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現在食物吃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沒有一個大廚敢說它會做所有的菜,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學習進步中,美食也是,在經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一直在發生改變著,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味,不同人做的相同美食也有不同口味,雖然味道不同,但是喜歡的人也不會少,對吃而言,喜歡就是美食,不喜歡也不能說它不是,因為別人可能喜歡。開場白乏味沒有營養,真正的精彩是正文。
客家農村的美食小吃,很多你見都沒見過,看完口水直流
到過定南嘗過定南小吃的朋友,大都知道定南有一小吃叫灰水板。看似簡單的灰水板,做好卻並不容易。首先是灰水的濃度要適中,太淡了無鹼香味,太濃了口感不好難以下咽,其次是米漿濃度,太濃了做出來太硬彈性不好,太稀了做出來太軟而不能成型。灰水板還有顏色之分,一般是綠的和黃的。
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都是從山上砍回一種叫做「黃板柴」的灌木,曬乾後燒成灰,用開水把灰化了,過濾出水來,過濾雜質後剩下的清水叫灰水。然後把大米洗乾淨,再把大米倒入到灰水中浸泡,泡好的米是成鹼黃色的。再把大米拌入新鮮韭菜後,用石磨或電磨磨成米漿。然後把米漿倒入鍋中加熱並攪拌成團
再把成團狀的米糊團手工做成條狀、餃子狀或手指形狀,餃子狀的裡面要放有餡料,我們一般是放入酸菜或其他伴有豬肉、香菇、新鮮蔬菜的餡料。要把米糰做成無裂痕的模樣也不容易,得有耐心和技巧
做好成形的灰水板放到鍋中蒸熟,切成塊狀,或燴或炒,看了這麼多,有沒有特別想吃的感覺?
作為中華兒女,愛吃本來就是我們的本性,中國自古以來美食就多,對於這方面還是很有研究的,許多東西都能夠被我們做出不同的花樣,不知道你喜不喜歡小編今天介紹給你的東西呢?相信你們是會喜歡的,記得關注小編哦,接下來小編可以提供給你更多美食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