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零售、到家零售成功的三個必須

2021-01-11 騰訊網

導讀

到家零售成功的三個必須是什麼?

筆者最近參與某個大型集團的到家零售項目,此項目籌備過程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如何用好集團資源,如何推進跨體系溝通協調,如何兼顧重要高管的主張建議,還要考慮如果項目最後沒有成功,怎麼設計和推進項目,才能減少其負面影響。

面對紛繁複雜的局面,此時,更應該保持初心,多問自己,到底怎麼做,才能真正做成項目,對於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不能因為任何原因妥協,推進過程有不同道路,但最關鍵的必須,一定不能改變。

為此,本文總結到家零售成功的三個必須,以此提醒自己堅持什麼,全力推動什麼。

第一個必須:必須解決流量問題

沒有足夠訂單的到家零售一定是失敗的,流量是足夠訂單的必要條件。

目前到家零售最成功的代表是店倉一體化的盒馬鮮生,前置倉的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

盒馬鮮生的流量主要來自門店客流的轉化,到盒馬鮮生消費的顧客,基本都會安裝盒馬鮮生APP,顧客的主動安裝,讓盒馬鮮生有很低的流量成本。

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的流量主要來自地推,來自老客帶新客,前置倉每開一個新倉,會有地推團隊,地毯式推廣,通常每個地推人員每天拉新10-20顧客,每個新下單的顧客,可以為地推人員帶來10-30元的拉新獎勵。

盒馬鮮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經營成本高,前置倉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流量成本高,京東到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服務體驗不穩定。

前置倉的最大挑戰是流量成本高,拉新一個顧客,要付出30元的地推人員激勵費,新客首單體驗10元鉤子商品成本,首單履單成本10元,新客紅包成本30元,還有組織成本,物料成本,網點成本等,所以每拉新一個顧客,平臺實際要付出50-100元成本。而新客留存復購率通常只有20%左右,所以每個忠實顧客的實際引流成本達到200-500元

前置倉雖然籌建成本只需要幾十萬元,但要讓足夠客流在此前置倉購物,需要付出幾百萬元營銷費用,而且更關鍵的是,顧客總會流失,營銷費用的投入可能永無止境。

前一個模式最大的挑戰,往往是後來者的機會,如果新模式能解決流量問題,就能實現巨大價值。

目前在解決流量上,我們已經有了構想設計,這是項目價值度的關鍵點,需要最大限度落地實現,不能因為溝通問題,因為位置角度問題,因為認知問題影響這個關鍵點落地執行,需要對流量問題更多溝通交流,獲得更多支持。

第二個必須:必須經營齊全的生鮮商品

到家零售必須經營什麼商品,怎樣的商品結構,才能成功?

目前到家零售的代表企業有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京東到家、永輝生活、多點、大潤發優鮮等。

曾經有影響力,但已經失敗的到家零售有愛鮮蜂、在家點點、快書包、妙生活、閃電購、社區001、社區圈C、鄰味網等等。

到家零售嘗試過各種實體、各種方式、經營各種品類、從最終結果看,只有重點經營生鮮商品的到家零售企業,才做出了影響力,才有最後勝出的希望。

到家零售是做最後一公裡的生意,每個網點服務的區域範圍小,單量靠密度,而非覆蓋範圍,所以必須有高密度訂單,高密度訂單才能降低配送成本,高密度訂單才能分攤流量成本,高密度訂單的基礎是高頻需求品類,而生鮮品,無疑是需求頻次最高的品類。

到家零售是電商,是網際網路項目,只要是電商,就符合高頻吃低頻,流量為王的特性,經營生鮮,才能有高流量,才能有最高使用頻率,才能有未來。

經營生鮮商品很有挑戰,生鮮商品的採購管理難,到家零售需要把生鮮商品標準化,這也很難,生鮮商品品質也很難監控,容易有客訴,損耗也很高。但要做好到家零售,就必須迎難而上,解決這些問題

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為了經營生鮮商品,曾經也面臨這些挑戰,現在他們靠規模化,靠體系化經營生鮮。而初創項目,要靠統一的認知意識,聚焦第一個倉點,超額投入,主動迎接挑戰,以目的為導向靈活應對,在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系統體系。

第三個必須:必須以顧客體驗為中心

為什麼對於到家零售而言,必須以顧客體驗為中心,其實答案就在前面2個必須中。

因為主營生鮮商品,而生鮮商品最容易帶來顧客體驗問題,生鮮商品非標準,生鮮商品難以保持口感外形一致,生鮮商品有保質期和鮮度問題,履單過程可能損傷商品,是揀貨人員幫助顧客揀貨,而非顧客自己選貨,以上這些都很難根本解決。

