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到這些病魚要小心,能放則放最好別貪吃,看著也怪可憐

2020-12-21 小飛的釣魚閣

自然水域作釣有很多優點,除了風景好、人放鬆之外,還有很重要一點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竿會中什麼魚,這恐怕也是許多釣友一直鍾情於野釣的主要原因吧。

話說回來,野釣雖好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很多人總覺得野生魚好吃,辛苦作釣一天怎麼也得帶幾條回去做下酒菜犒勞一下自己。野生魚是否一定比養殖魚好暫且不論,這裡要說的是並非所有釣獲的魚都可以帶回家食用。有兩類魚要小心,一是珍惜魚種,即受國家保護的魚種,這類魚也被釣友們稱為「牢底坐穿魚」。建議下次釣到自己不熟悉的魚,要麼就地放生,要麼先上網查詢一下,免得惹麻煩。第二種是「不正常」的魚,也就是那些病魚、畸形魚、肉質帶柴油味的魚等。這些魚並非完全不能食用,只是建議大家謹慎一點,不要因為貪吃而來者不拒。

畸形魚大多被認為是電打所致,但實際上並非完全如此這些年我自己釣過不少畸形魚,有些尾巴歪的、有些脊柱變形的,網上見到的就更多了。每當看到畸形魚或者討論到此類問題,釣友們都習慣把鍋甩給電工,認為是電打導致魚體變形。電魚危害大,確實也會讓魚變殘疾甚至不育,但如果把責任完全甩給電工我覺得也是不對的,這個我之前有寫過文章的,魚變成畸形的成因很多,除了電打,還有就是被掠食性魚類攻擊、魚體病變、水質汙染等,甚至釣魚也有一部分影響。大家看下圖,這是從一條黑坑釣獲的鯽魚,如圖所示魚嘴已經完全被撕裂,細看甚至有發炎、潰爛的情況,這就是釣魚誤傷的。

畸形魚能不能吃?如果明確原因,知道是被魚鉤鉤傷、被掠食性魚攻擊或電打網捕導致的魚體變形或受傷,那一般來說食用是沒有問題的,也沒有什麼嚴重的危害。但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我們很多時候都無法確定魚受傷或變畸形的原因是什麼,這樣一來也就無法判斷是否能安全食用了。前面也說了水質汙染、重金屬超標也有可能影響魚的健康導致畸形,而這種情況下的魚是不建議食用的,或者你在吃的時候發現魚的味道不對,有柴油味或者其他異味也應該及時丟棄。第二個問題如果魚受了傷,但比較嚴重,時間長了傷口感染、潰爛我個人也是不建議食用的,因為這種情況下魚也有可能病變。說實話這種魚就算吃了對人身體沒影響,但光從外表看也下不了口啊。

聊完畸形魚再來聊聊病魚魚和人一樣也會得病,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病因的話有很多,上面提到的魚兒由於某種原因受了傷後傷口發生感染導致潰爛就是其中一種情況。如果受傷不嚴重、傷口面積不大,水質好一點的情況下自愈的機率還比較高,但如果水質差尤其是像黑坑這類魚塘大多又都是死水,恐怕難以痊癒,玩黑坑的釣友應該也經常能看到塘裡有死魚飄著。還有兩種比較常見的病,一種是豎鱗病,一種是水黴病。豎鱗病又叫立鱗病、松球病,網上對這種病的介紹是魚體受傷後被細菌感染,引起鱗囊內積聚液體導致鱗片豎立的一種疾病。簡單說就是受傷後被細菌感染,特點是鱗片炸開,看上去就像「松球」一樣。放兩張圖給大家看一下,第一張是我自己釣的,這條是野生魚,病症不算太明顯。

第二張是網上找的圖片,這個看上去是不是就有點恐怖了呢?

