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知識-豎鱗病

2020-12-26 騰訊網

豎鱗病又稱鱗立病、松鱗病和松球病等。該病主要危害鯉、鯽、金魚,草魚,鰱有時也會患此病,從較大的魚種至親魚均可受害。

病原】最早報導為水型點狀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nctata),該菌短杆狀,近圓形,單個排列,有動力,無芽孢,革蘭氏陰性菌。據近年來的報導,北方養殖鯉患豎鱗病中分離到豚鼠氣單胞菌(A.caviae)和嗜水氣單胞菌(A .hydrophila),國外有人認為該病由氣單胞菌或其他類似感染引起,也有人認為是淋巴回流障礙引起的循環系統疾病。

流行特點】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和四川等養魚地區常有發生,主要流行於靜水養魚池和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流水養魚池中較少發生。該病主要發生在春季,水溫17-22℃,有時在越冬後期也有發生。當水質汙濁、魚體受傷時經皮膚感染。

症狀與病理】病魚離群獨遊,遊動緩慢無力,身體失去平衡,身體倒轉,腹部向上,浮於水面。疾病早期魚體發黑,體表粗糙,魚體前部的鱗片豎立,向外張開像松球,而基部的鱗囊水腫,內部積聚著半透明的滲出液,以致鱗片豎起。嚴重時全身鱗片豎立,鱗囊內積有含血的滲出液,用手指輕壓鱗片,滲出液就從鱗片下噴射出來,鱗片也隨之脫落。病魚常伴有鰭基、皮膚輕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內積有腹水。

病魚貧血,鰓、肝,脾和腎的顏色均變淡,鰓蓋內表皮充血。皮膚、鰓、肝、脾,腎和腸組織均發生不同程度的病變。

診斷】(1)初步診斷 根據其症狀,如鱗片豎起,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鱗囊內有液體,輕壓鱗片可噴射出滲出液等,可作出初步判斷;鏡檢鱗囊內的滲出液,見有大量革蘭氏染色陰性短桿菌可作進一步診斷。

(2)實驗室診斷 可對發病魚鯉鱗囊進行細菌分離、鑑定,作出實驗室診斷

(3)鑑別診斷 魚波豆蟲大量寄生在鯉鱗囊內時,也可引起豎鱗症狀,鏡檢鱗囊內滲出液有無蟲體或細菌,可作出鑑別性診斷;另金魚發生疑似豎鱗病時,要注意與正常珍珠鱗相區別:珍珠鱗金魚的鱗片上有石灰質沉著,有光澤,給人以美的感覺;患豎病的病魚鱗片無光澤,病魚通常沉在水底或身體失去平衡。可結合魚的運動特點綜合判斷。

防治

(1)預防措施

在捕撈、運輸和放養等操作過程中,儘量避免魚體受傷。

發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使病情停止蔓延。

用3%食鹽水浸泡病魚10-15mn;或用2%食鹽和3%小蘇打混合液浸泡10min;或用搗爛的大蒜250g加人50kg水,多次浸泡病魚。

(2)治療方法

使用中草藥進行治療,可選用青板、黃柏散等中草藥治療,用法用量按使用說明進行。

使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每千克魚體重每日2次、每次拌餌投餵複方磺胺二甲嘧啶鈉粉(規格為250g:磺二甲嘧啶10g+甲氧苄啶2g)1.5g,連用6d:或選用國家規定的其他水產養殖用抗菌藥物,如煙酸諾氟沙星預混劑,但必須對症、對因使用。