盒馬鮮生為了解決生鮮商品體驗問題,執行線上商品後進先出揀貨原則(部分品類),強力推出日日鮮系列商品(只售賣一天)。盒馬鮮生門店會有專門團隊每天逐個檢查生鮮商品品質,並且對生鮮商品設置貨架期,生鮮商品到貨架期就會打折或報損,哪怕品質外形沒有任何問題。

叮咚買菜對生鮮商品品質也是極度重視,筆者曾經參觀過叮咚買菜的倉庫,看到倉庫掛有橫幅,內容是「絕對不把品質有問題的任何一個商品送給顧客」,筆者對此記憶深刻,戀戀不忘。

以顧客體驗為中心,還因為流量成本實在太高,前文已經說過,前置倉每發展一個忠實顧客的成本,大概需要200-500元,因為體驗問題流失顧客,就是虧損。

必須以顧客體驗為中心,需要灌輸到每個團隊成員心中,需要落地到商品體系,需要落地到系統流程,需要落地到售後系統,需要落地到所有環節中。

筆者認為,做到家項目,團隊中必須有體驗專崗,有專人發現跟進和匯總分析體驗問題,需要建立全員體驗官體系,驅動團隊每個成員發現體驗問題,解決體驗問題,顧客體驗是執行過程第一優先,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建立顧客體驗系統體系。

總結

到家零售的三個必須,分別是:

·必須經營齊全的生鮮商品

·必須解決流量問題

·必須以顧客體驗為中心

筆者認為要做好到家零售,三個必須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項目都必然失敗。面對紛繁複雜的局面,要以三個必須為中心,堅持原則,反覆陳述,影響更多人,用堅韌之力成就目標和價值。

