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大莊和莊嫂:比起自由戀愛,父母包辦的婚姻有時更靠譜

2020-12-19 夏日觀音蓮兒

重溫電視劇《金婚》,喜歡裡面嘴皮子利索,過日子是把好手的大莊媳婦。

大莊媳婦叫高淑貞,只是這個名字直到老年之後才被大莊叫起,她有更通俗的名字叫:莊嫂。

大莊和莊嫂從小訂的娃娃親。

莊嫂10歲就到了大莊家裡,14歲和大莊訂婚,沒有文化,長相不好,也沒有身材,一直被大莊嫌棄,但婆家人對她卻是認可的。

所以儘管大莊不喜歡,還是和她結婚了。

只是他們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大莊對老婆就像地主老財對待丫鬟,莊嫂把他伺候的無微不至,但再好大莊還是在外面招貓逗狗的不消停。

後來生了兒子,有了底氣的莊嫂逐漸開始硬氣起來,大莊和以前愛慕的梅梅糾纏不清,莊嫂也是積極捍衛自己的婚姻,一哭二鬧三上吊,威脅利誘她全用上了,她的手段大莊也著實害怕。

儘管大莊還是會嫌棄莊嫂,但他沒想過要離婚,相比佟志的精神出軌,覺得大莊更拎得清,他知道誰才是可以過日子的。

日子過得越久,大莊越離不開莊嫂,以至於老年後,他們的地位反轉了,這也證實莊嫂是個好媳婦。

婚姻裡有莊嫂這樣的媳婦真的是撿到寶,做妻子她真的比文麗更適合,文麗不會過日子,常常後半個月全靠借錢,她家吃鹹菜的時候,莊嫂家吃的可是紅燒肉。

而且看著無能的莊嫂,關鍵時候可以不顧面子,當面找局長分到了大房子,解決了大問題,這讓大莊和佟志都很佩服。

娶文麗這樣的老婆,多半是給別人看的,真正能讓人幸福的是莊嫂這樣的女人。

但現實裡這樣的女人並不受男人們的歡迎,男人喜歡的永遠都是漂亮有情趣的女人,只有進入婚姻,一起生活了幾年之後,男女才都開始明白,幸福的婚姻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適合。

那麼什麼樣的女人是適合的,對於年輕的男子來說往往分不清楚,可有了幾十年婚姻經驗的父母往往更懂得。

一.對於男人來說,有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選定的女人往往更適合婚姻。

只是父母之命,年輕時我們都是牴觸的。

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她是父母替徐志摩選定的媳婦,只是徐志摩不喜歡,因為那時的張幼儀沒有什麼文化,而且不漂亮。

他喜歡林徽因這樣才情與美貌並存的女人,也喜歡陸小曼那樣人人都愛的交際花,所以他不顧一切和張幼儀離婚,沒有娶到林徽因,他和陸小曼結婚了,為了滿足陸小曼的奢侈生活,他要不停的工作,需要打四份工的徐志摩,最終死在去工作的路上,年僅34歲。

一直在想,如果他和張幼儀一直在一起,也不會英年早逝吧,這個父母包辦的女人更適合當媳婦。

男人通常後知後覺,都會像《金婚》裡的大莊一樣,直到莊嫂去世時才知道原來自己是愛她的,離不開她,而莊嫂也是最適合他的。

二.父母之命的婚姻更合適靠譜的原因。

婚姻對男女來說都很重要,男人有個好妻子,就有了一個堅強的大後方,才可以安心在外面拼搏。

而父母對兒媳的選擇更客觀。

知子莫若父,父母比兒子更清楚什麼樣的女人適合他。好的婚姻不但是婚後的經營,開始的選擇更重要。

選擇了和一個什麼樣的人結婚,你就選擇了什麼樣的婚姻,你也為今後的兒女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媽,選擇對了努力才會有成果。

可大部分的男人都是視覺動物,往往都看重顏值。

只看顏值對於愛情是可以的,可婚姻是需要條件的,這些條件父母更清楚。

只要是正常的父母,在兒女的婚姻問題上是不會害你的,父母都是全心全意為兒女好,父母在選擇時他們會做一個全盤的考慮,他們會考慮女方和兒子在性格,外貌,家庭條件上是不是適合,會去打聽並驗證。