相關焦點

  • 龍魚要「爆炸」了!看得起雞皮疙瘩——松鱗病這麼可怕!
    龍魚是大家都喜愛的一種觀賞魚,隨著購買和飼養龍魚的魚友越來越多,龍魚疾病也隨之爆發增長。龍魚疾病的種類有很多,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龍魚比較常見的疾病之松鱗病(松鱗病也稱立鱗、炸鱗、松果鱗),及其治療方法。
  • 釣到這些病魚要小心,能放則放最好別貪吃,看著也怪可憐
    還有兩種比較常見的病,一種是豎鱗病,一種是水黴病。豎鱗病又叫立鱗病、松球病,網上對這種病的介紹是魚體受傷後被細菌感染,引起鱗囊內積聚液體導致鱗片豎立的一種疾病。簡單說就是受傷後被細菌感染,特點是鱗片炸開,看上去就像「松球」一樣。放兩張圖給大家看一下,第一張是我自己釣的,這條是野生魚,病症不算太明顯。
  • 銀龍的常見病—立鱗病,發病症狀及治療方法,老玩家來支招
    魚的種類非常多,其中龍魚就深受人們的親睞,他們性格溫和,價格低廉,非常適合龍魚新手飼養。在養魚的過程中,總是免不了疾病的產生,應該早發現早治療,立鱗病就是銀龍常見的一種病,得了這種病,會有什麼樣的症狀以及應該如何治療呢?老玩家來支招。發病早期魚體發黑,體表粗糙,全部鱗片豎起,豎起的鱗片向外張開。
  • 魚病知識--魚類海豚鏈球菌病的那些事
    &nbsp圖1&nbsp海豚鏈球菌的革蘭氏染色形態(a)及在5%羊血平板上的溶血活性(b)二、魚類海豚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魚類海豚鏈球菌病一般發生在6-10月,尖吻鱸感染海豚鏈球菌後例如銀鼓魚、眼斑擬石首魚。目前研究表明,不同魚類對海豚鏈球菌的易感程度不同,羅非魚較其他魚類更易感且感染程度強,且體表損傷、水環境條件惡劣等常是導致魚類感染髮病的重要因素。&nbsp三、魚類海豚鏈球菌病的臨床症狀&nbsp魚類被海豚鏈球菌感染的臨床症狀分為急性和亞急性型,感染率與魚的種類及規格、菌株的毒力、養殖環境條件相關。
  • 金魚立鱗病的治療
    立鱗病又稱豎鱗病、松鱗病、松球病。生病的原因是水源不衛生,飲食不規律,魚體受傷,主要發生在春季,死亡率很高。主要症狀是鱗片豎起,眼球突出等。由於立鱗病會傳染給其他魚類,所以一旦發現有此病症,就得快速隔離,以免其他魚受了感染。立鱗病對人體無害,但接觸魚後一定得洗手。
  • 養魚注意事項——金魚掉鱗了怎麼辦
    而且金魚在缸內嬉戲玩耍、打鬥的時候,觸碰到魚缸內的造景或者功能設備後,也會出現掉鱗的現象。第三是發炎或者生病。一般有魚體潰爛、紅腫,腹水炸鱗,有寄生蟲等。其中常見情況是豎鱗病,這是一種由點狀極毛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一般會出現在冬季水溫較低,或者是換水的時候,由於水溫溫差太大而引起的。
  • 魚病知識--初識蛇頭魚--「烏鱧」 及它的常見病害防治
    &nbsp&nbsp&nbsp&nbsp生魚主要有兩類,一種是烏鱧,另一種是斑鱧。隨著病原菌不斷滲入機體,組織逐漸壞死,體表黏液增加,病魚開始獨遊或停滯不動,體表病灶處開始長出白色絮狀的菌絲,仿佛外面長了一圈白毛,故又稱「白毛病」。(&nbsp3)&nbsp防治措施:對養殖水體進行徹底消毒,在運輸、捕撈烏鱧時應避免魚體受傷。採用入塘前使用4&nbspmg/L&nbsp的高錳酸鉀或2%~5%的食鹽水浸泡魚體,對其進行消毒。
  • 中草藥在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好處?
    文章轉載自:水生動物健康評估,作者:劉彥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水產養殖過程中,化學殺蟲劑的運用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所導致的副作用也逐漸提高,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對於魚病防治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長時間以來應用化學藥品會導致魚病病原體抗藥性形成,使得魚病越來越嚴重,還有的會對周圍的水域環境造成影響
  • 肉眼診斷常見的魚病技術
    我們憑據多年來從事魚病診斷的理論履歷,總結出一套在野外沒有診斷裝備情形下,能實時、較精確判別魚病的要領,現先容以下,願望對養魚臨盆有所資助。    1、罕見魚病的肉眼診斷要領    1.一查魚體體表。;體表有白色黑點,白點之間有出血或白色黑點則為卵甲藻病;部門鱗片處發炎紅腫,有紅點並伴隨針狀蟲體寄生則為錨頭鰠病;魚苗、魚種成群在水池周邊或池水外貌狂遊,且頭部充血呈紅點,殞命多且敏捷,一樣平常為車輪蟲病;病魚尾柄表皮發白則為白皮病;病魚在水中頭部或嘴部顯著發白,離水後又不顯著的為白頭白嘴病;魚下唇凸起呈簸箕口狀則能夠為水池中常缺氧浮頭惹起的;病魚眼睛凸起、乃至零落,且鱗片松立,一樣平常為水池中有毒而至
  • 魚病知識——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