作者 | 張陳勇

來源 | 老張聊零售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相關焦點

  • 伊利與阿里三大零售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加速升級配送到家服務
    08-19 12:30:14 來源: 玩轉OTT 舉報   日前,有消息稱,阿里旗下三大零售平臺天貓超市
  • 精益優享|新零售引領未來新趨勢!
    眾多傳統生鮮行業也藉助技術平臺加快轉型,「到家服務」「無接觸式配送」已成為行業的標配。過去標準的新零售,是在天貓上有旗艦店,同時與線下品牌實體店聯動。如今的同城到家,則是在新零售的基礎上,再加以餓了麼平臺提供的本地生活,形成一個「三環共振」的同城零售新營銷模式。
  • 美團菜大全開啟多城招商,同城零售大戰一觸即發
    美團菜大全開啟多城招商,同城零售大戰一觸即發來源:聯商網2020-06-17 14:35外賣、酒旅之外,美團的第三個增長點似乎正在浮現。近日,美團閃購推出的食材電商品牌——「菜大全」,開啟了又一輪的城市招商。
  • 新零售到家業務落地執行手冊全案
    編輯導語:新零售就是以大數據為驅動,通過新科技發展和用戶體驗的升級,改造零售業形態;上半年由於疫情所致,無法出門,全國各地的零售行業紛紛轉行新零售,實行配送到家業務;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新零售到家業務落地執行手冊全案》,詳細分析了新零售的落地機制,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從Dmall OS到零售聯合雲 多點Dmall數字零售徵程向前一步
    在2014年多點就在探討,如何為零售企業擁抱數位化賦能。2015年上半年就推出了APP,開始和零售企業進行合作,而且一路前行,穩中求進,到目前為止多點已經和120個零售企業全面合作,為13000多家商場賦能,成為合作夥伴,多點的用戶達到1.5億,最近也是發展比較快。它已經成為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領頭羊。」
  • 悅詩風吟聯合京東到家,共創「即時零售」新模式
    導讀:繼餓了麼之後,悅詩風吟又與京東到家達成合作。據達達集團公關部消息,近日,達達集團與京東美妝、韓國自然主義品牌innisfree悅詩風吟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共創美妝品牌即時零售新模式。據了解,目前悅詩風吟全國線下門店已有超230家入駐京東到家,悅詩風吟品牌商品還將通過京東到家接入京東平臺。
  • 瑪氏箭牌攜手全新餓了麼,總裁直播加碼同城零售新模式
    作為引領數位化和創新型消費的食品巨頭,瑪氏箭牌希望通過加深與升級版餓了麼的合作,持續布局同城零售戰場,切實踐行「開創休閒食品新紀元」的商業目標。 後疫情時代,隨著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同城零售、直播經濟不斷升溫,堅持創新的瑪氏中國已將直播營銷和以「同城零售」為代表的O2O新零售模式視為公司生意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對此,麥偉堅表示:「未來始於當下。此次與升級版餓了麼的深入合作,是我們積極探索直播營銷、持續加碼O2O渠道、加快創新步伐的重要動作。
  • 微信到家服務成零售行業「標配」 小程序新能力助力線上經營
    諸多品牌如萬達、步步高、永輝、每日優鮮、天虹、興盛優選、百果園等都通過小程序到家業務,獲得了不錯的經營效益。微信官方也為零售行業商家準備了小程序到家業務經營的十二個武器。除了2個即將上線的新能力,微信官方還有這4個現有的免費流量入口,可以助力零售行業商家發展到家業務:3、附近的小程序基於地理位置,微信「附近的小程序」能力可以讓商家的小程序直接免費曝光在用戶的「附近的小程序」入口,拉新能力強。
  • 要做好餐飲新零售,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要做好餐飲新零售,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自身產品的穩定性,必須要有保障,因為零售產品是堂食產品的延伸,堂食產品好也將影響到零售產品給顧客的接受度;零售產品的品質還原度高,也將決定這個品牌未來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到店消費。
  • 「到家消費」成新零售風口,鍋圈食匯如何乘風而上
    自2016年,馬雲最早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屬於自己的「新零售」發展之路。   雖然各家對新零售的理解和實踐不盡相同,但其中最主要的共通點,就是新零售的本質是數位化、全渠道、靈活供應鏈三者的融合,最終目的是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提升效率。
  • 最前線丨天貓超市事業群整合為同城零售事業群,阿里京東「商超戰...
    據《晚點LatePost》報導,4月中旬天貓超市事業群升級為同城零售事業群,阿里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同城零售事業群已經上升為阿里巴巴CEO張勇重點關注的1號項目之一。 據悉,阿里的同城零售以「天貓超市+淘鮮達+盒馬」為首,目前該事業群僅整合了配送團隊和餓了麼的新零售,而同屬商超領域的盒馬、天貓小店等業務還尚未整合進來。
  • 長春外賣訂餐小程序、同城跑腿小程序、商城零售小程序怎麼收費?
    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製作搭建了外賣訂餐小程序、同城跑腿小程序和商城零售小程序。問:長春外賣訂餐小程序、同城跑腿小程序、商城零售小程序搭建呢?答:第一步:需要申請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三個基礎功能,如果有不知道怎麼申請的,歡迎關注我,以後的文章會介紹。
  • 美團外賣開始送衣服 新零售模式撬動同城物流新機會
    新零售的場景下,線下實體店會進一步形成3公裡距離內的供求體系,很多貨並不需要純電商的倉庫裡發貨,可以從靠近消費者最近的實體店發貨,這些實體店會變成未來的物流配送的重要支點。對美團外賣來說,將線下門店作為前置倉,送服飾和送外賣的邏輯相同,還能將非「飯點」的閒時利用起來,但實際操作還將產生額外的成本。
  • 「開門就拿」京東到家Go顛覆自動販賣機 無界零售再創新風口
    京東無界零售實驗室聯合京東到家、京東之家以及 JDSmart,近日宣布京東到家Go已經開始落地運營,它基於京東D-MART智能門店系統中的智能貨架組件,是新一代的智能貨櫃,擁有人臉識別、重力感應、智能庫存管理和智能廣告牌等諸多在「無人店」中所使用的技術,可以實現開門即拿、一次多件,甚至為用戶推薦最適合的商品。
  • 超市到家業務快速崛起,新零售背景下超市全渠道零售步伐加快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超市行業現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2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8.05%。截止到2020年7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4萬億元,同比下降10.44%。
  • 秋季養生正當時 順豐同城急送養生湯一鍵到家
    (原標題:秋季養生正當時 順豐同城急送養生湯一鍵到家)
  • 零售物流雙桅啟航 達達集團(DADA.US)全面賦能線下商超
    京東到家是達達集團旗下中國最大的本地即時零售平臺之一,旨在讓消費者、零售商和品牌商共同受益,業務覆蓋全國超過1,200個縣區市。依託達達快送和零售合作夥伴,京東到家為消費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鮮果蔬、醫藥健康等海量商品1小時配送到家的極致服務體驗。
  • 到店、到家、離店:有贊幫商家掘金三大零售場景
    編者按:本文來自「鋅財經」,作者 馮啟明,原標題《到店、到家、離店:有贊幫商家掘金三大零售場景|鋅動》,36氪經授權轉載。 4月初,有贊完成新一輪9.1億港元融資,由騰訊領投。融資以新股配售的形式進行,每股發行價為0.53港元。該公司與5位認購人配售合共超過17.19億股新股,新股佔已擴大後股本11.1%。
  • 看百果園如何做好新零售
    從四年前,百果園開始著手做線上線下一體化時,百果園就邁向了新零售階段。很多人對新零售和數位化的理解都是錯誤的,一個傳統門店在線上開個店或者開發個微信小程序,就完成了轉型?不,不是這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其內部關係眾多,錯綜複雜,要把它做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新零售的三種「新武器」
    O2O,線下想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奈何「排異」反應有點兒大故事的開頭可以從傳統零售各種「觸電」說起:從純線下拓展線上渠道,到尋找電商跨界合作夥伴,再到O2O線上線下雙線融合,前僕後繼不計其數,但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一個可以算得上真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