不會像兒女那樣只因為在人群裡多看了一眼就訂下終身,匆忙結婚,婚後匆忙離婚。

所以比起年輕人的盲目,父母為兒子相看的兒媳婦更靠譜。

父母選定的兒媳婦,婚後和父母更容易相處,婚後關係更和諧。父母給兒子選的女人都是父母滿意和肯定的,那麼以後的婆媳關係相處會更和諧,小夫妻有矛盾父母也會努力勸導調和,兒子也會因為父母和媳婦關係良好,不會夾在中間難做。

可如果是兒子自作主張找的媳婦,而且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那以後大家相處起來就會困難多多,如果小夫妻有什麼衝突,公婆也很難會為兒媳婦說話。

而婆媳關係容易緊張,這時最難受的還是兒子,現在很多夫妻離婚的原因,就是婆媳不和。

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即使從前也會遭到兒女反對,在現在是希望找伴侶時多權衡,多聽取父母意見。

雖然是婚姻自由,但是希望自由的婚姻要有這2點考量。

在選擇結婚伴侶時別只顧自己的喜好。選擇時先考慮女孩和自己的家庭是否合拍,父母能否喜歡。

父母喜歡的人,當然各方麵條件都和自己適合。

婚姻不要認為有愛就可以了,結婚後會發現愛很快就會消失,光有愛而其它條件不適合的婚姻,會被許多生活的瑣事所壓垮,兩人產生矛盾,甚至會導致分手。

婚前多考慮婚後的事。婚前就要有代入感,多考慮婚後的生活應該怎麼過,只有考慮仔細,而選擇的伴侶又是可以和自己一起抵禦風險的,婚後才不會遇到問題就垂頭喪氣,無計可施,因為都是婚前想到的,你和妻子應付風險才會遊刃有餘,婚姻才會平穩。

婚前考慮太少,快速進入婚姻,這也是現在離婚率高的原因。

結語:

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自己要為自己負責,你的選擇決定你以後的婚姻是幸福還是不幸,是歡笑多還是煩惱多。

選擇結婚伴侶時,把父母放在心上,尊重父母意見。對於女人來說有這樣一句話:父母讓你嫁的,可以不嫁,但父母不讓你嫁的,一定不要嫁,嫁了十有八九會後悔。

對於男人這句話也適合,只要是正常的父母,都會把兒子的婚姻當成大事,希望兒子幸福,所以他們給你介紹的女孩,試著多接觸了解,不要一味拒絕,父母的建議兒子應該放在心上,去解決而不是拒絕。

對待婚姻的良好態度應是慎始善終,不要把婚姻當兒戲,你輕視婚姻,結果就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多聽媽媽的話,結婚後你就懂了。

