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以德服人的孔子,真的是個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是假象

2020-12-25 騰訊網

孔子遇到流氓只能「以德服人」?其實他遠不止是個文弱書生

偶然間看到一個網絡熱題,問的是「假如孔子被流氓打了一頓,他會怎麼做?」網友們的回答千奇百怪,但總結出來無非一個意思:孔子是個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儒雅又隨和,被人打了,會「以德報怨」進行口頭教育了事……

其實,只能說這些網友們對孔子的了解流於表面,事實卻是歷史上的孔子是教書先生沒錯,但同時生於亂世的他也是一個身高體壯、孔武有力的武夫,不僅劍技高超,而且射箭、駕車之術也爐火純青,是個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國的牛人。

孔子相貌奇特,體魄也遠超旁人

受限於孔子畫像一副背駝儒雅老人家的形象,以及儒生千百年來給人們留下的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觀感,很多現代人也覺得孔子文弱。

但是,這個印象絕對是錯誤的,非要找一個對比,不如說他是古代版「拳王泰森」更貼切。

不僅其真實相貌長得兇神惡煞,像極了我們如今常見的惡鬼面具,而且史書記載,孔子祖上都是武將,其父親是聞名魯國的大力士叔梁紇,與狄虒彌、秦堇父一起被稱為「魯國三虎將」,其人身高十尺,能文善武。在公元前563年魯國與逼陽國交戰落於下風之際,叔梁紇曾以一人之力雙手將逼陽國重逾千鈞的都城閘門撐起,堅持到城內的魯國軍隊悉數安全撤出後才放下,可見其氣力十分恐怖。

而孔子也繼承了父親的身高與氣力,據《呂氏春秋》記載:

「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意思是說孔子的力氣大到能夠僅憑一人之力就舉起都城城門上一人合抱粗的沉重實木門閂,而且力能扛鼎,再加上他身高九尺三寸,換算成現代標準是1.9米以上,雙臂很長,力氣也大,是個射箭能左右開弓、駕車能縱橫戰場的能手。

就這樣的相貌、體格和氣力,如今韓國螢屏影視劇裡那個一拳超人馬東錫都不夠孔子塞牙縫的,何況流氓們?看到他都怕他!

孔夫子武技高超,乃猛士

眾所周知,創立儒家的孔子把禮、樂、射、御、書、數等君子六藝設為學生必學科目,要求學生們必須熟練掌握,其中六藝的射指的是射箭、御指的是駕車,都是春秋時期兵戎戰陣所需,都是武技的一種。

正如上文所說,孔子善於劍術和駕駛戰車,身體素質非常高,也十分靈巧,不僅跑步如飛,能夠追上飛奔的野兔,而且還能駕駛當時那個時代用來衝鋒陷陣的「坦克」——至少二馬或四馬戰車在各種地形高速行駛。要知道那種戰車對駕駛者的臂力和技巧的要求很高,有名的駕車者如後來的秦國蒙恬、漢代衛青,都是勇士,而孔子呢?史書記載他在63歲高齡時仍可親自駕駛戰車飛馳,堪稱『廉頗老矣尚能飯』的榜樣,在他帶領學生遊學中原時遭遇土匪與亂兵,他就曾親自上陣帶領一群允文允武的學生對敵。

此外,孔子是魯國舉國皆知的神射手,不僅能開硬弓,而且能在戰車奔馳中左右開弓將天空上翱翔的禽鳥射下,對比一下現在的狙擊槍神也不遑多讓。

總之用現在的話來說,孔子就是集合了教師、學者、坦克駕駛員、神射手和大力士於一身的猛士,武能安邦,文能治國,是那種能「以理服人」的高手,一個是道理上別人講不過他,一個是物理上別人打不過他。

孔子不迂腐,你敢打他,他一定會打回來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性格並不迂腐,甚至手段相當鐵血。他雖提倡君子之道,但更講究對象,若對方是一個不講君子之道的人,他能比對方更『野蠻』,比如他曾為了消除惡學,誅殺魯國權臣少正卯,而面對春秋五霸之首齊國對魯國的侮辱時,他敢直接站出來殺了戲弄魯國國君的侏儒戲人。

可以說,他是一個剛烈彪悍的人,為了貫徹自己的理念,不止一次直面手持刀劍的叛軍和權貴。

他那句著名的「以德報怨」也純屬後人以訛傳訛,事實上他的原話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也就是說,他主張的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說白了就是你敢打我一拳我就敢還你兩拳,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事情他更是沒少幹,尤其對復仇是持肯定態度的,比如在《論語》中其學生子夏曾問他父母之仇、奪妻之恨該如何處理,孔子親自教導他,不要慫,直接幹,如果一時報不了,就枕戈待旦,時刻磨刀,要與敵人不共戴天,甚至還舉例子說假如有一天在街道上路遇仇敵,要學生別扯什麼『回家拿兵器』、『不能硬來』的藉口,要直接『匹夫一怒,血濺十步』,憑藉悍勇與熱血,衝上去拼個你死我活,如此方才是人人敬重的一條漢子。

