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華僑華人拳拳愛心 海南文昌羅峰中學迎建校135周年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文昌羅峰中學建校135周年慶典現場。 駱雲飛 攝

中新網文昌4月2日電 (記者 張茜翼)凝聚眾多海南文昌籍華僑華人拳拳愛心的文昌羅峰中學,2日舉行建校135周年慶典。多位海內外校友遠涉重洋相聚,共敘同窗情誼。

文昌是中國知名僑鄉。據羅峰中學校史記載,1884年,為振興教育,當地鄉賢雲鳳若四方遊說籌集資金,得到一大批海外僑胞及社會賢士的支持,建成正屋三進、橫廊八座、大客廳一間的學舍,名曰羅峰書院,為當時瓊島內規模最大的學堂,開創海南華僑捐資辦學的先河。

羅峰中學校友、香港海南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陳愛玲致辭。 駱雲飛 攝

羅峰中學校長彭業偉稱,在廣大華僑華人的不斷支持下,羅峰書院逐步發展壯大。新中國成立後,羅峰書院從一個小學拓展到初中部,直至初、高中齊備完整的現代化中學,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人才。

「一代又一代的羅峰人始終辛勤耕耘、播撒真知、傳承文明,在文昌的教育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彭業偉說,如今該校是一所初級中學,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餘人,教職工44人。

2013年,羅峰中學高中部撤辦。南樓教學樓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2015年,在眾多華僑的支持下,文昌市先後共撥款800萬元按原來華僑設計的南洋風格原址原貌重建,2018年1月開始使用。

頗具南洋風情的羅峰中學南樓啟用。 駱雲飛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校園的三幢主樓均為南洋風格,多間教室牆壁上刻著捐建的華僑華人的芳名。

前來參加慶典的幾位老校長把羅峰中學比喻成「愛心的明珠」,是因為建校以來,逾500位華僑華人參與資助學校建設。

文昌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文昌籍泰國華人云昌俊告訴記者,早前父輩們下南洋到海外謀生,有一定成就之後就開始回報家鄉。「老一輩華僑最關心的就是家鄉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讓後代們有文化。」

「看到學弟學妹青春朝氣,很有活力。希望他們安心讀書,成為國家的人才,為社會服務,傳遞更多正能量。」羅峰中學校友、香港海南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陳愛玲一直關心家鄉教育事業,2003年獲悉學校學生宿舍緊張,剛經歷1998年金融風暴事業受挫的她捐款35萬,為母校建一幢宿舍樓,從2012年開始每年捐贈5萬元獎教助學。她在擔任海南省政協委員期間,還為羅峰中學危樓南教學樓搶救修復提交建議。

86歲老校長蘇大興感念上世紀70年代教學相長、尊師愛生的歲月。他自1959年從文昌師範學校畢業後就到羅峰中學任教。「那時的學校是四合院,東南西北四棟樓,能容納2000人,也是學校最輝煌的時候。」蘇大興對羅峰中學有著很深的感情,退休後經常回來看看。

羅峰中學校友會會長周經良說,「雖然我們離開學校己很多年,但母校永遠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青春記憶。希望校友們常懷感恩之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母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完)