—END—

我是夏日蓮兒,平凡世界的平凡人,願以普通人的視角,和您探討人生的酸甜苦辣,分享人生感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金婚》:大莊「精神戀愛」,莊嫂得知後,僅用三招大莊不敢再犯
    主要講述佟志和文麗因為房子擁擠,錢、婚外情、婆媳關係、重男輕女、鄰裡關係引發的各種家庭關係,夫妻之間的矛盾,對孩子小時候的關懷的缺失和教育方式的差別,導致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各種矛盾、各種誤解等。莊嫂不管是看丈夫還是養孩子都有一手。
  • 《金婚》:大莊和莊嫂的婚姻,像極了爺爺奶奶輩的愛情
    但是對於我來說,大莊和莊嫂的婚姻才是最令人動容,也最為真實而平淡的。看著這兩口子在電視裡面打打鬧鬧,不由得想到了我們的爺爺奶奶一輩,好像那個時代的婚姻就是如此,似乎和愛情鮮明地分割開來,但最後兩個人之間卻也萌發出了比愛情更加濃厚的親情。
  • 《金婚》莊嫂長得五大三粗沒文化,大莊說出娶她的緣由,太扎心了
    《金婚》莊嫂長得五大三粗沒文化,大莊說出娶她的緣由,太扎心了電視劇《金婚》中,大莊曾和文麗的表妹梅梅相戀,但最後卻是娶了莊嫂。為何大莊捨棄有文化又是城裡戶口的梅梅,而選擇了五大三粗又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莊嫂?
  • 《金婚》大莊才是最精明的男人
    《金婚》大莊才是最精明的男人電視劇《金婚》中,文麗和佟志的金婚歷程是主線。但是作為副線的大莊和莊嫂的婚姻,一樣是讓人印象深刻。莊嫂是個善於持家,精於廚藝的人。在她的操持下,在文麗和佟志只能吃水煮麵就榨菜的時候,大莊家幾乎天天有肉吃,肉票還能有餘。而且莊嫂從小如同童養媳一般養在莊家,在婆婆身邊長大,親如母女,她和婆家關係融洽,沒有文麗和婆婆的針鋒相對。所以幾十年,大莊雖然一直愛逗弄小姑娘,甚至在和莊嫂成親前,和文麗的表妹梅梅搭在一起,也沒動過和莊嫂離婚的心情。大莊的底線清晰著呢,家得要,莊嫂和兒子就是家。
  • 重溫《金婚》莊嫂一直比文麗幸福的3個原因,不是丈夫腰子壞了
    第一次看《金婚》把目光全部放在了文麗和佟志身上,把不起眼的大莊和莊嫂壓根不放在眼裡。曾經的我一直很同情莊嫂的婚姻,丈夫大莊老愛往大姑娘堆裡扎,不是拍下姓張的小姑娘屁股,就是揪把姓李的小媳婦大腿。兩隻小眼睛像雷達一樣四處掃蕩著漂亮女人,對待自家胖乎乎媳婦總是一臉嫌棄。
  • 金婚之大莊:在婚姻中算得上好男人
    莊嫂結婚時,大莊前任風風火火地獻上了一場鬧劇,哭鬧撕X亂成一團,讓人不禁擰眉,跟這樣的渣男,不懂情趣連愛也不會說的渣男,怎麼能過好一輩子?兩個男人在結婚時的表現,似乎是一下看到了婚姻的結局,文麗要幸福一輩子的,莊嫂註定是一輩子和淚拌飯的。
  • 我的丈夫出軌了:這個女人的婚姻太真實
    05婚姻不是永不分離的保險我們都要學會珍惜眼前人除了文麗和佟志,劇中還有一對截然相反的夫妻:大莊和莊嫂。按照文麗的話:莊嫂和大莊的婚姻是封建殘留,是沒有愛情的不道德婚姻。大莊也看不上家裡給自己定的這個娃娃親:莊嫂不好看,身材豐滿,沒什麼文化,來自農村,在大莊眼裡比不上城裡姑娘。風流的大莊在城裡早有相好,但還是迫於壓力娶了莊嫂。結婚後,莊嫂低眉順眼,大莊頤指氣使。
  • 闖關東:朱開山和文他娘是自由戀愛,為何卻逼迫傳武要包辦婚姻?
    關於包辦婚姻這一說辭其實從古到今一直都是一個熱議話題,它有利也有弊。它的利在於可以讓男方和女方達到門當戶對的要求同時也能滿足家庭教育的統一化,那麼它的弊端在於無法形成自由戀愛,男方和女方其實並不喜歡對方,但也無奈只能答允老一輩人的逼迫而不快樂的生活。
  • 當「自由戀愛」遇上「包辦婚姻」,夾縫中的小美究竟該怎麼做呢?
    小美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賺的錢一大半均寄回給父母(每月固定寄回4000元),父母說是怕她在外亂花錢,暫且給她攢著,並說等小美結婚的時候一併給她。小美是個性格靦腆,幹活非常賣力的小姑娘,話不多,長相一般。
  • 印度觀察|中產家庭裡的包辦婚姻與現代愛情