    魚病知識——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出處: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公眾號 作者:林潔琪 水產養殖網 2020-04-06 21:47:00病原簡介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IHHN)是由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毒(IHHNV)感染所致。該病毒是已知對蝦病毒中最穩定的病毒,感染組織在經過反覆凍融並在50%甘油中保存後仍具有感染性。
  • 殺蟲滅菌、淨化水體、刺激食慾……它是防治魚病的一種廉價良藥!
    食鹽除大眾食用外,還是防治魚病的一種廉價良藥,食鹽是不可或缺的治療魚病的常用品。苗种放養前,用2.5%鹽水浸洗10~15分鐘或用5%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對魚體進行消毒,以防止將病原體帶入池中,同時還可增強魚的抗病能力,提高魚種成活率。用2%的鹽與3%的小蘇打混合液浸洗病魚10分鐘,可治療松鱗病、水黴病。
  • 鯽魚「鰓出血」病的有效治療方案初報
    近年來,報導各地發生大面積鯽魚「鰓出血」病、「大紅鰓」病,其病原與防治方法均在研討中。鯽魚「鰓出血」病的主要症狀:病魚身體發紅,側鱗以下及胸部尤為明顯,鰓絲腫脹,在鰓蓋張合或魚體跳躍的過程中,血水會從鰓部流出,內臟壞死,有的病魚鰓蓋上有紅斑,漁民稱「美人斑」。
  • 水和鹽的「滲透壓」:魚類的滲透壓功能與食鹽防治魚病的機理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魚體機能將會逐漸恢復,再配合一些藥物治療,效果自然更好,這是食鹽防治魚病的核心。食鹽水的殺滅作用對於病魚來講,如果體表受到感染或者黏膜層受到破壞(魚受傷),水就會從薄弱處滲透進去,也許一些病菌就會"搭車"而入。
  • 防治魚病的32種中藥!(一)
    防治魚病的32種中藥!可防治魚白皮病、赤皮病及爛鰓病。爛鰓病:每50公斤魚每天用0.25~0.5公斤乾粉,以麵粉制糊,拌和餌科,連續投餵3~4天。 0.5公斤、食鹽50克,拌和餌料餵魚,可防治魚赤皮病、爛鰓病和腸炎病。
  • 熱帶觀賞魚掉鱗該怎麼辦?有哪些情況會引起掉鱗?
    各位辛勤的寵物愛好者們,大家好啊,歡迎來到(以女王姿勢俯視世界)熱帶魚憑藉著自己豔麗的外表,佔據了觀賞魚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越來越多的飼養者開始入手熱帶魚,但熱帶魚對水質和水溫的要求都很高,很容易生病,其中掉鱗片這一現象讓每一個飼養者都很心疼也很頭疼
  • 這魚鱗片不規則,以為病了,網友卻說是鏡鯉,肉質比普通鯉魚好吃
    在自然的水域中,魚的種類很多,不少釣魚人都說自己釣上的魚多種多樣了,就算不釣魚,到菜市場上一看,你會發現很多魚都是沒見過的呢。就不說是野河、水庫或者海裡了,單單是一個野塘,一男子就從裡面捕獲了一條奇怪的魚呢。
  • 黃粉居然成了萬能魚藥?觀賞魚得了病,切勿迷信神醫神藥
    今天的養魚故事要從一個很奇葩的觀賞魚玩家講起。 幾乎每個觀賞魚玩家都無法徹底避免觀賞魚生病的問題,在魚病了以後,幾乎每個觀賞魚新手的第一反應都是給魚缸撒藥。 對於毫無養魚理論知識的魚友來說,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誰還沒在養魚的邪路上跑過一遭呢?
  • 無鱗魚和有鱗魚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正如有人認為食用無鱗魚會讓人舊疾復發。那麼,無鱗魚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它們跟有鱗魚之間最大區別是什麼,而少吃這些魚類動物又有什麼信得過的科學依據嗎?生活在哪些常見的魚中是無鱗魚?首先,並不是所有被歸類為無鱗魚的動物都沒有長魚鱗,只不過有的物種看上去不那麼顯眼罷了。
  • 水黴病是冬春季最為常見的一種魚病,你們知道有什麼預防措施嗎
    首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養殖方面的相關知識。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魚方面的知識,其中福壽魚、尼羅羅非魚都屬熱帶魚類。實踐證明,實行單性養殖(通常是單雄性),能有效地防止福壽魚、尼羅羅非魚因繁殖過多、養殖密度過大而影響單產。
  • 魚缸裡加鹽不治療觀賞魚病,但是下藥治好魚病的又有幾個?
    關於鹽對於觀賞魚病治療的問題,養魚老道已經講過很多很多,但是我們必須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觀賞魚沒病的時候,我們沒必要去往魚缸裡亂下鹽,這一點大家還是比較認可的。對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信的話,魚友們再去魚場或者魚房買魚的時候,可以隨口問問,無論是新建的魚場還是二三十年的老魚場就沒有不準備粗鹽的。所以說對於這個問題,養魚老道就奇了怪了,整天的大家總在說魚店老闆水平如何如何的遜,哪個魚場的老闆根本不懂治療魚病,只會用鹽,那麼有些魚友這麼有本事,自己也開個魚場或者魚店試試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