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824個人物都有姓名?畫中客船埋線索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在三年多的「休眠」期後,年內將在北京故宮再次展出。而日前一條「《清明上河圖》裡每個人都有名有姓!」的長微博也在網絡引發喧譁。網友大呼:「長這麼大才知道畫裡每個人都有名有姓!我讀書少,你別騙我!」昨日記者從讀客圖書獲悉,該研究出自長篇歷史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的作者冶文彪之手。冶文彪十分痴迷《清明上河圖》,並潛心研究10年,終於考證出畫中824個人的姓名故事。書中不但高度還原北宋時期的風土人情,還將824個人物全部復活。

  揚子晚報記者 蔡震

  十年磨一劍,潛心研究終成奇書

  800多年來,後人對《清明上河圖》做了N次研究,甚至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小吃糕點、店鋪雜貨都不放過,反覆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

  給自己定位為「故事手藝人」的四川作家冶文彪,向記者介紹,11年前他去開封遊玩,偶然見到《清明上河圖》的一比一臨摹畫,瞬間石化,自此迷上了《清明上河圖》。每天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一閉眼就看到畫中街頭人影晃動,搖鑼叫賣。此後,他又親臨開封,近距離看到北宋汴梁的城市縮微景觀,今昔對照,湧起很多感慨。這麼繁盛的王朝,為什麼會迅即敗亡?這個疑問觸動了創作慾念,想激活這幅千古名畫,重現那個敗亡前夕繁盛的時代,在其中尋找答案。

  研究整整橫跨10年,冶文彪把自己的書房幾乎改造成了《清明上河圖》資料館,塞滿了《東京夢華錄》《續資治通鑑長編》《三朝北盟會編》《宋史》《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宋人軼事彙編》等幾千萬字的宋史典籍,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書齋裡的宋朝人。冶文彪走入畫中,從一點點蛛絲馬跡中順藤摸瓜,揭開了《清明上河圖》神秘的另一面。耗費5年時間構思,動筆寫作近3年,初稿完成後,又三易其稿寫成這部《清明上河圖密碼》。

  復活《清明上河圖》824個人物

  在冶文彪筆下,全畫824個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原地復活。張擇端當時受宋徽宗指使,繪製《清明上河圖》,用以記錄宋徽宗在汴梁城內布下的奇局。喧鬧的虹橋,一抬轎子徐徐穿過,裡面坐著的正是蔡京。而星羅棋布般出現在虹橋四周的賣餅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線和細作,他們或由金國殺手偽裝,或是高麗派來的臥底,更有與北宋高官勾結的亡命之徒。

  《清明上河圖》中隱藏著宋徽宗布下的千古奇局,祥和之中風雨欲來,販夫走卒之間,埋伏著決定歷史走向的大人物,一股詭異沉重的氣氛,瀰漫在汴河上下。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徐徐展開這個奇局,824個人物牽扯出大宋帝國不為人知的秘密,預示一場讓帝國覆滅的暴風驟雨將席捲而來。而這幅千古名畫中埋藏著的我們未曾知曉的人物與故事、陰謀與殺局,更讓人回味無窮。

  冶文彪最大的發現在圖中央虹橋的那隻船。那隻船是整幅圖的「畫眼」,是一個戲劇性事件,船要穿過虹橋橋洞,但桅杆高過橋梁,眼看要撞到,船上和橋頭、兩岸的人這才發覺,船工們也才慌忙放倒桅杆。初看只是一時疏忽,但細想一下,就會覺得不太合常理。整幅《清明上河圖》處處寫實,生動逼真,沒有一個人物、一個物件或一個線條的粗疏,但在畫眼處,偏偏有這麼一個不太合常理的意外事件,這不得不讓人心生種種遐想,核心懸念正是來源於此。

  畫中客船,張擇端埋下線索

  冶文彪介紹,畫中那隻客船,是畫家張擇端埋下的線索,從此著手,才可讀懂全畫真意。只見畫中那隻船正要穿過橋洞,卻沒有放下桅杆,眼看就要撞到,船上人才慌忙放倒桅杆。看似一時疏忽,實則有意為之。正由於這一危機,將橋頭、兩岸數百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一處。

