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籤下李宇春 「可樂大戰」一觸即發

2020-11-25 華夏經緯


  昨日,李宇春籤約代言可口可樂的消息得到可口可樂的證實。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可口可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籤約李宇春是因為她特立獨行的態度和可口可樂「要爽由自己」的品牌理念非常吻合。該負責人稱,像李宇春這樣一位超級人氣偶像加入可口可樂公司,成為可口可樂大家庭中眾多人氣偶像的一員,將進一步加強可口可樂品牌同中國年輕消費者的溝通。 

  李宇春的經紀人滿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透露,早在去年年底,李宇春便與可口可樂公司籤訂了合約。因為商業部署原因,籤約一事一直沒有對外宣布。此前,有媒體稱李宇春代言費用達一年300萬人民幣,當《每日經濟新聞》向滿春證實此事時,滿春當即予以否認:「這是哪裡傳出的消息?我們和可口可樂籤訂了保密協議,具體數字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但不是這個數字。我想可口可樂公司方面肯定也不會透露相關信息。」

  此次可口可樂籤約李宇春,被外界看成是百事可樂以5000萬人民幣籤約韓國小天王Rain而引發的「明星代言大戰」。據悉,在得知李宇春籤約可口可樂後,部分「玉米」選擇放棄了由百事公司冠名贊助的「百事音樂風雲榜」;而此前「玉米」們一直在網上發起「打榜運動」,試圖讓李宇春登上百事風雲音樂榜。

  目前,百事可樂新籤巨星Rain正在上海,為泛泰手機拍攝一部音樂劇形式的廣告片,而李宇春亦於昨日秘密抵達上海,為某飲料拍攝廣告片。兩位分屬於不同品牌的代言人在情人節齊聚上海,引發人們許多聯想。

