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全域發力,打造山海休閒旅遊目的地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福鼎:全域發力,打造山海休閒旅遊目的地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福建發展全域生態旅遊,不僅與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高度契合,也和福鼎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生態濱海旅遊城市的目標相一致。我認為,打造全域生態旅遊,就是空間環境應當實現全域化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應當實現全域化旅遊融合。

作為全域旅遊省級示範市(縣),我們將圍繞建設生態濱海旅遊城市,將整個福鼎區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和運作,發揮旅遊業的服務業主導地位和三次產業融合功能,打造具有更高知名度的山海休閒旅遊目的地,使之成為國民經濟新的綜合性支柱產業。

規劃先行,完善體制機制

福鼎地處閩浙沿海中心區位,素有福建「北大門」和「閩浙門戶」之稱,擁有以太姥山為中心的「山、海、川、島」及眾多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框架,擁有很好的參與區域分工協作、發展全域生態旅遊的條件。

近年來,福鼎主動融入全省創建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遊區和建設「清新福建」,以《福鼎市旅遊目的地體系規劃》為引領,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優化空間布局,統一規劃、整體打造,讓各個旅遊「點」串成「線」,形成「一心兩區兩帶」旅遊產業格局,即城市旅遊服務中心、山海島旅遊產業發展區、茶鄉山村旅遊產業發展區、沙埕灣海上休閒帶和104國道田園鄉村旅遊帶,實現旅遊產業的全域覆蓋。重點規劃建設好以福鼎美食、城市休閒、住宿餐飲業為主的鐵鏘濱海旅遊城,建設全市旅遊大本營。

同時,樹立大產業、大旅遊的觀念,組建專家顧問團,統籌推進全域旅遊創建工作。進一步理順景區行政管理和經營體制,做大做強太姥山旅遊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力爭「十三五」末上市;鼓勵和支持非旅企業、非公企業參與發展旅遊業,培育和形成一批旅遊龍頭骨幹企業。在市財政每年1000萬元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專項資金,加大全域生態旅遊投入。強力推進旅遊項目的招商引資,推廣運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景區開發、建設和營運。要抓好與省旅遊集團、省旅投公司合作開發嵛山島、太姥山房車旅遊小鎮以及濱海旅遊休閒度假等項目。對接引進嵛山島郵輪碼頭項目,創新發展濱海度假、郵輪遊艇等新業態。

挖掘特色,推動產業融合

福鼎是閩越和甌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茶文化之鄉,獨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太姥文化、美食文化、茶文化等源遠流長。福鼎將對系列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和創意開發,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精品和產品。建設福鼎餅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及文創基地,組建福鼎民俗文化演藝團體,推出一批地方民俗表演節目。堅持城市形象宣傳、旅遊線路推廣及旅遊產品促銷相結合,通過承辦第七屆寧德文化旅遊節,持續舉辦好鄉村農事節慶和文化民俗活動,以及山地自行車、公開水域遊泳、帆船等旅遊體育活動,進一步彰顯福鼎旅遊魅力。

同時,堅持以旅遊為主導,加快旅遊業與工業、農業、茶業、漁業、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一批生態養生、休閒度假、康體娛樂等新型旅遊業態。重點完善小白鷺、牛郎崗等國家級休閒漁業基地,開展核電工業觀光科普旅遊。鼓勵發展休閒農莊、白茶莊園、森林人家、水鄉漁村、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等旅遊休閒項目,推廣赤溪鄉村旅遊「1+N」模式,加快建設34個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推動現有6條鄉村旅遊主題線路提檔升級,並再建1至2條鄉村旅遊景觀帶,促進城鄉旅遊和諧互動。

完善要素

提升旅遊服務品質

近年來,福鼎積極實施旅遊休閒消費升級工程,提升「吃住行遊購娛」水平。推進交通先行工程,組織實施嵛山環島旅遊公路、環晴川灣——敏灶灣旅遊公路、白茶國家農業公園旅遊道路等建設;鼓勵發展星級酒店、度假酒店、主題酒店、鄉村民宿等,提升住宿接待水平;引導福鼎白茶、檳榔芋等地方特產和手工製作品等進行旅遊商品創意開發、品牌推廣,打造一批特色旅遊商品;培育福鼎美食品牌,打造石湖小區美食一條街,完善景區景點遊客服務中心、購物、運輸、公廁等服務配套,加快建設智慧旅遊景區和智慧旅遊平臺,推進旅遊管理服務標準化建設。

作者:中共福鼎市委書記 劉振輝

(責編:魏欣寧、連品潔)

推薦閱讀

「多措並舉完善出境遊安全保護體系  近年來,中國出境遊蓬勃發展。截至去年底,中國公民出境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達到151個,除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外,還有許多東南亞、非洲、南美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詳細】

