如幻的音樂風格,體會到他們在《Love it if we made it》所表達的深意,感受到他們在《TOOTIME》的MV中對粉絲的愛。但另一邊則一直懷疑他們的搖滾樂隊性質,有人認為他們是流行之上,後搖不及,很多歌曲甚至根本就是口水歌,喜歡的人無非就是覺得朗朗上口罷了。其實樂隊成員也聽到了這些聲音,《The sound》的創作就是回應了他們,在MV中,樂隊成員置身於一個透明的盒子之中被外面各式各樣的人評頭論足,但他們依然堅持地唱著自己的歌,發出自己的Sound。甚至在2016年憑著他們的「史上最長專輯名」獲得了公告牌專輯冠軍,就連含金量極高的全英音樂獎都收入囊中,用實力證明給了外界這些「評頭論足」之人。
這樣一個如同毒品般讓人有愛又恨的樂隊是否讓你感興趣?讓我們一起跟著The 1975回到那個瘋狂美麗的八十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