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羅峰中學建校135周年慶典現場。 駱雲飛 攝
中新網文昌4月2日電 (記者 張茜翼)凝聚眾多海南文昌籍華僑華人拳拳愛心的文昌羅峰中學,2日舉行建校135周年慶典。多位海內外校友遠涉重洋相聚,共敘同窗情誼。
文昌是中國知名僑鄉。據羅峰中學校史記載,1884年,為振興教育,當地鄉賢雲鳳若四方遊說籌集資金,得到一大批海外僑胞及社會賢士的支持,建成正屋三進、橫廊八座、大客廳一間的學舍,名曰羅峰書院,為當時瓊島內規模最大的學堂,開創海南華僑捐資辦學的先河。
羅峰中學校友、香港海南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陳愛玲致辭。 駱雲飛 攝
羅峰中學校長彭業偉稱,在廣大華僑華人的不斷支持下,羅峰書院逐步發展壯大。新中國成立後,羅峰書院從一個小學拓展到初中部,直至初、高中齊備完整的現代化中學,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人才。
「一代又一代的羅峰人始終辛勤耕耘、播撒真知、傳承文明,在文昌的教育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彭業偉說,如今該校是一所初級中學,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餘人,教職工44人。
2013年,羅峰中學高中部撤辦。南樓教學樓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2015年,在眾多華僑的支持下,文昌市先後共撥款800萬元按原來華僑設計的南洋風格原址原貌重建,2018年1月開始使用。
頗具南洋風情的羅峰中學南樓啟用。 駱雲飛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校園的三幢主樓均為南洋風格,多間教室牆壁上刻著捐建的華僑華人的芳名。
前來參加慶典的幾位老校長把羅峰中學比喻成「愛心的明珠」,是因為建校以來,逾500位華僑華人參與資助學校建設。
文昌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文昌籍泰國華人云昌俊告訴記者,早前父輩們下南洋到海外謀生,有一定成就之後就開始回報家鄉。「老一輩華僑最關心的就是家鄉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讓後代們有文化。」
「看到學弟學妹青春朝氣,很有活力。希望他們安心讀書,成為國家的人才,為社會服務,傳遞更多正能量。」羅峰中學校友、香港海南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陳愛玲一直關心家鄉教育事業,2003年獲悉學校學生宿舍緊張,剛經歷1998年金融風暴事業受挫的她捐款35萬,為母校建一幢宿舍樓,從2012年開始每年捐贈5萬元獎教助學。她在擔任海南省政協委員期間,還為羅峰中學危樓南教學樓搶救修復提交建議。
86歲老校長蘇大興感念上世紀70年代教學相長、尊師愛生的歲月。他自1959年從文昌師範學校畢業後就到羅峰中學任教。「那時的學校是四合院,東南西北四棟樓,能容納2000人,也是學校最輝煌的時候。」蘇大興對羅峰中學有著很深的感情,退休後經常回來看看。
羅峰中學校友會會長周經良說,「雖然我們離開學校己很多年,但母校永遠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青春記憶。希望校友們常懷感恩之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母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