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入侵魚種!長得很像羅非魚,特別貪吃,野釣遇上別放過

2020-12-26 小飛的釣魚閣

作為一個釣魚人,凡是和魚有關的事情都比較感興趣,況且小飛還是一個自媒體的主編,平常都有看新聞的習慣,順便也了解一下全國各地的魚情

我發現這兩年自然水域的入侵物種越來越多,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有所上升,為什麼呢?很大一部分是盲目放生惹的禍!

對於那些入侵物種我曾經寫過文章,比如羅非魚、清道夫、鱷龜、巴西龜等等,想必大家都見怪不怪了

今天介紹的「入侵魚」有點意思,它長得很像羅非魚,特別貪吃

我要說的魚可能大家也釣到過,它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太陽魚!就那個巴掌大小、傻乎乎、特別能吃的傢伙!

太陽魚原產於北美,屬淡水小體型魚種,其適應能力強、食性較雜,能在1~38℃下生存,所以在我國南方地區,可以在自然水域中越冬

我第一次在野河釣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羅非魚,乍一看確實有點像,但是它比羅非魚更漂亮,身上的花紋也更鮮豔

太陽魚有30多個品種,但有個共同點,就是鰓蓋後面有一個黑色形似耳狀的軟膜,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這也是區別羅非魚的方法之一

雖然太陽魚的食性比較雜,但總體來說還是偏向肉食,比較兇猛

以前在水庫用路亞擼上來過,只需要掛個亮片勻速回收即可,沒有太多手法上的講究,也可能是我釣的那個地方魚多

手竿就更簡單了,蚯蚓或是腥味的商品餌都可以,釣法上和羅非差別不大,這種魚貪吃的很,一不小心就深喉。

提醒大家,萬一深喉,取鉤時要小心點,太陽魚背上的刺鋒利的很,被扎去可不好受,最好裹上毛巾

太陽魚和羅非魚刺都很少,但口感上太陽魚好吃太多,野釣時如果碰到就別放回去了,拿回家紅燒一下,可以做下酒菜,或者養在魚缸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釣到過這種魚 ,我釣上來很多次,但都是巴掌大小,半斤以上的沒見過。但是從百科上看,大的太陽魚可以長到2公斤,不知道是品種不一樣還是什麼,希望知情的釣友留言評論

聲明:文中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需刪除請及時聯繫,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相關焦點