「旅遊已成連接中美人民的緊密紐帶  中美兩國目前互為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和客源國。在構建中美兩個大國的關係中,旅遊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去年舉辦的「中美旅遊年」活動豐富、成果豐碩,擴大了兩國人員往來,促進了其他各領域務實合作,為中美關係發展注入了新動力。【詳細】

相關焦點

  • 「體育+產業」 福建福鼎推動全域生態旅遊發展
    主辦方表示,此次賽事是福建省首次在跨海高速公路上的馬拉松賽事,也是「體育+產業」推動全域生態旅遊增量的文體旅產業融合。圖為節目表演。 林增光 供圖 攝「一橋飛架南北,閩浙山海變通途」,福鼎環沙埕灣跨海高速公路全長21.35公裡,總投資42億元。
  • 全域發力打造「邊海名城」
    【原標題】全域發力打造「邊海名城」——東興市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觀察  跨境合作 打造邊境旅遊發展改革集成樣板  近日,廣東一家旅遊企業組織的200多名遊客到東興市進行旅遊考察,參觀了金灘、國門景區等地。每到一處,遊客們都紛紛拿出手機和照相機,爭相拍照留影。  這是東興市開展「山海暖你 邊關約你——冬遊東興」聯合促銷活動以來,迎來的首批區外遊客。
  • 福鼎推進文體旅融合提升全域旅遊品牌
    當日,由福鼎市文體和旅遊局、太姥山鎮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國微演藝》走進牛郎崗景區暨文化體育旅遊嘉年華活動在太姥山舉行。活動現場,舉辦了戲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進景區、沙灘排球賽、福鼎白茶製作技藝互動體驗、全民手機攝影專業航拍大獎賽啟動儀式等多個文化、體育、旅遊活動,全面推介福鼎全域旅遊的七個景區、六條「茶旅線」。
  • 市南區打破城景界限 打造全域旅遊目的地(圖)
    推進龍江路7號(趙太侔故居)保護利用,以趙太侔及青島公布的首批名人故居所涉及的23位名人為展陳主體,通過多種方式打造集史跡展陳、旅遊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博場館。  同時,依託文保單位開展文化旅遊,如依託原德國駐膠澳(即青島)總督官邸舊址闢建為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原歐人監獄舊址建成德國監獄舊址博物館等,並獲評為3A級旅遊景區。
  • 榮昌 成渝城市群全域旅遊周末休閒目的地
    近年來,榮昌深耕周末休閒旅遊文章,加快建設運動健康之城、非遺體驗之城、美食休閒之城,在打造成渝城市群全域旅遊周末休閒目的地上已初見成效。    遊古鎮、品非遺、享美食、健身心,榮昌歡迎你!    加快建設運動健康城、非遺體驗城、美食休閒城    根據榮昌區委、區政府2018年出臺的《關於打造成渝城市群全域旅遊周末休閒目的地的意見》,該區將深耕周末這篇文章,突出休閒這一主題,加快建設運動健康之城、非遺體驗之城、美食休閒之城,加快打造成渝城市群全域旅遊周末休閒目的地。
  • 眉山市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1月14日,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和創建名單正式公布,眉山市推薦的東坡區、仁壽縣、洪雅縣三個縣(區)成功入圍,成為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各區縣進一步樹立以創促建理念,在項目引進、品牌創建、服務提升、宣傳營銷等各方面集中發力,加快縣域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東坡區以三蘇祠為核心,推出三蘇遺址遺蹟尋根遊、非遺傳承技藝體驗遊,保護性開發蘇墳山、報恩寺、連鰲山等一批文物資源;著力打造「中國泡菜城」,爭創工業旅遊示範區,開展泡菜技藝研學旅遊。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11月28日,臨沂市迎來了長三角中心城市——南京市的300人旅遊大團隊;12月9日—14日,上海21家精品旅行社來到臨沂進行實地考察,並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向……2020年,臨沂市委、市政府抓住機遇,做出了「對標高品質旅遊需求,對接長三角客源市場,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當好長三角休閒旅遊後花園,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靖安縣長嚴旭輝: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靖安縣長嚴旭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靖安旅遊業發展到今天,正在逐步從傳統的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圍繞發展全域型複合型旅遊,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靖安縣將主動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 堅定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發展道路 靖安縣屬長江中遊城市群、南昌大都市區、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三大規劃區內。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山東蓬萊:整合資源優勢 推動全域旅遊新發展
    秉承全域聯動、產業融合理念,蓬萊全域旅遊又迎來了全新發展。全域謀劃產業布局蓬萊將全市1500多平方公裡的陸域和海域作為一個旅遊整體打造,北部濱海板塊突出「仙閣海」特色、中部丘山谷板塊突出「酒湖馬」特色、南部艾山板塊突出「山林泉」特色,著力構建「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將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制定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意見。
