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龍丹等48批次奶粉上黑榜 專家:為食藥總局點讚

2020-12-14 環球網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姚毅婧)5月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中,有48個批次抽樣不合格。不合格奶粉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黃麴黴毒素M1超標。國際在線記者注意到,其中有4個品牌的8個批次產品是此前工信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推介的「奶粉國家隊」品牌,包括高原之寶、龍丹、飛鶴、太子樂。

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為國家食藥監總局嚴格執行相關檢測標準點讚,但他同時強調,這次公布的名單說明一個問題,國家前幾年年在給企業發放奶粉生產許可證的行為上出現了問題,「地方政府與中央部委的博弈,造成了中央部委對地方一些奶粉企業和品牌放水,這是不合適的。」

問題企業停產整改、吊銷生產許可證

「正確的、合適的、值得稱讚的」

據了解,本次抽檢覆蓋國內全部100家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23家國內生產企業和4家進口經銷商。根據通告,國內企業樣品不合格的有44個批次;而在進口樣品抽檢200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批次,其中存在一般風險的2批次。

對檢出不合格樣品的生產企業和進口經銷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均在第一時間通知相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令企業停止生產和銷售,召回不合格產品,徹查問題原因,全面整改,並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處罰。吊銷了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註銷了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

對此,飛鶴乳業向國際在線發來聲明稱非產品質量問題,系印刷錯誤。「2014年10月,我司在接受國家監督抽檢中,檢測結果氯營養素指標分別為17.6mg/100KJ、17.7mg/100KJ、19.8mg/100KJ、17.3mg/100KJ,符合國家規定的≤52mg/100KJ。但其中部分批次產品因產品外包裝印刷錯誤,氯含量指標印製為(≥50mg/100KJ),致使相關檢測結果為外包裝標籤含量與監測結果不符。此批印刷錯誤批次商品,已在去年全面收回,不在市面流通。同時,該批產品實際符合國家對營養素含量的要求。」

此外,飛鶴方面同時強調,其主動停產,並非強迫執行。「兼併重組後,我司一直積極規劃升級改造,並於2015年1月主動申請並進行技術升級改造。」

宋亮提出,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問題奶粉產品不姑息,不袒護,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合適的、值得稱讚的。但是在執法過程當中,需要做到「嚴格分開,明確表示」。一方面要把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產品單獨列出來做聲明,另一方面把質量安全沒有問題,但是出現印刷錯誤的產品單獨公布,如果把兩者放在一起,就會造成很多媒體對此錯誤解讀,也會被別有用心的企業用來惡性競爭,打擊競爭對手。

宋亮建議,公布的結果要對消費者進行詳細的解釋,目前消費者對於奶粉安全問題仍然非常敏感。他還表示,「希望國家食藥監總局加強國內奶粉檢測的同時,嚴格標準加強對進口奶粉的檢測,將出現問題的進口奶粉也公布於世,要讓消費者認識到,中國目前的檢測、監測、執法是有史以來最嚴格的,也是世界上最嚴格的。」

截至發稿,記者仍未收到來自其他問題產品企業的回覆。

奶粉「國家隊」品牌上黑榜

「中央部委對地方奶粉品牌放水是不合適的」

國際在線記者注意到,對比之前的公開消息,有4個抽檢批次不合格的品牌是此前工信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推介的「奶粉國家隊」品牌。

2013年9月,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對外推介奶粉新產品名單,包括雅士利、伊利、完達山、飛鶴、明一和高原之寶6個品牌;2014年,乳協又推介了兩批,品牌名單擴充至19家。自乳協發布了第一批嬰幼兒配方乳粉後,這些入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就被媒體稱為「奶粉國家隊」。雖然這一說法受到了乳協的否認,但是從第一批到第三批入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產品依舊備受人們關注。

對照上述品牌名單,記者發現有4個品牌的8個批次產品在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包括高原之寶、龍丹、飛鶴艾倍特、太子樂等。

中國乳製品協會名譽理事長宋崑岡在第三批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上為「國家隊」品牌做備書稱,2013年以來,國家監督抽檢共抽取嬰幼兒配方乳粉樣品2698個,覆蓋全國22個省份的86家企業,未發現不合格樣品;協會對主流品牌月月抽檢的合格率都在100%。他說:「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佔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特別是主流品牌產品是消費者首選的對象」。

此外,2015年1月23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的乳製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上稱,2014年組織對主流品牌嬰幼兒乳粉實行了月月抽檢,共抽檢了24個品牌,計260個批次的樣品100%合格。會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還授予龍丹牌嬰幼兒配方乳粉2014年度質量優秀獎。