相比豎鱗病,水黴病可能要更多見一些,水黴病又稱白毛病,這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此病最常見的病原體是水黴和綿黴。一般來說,黑坑魚的密度較高、水質又比較差,所以大家可能經常會看到魚得水黴病,而由此就誤認為只有養殖魚或者在黑坑這樣的環境下才會得此病。實際上並不是,引發水黴病的原因有好幾種,身體掉鱗、受傷導致創傷面感染是一種;魚體質差、免疫力差加上水質不好也是一種。

還有一種情況是水溫過低、缺乏陽光照射也會增加水黴病的發病率。

比如一些山塘水庫,水很深、水溫又低,如果四周被樹木遮蔽陽光照射時間短,那魚是很容易得病的,而且不只是水黴病,其他病也有可能。我們這邊有個山體水庫,水質非常清澈,邊上都能清楚地看到底,但可能是因為水溫太低,加上周圍被樹林包圍照射不了太久的陽光吧,反正釣上來的魚好些都不正常。有些是水黴病,有些則身上鼓包應該是寄生蟲導致,我好奇裡面到底是什麼,於是手賤抓了一條把鼓起的包給挑破了,發現裡面是黃色的膿,越看越噁心。

為了自身的健康,建議病魚最好別吃我不能確定這種病魚吃了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影響,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別吃的好。有些人可能想高溫可以消毒、殺菌,這個怎麼說呢,就怕出現個萬一,反正我是不敢吃的。另外還要補充一句別覺得自然水域的魚就一定好,從安全的角度來看未必比得上養殖魚。以前我在杭州工作的時候,那邊的很多工廠汙水都是直接排到野河的,各種重金屬汙染,這玩意兒比小藥什麼的猛多了,那這種環境下的野生魚能好到哪去?黑坑的魚,只要身體沒有很嚴重的異樣倒是沒什麼問題,如果發現豎鱗、長白毛或者爛腮等情況,一樣也不建議吃。我黑坑釣的比較多,有時候經常會見到一些魚半死不活地浮在水面上,這時部分釣友就拿抄網去撈,你要是把這些魚撈來回收給老闆那當我沒說,如果準備帶回家吃還是不建議。我說的這種魚並不是指缺氧的魚,魚缺氧雖也會上浮,但你要拿抄網撈並不容易,反之能輕易用抄網撈起的魚肯定是病魚、基本離死也不遠了。