  • 秦皇島著力打造全域全季旅遊新格局
    秦皇島是世界知名的濱海旅遊避暑勝地,每到暑期旅遊旺季,住宿「一床難求」,吃飯「一座難求」;可旺季一過,賓館飯店關門,景區景點歇業,旅遊從業者或放假休息,或另謀生計。不少業內人士曾提出:秦皇島旅遊業要想發展,就必須轉變思路,打破「冷熱不均」的困局,構建全季全域全業態旅遊新模式。
  • 青島全域旅遊定規劃:一帶一軸,三灣三山,組團發展
    其中包含:優化鄉村旅遊空間布局依託環城遊憩休閒圈、遠程度假休閒圈布局安排,健全鄉村旅遊發展規劃體系,培育以點、休閒區、旅遊街區、旅遊小鎮等不同旅遊功能區為架構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系統,實現鄉村旅遊全域空間聯動,實現分散發展格局向集聚片區發展格局轉變。
  • 以「旅遊+」思路統領工作全局 望都全域旅遊湧新潮
    去年,規劃設計院專家團隊結合雄安新區成立、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機遇和政策調整,對望都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划進行了修改,全域旅遊發展思路進一步明晰:即圍繞「一個目標」(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做強「兩個龍頭」(堯母故裡品牌和提升縣城旅遊綜合服務功能)、做活「四個全域」(全域空間、全域產品、全域產業、全域公共服務),實施345戰略(3個精品景區、4個特色小鎮、5個服務型支撐項目),打造田園綜合體
  • 溫州力爭2022年創成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市
    翁卿侖 攝溫州日報記者 冉夢蝶 通訊員 黃晨希日前,記者在全市「千村百鎮十城景區化」工程培訓班暨「僑家樂」推廣發展會議上獲悉,我市力爭2022年創成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市,全市7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標準,100%的縣(市、區)的城區創成省級景區城,80%的鎮(鄉、街道)成為景區鎮(鄉、街道)(130個以上
  • 肖友才:攜手開啟大香格裡拉全域旅遊嶄新篇章
    肖友才指出,基於富集的旅遊文化資源,2011年,甘孜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旅遊理念,圍繞打造世界最佳旅遊目的地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重點以山地旅遊為主攻方向,堅持全域資源、全面規劃、全境打造、全員參與,著力構建旅遊目的地、旅遊產品、旅遊品牌、應急救援、旅遊扶貧「五大」體系,全域旅遊框架基本形成,全域旅遊理念深入人心,全域旅遊發展態勢良好。
  • 高淳聚焦「農業+休閒旅遊」模式 打造生態富民產業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近年來,高淳按照「全域大花園」的標準,高標準推進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讓優越的生態基地與渾厚的人文積澱交相輝映。南京市高淳區水慢城航拍圖  高淳聚焦「農業+休閒旅遊」模式,依託全國首個國家慢城「椏溪慢城」、明清第一古街「高淳老街」等生態文化資源,一體化經營開發山慢城、水慢城、文慢城,嵌入式發展農家樂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東將專門制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工作方案,提出一批市場化程度高、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加快培育「文旅+」新業態、新模式,聯合將港珠澳大橋打造成為世界級地標景區景點,創建新一批5A和4A級景區,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 大同│渾源縣以核心景區為支撐 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3年多來,借勢全省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強勢塑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的戰略機遇,渾源縣以核心景區為支撐,拓展壯大文旅生態,加快培育文旅產業經濟,呵護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形成「景城一體、景文一體」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 廣東佛岡縣: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服務休閒勝地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近年來,廣東清遠市佛岡縣以打造成清遠「副中心」城市、「入珠融灣」的「南大門」,休閒養生的有福之地為目標,按照「兩山兩河一湖一泉」全域旅遊布局,高點規劃、一體推進。堅持「共建共融、共享共興」的思路,結合旅遊資源稟賦,攜手毗鄰的清遠市區和廣州市花都區、從化區、黃埔區等進行全域旅遊戰略合作,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旅遊集聚示範區。近幾年來,佛岡成功引進了 20 多個旅遊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超 200 億元,成為了全域旅遊發展的一片熱土。
  • 上海松江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坐擁上海獨有的「九峰十二山」的松江區,繼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之後,近日推出了第三大轉型發展戰略——全面推進上海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暨區全域旅遊發展,打造卓越城市休閒度假目的地,譜寫「佘山大境界、問根廣富林」的全域旅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