大家可以細品他對子夏的這段經典教導,我們不難看出孔子性格中有極其霸烈悍勇的一面,而這個與他創立的儒家並不矛盾。他要教的不是「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儒生,而是那種文能服人、武能鎮亂的儒生。

綜上所述,假如孔子遭遇一群流氓圍毆,同樣赤手空拳的情況下別說流氓們打不打得過力大無窮、武極高超、性格暴烈的孔子,就是懷揣武器、人多欺負人少,孔子也不怕,打得過他絕對會當場就幹架,哪怕當場幹不過,他也不會迂腐的挨打,定然會先逃,等逃脫危險後記仇的他一定會找機會打回來。

相關焦點

  • 手無縛雞之力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手無縛雞之力,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出自: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鑽過去,他就鑽過去了。」近義詞有:軟弱無力、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 孔子是文弱書生嗎?我們是不是被教科書照片給騙了?
    文 | 讀書君 要說孔子是文弱書生,孔子泉下有知,要跳出棺材板打人,孔子這是躺著也中槍呀! 01 孔子,孔武有力,非一般文弱書生能比 說起孔子,大家都熟悉不過,他為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精神文化遺產。
  • 真實的儒學:思想並不軟弱,孔子不是文弱書生,是彪悍的大力士
    都說儒家的人物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只會空談。其實很多人都對儒家都有所誤解,首先儒家思想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懦弱。孔夫子更不是一個文弱書生。孔子出生於將門,他的父親是魯國的一員大將。《呂氏春秋》中記載孔子的力氣奇大無比,可以徒手打開城門。古時候城門可是很重的,大家在看古裝片打仗的情況時就可以看出,城門一般都是又大又厚,因為要防備別人進攻。
  • 孔子其實不是文弱書生的模樣,他不僅身長九尺,還精通騎射
    孔子在政治上並沒有太大建樹,為了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樂教化」奔走一生,但是很少有國家採用他的主張。他的貢獻在於著書立說,開創影響中華文明兩千多年的儒家。現在一提到儒家,人們頭腦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成天搖頭晃腦「之乎者也」的文弱書生形象。
  • 文弱書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文弱書生,文弱:文雅而體弱。舉目文雅,身體柔弱的讀書人。出自: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下》:「士龍為人,文弱可愛。」反義詞有:彪形大漢,文弱書生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讀書人。 文弱書生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文弱書生(wén ruò shū shēng) 成語釋義:文弱:文雅而體弱。舉目文雅,身體柔弱的讀書人。
  • 被誤解的詩人,詩人並不都是想像中的文弱書生
    詩人常被看成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成天之乎者也,平平仄仄,除了讀書寫字,啥也幹不了。這不對,甚至很多時候恰恰相反。比方說在中國詩人排行榜上,不能說排首位,也至少得是前三位的詩仙李白,就有人說,其實他不光是個詩人,還是個古惑仔,大家一說古惑仔可能馬上想到的就是香港電影,陳浩南、山雞,非常經典。其實中國古代的古惑仔更像是俠客,獨行俠,仗劍行天涯。
  • 手無縛雞之力,丟失的肌肉怎麼找回來?
    手無縛雞之力,丟失的肌肉怎麼找回來?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中國老年醫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副會長於康教授感慨,以前常聽人說很多老人手無縛雞之力,過去我不信,現在我信了。二三十歲的時候我們想像不到,但是到了七八十歲,確實會面臨很多這樣的問題:走路會跌倒或者走路抬不起腿,地上有一個小的磕絆絆就能被絆倒等等,這都是肌肉衰減導致的。
  • 職場: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每一件大事的背後,都是無數瑣碎的小事,執行力提升也就在這一個個的小事中不斷體現出來。曾問過在大廠做項目總監的朋友,她在公司中做過幾件大事,她說回想起來全是些細微零散的碎片。其實,職場中很多職位都類似。項目經理在總部搞一個創收項目,為公司帶來近50億的業務收入,背後卻是無數個追蹤表格、電話溝通、激勵文案、機構走訪與宣導......這真的都是年輕人都嚮往的大事吧。
  • 玉帝真的手無縛雞之力?他在西遊記裡發了一次火,如來也不敢吭聲
    他手無縛雞之力,卻高高地坐在靈霄寶殿之上,當有人造反起義時,玉帝還得喊靈山的如來佛祖過來幫忙。其實這些都是誤區,只不過是電視劇中揚佛抑道的結果。在吳承恩《西遊記》的原文裡,玉帝不僅僅修煉了一千七百五十劫,他更是活了兩億多歲。當唐僧的取經隊伍來到異國他鄉的時候,他們赫然發現一個叫做鳳仙郡的地方。
  • 手無縛雞之力?長期鍛鍊這4個動作,讓你做個真男人!
    而在生活中,不知你是否被被嘲笑過手無縛雞之力?當然那只是一句笑語,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伏案於電腦桌前,長期久坐辦公,手臂還真的不再有力量,那麼如何鍛鍊出上肢力量了,現在給大家帶來四組有效且簡單的動作,其中不少相信你已經做過,或者接觸過,不難,還等什麼,秀出你的力量,保護你愛之人,手無縛雞不在,在的是從此之後你會更有力量!
