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猗園南翔小籠「家族」添新成員 新口味迎首批嘗鮮客

2021-01-11 東方網

圖說:小籠「家族」新加入鹹蛋黃鮮肉和香辣鮮肉兩款口味。金旻矣 攝

一碗開胃的酸辣湯,一筒香甜的血糯米,再配一杯甜甜的桂花茶或清香的石竹茶,端上一籠熱騰騰的南翔小籠……這是不少人對古猗園南翔小籠的美食記憶。最近,這份記憶又添了2張新「面孔」,小籠「家族」新加入鹹蛋黃鮮肉和香辣鮮肉兩款口味。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新口味迎來首批嘗鮮客,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南翔小籠製作技藝,得到了創新。

新款口味銷量很好

周末,古猗園餐廳熙熙攘攘,不少人遠道而來,點名要品嘗鹹蛋黃鮮肉和香辣鮮肉兩種新口味小籠。「從我記事起,古猗園南翔小籠好像就只有四種經典口味——原味、蟹粉、蝦仁、乾貝。這次出新品了,雖然比傳統的貴一點,也要來吃吃看。」一位年輕人這麼說。

記者看到,鹹蛋黃鮮肉小籠38元12個,香辣鮮肉小籠38元14個。雖然比30元16個的原味鮮肉略貴,但銷量非常好。工作人員說:「新口味自推出以來,每天每款都要賣掉100多籠,周末達到200多籠。」

圖說:剛出爐的新口味古猗園南翔小籠。圖片來源:新民晚報記者金旻矣 攝

找十幾家廠買蛋黃

賣了那麼多年的傳統小籠,為啥突然想到研發「網紅」口味?南翔小籠饅頭製作技藝第六代傳人李建鋼說,這個想法起源於今年去青島籌建分店時,希望除了傳統味道外,也能有新口味吸引當地人。

研發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光找高品質的蛋黃,李建鋼就一連跑了江蘇、山東等10多家廠,最終找到的蛋黃批發價就要1.8元一個,「但顏色鮮黃、味道香,質量沒話說。」調味更是一樁「磨人」的活,光原材料的配比就「校準」了十幾次,每出來一籠新的,他都召集同事試吃,最終才確定了老少皆宜的味道。

「其實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推新口味,只不過以前都沒怎麼聲張。今年夏天荷花節,我們推出過一個多月的藕碎鮮肉小籠,取材最白嫩的鮮藕,也蠻好吃。在青島分店,還有高端的黑松露鮮肉小籠。接下來,可能還會推菌菇類小籠,比如金針菇、猴頭菇等。」李建鋼說。

標準助推南翔小籠

許多人都知道,正宗南翔小籠的褶是18個,既精緻又討口彩。但鮮為人知的是,古猗園小籠連面坯和打餡都有標準——一個面坯8克,一份餡料16克,成品小籠每隻22-24克,每天都會抽查。新口味推出後,仍需遵循標準。

這種「標準化」,正是李建鋼製定的。「以前做小籠是毛估估,加水都用碗來量,口味難免有差異。」而他從日本考察回來後,對日本廚師計量操作很推崇,要求團隊用量器、卡尺操作,這才確保了每隻古猗園小籠都是不變的美味。此外,絞肉機絞出來的麵皮和刷油的臺面,也令古猗園小籠皮子既軟又勁道。

「我幹這行42年,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怎麼讓南翔小籠越來越好吃。」在李建鋼看來,製作小籠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也是為嘉定人乃至上海人提供一份可寄託的鄉愁。這就是南翔小籠傳承者們的「工匠精神」。目前,他在商貿旅遊學院、大眾工業學校、南翔古猗園小學都開設了工作室,每個月都去教孩子們做小籠,希望將這份國家非遺製作技能傳播下去。