野釣時遇到病魚、畸形魚應該如何處理我釣到病魚、畸形魚有時會發到網上,然後很多釣友就評論說這種魚活著也是痛苦,就給它個痛快,別再放下去了。不過我還是願意放流,畢竟魚也有活下去的權利,我不放流的魚只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想吃的魚,另一種是入侵魚比如清道夫這類。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你釣到這種魚會放流嗎?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釣魚旺季漁獲多,釣到這些魚別吃,趕緊放掉
    那就是釣到的魚,有些魚吃得有些吃不得。如果能吃的話自己想吃,可以拿回去。但有些並不可以,如果釣到了那麼不要吃,趕緊放掉就是了。至於為什麼呢,大家耐心往下看,我一一道來!如果魚的個頭比較大,但看著並不胖,給人骨肉如柴的感覺,釣到這種魚,奉勸釣友不要吃。
  • 黃綠色長斑紋的這魚是桂花魚?男子釣一條放一條,沒釣到其他魚
    同樣是釣魚,不同的水域魚的種類、數量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垂釣,老是釣到鯽魚,而有些人頻頻釣到鯉魚;還有的是羅非魚、鯰魚、狗魚、鱸魚等等,而釣獲之後的結果無非是帶回去吃/送或者放生。國外一男子划著船兒在寬大的河面上拋竿路亞釣魚,水廣而魚卻不稀少,加上在船上可以任意的拋竿,男子頻頻的釣到魚來,而小夥伴們知道他釣到的都是些什麼魚嗎?是這種有魚身兩側有斑紋的黃綠色的魚!
  • 釣黃鱔魚的一些操作技巧,貪吃的黃鱔簡單就能釣到
    黃鱔屬於淡水魚長相很像蛇,有些人也時常把黃鱔魚誤認為是蛇,生存環境要求不是很高,一些小溝小渠田埂邊基本上有水有泥的地方它都能存活。黃鱔魚白天都躲在泥洞或水草叢裡這點跟泥鰍習性很相似。釣黃鱔魚其實非常簡單,一根魚線綁個鉤子掛上蚯蚓引誘一下就能釣到,不像釣其他魚類又要竿子好又要要求靈敏度甚是繁瑣。黃鱔魚營養豐富大多數人都很喜歡吃,它個體有大有小,大的可達一兩斤,一條就夠幾個人吃一餐的。
  • 漁民"放風箏"釣上怪魚 身體似菱形尾巴像細繩
    半島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 焦恭森 實習生 彭雲傑 )  8月7日一早,即墨市田橫鎮漁民老劉給即墨市泰山一路一家酒店送來一條「怪魚」。記者看到,這條魚頭和身子合為一體,一個不規則的菱形,後面還拖著一條1.6米長的細尾巴,酷似一個大風箏。老劉說,6日晚上他和僱工在海上花了半個小時釣上了這條「風箏魚」。
  • 長得很像羅非魚,特別貪吃,野釣遇上別放過
    對於那些入侵物種我曾經寫過文章,比如羅非魚、清道夫、鱷龜、巴西龜等等,想必大家都見怪不怪了今天介紹的「入侵魚」有點意思,它長得很像羅非魚,特別貪吃我要說的魚可能大家也釣到過,它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太陽魚!就那個巴掌大小、傻乎乎、特別能吃的傢伙!
  • 怪魚?四川樂山河道「傻子魚」半天釣一盆,釣友:能吃嗎?
    魚,是我們常吃的一道菜餚,生長在自然水域裡的魚種類區分非常多,不僅顏色上有差異,就連長相也是千奇百怪。 這其中也包括了生活在海水,以及淡水的自然水域裡。在釣魚時,我們經常也能釣到一些不常見的魚類。
  • 魚塘每年放幾千條魚消失不見 有人釣起1米長怪魚嚇壞村民
    重慶一魚塘每年投入數千尾魚苗卻都消失不見,近日有人釣起1米長怪魚,村民全都嚇壞了。魚塘每年放幾千條魚消失不見 巨大怪魚現身嚇壞村民,有人釣起1米長怪魚,牙齒很尖,嘴巴像鱷魚一樣,村民都說沒有見過這麼長的魚。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話說那些放生的奇形怪狀的魚大多數味道不錯,愛吃清道夫的蓑笠哥實名站臺。下面的這幾種魚是放生的入侵物種,如果你有釣到請拿回家煎炸蒸煮,或者就地掩埋!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入侵的魚類已經對本土魚類產生極大威脅!
  • 農村小河裡釣獲大量「怪魚」,個頭小卻兇猛,像是石斑魚
    熟悉野生魚的朋友都知道,石斑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兇猛掠食魚,然而近日廣東一位釣友卻稱,自己在一條內陸農村小河道裡,釣獲大量「怪魚」,非常像是石斑魚!
  • 男子釣到金色怪魚 七個魚鰭
    昨日,網友「超哥就是一個點」發微博稱,22日晚在護城河陽春門公園附近釣到一隻嘴巴像吸盤的金色怪魚,希望能有專家對此魚進行鑑定。 網友聶先生稱,22日晚8時許,他在襄城護城河陽春門公園附近垂釣時,釣到一隻不知名的怪魚,長約20釐米,通體呈金黃色,魚身很硬,有7個魚鰭。
  • 原創 海邊鹹淡水交匯處釣「沙光魚」嘴大貪吃,一竿能釣上四五條