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直言,這次公布的名單說明一個問題,國家前幾年年在給企業發放奶粉生產許可證的行為上出現了問題,「地方政府與中央部委的博弈,造成了中央部委對地方一些奶粉企業和品牌放水,這是不合適的。」

相關焦點

  • 太子樂飛鶴等品牌奶粉上黑榜 海口個別商店仍在銷售
    國家食藥監局公布48批次奶粉上黑榜,含太子樂飛鶴等品牌  海口個別嬰用品店在售問題奶粉  南國都市報5月7日訊(記者蒙健 姚傳偉)5月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報》,此次抽樣檢驗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涉及23家國內生產企業和4家進口經銷商。
  • 48批次奶粉上黑榜:黑龍江龍丹等4品牌曾被推介「國家隊」
    楊深來 澎湃資料       新華社上海5月7日消息,剛剛經歷過最嚴審核的乳業再度「地震」:國家食藥監總局5日公布了2014年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檢測結果,抽檢樣品1565批次,不合格樣品48批次,不合格產品被責令召回,2家企業因此失去了嬰幼兒奶粉許可證,十家企業停產整改。
  • 太子樂、龍丹等奶粉上黑榜卻獲質量大獎,還有虛標營養素也拿金獎
    曾被國家監督抽檢出阪崎腸桿菌的龍丹奶粉卻被評為「質量優秀獎」;產品虛標營養素還能拿到「質量金獎」;去年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抽檢「不合格」後還叫板監管部門的太子樂竟然也上了最新公布的嬰幼兒奶粉主流品牌「2018年質量優秀獎」榜單。
  • 食藥監總局公布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情況:48批次樣品不合格
    5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其官網獲悉,2014年,該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抽樣檢驗,覆蓋了國內全部100家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抽檢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涉及23家國內生產企業和4家進口經銷商。
  • 太子樂等上黑榜卻獲質量大獎,中乳協連年為嬰配粉頒質量獎遭質疑
    曾被國家監督抽檢出阪崎腸桿菌的嬰幼兒奶粉卻被評為「質量優秀獎」;去年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抽檢不合格後還叫板監管部門的太子樂竟然也上了最新公布的嬰幼兒奶粉主流品牌「2018年質量優秀獎」榜單。2、質疑一:上黑榜為何也能拿質量獎?能夠拿到協會大獎的企業應當是行業的楷模和先鋒,然而胡說有理發現,2018年曾經上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奶粉名單後來又公開叫板監管部門的太子樂竟然獲得了質量優秀獎。
  • 食藥公布156批次防曬霜類化妝品不合格 歐萊雅、韓束等上「黑榜」
    食藥公布156批次防曬霜類化妝品不合格相信不少愛美女士都會經常抹的防曬霜,10月14日,安徽省食藥監局轉發國家食藥監總局《關於156批次防曬類化妝品實際檢出防曬劑成分與產品批件成分不符等情況的通告》,要求各地對涉及的156
  • 德運奶粉6次上黑榜,你還會對洋奶粉「盲從」麼?
    德運是澳大利亞著名乳業公司邁高旗下的品牌,消費者曾盛讚「德運奶粉是奶粉中的『瑪莎拉蒂』」。然而自2017年8月以來,德運品牌產品一年內6次上黑榜,累計不合格產品重量達70.41噸,包括奶粉、牛奶、乳製品,不合格原因為超過保質期、貨證不符、包裝不合格等。
  • 2批次嬰兒奶粉不合格,英博華威和人之初頻上黑榜
    新京報快訊(記者 郭鐵)3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30批次不合格食品,標稱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嬰兒配方奶粉,檢出國家不允許檢出的阪崎腸桿菌;標稱江西人之初乳品營養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嬰兒配方奶粉,因氯含量不足而被通報。
  • 瑞士賓博奶粉又出事了!這次是兩個批次35480公斤!
    去年7月因為細菌超標的瑞典賓博奶粉再次上了黑榜,3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2018年2月未予以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來自江西美廬進口的瑞典賓博較大嬰兒配方奶粉膽鹼超標。1.賓博奶粉再次上黑榜本次被公告的賓博問題奶粉包括兩個批次,一個是賓博較大嬰兒配方奶粉,生產日期是2017年4月18日;另一個是賓博
  • 愛氏晨曦、特侖蘇多批次產品上乳品「黑榜」
    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在官網披露了2016年1月進口不合格食品信息,其中共有50批次乳製品「上榜」,主要問題集中在包裝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大腸桿菌超標等。愛氏晨曦共有24批次產品上榜,蒙牛特侖蘇環球精選系列牛奶也有3批次包裝不合格。
  • 食藥總局通告42批次白酒不合格 洪雅玉泉酒業上榜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記者 袁洋)3月1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去年10月到12月,食藥監總局組織抽檢的943批次樣品白酒的抽檢結果,抽檢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01批次,不合格樣品42批次。其中涉及安全指標氰化物不合格5批次,佔0.53%;食品添加劑(甜味劑)不合格10批次,佔1.06%;不涉及安全的品質指標(酒精度、固形物)不合格28批次,佔2.97%。四川洪雅縣高廟鎮玉泉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妙酒就因固形物超標不合格「上榜」,這也是該酒第二次上「黑榜」。