相關焦點

  • 古猗園南翔小籠「家族」有新成員 新口味迎首批嘗鮮客
    圖說:小籠「家族」新加入鹹蛋黃鮮肉和香辣鮮肉兩款口味。  一碗開胃的酸辣湯,一筒香甜的血糯米,再配一杯甜甜的桂花茶或清香的石竹茶,端上一籠熱騰騰的南翔小籠……這是不少人對古猗園南翔小籠的美食記憶。最近,這份記憶又添了2張新「面孔」,小籠「家族」新加入鹹蛋黃鮮肉和香辣鮮肉兩款口味。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新口味迎來首批嘗鮮客,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南翔小籠製作技藝,得到了創新。
  • 古猗園南翔小籠「家族」出新口味 迎來首批嘗鮮客
    原標題:古猗園南翔小籠「家族」出新口味 迎來首批嘗鮮客圖說:小籠「家族」新加入鹹蛋黃鮮肉和香辣鮮肉兩款口味。圖片來源:新民晚報記者金旻矣 攝【新民晚報·新民網】一碗開胃的酸辣湯,一筒香甜的血糯米,再配一杯甜甜的桂花茶或清香的石竹茶,端上一籠熱騰騰的南翔小籠……這是不少人對古猗園南翔小籠的美食記憶。最近,這份記憶又添了2張新「面孔」,小籠「家族」新加入鹹蛋黃鮮肉和香辣鮮肉兩款口味。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新口味迎來首批嘗鮮客,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南翔小籠製作技藝,得到了創新。
  • 「探索」香蕉小籠、可可香菇小籠……新口味南翔小籠出鍋啦!
    嘉定區新聞辦說,「五一」期間,南翔小籠又推出了新口味——可可香菇小籠和香蕉小籠。可可香菇小籠在麵皮中加入了可可粉,據說味道有一點點微甜。香蕉小籠麵皮由白、黃、綠三色組成,餡料融合了鮮肉的鮮香和香蕉的軟糯,口感順滑綿密。
  • 香蕉小籠、可可香菇小籠……這一波新口味南翔小籠,你更愛哪個?
    近年來,除了傳統的鮮肉小籠外,蛋黃小籠、馬蘭頭小籠等新品也陸續斬露頭角。今年「五一」期間,南翔古猗園餐廳又推出了可可香菇小籠和香蕉小籠。甜味版小籠,你會喜歡嗎?可可香菇小籠香蕉小籠在南翔古猗園餐廳後廚裡,師傅們正忙著做新口味小籠。麵粉裡倒入可可粉,攪拌、揉勻製成麵皮,加入調製好的香菇鮮肉餡,140℃高溫下蒸5分鐘,可可香菇小籠便熱氣出鍋,引得「吃貨」們早早趕來大快朵頤。
  • 正宗南翔小籠,出自南翔還是城隍廟
    老人家告訴我,當年南翔廚師到市區打拼,在城隍廟開店。他們對原本不起眼的家鄉小吃——包子不斷進行改良,最終形成了蜚聲海內外的一代名點。後來,出了名的「南翔小籠」,又被南翔本地各家飯店爭相效仿。因此,儘管現在南翔當地小籠館遍地開花,但要說最正宗、口味最好,還是當數市區城隍廟的這家。導遊李先生正本清源在南翔一百多年前,南翔居民擅長製作小籠包。
  • 古猗園新推鹹蛋黃鮮肉小籠38元/籠 現點現做現蒸
    據悉,這樣的新品小籠已出現在上海古猗園南翔小籠餐廳,並且,10月底一經推出便大獲好評,現在古猗園南翔小籠正準備讓香辣鮮肉小籠和鹹蛋黃鮮肉小籠成為菜單上的「常駐嘉賓」。  新品種小籠現點現做  雖然已過午市,但下午2點之後的古猗園餐廳依然有市民絡繹不絕地前來,根據收銀臺前的菜單來看,香辣鮮肉小籠和鹹蛋黃鮮肉小籠的售價均高於原味鮮肉和蟹粉鮮肉小籠,售價38元一籠,但是鹹蛋黃小籠一籠12隻,香辣鮮肉小籠一籠14隻,餐廳服務員告訴記者,如果要點新推出的這兩款小籠,需要稍等幾分鐘,「因為新品種小籠現點現做現蒸」
  • 百年南翔小籠有了新品種 可可香菇小籠了解一下