  • 漫畫|孔子是個文弱書生?你可能對孔子有什麼誤解
    一提到孔子,我們想到是個儒雅隨和,充滿智慧,文弱和氣的老爺爺。但你可曾想過,為什麼「好勇」的子路、江洋大盜顏涿聚等都心甘情願的拜孔子為師,靠以理服人嗎?」雖然說那時的尺比現在的要短,但一尺也約為19.91釐米,換算下來孔子身高大概1.91米,在當時絕對是個「小巨人」了。除了是個身高一米九的大力士,孔子還有別的技能。《八佾篇》中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 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宋教仁何以成為袁世凱眼中釘?
    宋教仁結合他曾任國務員的親身感受,指出「自民國成立,迄今二載,縱觀國事,幾無一善狀可述。」內政方面,「財政之狀況,其紊亂已達極度,政府對於財政之將來全無絲毫計劃,司農仰屋,惟知倚賴大借款,以為補苴彌縫之術」。於是,列強「百計要挾,以制中國之死命」。
  • 換個角度讀《論語》:子曰 君子不器2.12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而應該博學多識。」就拿孔子來說,小到駕車放牛的生活技能,大到治國安邦的治世之術,樣樣精通。古代凡是能被稱為君子的人,文治武功是必備技能,也就是文武雙全,並非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 手無縛雞之力卻心懷宇宙的文人
    多數人是個雜家,從小賣蒸饃啥事都經過似的。所以說文人閒不住也累,要是真閒下來,文人非急出病來。文人大都極愛面子的,清高得很。「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仍在文人的腦瓜裡,跟文人開玩笑得有分寸,弄不好很易傷了自尊。其實,我知道孔老二、諸葛亮等也是跟在別人後面混的,何故那般就特自尊,我至今還不明白,文人寫的書中也似沒提這個。文人大都看重名聲的。
  • 「文弱書生」孔子到底會不會武功?史料記載:孔夫子竟是如此厲害
    野史裡常被塑造成「文弱書生」的孔夫子,其真實的武功水平,卻正如近代思想家梁啓超的那句擊節叫好:春秋至漢初第一勇士!以《史記》的記載,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天生一副強壯的好身板。早年在魯國為官時,他十分出名的一樣武藝,正是精湛的射箭功夫。以《禮記》的記載,孔子曾經在曲阜西南城表演射箭,惹得百姓蜂擁圍觀,簡直到了「蓋觀者如堵牆」的地步。
  • 孔子被人斷章取義黑得最慘的兩句話
    儒學的彬彬有禮給人一種軟弱無能的感覺,很多人認為孔子影響了中國讓人失去血性,把人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兵法有雲「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 以弱,而乘之以強」老子也說:」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可見柔弱絕對不代表弱小,而且司馬遷記載的孔子可是身高九尺六寸和姚明差不多高大,力大無窮自己一人就可以打開厚重的城門,騎馬射箭樣樣精通也有一定的軍事指揮才能!真正的文武雙全要不然憑什麼能周遊列國而無恙,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個軟弱之徒?
  • 古代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為何沒有土匪去搶劫?原因很無奈
    而且書生向來比較本弱,很多人都戲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那為何土匪不打劫書生呢?當然這與時代大環境脫不開了。國家十分重視科舉,每年都要依靠科舉來吸納人才。現代社會都是加強對青少年的保護,古代社會也是如此,畢竟青年人才是以後的未來。以唐代為例,唐代十分注重對進京趕考人員的保護,並廣發通告,任何人不得動上京趕考的書生,否則,這也是和朝廷作對。
  • 粟裕「手無縛雞之力」?一生槍不離身,槍法震住許世友
    粟裕是十大將之首,一生戰績斐然,而他的長相與他的戰績不相符,很多不熟悉他的人,都以為他是如同張飛一樣的黑臉大漢,在軍中無人敢惹,實際上他更像一個文弱書生。粟裕是一名指揮家,很少上前線作戰,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他本身的本領,忘記他的槍法如神,百步穿楊,而且一生不離槍,他的槍法都把許世友鎮住了。
  • 秦時明月中才華橫溢人物排行榜:衛莊上榜,第一手無縛雞之力!
    秦時明月劇中才華橫溢的人物排行榜:衛莊上榜,第一手無縛雞之力!第四位:衛莊衛莊是《秦時明月》系列動漫裡面的男主角之一的存在,在很多時候衛莊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保護著自己想要保護的人。衛莊是流沙組織裡面最高的統治者,在很多時候衛莊不僅僅靠的是自己的力量還有他的思想與才華!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孔子
    孔子非但不是文弱書生,還是一位體型魁梧,擁有八塊腹肌的壯漢。而他許多時候的迷惑行為,更是讓人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孔子」不為人知的一面吧!孔子標籤:高、窮、不帥我們都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然而這個「丘」的由來,可是有淵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