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餐飲的紅燒肉接近一拳大 /受訪者供圖
見習記者 龐菁涵
最近,同濟校園周邊的企業和居民發現,在校園外也能吃到來自食堂的美食。
「同濟食堂送外賣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從今年5月下旬低調上線外送服務以來,在某外賣平臺上,已經形成了月銷量「9999+」「4.8星」的數據,實力霸榜。
不少套餐折後不到20元
在上海的高校圈子裡,流行著「吃在同濟」的傳說。同濟的食堂到底多好吃?月售「9999+」是明證。
打開其外賣頁面,套餐、炒飯、招牌小炒、湯類等幾大分類共有四十餘種選擇。其中門店銷量第一的「大排套餐」,售價僅為15.9元,月銷達3500多份,好評度96%。
「不愧是『吃在同濟』,葷素搭配,經濟實惠,讚不絕口!」「我已經深深被這大排飯魅惑了……差不多天天點了都……」「終於可以吃到同濟食堂的菜了,而且還是以外賣的形式!!乾淨、美味,還有特價套餐!」
自5月25日上線至今,短短一個半月時間已經收穫了1000餘條評價,「味道贊」「分量足」「性價比高」「乾淨衛生」 成為關鍵詞。
不僅是大排套餐因物美價廉備受喜愛,紅燒獅子頭套餐、糖醋小排套餐折後都不到20元,並且沒有配送費,可以說是相當划算。
這麼接地氣的價格,包括的食材並不簡單。以紅燒獅子頭套餐為例,一份包括了兩隻肉糜做的獅子頭,還有滷蛋、土豆絲、菜莧、醬菜和米飯,葷素齊全。
除了套餐,還可以選擇老乾媽炒飯、酸菜炒飯、揚州炒飯,或者乾脆給自己點份米飯配個小炒,比如辣子雞、菠蘿咕咾肉、地三鮮、川味雞雜,酸湯肥牛……每份小炒價格在十幾元至三十多元不等。
疫情下催生的新舉措
同濟大學後勤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葉陽介紹,學校推出的外賣屬於「保本微利」,主要服務於周邊師生及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在今年3月疫情期間開始籌劃上線,5月下旬正式入駐外賣平臺,主要配送範圍為學校周邊2公裡。
食堂做外賣,這在同濟是今年的首次嘗試,也是疫情下催生的新舉措,目前僅在南苑食堂實行。
葉陽介紹,上半年疫情期間,學生和老師推遲返校,為了減少人流聚集,為居住在校園周邊的師生提供餐飲服務,食堂開始面向周邊配送外賣,同時也將周邊企業、居民的需求進行了預估。
最初,同濟外賣上線時約有30道菜,隨著受歡迎程度的明顯提升,菜品也在更新、增加。在保證食品供應安全、校內餐飲供應的基礎上,同濟後勤處根據需求預估,制定了外賣數量的上限供應能力。
「一頓中飯的上限在500分左右,晚餐供應量也差不多是這樣,後廚就是原有的食堂工作人員來操作。」葉陽介紹,所有餐食按照食堂標準製作,住在周邊的老師、科技園的工作人員反饋食堂外賣「解決了吃飯的大問題」,方便、安全。
目前,外賣僅對校外開放,主要供應午餐和晚餐,配送時間為10:30至13:30和16:00至19:30兩個時間段,為做實疫情防控措施,學校專門在同濟大學南校區門口設置提貨點,外賣員不用進入學校和食堂就可以提貨。
葉陽告訴記者,目前食堂上線外賣服務主要還是在疫情時期推出的特殊辦法,今後是否會繼續做外賣服務,還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據了解,在高校食堂推出外賣服務的不止同濟一家,7月7日,浙江大學後勤集團與某外賣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在旗下食堂開通外賣服務,據該平臺統計,食堂外賣服務已在全國100座城市的超500家高校食堂上線。
與同濟目前僅面向校外配送的模式不同,這些高校食堂外賣支持校內配送至宿舍和教學樓,初衷也是通過無接觸配送,幫助減少疫情期食堂的人流聚集。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