    但當上海古猗園餐廳的香蕉小籠、可可香菇小籠熱氣騰騰地擺到面前時,立刻被其獨特的氣質吸引。    先看香蕉小籠,「臉」就很像香蕉——用菠菜汁調出來的綠皮象徵香蕉葉,南瓜汁調出來的黃皮象徵香蕉皮,自然的白色麵皮象徵香蕉肉,三種顏色的皮恰到好處地黏連在了一起。
  • 香蕉VS可可香菇 南翔小籠「夏季口味」你最愛哪種
    香蕉VS可可香菇 南翔小籠「夏季口味」你最愛哪種來源:東方網   作者:柏可林     選稿:顧爽   2020.05.09 17:09|  草長鶯飛、綠樹成蔭,夏天悄悄地要來了。|  香蕉皮是黃色的、香蕉葉子是綠色的,香蕉芯是白色的,於是麵皮就選取了這三種顏色。
  • 南翔小籠玩跨界 造型多變有文化 古猗園裡年味足
    原標題:南翔小籠玩跨界 造型多變有文化 古猗園裡年味足  圖說:大家排好和「小籠」照個相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攝(下同)  遠近聞名的南翔小籠,今年成了古猗園迎春活動的「主角」,不管是公園景點還是講述江南名園歷史的動畫,都有小籠的身影。
  • 香蕉小籠、可可小籠「鮮」而「豔」 南翔小籠第七代傳人揭秘「新...
    &nbsp&nbsp&nbsp&nbsp上海古猗園餐廳裡,挑剔的食客顧阿姨夾起一隻香蕉小籠,咬破薄薄的三色皮,嘗了一口,「前味是水果的香甜,後味是豬肉的鮮鹹,米道老靈額!」&nbsp&nbsp&nbsp&nbsp夏天即將來臨,古猗園餐廳推出了香蕉小籠和可可香菇小籠,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叫好又叫座。
  • 南翔老街將迎"升級版" 開設小籠陳列體驗館
    /晨報記者殷立勤  東方網1月13日消息:南翔老街今年將迎來「升級版」,開出小籠陳列館和體驗館,遊客來老街不僅能吃小籠,還能看小籠、親手做小籠。記者日前重訪南翔老街,發現那裡不僅人氣足、美食飄香四溢,更有幼兒園的娃娃們在體驗包小籠,充滿歡聲笑語。
  • 南翔小籠推出「香蕉」「可可香菇」味你pick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南翔小籠是國家級非遺,也是上海美食的一張名片。近年來,除了傳統的鮮肉小籠外,鹹蛋黃小籠、馬蘭頭小籠等新品也陸續上市。而今年五一期間,南翔古猗園餐廳又推出了可可香菇小籠和香蕉小籠。小籠有了甜味,你買帳嗎?中午時分,在南翔古猗園餐廳的後廚裡,師傅們正忙著做小籠。麵粉裡倒入可可粉,攪拌成麵團,揉勻後便成了麵皮,加入調製好的香菇鮮肉,140度的高溫下蒸5分鐘後,可可香菇小籠便熱氣出鍋了。想嘗鮮的吃貨們,早已忍不住大快朵頤了。
  • 老字號新氣象丨南翔小籠:從上海味道到非遺"國字號"
    上海味道  臨近春節,嘉定古猗園裡臘梅盛開,每天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吃一籠小籠,幾乎是每個人都不會忘記的「功課」。在古猗園吃小籠,「規矩」是一籠小籠搭配一杯竹葉茶。不同於大餅、油條、餈飯糕這些「管飽」的上海小吃,南翔小籠因其「小」而精緻,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最能代表上海這座城市的味道。
  • 綠竹猗猗、小荷尖尖 新華社「快看」探店上海南翔小籠
    核心提示:7月4日,新華社「快看」抖音直播間推出的「百姓味道 周末探店」直播活動來到上海,以「為荷而來 賞味南翔」為主題,帶領觀眾遊覽江南園林古猗園,品嘗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翔小籠與時節創意菜餚「荷花宴」。