  虹橋上一個中年胖子望著河中高聲叫喚,他是開封府左軍巡使顧震手下文吏萬福,他並不知道這隻看似普通的客船,將關係到大宋的生死存亡。他也將跟隨顧震一同卷進一場幽深險惡的巨案之中。一個灰衣中年男子正騎著驢上橋,他是京城魚行的主管,名叫蔣衛,人稱「蔣魚頭」。他四處張望,急急尋找著一個人,這個人引發了汴京經濟危機。橋南頭一個挑著擔子的後生,名叫牛小五,正要進城去賣乳酪和魚,卻不知道有人將一件東西藏在了他的籮筐中,這小小的物件將傾動大宋的江山。

  此時的北宋帝國陰雲密布,金國、遼國虎視眈眈,方臘又在南方造反,臣服多年的高麗國蠢蠢欲動,各方勢力劍拔弩張,細作、密探、殺手早已埋伏在汴京城內各處,化名魏遷的大遼間諜已經在茶館裡埋伏了兩年,扮作商人的西夏間諜李勝正在另一隻客船上焦急等候消息,而高麗密使則混在人群中謀劃一場陰謀。

  《清明上河圖》剛剛完成,金國大軍已侵入汴京,殺人焚城,汴河上下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繁華一夕掃盡。沒過多久,圖中824個人物已生死兩隔,他們有的在當日即煙消雲散,有的死於後來的戰火,還有的活了下來,卻也身不由己被捲入洶湧的歷史波濤中。

  作者辭掉工作,背水一戰

  這本書人物數量眾多,僅圖中人物就有824個,而且小說不能只限於圖中,圖外更有許多關鍵人物,這樣,總數就得在一千左右,這個人物數量,相當於《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如何把這麼多人自然、有機地編織進故事,是個巨大無比的挑戰。

  冶文彪說關鍵點是核心謎題,「這個核心謎題我希望不是虛構,而是歷史真實事件。」冶文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北宋浩繁史料裡終於找到一個事件關節點,即:北宋為何迅速敗亡?找到這個事件後,他又按社會領域分成五大板塊,每一個板塊又進行分層設計,最終落實到每個人物,給人物取名,設計他的身世、性格和處境。等這些人在心裡一個個都活了以後,故事也就成熟了。