  • 少見入侵魚種,外形類似羅非魚,野釣到千萬別放過!
    身為多年的釣魚人,只要是跟魚相關的事情都非常的感興趣,況且小冰也是自媒體的小編輯,有時候常在網上查閱最近的魚情並親身測驗,沒事的時候也會了解全國各種地方的魚情,但是小冰發現在我國也會不斷出現水域入侵的「奇怪」物種,不管是種類還是群數量上有著明顯的數量上升現象
  • 長得像羅非魚,生活在海裡,嘴大,貪吃,是非常好的海釣魚種
    長得像羅非魚,生活在海裡,嘴大,貪吃,是非常好的海釣魚種 原標題:長得像羅非魚,生活在海裡,嘴大
  • 新的入侵魚種被發現,和羅非魚很相似,上魚很簡單,你釣到過嗎?
    新的入侵魚種上魚過嗎?很多人將它和羅非魚搞混,味道很好近幾年來,入侵物種是有很多的,這給我們本土的物種和生態環境帶來了比較大的威脅,近年來入侵物種比較多,比如鱷龜、巴西龜和早年的小龍蝦等等,不過網友都覺得入侵我國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有著太多的優秀的廚師和各類菜系。
  • 四川也有羅非魚?四川一水庫,現大量「怪鯽魚」,羅非魚入侵
    說到羅非魚,許多關心生態,或者喜歡垂釣的網友都很熟悉,這是一種近年來在我國蔓延很快的入侵物種。 不過,它們的主要分布範圍集中在廣東、福建一帶,在長江流域的中西部地區較為少見。
  • 同樣是外來魚種,羅非魚被大部分人接受,而它卻不受歡迎
    一提到外來物種,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環境被遭到破壞,的確,很多外來物種入侵之後,由於沒有天敵存在,它們的生長得不到抑制,再加上有些物種的生態繁衍能力極強,很容易就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破壞。除此之外,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比較常見同時也是經常垂釣的羅非魚,其實也是屬於外來的魚種,不過如今卻有大量的養殖塘在養殖羅非魚,已經把它當作了一種經濟物種,因為數量再龐大的羅非魚,也抵擋不住吃貨們的胃。雖然羅非魚是一種比較受我們釣魚人喜歡的魚種,但是我們更喜歡體型大的羅非魚,而那種只有拇指大小的羅非魚是非常招人討厭的,釣魚時遇到了只會沒完沒了的鬧窩。
  • 中國吃貨所喜愛的羅非魚,為什麼會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按道理來說,羅非魚在中國應該活不過童年,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羅非魚是一種入侵物種,在野外已經泛濫成災。 現在「羅非魚」一詞已經成了慈鯛科非鯽屬(Tilapia)和口孵非鯽屬(Oreochromis)多種魚類及其雜交後代的泛稱,共有100多種(包括亞種和雜交種),目前,養殖的主要品種為尼羅羅非魚
  • 野釣遇上貪吃的趴地虎真頭痛,平常看著呆萌,鬧窩竟如此厲害
    小魚鬧窩是野釣最常見的難題,不過每個地方的水情不一樣,鬧窩的魚種也不同。比如有些釣友十分痛恨的羅非魚我老家就沒有,以前還專門跑到黑坑去體驗,釣一兩斤以上的羅非感覺挺有意思,但咪咪非著實頭疼,我也是釣過黑坑以後才能稍微體會到釣友們的痛苦今天介紹的這種魚也是鬧窩小能手,我們這邊的江河湖庫包括農村一些溪流、池塘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其實談不上介紹吧,趴地虎大家肯定都知道的
  • 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廣東珠江水系,可以說是我國外來物種之「集大成者」,數量和品類都是全國獨一檔……並且近日,廣州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珠江裡又發現一種新魚種,外形奇特沒人見過,竟像是數種魚的雜交……像是羅非魚、太陽魚和鱸魚的雜交「頭一回釣到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什麼羅非魚,後來發現不對,這個魚跟羅非魚差別挺大,又像是太陽魚,有人還說是鱸魚……」廣州網友@天羅南門 在社交網絡稱,自己最近在珠江垂釣時,用蚯蚓做魚餌釣到好幾條從未見過的怪魚,疑似是「羅非魚和太陽魚」的雜交。
  • 西枝江野釣的十大魚種,釣友解鎖了幾種?
    最近迷上了西枝江野釣,從深圳沙井出發,目的地——惠城區沙奧收費站,出收費站不到兩公裡就能到達釣點。來回兩百四十的公裡的車程,有點小遠,去時大約90分鐘,回來往往堵車,需要3個小時。還好現在高速免費,節約下了不少成本。
  • 當野釣大於羅非魚時
    大羅非魚是南方漁民的目標魚之一,因手感好、力量強,深受當地漁民喜愛,當談到釣魚大羅非魚,你選擇「活餌」還是「死餌」誘餌?歡迎留言~「活餌」指活餌料,如蚯蚓、蝦、泥鰍等,「死餌」主要指非活性餌料,如商業餌料、死蝦、死泥鰍、死蚯蚓等。
  • 南方特有魚種,你認識幾種?一起來看看