  據悉,李宇春的可口可樂新廣告將由香港一家公司製作,2月底開始在上海拍攝。在3月份,可口可樂公司將就李宇春加盟一事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地點暫定上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挑戰RAIN 李宇春300萬元代言可口可樂
    四川新聞網消息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明星大戰」年年都很精彩,去年年末百事高調以50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籤下韓國藝人RAIN,使得百事旗下明星陣容更為強大。為此老對手可口可樂開始緊張起來,去年年底已經籤下超女何潔讓其代言雪碧。
  • 可口可樂入局,冬季熱飲大戰一觸即發
    全文共2287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可口可樂推出首款熱飲產品,使得該領域的混戰按下啟動鍵。10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北京好鄰居便利店發現,可口可樂首次推出了適合冬季飲用的熱飲產品,涵蓋喬雅、美汁源、淳茶舍三大品牌。
  • 可口可樂入局 冬季熱飲大戰一觸即發
    可口可樂推出首款熱飲產品,冬季熱飲混戰按下啟動鍵。10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北京好鄰居便利店發現,可口可樂首次推出了適合冬季飲用的熱飲產品,涵蓋喬雅、美汁源、淳茶舍三大品牌。業內人士認為,可口可樂在冷飲方面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市場份額,但熱飲領域市場份額不足,此時推出熱飲,可以彌補可口可樂在熱飲市場的短板,拓展新的增長點。
  • 可口可樂公司否認李宇春代言的可樂版本退市(圖)
    ,而四處搜尋,終於在上海市郊的一家小店內買到了一瓶2升裝李宇春包裝的可口可樂。但是因為已經存放一段時間,這名網友發現可樂已經「漏氣」,口味受到影響。網友質疑:李宇春包裝的可口可樂從貨架上消失,是否因為可口可樂不再請她代言了?
  • 李宇春百萬代言可口可樂
    環球在線消息:昨日,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在上海灘正式向外界宣布:李宇春加入他們龐大的代言人行列。在舞臺上應對完了公司領導和玉米們的各種要求後,還沒來得及喝一口水,李宇春便來到媒體面前接受記者們的拷問了。
  • 看中騰訊社區龐大年輕用戶群邀李宇春做代言人可口可樂國內首創3D...
    本報訊(記者鍾建偉)飲料業界的巨頭可口可樂正在與IT業越走越近。繼上周與聯想集團結成戰略夥伴關係之後,昨日,可口可樂(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又與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結成戰略聯盟,聯手打造中國首個運用3D形象的在線社區。
  • 可口可樂升溫「此刻是金」,奧運激情一觸即發
    可口可樂升溫「此刻是金」,奧運激情一觸即發 從驚豔亮相的暱稱瓶,到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詞瓶,小小的一個可口可樂的包裝瓶,已然成為每個夏天大家關注的焦點。
  • 可口可樂與騰訊聯手造3D 李宇春成代言人
    昨日,可口可樂(中國)飲料有限公司與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結成戰略合作夥伴,聯手打造全新的3D互動在線生活。可口可樂形象代言人李宇春有幸成為iCoke網絡社區的第一位「公民」,春春的到場,點燃了現場「玉米」的激情。
  • 李宇春正式代言可口可樂 自曝偶像是劉翔(組圖)
    在短暫的訪問中,李宇春的所有回答都極為簡練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新京報從上海發回的報導,昨天,可口可樂最新代言人李宇春正式在上海亮相
  • 李宇春身價與劉翔相同 成可口可樂第八位代言人
    李宇春正式成為可口可樂的第八位代言人     3月29日,李宇春正式成為可口可樂的第八位代言人。這位被廠商判定與劉翔具有同等身價的新生代偶像認為自己仍是一個「平民」,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至於能紅多久,李宇春說不會想這麼累人的問題,一切順其自然。
  • 雀巢、可口可樂雙雙牽手咖啡界大佬咖啡市場戰火一觸即發!
    前腳雀巢剛買下星巴克零售業務,後腳可口可樂就宣布收購Costa咖啡,可見越來越多的資本嗅到了咖啡市場的香氣,咖啡市場的戰火一觸即發。僅兩天後,飲料業巨頭可口可樂也宣布,將以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8億元)全資收購英國咖啡連鎖品牌Costa,該交易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可口可樂的公告顯示,收購完成後,可口可樂將擁有Costa所有發行的股份。
  • 狗血又奇葩的可樂大戰,可口和百事誰才是「天下第一」?
    百事從口味上全面反擊讓可口可樂慌了陣腳。曾經代表經典代表正宗的口味是可口可樂最大的「資本」,如今被打得體無完膚,這是可口可樂高層怎麼也不會想到的。為了挽回劣勢,可口可樂開始研發更甜的全新配方,經過多次盲測,也的確證明新配方的口味更受喜愛。很快可口可樂就推出了「新可樂」,想要與百事再次交鋒。
  • 可樂、豆漿、咖啡、茶,親愛的鄉親要喝啥
    可口可樂推出首款熱飲產品,使得該領域的混戰按下啟動鍵。10月28日,記者在北京好鄰居便利店發現,可口可樂首次推出了適合冬季飲用的熱飲產品,涵蓋喬雅、美汁源、淳茶舍三大品牌。業內人士認為,可口可樂在冷飲方面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市場份額,但熱飲領域市場份額不足,此時推出熱飲,可以彌補可口可樂在熱飲市場的短板,拓展新的增長點。
  • 可樂不再是經典才好?新口味和低糖版讓可口可樂股價創新高
    依稀還記得,曾幾何時,大家都說「無糖和低糖的可樂是沒有靈魂的」。健康風潮下,如今「經典口味」不再流行,低糖/無糖版本和新口味成為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新增長驅動。良好勢頭下,可口可樂還上調了全年有機增長率至 5%,高於此前提出的 4%。在汽水業務中,可口可樂時隔 12 年首次推出的新口味「香橙香草味可樂(Coca-Cola Orange Vanilla)」在北美頗受歡迎。
  • 王老吉、可口可樂先後牽手新代言人,夏季飲品大戰已經打響?
    這不,王老吉、可口可樂等飲品圈巨頭們近日就先後出擊,從多個維度布局營銷戰略,想要在今夏「飲品大戰」中拔得頭籌。飲料品牌紛紛乘上「流量」快車3月7日,純悅官宣王俊凱為品牌代言人。5月16日,易烊千璽成為依雲品牌全球代言人。
  • 可口可樂要做「大麻可樂」,你敢喝嗎
    可口可樂公司想要的,是利用大麻裡的成分,開發出一款具有恢復性的功能飲料,並且它不會像毒品一樣令人上癮。對於其中的關鍵配方,可口可樂也並不掖著,他們的官方聲明裡已經透露了:「可口可樂對大麻不感興趣,但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全球範圍內非精神活性CBD作為功能性健康飲料成分的增長空間,這個領域正在迅速發展。」
  • 「咖啡大戰」背後:雀巢和可口可樂在新零售時代的轉型嘗試
    可口可樂51億美金收購Costa雀巢71.5億包下星巴克零售業務捉對廝殺,戰況激烈背後卻是兩家咖啡巨頭的無奈不管你喝不喝咖啡,你的朋友圈都難逃被兩大咖啡巨頭刷屏的命運。這次「咖啡大戰」的背後,則是雀巢和可口可樂這兩位一百多歲的「老大哥」,在這個新零售時代做出的大膽轉型嘗試。Costa:加入可口可樂大家族就在昨天,可口可樂公司宣布達成收購咖世家有限公司(Costa Limited,以下簡稱Costa)的最終協議,以51億美元的價格從其母公司韋博得集團(Whitbread PLC)收購Costa。
  • 可口可樂出酒了,盤點那些奇怪口味的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已經不滿足於只賣可樂了!最近,它在日本賣起了酒。這是一款名叫「檸檬堂」的罐裝氣泡酒。這也是可口可樂成立一百多年以來首次銷售含酒精的飲料。「檸檬堂」的代言人阿部寬據介紹,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開發人員在前前後後跑了不下 50 家居酒屋後,發現檸檬味的飲料很受歡迎,特別是含量從3%~9%不等的酒精飲料,非常受年輕人的喜愛,尤其是年輕的女性。
  • 可樂戰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百年恩仇
    1915年,Alexander Samuelson發明了被稱為「窄底裙」(Hobble skirt)的可口可樂曲線瓶,這種新穎的包裝使得可口可樂在眾多「大媽」式的飲料群中如同少女一般婀娜而誘人,就在這一年,可口可樂賣出了752萬加侖,成為美國碳酸飲料市場的霸主。也就在這個時候開始,可口可樂的銷售戰爭開始與包裝和廣告緊密相連。
  • 可口可樂聯手必勝客 籤獨家飲料供應協議
    在拿下漢堡王(Hungry Jack)、Red Rooster連鎖快餐店以及Oporto連鎖快餐店的業務後,可口可樂阿瑪提爾公司(Coca-Cola Amatil)又與比薩連鎖店必勝客(Pizza Hut)籤訂為期5年的飲料供應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