    雖然盲婚啞嫁仍然在印度各地上演著,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家庭,特別是城市裡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在婚姻大事上逐漸給予晚輩更多的自主權。自由戀愛,跨種姓聯姻,甚至是我和我先生這樣的異國戀也屢見不鮮了。有趣的是,印度是世界上離婚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最新統計顯示印度近年的離婚率在0.4%左右。事實上,印度的離婚率在逐年上升。
  • 重刷《金婚》,嘴頭上不肯認輸的男人不能嫁
    《金婚》裡幾乎匯聚了婚姻裡讓女人崩潰的每一個場景,貧窮,流產,婆媳,冷暴力,小野花,兒女教育。與此相伴的,是佟志大部分時候都沒落過下風的嘴。無論是開玩笑,還是吵架。佟志和他媽媽一樣,娘兩個嘴巴都沒輸過。
  • 魯迅《傷逝》「自由戀愛」的子君:她的愛情,註定是悲劇
    該文以獨特的角度,採取「涓生手記」的形式,把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故事從萌芽到幻滅,從喜劇走向悲劇的過程刻畫給所有讀者,揭示了一出自由戀愛的社會悲劇。如今時代發展迅速,就連愛情都成了快餐品,婚姻更加不值一提。 其實感情變質這件事本身和時代快慢沒有問題,核心點在於人們思想解放後,自由戀愛和包辦婚姻的衝突。 婚姻就像燒水,包辦婚姻是冷水上鍋,越燒越沸騰,自由戀愛是沸水入茶壺,逐漸冷卻。
  • 淺談戀愛的「你儂我儂」,婚姻的「驚濤駭浪」
    最近看朋友圈,表姐又和表姐夫吵架了,表姐每次和表姐夫吵架都會發朋友圈,而且會隆重的宣誓,嚮往自由,一個人的自由。但時不隔多久,她又會發照片秀恩愛,誰也不知道她幸不幸福,有沒有經歷婚姻的驚濤海浪?但在她的心裡,她嚮往婚姻幸福的是真的。
  • 軍嫂重生文,她回到父母包辦婚姻的五零年代,安排她嫁現役軍人!
    小編看過很多小說,種類風格多有不同,而真情的貫穿,是小說的魅力不竭的源泉,現在呢小編就為小夥伴們推薦四本好看經典的小說,軍嫂重生文,她回到父母包辦婚姻的五零年代,安排她嫁現役軍人!希望小夥伴會喜歡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先結婚後戀愛,美式包辦婚姻,這樣的綜藝相親節目您敢參加嗎
    晚上在優酷上看了一個米國綜藝節目《先結婚後戀愛》,美式包辦婚姻真人秀節目。這不就是我們古時候的做法嗎?發達的米國這是要學習我們古人的糟粕啊!基本上類似於中國家長了解對方的物質條件,有無房子,車子,存款,只不過米國人更注重精神層次。
  • 哥嫂的婚姻悲劇讓我明白:子女結婚後,應該趁早跟父母劃清界限
    關於如何從根本上避免婚姻問題,下面這個讀者從哥嫂的婚姻悲劇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值得參考。東林老師,您好:我媽跟我哥,現在算是徹底決裂了,兩個人現在就像是仇人一樣,我哥離開家之後再也沒回來過,我媽賭氣說他最好死外面永遠不要回來。
  • 《金婚》:可憐的梅梅為了愛情付出一生,女人真是愛情裡的傻子
    就是文麗的表妹,大莊的那個情人!本劇一開始的時候是大莊結婚,當大家正在鬧洞房的時候,梅梅闖進來了,上來就抓著大莊打,還說他是沒良心的。在眾人的勸和之下才了解到,原來大莊之前跟梅梅談戀愛,還跟人家海誓山盟,現在卻又不得不娶了他那個童養媳。一直被蒙在鼓裡的梅梅知道他要結婚了來現場鬧,可是除了指責她什麼都沒得到,這一生都是!
  • 戀愛裡的三種心理效應
    出品 | 邊城情感 「我們都在愛情裡少一點天分」▲現在的情侶應該已經沒有包辦婚姻了吧但戀愛就是部分地建立在幻想和美好假象之上的。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我們更傾向於認為自己的戀愛比別人的戀愛更加幸福。Driscoll曾經做過一份問卷調查,內容是測量他們遇到父母幹涉的程度和彼此相愛的程度,結果表明,父母幹涉程度和戀人感情變化成正比。
  • 「包辦婚姻」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包辦婚姻, 這個短語的英語表達是:forced marriage 包辦婚姻,被迫結婚A forced marriage i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