    在東莞釣魚幾年,為了不影響上班,所以釣魚的時間不多,但是只要有空閒時間都去釣魚,主要是以野釣為主,南方地區的魚種類豐富,剛到這裡,有很多不認識的魚類品種,經過和廣大釣友交流。也認識了不少新的魚種,都有些什麼魚種呢?
  • 中國人愛吃羅非魚,為何羅非魚還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那中國人既然如此喜歡吃羅非魚,為什麼羅非魚還會在野外泛濫成災,成為高危入侵物種呢? 羅非魚是外來物種,它原本產於非洲地區的坦噶尼喀湖,也叫南洋鯽,羅非魚長相於我們熟知的鯽魚相似,因此很多人將它稱為非洲鯽魚,原本羅非魚並不只是一種魚,它指的是莫三比克的口孵非鯽屬的一類魚,如今的羅非魚被人們用來泛指慈鯛科非鯽屬和口孵非鯽屬等數種魚類。
  • 水庫野釣羅非魚自製必殺窩料,和餌料配方及釣法!
    羅非魚又叫非洲鯽魚,是由熱帶引進的外來魚種。喜歡在溫度比較高的水裡活動,羅非魚小時候喜歡扎堆的生活,長大就會選擇獨來獨往,同時它們還會根據環境的改變而更換自己的生活地點。在簡單的了解了羅非魚的習性後,該選擇如何的去釣它呢?
  • 海竿野釣黃河,串鉤掛蚯蚓,剛來上條黃河特有魚種
    今天我們又來到黃河野釣,因為最近一段時間黃河水量一直很大,黃河不斷的漲水,以前我們垂釣的一些釣位都被水淹沒了,基本上手竿沒法垂釣,我們今天帶來了幾把海竿,在黃河平攤上打海竿,試試看看能不能釣到一些黃河野生魚。
  • 四川水域出現了熱帶羅非魚,還具有耐寒的能力,這會是壞事嗎?
    泛濫的羅非魚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四川重慶的一位釣友王師傅最近在某水域(長江的一處支流)釣魚時,就釣到了大量的羅非魚。水下的羅非魚這些入侵的羅非魚會給川渝地區的漁業生態帶來災害嗎?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類出現在重慶的羅非魚已經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入侵物種」了,它在適應當地環境的同時,身體的各種機能也會隨之改變,慢慢的形成「本土元素」細胞。羅非魚並不是我們國家的特色本地魚類,當初是作為經濟魚種被引進的。
  • 和這種魚一比反而變得可愛了,如今很少見了
    和這種魚一比反而變得可愛了,如今很少見了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如果設立一個釣魚人最討厭的魚類榜單,麥穗魚和鰟鮍肯定榜上有名,這兩種魚對於釣友們來說就是「雞肋般」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且釣魚的時候遇到這兩種魚,釣魚人肯定備受折磨,在釣魚人心中這兩種魚可謂「罪大惡極」。
  • 羅非魚常用的幾種小藥,到底哪種最好使?
    1.拋竿手法與起竿手法 2.釣具 3.線組 4.天氣 5.選擇釣位 6.餌料7.小藥 8.調漂 9.釣法羅非魚需然說是雜食性魚種,但較大的羅非魚偏好肝臟味餌料。乾貨)釣羅非我一般喜歡一包肝味冷凍餌+半包腥味+半包赤尾青+新鮮雞肝(少許)剁碎+適量的水(水裡可先添加各種小藥),混合攪拌均勻組成釣餌(搓餌)。釣羅非的窩料我使用,煮好的米飯+新鮮雞肝剁碎+羅非商品餌+適量水攪拌均勻,餌料幹散狀態即可,混合成雞蛋大小,手拋方法打窩。
  • 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
    導讀: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國內的淡水魚之中,黑魚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種類,它的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常年暢銷。黑魚的外形較為獨特,在淡水魚之中很難找到和它相似的魚,然而近些年來,在南方一些地區,卻經常能在野外釣到一種長得像黑魚的「新物種」,不少人表示就是最近幾年多起來的,以前都沒見過。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呢?為何近些年突然開始在野外河流之中大量出現?這種酷似黑魚的魚叫做「白邊烏鱧」,它和黑魚同是鱧屬,的確存在「親戚關係」。
  • 此魚長得像鯰魚卻是外來魚種,貪吃力氣大,用雞肝很好釣
    魚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道平常菜,並沒有什麼特別。而這條魚卻讓我印象深刻,前些年在一次聚餐上,一咬之下,我驚住了,從來就沒吃過這麼美味的魚!停下筷子,往鍋裡細看,黑皮白肉的魚塊和白色的豆腐在鍋裡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夾起魚肉看,有黑皮白肉,也有白皮黑肉,沒鱗,像鯰魚又不像鯰魚,更不像鰻魚。我問邊上道太鄉的幹部這是什麼魚,他說很少吃這樣的魚,不知道叫啥名。直到後在水庫裡釣魚的時候,親自釣獲此魚,才知道這傢伙叫「叉尾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