  • 南翔小籠推出新品種 鹹蛋黃鮮肉小籠你嘗過嗎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對無數熱愛小籠包的市民而言,這樣的一段順口溜必定是童年最難以忘懷的存在,輕輕咬開一個口,狠狠吸完一包湯汁,鮮肉小籠帶來的美妙口感就這樣在舌尖化開  據悉,這樣的新品小籠已出現在上海古猗園南翔小籠餐廳,並且,10月底一經推出便大獲好評,現在古猗園南翔小籠正準備讓香辣鮮肉小籠和鹹蛋黃鮮肉小籠成為菜單上的「常駐嘉賓」。
  • 「南翔小籠」告了「南翔小籠」,究竟誰在越界,誰更正宗?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為了保護「南翔小籠」這一上海標誌性小吃相關權益,兩家持有「南翔」商標的企業,上海老城隍廟餐飲(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將對方告上了法庭。兩起案件均會在9月開庭審理。那麼,在傳承「南翔小籠」的過程中,為何會出現兩家持有「南翔」商標的企業?多年相安無事的兩家企業又為何會對簿公堂?這一切,還要從「南翔小籠」的傳承史說起。
  • 小籠也有新花頭 「藍白水墨款」你吃過了嗎?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古猗園的南翔小籠有著近150年的歷史,獨特的口味傳承至今。今年冬天,又推出了一款藍白水墨新品,不僅口感鮮香、而且顏值很不一般,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在緊鄰古猗園的餐廳內,南翔小籠久負盛名,因為秉承了獨特的製作技藝,肉嫩味鮮、湯汁豐富,每天都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食客。這款最新推出的黃瓜鮮肉小籠,它的麵皮一半是白色、一半是藍色,就好像被打翻的藍墨水印染了一樣。
  • 2019國慶遊南翔古猗園有感
    2011年7月20日我和夫人坐11號地鐵來南翔鎮古猗園參觀荷花節,這一天,天氣很熱,在結束參觀南翔古猗園荷花節後,中午便在南翔古猗園南門右面的南翔古猗園餐廳,她買了一籠16隻著名小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翔小籠包子,我買了一碗麵筋香菇面,我素來不喜歡吃上海出品的生煎、鍋貼和小籠包子,這裡面肉餡和湯汁——感覺太油膩了!
  • 南翔古鎮——吸引我的不僅僅是特色小籠
    已經不止一次前往了, 吸引我的遠不止那裡的特色小籠……一入古鎮,兩座標誌性雙塔,高高矗立,又稱南翔雙塔,建於五代至北宋。它不但是上海古塔中的龍頭老大,也是我國古磚塔中的罕見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是上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塔前的兩口古井也是南翔鎮最古老的歷史文物,又稱「八角井」,歷經千年不竭,實乃罕見。
  • 南翔古鎮除了小籠還有什麼?
    南翔小籠包眾所周知,但是來南翔古鎮除了吃小籠以外還有什麼值得去的呢?南翔古鎮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地鐵11號線南翔站下來騎自行車十分鐘,自駕的小夥伴直接導航到達目的地即可。南翔古鎮由人民街、共和街、生產街和解放街組成,景點元素可分為小橋、流水、長廊、遺址和美食。南翔老街是一條十足的商業街,以小吃為主。當然最出名的南翔小籠肯定少不了,除此之外還有天南海北的各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