    原創 海邊鹹淡水交匯處釣「沙光魚」嘴大貪吃,一竿能釣上四五條 2020-03-29 00:21  《釣魚精英堂》
  • 海釣和作釣的操作方法介紹,知道這些,讓你輕鬆釣到魚
    當我們海釣的工具都有了,釣點釣位也選擇好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開始作釣?有人說,把魚餌掛好扔到海裡就可以了,雖然這句話不能說有錯誤,但是如何想釣到目標魚,必須要有合適的作釣方法。墜子重下沉速度快,但是魚在就餌時,阻力加大,靈敏度也降低。墜子過小,釣組容易順流漂太快,無法分辨細微魚訊。墜子下面一般穿一到兩顆太空豆,再往下5至30公分處,系上魚鉤。如果垂釣鯛科魚,一般魚鉤選千又1號到3號之間。釣餌的選擇一般先根據釣點的常用選擇,再備上一些常用餌,依次試釣。比如按照季節來,秋冬季垂釣鯛科魚時,葷腥類的青紅蟲、巖蟲,魚更愛,春夏節時,面餌、南極蝦可能效果更好。
  • 在廣西,有人鑽進三十米深的地洞裡釣魚,這能釣到魚嗎?
    (這從地底流出的碧水潭裡,其實棲息了許多奇魚、怪魚) 因此,只要熟悉了這「地下世界」的水族特性,一樣能釣到「盆滿缽滿」,而其神奇幽秘的垂釣體驗
  • 野釣遇上「放生魚」百八十斤不是夢,可這魚該釣嗎?
    ,那麼人人都能釣,放生是你的意願,咬鉤是魚兒自己的意願,我只釣吃我餌料的魚當然了也有部分釣魚人是支持放生者的,認為合理的放流能夠對魚資源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這樣以後也不至於老是空軍「放生魚」該不該釣?如果釣魚人們看到有誰胡亂放生,最好及時制止,釣上來也千萬別再放回去了除了入侵物種之外,有些兇猛型的魚也不能亂放。像黑魚、鱤魚雖然都是本地魚種,但過於兇猛,如果水域面積太小(如小型水庫、河道)或投放數量過多也會影響到生態的平衡。
  • 男子釣到怪魚放生 與青魚相似但身上鱗片顏色不一樣
    男子釣到怪魚放生 與青魚相似但身上鱗片顏色不一樣時間:2017-05-22 08:43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釣到怪魚放生:身體圓形細長 通體有四道黑色橫紋!來源:中國青年網 5月17日,在蘇州工作的鎮江人韓先生,在蘇州市護城河裡休閒垂釣。
  • 南陽男子河裡釣到「尖嘴怪魚」 剛放進魚缸就死了
    本報訊(記者郝春城 趙春蓓)日前,張先生在朋友圈曬出了一條「怪魚」的圖片,求助晚報君解惑:「這是什麼魚啊,身子細細的,嘴巴長長的,看著奇怪得很。」昨日,晚報君來到張先生家裡。只見他從冰箱裡拿出來了這條魚,身子有十多釐米長,跟成年人的手指頭差不多粗細。奇怪的是,這條魚的嘴巴又細又長,足足有3釐米,「釣上來時還活蹦亂跳的呢,看著是個稀罕物,我就準備拿回家跟錦鯉混養,結果剛把這條魚放進魚缸,沒一會就死了,怪可惜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張先生遺憾地解釋道。張先生說他在白河釣魚有四五年了,但這是第一次釣到奇怪的魚:「白河裡一般釣上來的都是鯽魚和白條兒。
  • 藍鰭金槍魚沒釣到,卻意外遭遇多種「深海怪魚」
    藍鰭金槍魚沒釣到,卻意外遭遇多種「深海怪魚」前言:大海中隱藏的財富對於我們來說才是剛剛開始,在海洋之中生存著上萬種的水生生命,其各種詭異莫測、長相奇葩、珍貴稀有、價值連城的魚類都隱匿在此,當海釣運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與追捧,這些隱藏在海洋之中的「深海怪魚」,漸漸的被海釣人釣獲,被世人知曉在各國海釣人中,有一部分的海釣玩家們
  • 漁民釣到三條腿的怪魚,看起來像松鼠和章魚的結合體
    我們這個星球的海洋中生活了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生物,很多都超過了一般人的認識。近日美國一位漁民就從大西洋中釣起了一條神秘的怪魚,這隻神秘的海洋生物長了個球根狀的腦袋,而且還有三條腿,不禁讓人萌生好奇心。,這條怪魚的外形也引起了網友議論紛紛。
  • 水庫中釣獲怪魚一條,腦袋方方的很呆萌,背部看著像草魚,求鑑定
    最近也不知道是個啥情況,明明釣魚都是去一些常去的位置釣,可偏偏總釣到一些奇奇怪怪的魚兒。按理說,淡水河流不比汪洋的大海,你說在浩瀚的海水中孕育了無數的魚兒還說的過去,而在淡水中為何也能存有這麼多稀奇的魚兒呢?
  • 有些釣場,為了吸引釣客,在池中放有帶標誌的魚
    在這種地方垂釣,非常斯文,一邊品茶,一邊施釣,廳中播放酒廊音樂,聲音輕柔低回,情趣十足。垂釣,在這裡只是助興節當然,收費高昂。很難體會到在自然水域的釣趣。競釣標誌魚:有些釣場,為了吸引釣客,在池中放有帶標誌的魚——在魚鰭上加上金屬標誌。實行定時競釣。其收費比一般標準高出1-2倍,作為獎品的補償。投放標誌魚,選在人多的時候,有的還請人公證,以示其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