  「寫一部沒有人寫過的龐大故事,給自己創作生涯一個交待。」冶文彪告訴記者,為了這個心願,他辭掉了工作和其他收入來源,靠著一些積蓄,全力投入,算是背水一戰。「這種情況下,心願、興趣和生存壓力混合到一起,就沒有理由停止和退縮了,哈哈。其實,整個過程很享受,因為在做自己愛做的事,在全力完成自己的心願。」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裡的驚天秘密,824個人物全都有名有姓
    800多年來,後人對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小吃糕點、店鋪雜貨都不放過,反覆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
  • 暗藏在清明上河圖上的秘密——824個人物全都有名有姓!
    全動態的清明上河圖瞬間把你帶到古代去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書式的畫作,公認的千古名畫第一巨作,無價之寶800多年來,後人對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小吃糕點、店鋪雜貨都不放過,反覆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
  • 清明上河圖裡的驚天秘密,824個人物竟全都有名有姓!
    但是研究者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800多年來沒有人問這些問題。這個問題居然被一本《清明上河圖密碼》的書石破天驚揭開,全畫824個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原地復活。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清明上河圖》有多牛?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畫卷。張擇端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圖畫中。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生動地描述了900年前北宋汴京人民的生活景象,簡直厲害。
  • 《清明上河圖密碼》:被還原的824個人,他們正經歷著這樣的生活
    張擇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圖》更是道盡了都城汴京的盛世繁華:熙熙攘攘的行人,隨處可見的酒樓飯館,鱗次櫛比的商鋪。比起現代的集市也是相差不了多少。我不懂畫,但是喜歡看清明上河圖,為此還買了幅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現在,最喜歡跟兒子一起就著牆上的這幅十字繡跟孩子玩猜猜猜遊戲:這個人是誰,他在這裡幹嘛,他將要往哪去,徹底地讓想像飛一下。
  • 風和景明《清明上河圖》
    據北京故宮編纂的《清明上河圖:珍藏版》一書:傳世的《清明上河圖》中國大陸有10件,中國臺灣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國有6件,歐洲有6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5件。其中著名的主要有三大版本:一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本張擇端版,二是明本《清明上河圖》,三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社會新聞 │ 2020-09-26 10:02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認識畫面中人物的形態、古代建築的造型。  3、技能目標:提高鑑賞能力, 了解《清明上河圖》的畫面  4、創造力培養目標: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審美觀和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了解畫家張擇端的繪畫作品內涵。  2、物資準備:課件《清明上河圖》,音樂《高山流水》,實圖《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但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幾乎每隔十年才能公開展示一次,能親眼所見真跡並近距離觀賞的機會,實在難得。不過現在有一個機會,能讓你把《清明上河圖》帶回家慢慢欣賞!《清明上河圖》立體書中的每一處細節,都能讓你感受到創作團隊對名畫原作的尊重和敬意。零距離觀察它所有細節這可能是你離《清明上河圖》非常非常近的一次,近到能看清畫中每一位人物的面貌服飾。
  • 六個小細節,重新解讀《清明上河圖》
    原標題:六個小細節,重新解讀《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人物繁複,端緒宛然,宏闊而細膩,深刻又鮮活,六法深湛,筆墨精熟,誠可謂人天之奇蹟、不朽之名作。但由於年代久遠,圖中不少物象場景,已難知其意,以至影響到對圖卷題名、主題等的把握與判斷。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孫羊店的兩個鋪面,《清明上河圖》再解讀
    ——編者按美術報 黃杰《清明上河圖》人物繁複,端緒宛然,宏闊而細膩,深刻又鮮活,六法深湛,筆墨精熟,誠可謂人天之奇蹟、不朽之名作。但由於年代久遠,圖中不少物象場景,已難知其意,以至影響到對圖卷題名、主題等的把握與判斷。茲參以相關文獻及現實生活,嘗試對圖中六種景象作一些辨析。
  • 宋朝軼事: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大喜之極,當即用他的「瘦金體」在畫旁題上「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蓋上了雙龍小印。至此,名畫問世,宋徽宗成了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後來,到清朝末年的800多年裡,清明上河圖一直蹤跡不明,流傳的故事也精彩絕倫。
  • 泗陽一農戶家驚現七米《清明上河圖》
    7米長、一米寬的刺繡版《清明上河圖》你見過嗎?歷時五年,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的顏迎春,用雙手一針一線繡出了這樣一幅巨作。7月8日下午,記者在顏迎春家,見到了這幅已完工的《清明上河圖》,繡品人物栩栩如生,房屋小橋等亦活靈活現。讓人很難想像今年50歲的顏迎春竟蘊藏著如此大能量,能堅持繡完一幅承載了諸多人物的《清明上河圖》。
  • 國寶《清明上河圖》紀念鈔藝券公告發行!獻禮紫禁城600年!
    近日,西安印鈔有限公司獲批承印並出品故宮博物院「鎮館國寶」—《清明上河圖》紀念鈔藝券正式發行,採用先進凹版防偽工藝1:1等比例復刻原版清明上河圖,震撼亮相!《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畫卷長5米多,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車、轎、船隻等,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出於對原圖的保護,現在很少對外公開展出。所以,與其等候,不如擁有!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古往今來,眾人都想佔有的清明上河圖,又有幾人了解其中含義呢?
    為了離開皇宮後能有充足的經費實現自己的願望,他想到了皇宮中收藏的大量珍寶、字畫。由此,歷經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清明上河圖》,再次開始了它神秘而漫長的旅程。離開了皇帝寶座的溥儀利用自己的一些特權在1922年11月16日—1923年1月28日的73天時間裡,以「賞賜」其弟愛新覺羅溥傑的名義,將書畫手卷1285件、冊頁68件移出皇宮。
  • 清明上河圖表達的是什麼?原來作者用心良苦!
    清明上河圖作為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其極具有歷史、文化、與政治的研究意義。其布局華麗且又結構嚴謹,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展現的是汴京早晨市郊的景象,晨霧朦朧人們早起勞作。第二個部分展現的是汴京(汴京,今河南開封)主幹河上下情景,船隻往來,兩岸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