  • 一罐300的飛鶴奶粉,真的能「碾壓」進口奶粉嗎?
    【潮汐商業評論/文】自從生了寶寶,Jessica開始自修成為了母嬰領域「專家」,從玩具到繪本,從嬰兒座椅到童車,每一次採購她都會足了力氣看評測,甚至於去查閱質檢報告。2017-2019年,每年飛鶴都將營收的三成都用在了營銷。2019年,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高達38.48億元,幾乎等同於當年淨利潤。但反觀飛鶴的研發費用,在2016-2018年間佔同期營收比重最高的僅為1.05%。
  • 食藥監總局:李錦記蠔油防腐劑超標
    食藥監總局:李錦記蠔油防腐劑超標發布時間: 2015-03-06 09:02:52   |  來源: 廈門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其中調味品問題突出,共計70批次調味品不合格。
  • 哈市38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抽檢全部合格
    檢測結果顯示,被檢測的38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全部合格。據悉,為加強流通環節乳製品特別是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的安全監管,市工商依據《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實行每周抽檢的要求。2011年第一季度前兩個月,市工商局組織對我市部分大型商場、超市、孕嬰專賣店、食品批發市場等食品經營企業,經銷的完達山、多美滋、雅培、雅士利、聖元、安嬰兒、大慶牌、森永、雀巢、伊利、幼兒樂、龍丹、惠氏、美贊臣等16個品牌,共38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了抽樣檢驗,檢驗結果全部合格,消費者可放心購買。
  • 娃哈哈做奶粉膽子真大,借用配方企業多次檢出阪崎腸桿菌!專家呼籲...
    自身拿不到嬰配粉的配方註冊,於是套用已經獲得註冊的其他企業的註冊號,這種模式乳業專家王丁棉此前接受胡說有理採訪時就痛斥為「借腹生子」,這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很顯然,公開信息顯示的上述娃哈哈奶粉,採用的就是這種模式。因為同一集團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可以配方互用,但從目前公開信息看,娃哈哈和上述兩家企業在股權上並無任何關係。
  • 食藥總局查維C銀翹片稱合格 香港查處或為假藥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魏銘言劉夏)昨日晚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維C銀翹片問題初步調查情況稱,已對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與香港衛生署發布圖片上相同批次維  與香港醫管局檢驗結果不一致  通報說,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與香港衛生署取得聯繫,由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維C銀翹片樣品包裝進行比對,鑑別真偽。目前,深圳市藥品檢驗所已對與香港衛生署發布圖片上相同批次維C銀翹片進行了抽樣檢驗。初步檢驗結果顯示,未檢出非法添加的「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成分,與香港醫管局檢驗結果不一致。
  • 【重磅消息】澳洲安寶樂順利通過國家食藥總局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
    【重磅消息】澳洲安寶樂順利通過國家食藥總局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2017-12-05 18:12:5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安」全「寶」證,「樂」享榮耀  剛剛,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配方註冊奶粉名單中,澳洲安寶樂嬰幼兒配方奶粉3個配方,憑藉科學嚴謹的配方和卓越的產品品質獲得國家食藥總局配方奶粉註冊肯定。
  • 奶粉抽檢報告:美素佳兒、太子樂上黑榜 另有4款檢出嚴重致病菌
    2019年8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包括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收錄的自2014年1月~2019年7月對奶粉的質量抽檢情況。 結果顯示,近5年來,奶粉的抽檢合格率為99.7%;貝因美、飛鶴、伊利、雀巢、惠氏、君樂寶等品牌奶粉合格率高達100%。
  • 質檢總局發布信息 麥盧卡蜂蜜德運奶粉上黑榜
    10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7年8月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2017年8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依據當時有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食品784批、化妝品32批。