相關焦點

  • 海南文昌華僑中學迎建校60周年
    海南文昌華僑中學迎建校60周年
  • 海南文昌羅峰中學教學樓將獲修護 華僑鄉賢捐助
    海南文昌羅峰中學教學樓將獲修護 華僑鄉賢捐助   中新網文昌3月7日電(潘高)海南文昌市抱羅鎮羅峰中學迄今已有130年的辦學歷史,校內老舊建築遍布,多為華僑鄉賢捐助修建。
  • 海南文昌華僑中學特色教育成果豐碩
    海南文昌華僑中學特色教育成果豐碩
  • 第六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啟幕 海內外華僑華人聚首文昌共話桑梓
    新華網喻濤攝原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林明江,原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原海南省政協副主席符氣浩,原海南省教育廳廳長、海南省宋耀如研究會宋慶齡研究會創會會長符鴻合,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翁詩傑,海南省外事僑務辦副主任陳健嬌等相關出席開幕式。文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符永豐宣布2017年第六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開幕。海南省文昌市委副書記王雲致開幕詞。
  • 瓊籍港商張學修參觀考察文昌華僑中學
    瓊籍港商張學修參觀考察文昌華僑中學 2012年12月04日14: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第七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將啟幕 200餘海內外鄉親參會
    第七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新聞發布會。文昌市宣傳部供圖  文昌是我國知名僑鄉。經過六屆的成功舉辦,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成為海南省僑務外交的公共平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海南又將迎來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文昌海內外鄉親相聚將再次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據介紹,2018年第七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將於3月31日至4月2日舉行。
  • 文昌聯東中學 七十年華僑辦學史 七十年薪火相傳
    文昌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心繫故鄉始終是海外文昌人的共同特點,華僑們的身影也一直活躍在文昌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文昌大部分的學校都與華僑有著不解之緣,聯東中學便是其中一所學校。在建國初期,由於學校較少,適齡學子就讀不方便,曾留學日本的文昌籍林筱海發動華僑籌資,於1948年創辦了「私立聯東初級中學」,這就是「聯東中學」的前身,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據了解,在學校創辦之初,校舍簡陋,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對此,香港僑領黃學仁帶頭捐資20萬元,並組織華僑資助建校,建起3幢各三層的教學大樓和一幢三層的教師辦公樓。
  • 海南日報數字報-僑胞僑情僑智興僑鄉
    每一個從文昌中學走出來的學子,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校園中那一座座以人名命名的樓宇:潘正洲教學樓、陳文民教學樓、張光嶷科學館、邢詒喜科學館、文煥章圖書館、王兆松樓、陳世英樓……每一棟樓的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而每一個故事,無不展現著文昌華僑回鄉興學的赤子之心。  華僑興學,在文昌並非罕見。早在1884年,文昌海外華僑便出資興建了羅峰書院。
  •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 華僑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在泉州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龍超凡 通訊員 陳梅燕)「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11月1日上午,在華僑大學泉州校區陳嘉庚紀念堂裡,華大學子青春激揚的合唱,拉開該校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的序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僑大學董事會董事長蔡達峰出席大會並講話。
  • 雅禮中學慶祝建校110周年
    雅禮中學慶祝建校110周年 今天上午,長沙市雅禮中學舉行慶祝建校110周年慶典大會,雅禮海內外校友3000餘人重返母校為其慶生,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發來賀信。 一百年間,雅禮中學先後歷經長沙私立雅禮中學、解放中學、長沙市第五中學等階段,校名幾易,1985年8月經湖南省委省政府同意復名為「長沙市雅禮中學」 110篳路藍縷,110年教育歷程。雅禮中學雖然數遷校址,幾更校名,但精神不滅,文脈延承,為時養器,為國育才。篤定「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實施自主教育、個性教育、開放教育,給學生奠定品行、學力、身心和創新的基礎,鍛造個體生命氣象。
  • 華僑在海南文昌建了一條騎樓老街,成了景點,但遊客卻很少
    如今的海南,不僅有黎、苗、壯等少數民族,還有大量的閩籍移民,這些移民遍布海南全省,尤其是沿海地區,以臨近省會海口的"科技之城"文昌的閩籍移民最為集中,他們大多還保留著閩南語的發音習慣,能用閩南語與閩南人進行基本的日常交流。從福建一直有愛拼才會贏的基因,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海南,都出現了大量的移民。
  • 海南669人享受高中階段招生錄取優惠政策|附名單
    1610040179龍依雲初中階段宋慶齡獎學金獲得者7海口市海南華僑中學海口市海南華僑中學1610050297凌小敏農村獨生子女138>海口市海南華僑中學1610050931陳慧農村獨生子女1610030347黃思睿省級二等獎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者585海口市海南華僑中學
  • 合肥市第十一中學舉行建校六十周年慶典
    合肥市第十一中學舉行建校六十周年慶典 2018-10-23 15:39:57   來源:安青網
  • 海南文昌鋪前漁港:疍民不舍的家 華僑夢繞的根
    駱雲飛 攝中新網文昌9月26日電 題:海南文昌鋪前漁港:疍民不舍的家 華僑夢繞的根中新網記者 洪堅鵬「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圖為鋪前漁港。 駱雲飛 攝相關史志的這句話,記錄下了1605年7月13日發生的海南瓊山地震。這次地震導致瓊州海峽東南側與瓊北陸地相連的海底及與海相連的瓊北東部一些沿岸陸地大面積同震快速下沉,使得原先為陸地的東寨港、北創港和鋪前港及其以北海域等地區大面積陸陷成海。位於文昌的鋪前港,由此形成一個避風的天然良港,漁業和商貿受其滋養得以發展。
  • 文昌市委書記:把文昌建成處處皆風景的全域旅遊勝地
    陳笑波表示,舉辦南洋文化節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使華僑文化在家鄉更好地傳承、弘揚光大和代代相傳,使之成為推動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就是要進一步加深與海內外僑胞鄉親與家鄉的交流往來,形成常態化的溝通交流機制;就是要進一步促進家鄉加強和改進僑務工作,優化發展投資環境,更好地維護僑益、凝聚僑心、發揮僑力、建設僑鄉。
  • 日本愛知縣華僑華人在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消息,當地時間3月1日,日本愛知縣華僑華人在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近期,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加劇,為了號召大家重視戴口罩、提升防護意識,一群來自愛知縣的華僑華人志願者們,在3月1日來到名古屋車站分發愛心口罩。本次活動的發起人田女士長年從事貿易工作,她聯絡到提供口罩的熱心商家,和志願者們一起努力,促成了這次在街頭分發愛心口罩的活動。
  • 海南文昌修復了騎樓街道,老華僑見之垂淚,外地遊客卻罕至!
    如今的海南,既有黎、苗、壯等少數民族,更有大量福建移民,這些移民遍布海南全省,尤其是近海區域,靠近省會海口的「科技之城」文昌福建移民最為集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保留閩南語的發音習慣,可以和閩南人用閩南語作基本日常交流。
  • 海南年貨嘉年華:文昌錦山亞妹牛肉乾讓你喚起味覺的鄉愁
    2月3日上午,「精準扶貧愛心年貨——2018第五屆海南年貨展銷會暨電商年貨節」在海口京華城正式開幕。來自文昌錦山亞妹牛肉乾一經亮相此次年貨節,便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儂」是文昌當地長輩對小姑娘的愛稱。這些年來,在當地很多長輩眼裡,陳玉妹這位「儂」,以傳承和愛,打造了一個地方品牌——亞妹牛肉乾。  錦山是海南文昌的一個小鎮,清末民初時期,錦山地區出洋人較多,由於過去技術落後,人們出海都是乘坐小帆船,到達目的地都要歷時十日半月以上,因此籌備乾糧就成了一大問題。從羅豆鎮嫁過來的阿紅,人們稱「羅豆紅」(錦山牛肉乾的創始人)。
  • 海南十所重點中學,你知道嗎?
    海南十所重點中學,你知道嗎?高中是高級中學的簡稱,我國中學分為初級中學與高級中學,其中高中屬於高級中等教育的範疇。高中畢業生可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下面給大家盤點海南十所重點高中,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